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低工资的工作:当一名创业者
编者按:50%的创始人每小时赚钱5.61美元。他们承担风险,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进去,成功率极低。VC呢?他们倒是不用承担那么大的风险。难怪Brandon Evans站出来创办一个平台,试图修改旧模式,帮更多的创始人、创业公司走向成功。
你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浪费生命重复别人的生活。——乔布斯( Steve Jobs)
看看这个社会,只有这里才会有那么多才华横溢、聪颖过人的人拿着很低的收入,有多低?50%的创始人每小时赚的钱不到6美元。怎么算出来的啊?稍后我会详细解释的……
创始人没有任何保障,这才是关键。我们只是有可能在某一天大赚一笔,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搭建革命性解决方案。
既然是双方自愿的,又有什么问题呢?不是的,有问题。如果你曾创办过企业,得到VC支持,你就会知道游戏不是自己说了算。一旦你拿了机构的钱,游戏规则就变了。
上一次我创办公司时曾融资1500万美元,西海岸的一家顶级公司是我们的领投者。刚开始创业时我们的公司就获得巨大的成功。第一年营收达到100万美元,此后每3年增长2倍。后来董事会看着我,当时我是CEO,它命令我去融资2000万美元。我听了他们的话,但是没有带来好消息,一怒之下,董事会将我炒了。有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后来我走了另一条路。
在过去几年里,我并没有怀恨在心。投资者都是好人,他们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什么工作?他们的职责就是为自己的投资者谋取最大利益。Homan Yuen曾发表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VC只关心独角兽(或者是退出时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企业),几乎全都如此。如果想获得可以接受的财务回报,VC一般希望每笔投入的资金能拿到2-3倍的回报。如果退出时只值5000万美元或者1亿美元,VC无法让投资者满意。
正因如此,行业才会形成一种共识,只有退出时达到10亿美元,才能说投资“成功”了。Hiten Shah也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大约是“为什么Trello未能变成价值10亿美元的企业”,团队最终4.25亿美元卖身,Shah对团队的一些决定还是蛮肯定的,不过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他们错在哪里。
目前的系统:创始人风险太大
别扯过去的辉煌,做好手头的工作。——Babe Ruth
作为创始人,我们被迫“赌运气”。在VC支持的创业公司中,只有不到1%能够成为独角兽。还要考虑一些因素:拿到VC资金的企业不到50%,从“Day 1”算起、最终变成独角兽的概率不到0.5%。按照今天的游戏规则,每1000位创始人只有不到5位成为赢家。
那么其它创始人结果如何?具体要看创始人融了多少钱,将什么东西给了投资者,一般来说,只有退出时企业估值达到1亿美元,创始人才能赚到大把的钞票。这样的退出相当稀少。在2196位创业公司创始人中,大约只有57位达到目标,比例约为2.6%。至于其它98%的人,命运完全不同。
创始人赚了多少钱?
另外2143名创始人情况不妙。分析CB Insights及其它机构收集的数据,我对创始人的收入进行评估。下面就介绍一下详细的计算过程:
——50%的创始人每小时赚钱5.61美元。
有些创始人自给自足,不过未能获得机构投资,也未能以独立企业的身份盈利,我将这些创始人也考虑进去。我们假定这些创始人创办企业后前6个月自给自足,在随后6个月向朋友、家人融了一些钱。
——20%的创始人每小时赚钱14.12美元。
这些人获得种子投资,但未能融到A轮资金,或者未能成功退出。在32个月的时间段内,创始人赚的钱比4口家族的基本生活工资(living wage)还要低,假设4口之家有2个成年劳动力。
——5.4%的创始人每小时赚钱21.23美元。
这群人融到了A轮资金,但是无法融入更多资金,也未能成功退出。平均来说,这些人要花53个月建设企业,但最终只能勉强度日。
——4.4%的人每小时赚钱28.31美元。
这群人拿到了B轮融资,但是未能融入更多资金,也未能成功退出。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工资与优秀行政助理的收入差不多。
——最后20%的人。
这些人成功融入更多资金并(或)成功退出,他们的平均时薪比较高。正如上文所说的,只有2.7%的人才捡到了巨额意外之财。其它人的收入不高,凭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果在公开市场寻找工作,收入高很多。
很明显,数字让人兴奋不起来。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打击企业家,也不是说他们想干一番大事是错的。这个世界需要优秀创始人,需要让他们创办一些重要的企业。为了达到目标,一些企业会融入巨额资金。以Uber为例,如果想扩大规模,颠覆整个产业,它必须融入无数的资金。大多数企业需要的资金比Uber少,但是它们要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
创始人承担风险
VC希望创始人也能参与游戏。正因如此,VC会限定最高薪酬,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没有过多开销,也不会有积蓄。为什么这样做?投资者认为创始人的福利不应该从投资中获得,应该源自他们自己的生产力。如果想得到更高的报酬,必须先拿出好成绩。
可惜VC自己并不遵守同样的原则。事实上,即使亏了钱,大多VC也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而且他们不怎么参与游戏。按照市场划定的标准,VC会将基金规模的1%装进自己的口袋。一般来说,创始人会100%投入进去,将工资和个人储蓄全都投进去,支持创业公司发展。许多时候,他们只有这么多钱。
VC会从年费中抽取2%作为收入。虽然85%的VC公司表现不佳,不过大多VC还是过得比创始人滋润。基金往往有10年时间窗口,VC在这段时间为投资者创造回报。基金创建几年后,VC就会为下一轮基金融资。因为这套系统的存在,VC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换言之,他们不太愿意改变现状。
一个重大转变正在开始
市场上并不缺少好想法,缺的是执行意愿。——Seth Godin
以何种方式向企业投资效果更好?我们懒得去思考。除了独角兽,还有很多创业公司值得关注。寻找创新解决方案时,VC应该和创始人一样承担风险,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按照目前的游戏规则,许多企业被忽视,这些企业估值达到1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甚至1亿美元。
有一些企业正在努力开发新模式,测试新模式,比如Indie.vc、Jennifer、Mara和Astrid & Aniyia。我曾创办过1heart,这家公司给我带来许多灵感。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公司,提高企业协作能力。虽然我们深信用这种模式可以打造价值10亿美元的企业,不过我们追求的目标小很多。
如何实现目标
我并不是因为有钱才发高工资,我是因为发高工资才有钱的。——Robert Bosch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生态系统,让更多创始人、企业走向成功,那我们首先就要改变看法,早期投资模式必须改变。只有变革,才能鼓励更多的VC拥抱持续发展模式,持续为投资者创造高回报。只有生态系统健康了,各方才能共赢。
改变评估标准:目前的VC(以及生态系统)根据两个标准评估效果。一是基金规模,二是回报率。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两个标准仍然有效,不过我们认为还应该再增加一个重要标准:创始人总成功率。
有了这个指标,创始人就能搞清一件事:VC公司与自己的成功有多大关系。创始人投入时间、承担风险,获得回报,创始人的成功是与财务结果挂钩的。如果VC拥有很高的“创始人总成功率”,他们就可以拿到更高的回报,与创始人的回报是一致的。
别融太多钱:听起来不合理。你将产品推向市场,早期反响不错,你想加把劲,快一点前进。你自己也想多赚一些钱。随着估值的上涨,你如果多融一分钱,退出时规模也会相应扩大。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孤注一掷的心态,限制融资,限制退出,而且还会妨碍业务的发展。
风投家Eric Paley曾在文章中谈到这一问题,文章开篇就说:
“VC本应该贴上警示标签。客户采用率低、技术负债和联合创始人内斗都会导致创业公司失败,不过将三者的数量加在一起,也没有VC杀掉的创业公司多。VC应该是企业增长的催化剂,但他们往往会成为毒素,毁灭企业。VC经常逼迫企业早早扩张,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可是致命的。”
许多人认为,过早扩张是创业公司失败的头号原因。当前的系统推崇融资、推崇独角兽,结果导致众多初创企业过早扩张。
接受现有架构:虽然我创办过几家公司,但是每一次创业似乎都是从零开始的。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带领公司度过早期阶段肯定难很多。为什么最近几年出现很多创业工作室呢?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Attila Szigeti最近在文章中解释了背后原因。
创业工作室打造一个中央机构,向自己支持的创业公司输出人才,提供支持。如果没有工作室,创始人需要花很多精力筹集资金、寻找人才,还要将大量精力浪费在没有经验的事情上(比如会计、法务、PR事务)。与工作室合作,创始人可以获得大量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
当然,与创业工作室合作也有问题:创始人需要割让许多股份。一般来说,工作室会占有大量股权,它们会孵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不断用高级人才、高质量网络充实创业公司。如果创业失败了,多10%或者20%的股份有又什么用?还不都是零。
创业工作室为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如果选择这种模式,创始人的风险小很多,可以早早拿到不错的收入,不必单飞。创始人要么快速成功,要么快速失败。无论是哪一种结局,创始人拿最低工资的时间都会缩短。以前你要么为谷歌打工,要么在车库创业,有了创业工作室,你找到了第三选择,它介于前二者之间。
VC需要通过大规模退出交易收割利润,但是创业工作室持有大部分股权,它们不会这样做。有了创业工作室的支持,创业公司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发展,在未来的融资过程中,创始人的股份不会被稀释得太厉害。
新经济
只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就可以改变“成功公式”。改变主要与投资金额、股权份额、成功率有关。投资时限也关系重大,这里没有考虑进去。
- 当前模式:一般来说,传统机构种子投资者每笔投资的平均金额约为50万美元。退出之时,它们会占有大约4%的股权。如果按照目前20%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在所有VC退出中,只有平均估值达到2.15亿美元,才能为投资者创造3倍回报率。
- 新模式:我们只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公式。首先,我们将每笔交易的总投资降到30万美元。接下来我们提高股权份额,退出时从4%提升到17%(创业工作室可能会高一些)。再然后,我们假定40%的投资只退还本金,因为在新架构下成功的门槛低了很多。这样一来,VC如果想实现3倍回报率,退出的平均估值达到2700万美元就行了。
有少数企业正在尝试新模式。很明显,只要稍做改变,就可以孕育更多的成功企业和成功企业家。以前的成功率只有2.6%,50%的创始人每小时只赚5.61美元,不论怎样,我们都可以做得比原来好。
我创办1heart的初衷正在于此。
总结
凡事尽可能简洁,但不能太过简单。——Albert Einstein
转变已经开始,创始人已经觉醒。我与创始人交流过,每一个人都说当前的系统不管用。许多好创意被枪毙,或者从未激活,因为它们不适合VC的挑剔胃口。创始人被迫孤独应战,承受巨大压力,疯狂工作。
我们都是聪明、有创造力的人,要开创新道路。因为要考虑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所以我们停下脚步。什么最重要?是什么激励我们没日没夜工作?是时候深入思考一下了。对于少数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只是在退出时狠赚一笔。对于大多人来说,他们想影响社会,实现财务自由,发挥潜能,实现目标。
我自己失败无数次才明白这些。至于你,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你,指引你走向更具持续性、更具可行性的道路。期待我们能深入合作,让创造更有意义,开发一套系统,服务所有人。
译者:小兵手,由36氪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译文地址:https://36kr.com/p/5101898.html
本文由 @小兵手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