人人公司陈一舟:从打德扑中学做企业决策

3 评论 7580 浏览 12 收藏 13 分钟

2011年关注互联网金融至今,陈一舟先生已经投资超过20家这个领域的公司,外界对他的投资眼光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用他的话说胜利也好,失败也罢,反正他的经验都有一大堆,受到的伤害多了,就知道什么骨头难啃。今天,本文想与你分享陈一舟先生这些年积攒的经验,有趣的是,他从玩德州扑克的经历切入创业,一点点聊开,希望能让你有收获。

六个相似之处

我开始打德州扑克是两年前在遵义的时候,和杨宁(注:乐博资本创始合伙人,曾与陈一舟一起创建ChinaRen)学的,这个游戏发源于美国德克萨斯,目前已经成为所有扑克游戏中最流行的一种。

这种游戏想玩得好,除了要手气好以外,技术更重要。不光要看自己的牌,还要猜别人的牌好不好,有些老手会假装自己有好牌,使这个游戏很复杂。打德州扑克中有一条战略就是:自己牌不好的时候,等发好牌。市场每年都在发新的牌(新的模式、新的想法)给我们,我们可以对比自己手中已有的牌(公司的实力、优势)来决定接还是不接。

早期,我们公司通过玩德州扑克,可以说是统一了管理层的思想,也克制了自己的浮躁心态。后来我就鼓励公司负责赚钱的、负责花钱的、负责战略的同事在工作之余也可以练习一下德州扑克,因为这是最好的实战演习。

如今,我总结出做互联网公司和打德州扑克有如下相似之处:

  • 每一场游戏,最后只有一个大赢家:比如QQ、百度;
  • 刚开局时手气好,优势非常大:比如干某个事情早(QQ),或者早融到资;
  • 没好牌时不能ALL-in,否则全盘皆输:比如东芝HD-DVD和索尼Blue-ray竞争;
  • 自己有好牌时别人也可能有好牌:比如公共牌有3连顺的时候,谁都可能凑成5连顺。即使领先也不能麻痹:该看牌看牌,该check就check,该all-in就all-in,以为钱多就不按牌理出牌,马上就叫你没钱。
  • 德州扑克精神就是斯巴达精神加巴菲特精神:持续保持,谁都拿你没办法。即使大家伙来了,不和你打德州扑克,10亿美金要挑你1亿,怎么办?你也有斯巴达精神:以一当百,一块钱干掉大家伙一百块钱。
  • 只要在游戏里保持领先,不犯错误,自然的力量会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说,做互联网,不是比一时大小,而是要比谁的气长。

斯巴达精神就是以小搏大的精英精神,必胜的斗志,不惧怕打硬仗,绝路中也能杀出来。而德州扑克教会我的另外一点是,看准机会再出牌,集中自己的优势,不轻易打仗,以提高战斗效率。

我现在对于投资也是这样的,自己会谨慎出手。现在有很多的创业者,都很年轻,没有太多工作经验。这是有问题的,必须浪里淘沙。前段时间,一个国内的孵化器优选出来十个项目给我,包装得很好。但我一看,没有一个想扣扳机的,现在初创型的项目质量不高,我觉得和很多公司创始人工作经验少有关。

我还是喜欢投比较有经验的团队。在做决策的时候,必须要问自己——这个公司是否有增长一百倍的可能?如果是,我才会出手

另外,哪怕你不是创业者或投资人,打德州扑克也有实用性,比如对销售团队来说,该打什么仗,该放弃什么仗,打扑克讲的也是相同的道理。所以我们一有时间就打,把它当作团队建设的一部分,当作一种使团队增强凝聚力的社交途径

克制

打德州扑克的过程就是不断做判断,这很像是企业做决策。同时,概率在游戏当中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慢慢你就会看到,玩来玩去老是那么几个人赢,因为这些人的计算比较精确。所以这也是对我们思维的一种培训。

而同时,当你钱很多的时候,很容易头脑发热,反而容易输光,输到最后自己也莫名其妙。所以德州扑克教我的就是:要打自己有准备的仗,主动尊重规律,理性地打仗

其实,不经培训,人都是非理性的,这是人类基因决定的。随波逐流其实是对我们生存有利的,当洪水等灾难来临的时候,随波逐流让我们能够躲避危险,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但是当这种基因很强的时候,对企业来说就是不利因素,就会直接导致你的回报率下降。而从上到下,要想抵制这种随大流其实很难,因为这是在与你本能中很强的东西在对抗。

我们在2006年拿到4800万美元投资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已经兵强马壮,于是开始四处出击,结果发现强国太多,我们基本都被打了回来,于是我们只好到草地没那么肥沃的地方遛瘦马。这也像打德州扑克一样,你觉得自己的牌是好牌,结果发现对方也复制了一份,而且赌本还比你的大

我觉得史玉柱比较幸运,他创业的第一天就进入了一个自己相对比较懂的领域赚钱。市场发十张牌,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积累,最终领到适合自己的那张牌——比如校内网就是,我们的团队从1999年ChinaRen开始,就一直积累了做SNS及社区产品和大学生市场的经验。并不是十张牌你都要去做,这是最不理想的状态。

这些年创业的经历也让我变得更加谨慎了。我现在知道,不能四面出击,要保存实力,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想不清楚的地方也决不轻易出击,等到机遇来了之后,再扑进去。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有个习惯,所有到他桌上的事情,只放在三个篮子里:第一个叫「No」就是不做,第二个叫「Yes」就是做,第三个叫「too hard」就是太难。 这个叫「too hard」的篮子估计放里面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粘上浮尘,到了年底,其命运最后都是被放到「No」这个篮子里了。

我们从小到大,从来都是被教育要不怕困难,知难而上,为什么这位老先生说要知难而退呢? 怎么定义难?什么是战略意义上的难? 什么是战术意义上的难?深思熟虑要做的事情,执行上再难也要做。 战略上太难的事情,执行起来好像不太难,这个时候你做不做? 这些问题,要多思考,想通了,可能离成功就更近了

体验失败

现在,没有80%以上成功概率的事情我们都不会做

德州扑克是要计算概率的游戏,其实投资人也都是在整天计算概率。我在国外学风险投资课程的老师就讲过,有90%以上的企业会失败,0.5%的企业能上市,2.5%的企业会以比当初高的价格卖出,5%的企业是不死不活的状态。巴菲特也喜欢打德州扑克,他就说过:「德州扑克就是不断判断得和失的比率,就是一项计算和权衡的游戏。」比尔·盖茨的人生两大爱好就是编程和德州扑克。

计算概率可以有很多种算法。比如我们可以按参与人数算,在视频网站领域,做的人多了,分到你那里,可能胜算就只有10%了。论德州扑克成败,其实不看你打赢了多少局,而是看你打输了多少次

其实从创立ChinaRen到现在,在我看来,做互联网的成功,不在于你打多少胜仗,而在于你打败仗的次数少。你打一次败仗,公司就会消耗掉90%;打一次胜仗,公司会增长1倍。所以3个胜仗的成果,往往就被1个败仗抵消了;打4个胜仗1个败仗,公司才能涨两倍。

而且经验已经教会了我们,尽管海面上可能有十处金光闪闪的地方,预示那里可能有财富或是什么,而只有一处警告的红色信号灯光,我们也要撤退。

所以现在,我的关注点是多研究失败,从李自成到南极探险家Robert Falcon Scott,分析他们如何会失败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事情。

我觉得应该少研究如何超越其他人的成功,我很清楚史玉柱是怎么成功的,但我无法复制,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对研究成功学乐此不疲,因为这是一件回报率极低的事情。

查理·芒格说:「我最希望知道的事情,是我会在哪个地方死掉,然后我就不去那个地方。」大部分人对这句话是会心一笑,觉得有理,过几天再一问,却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有道理。最开始我也没有完全想明白这句话,但我认为这样一个牛人说这话必然有其道理,就不断地想,最后我琢磨出来为什么了。

一个创业者有两种方法提高成功机率:一是不断地做正确的事情增加成功率,二就是避免错误的事情降低失败率。 知道「我们会在哪个地方死掉」然后「不去那个地方」,就是要降低失败率

成功既然是很难的事,与其强行去提高一个小概率事件的几率,有时不如把失败的可能性降低。 既然我们知道互联网创业失败的概率是90%,而且只有那么几种办法导致失败,那如果能够想办法把它降到80%甚至70%,就相当于把成功的概率增加2到3倍

成功好比一个棒球运动员面前以光速飞过来的棒球,不容易打个正着;失败是一天到晚都缓慢飘到眼前的气球,容易识别,也容易打到。 如果关注气球,把所有的气球都打光了,剩下的就都是棒球了,水平再差,不断地打,有一天某个棒球也会被你击中。

当你每天花大把时间去琢磨如何追求成功时,留出10%的时间来考虑如何避免失败,这样你成功的几率会高好几倍。在谨慎的同时,德州扑克是体验失败最便宜的方法,应该多玩。

 

本文素材来源:人人小站、正和岛

作者:陈一舟,人人公司董事长兼CEO

整编:John潘

本文由 @捕手志(ID:ibushouzhi) 整编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 舟哥还是去做股神吧

    来自上海 回复
  2. 哈哈哈,有想法都是好的 😉

    来自广东 回复
  3. 泼一下冷水。。。所谓从棋牌里面领悟,能领悟出一整套体系?看看书总比看这种观点要好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