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需要克服哪些陋习 ?

笑天涯
16 评论 22475 浏览 18 收藏 22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笑天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产品如做人,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养成一些陋习,甚至走上歧途。那么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会犯哪些错误?会不自觉养成哪些陋习呢?我们又该如何去避免和改正呢?希望本文能让你有所收获!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产品也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做产品如做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犯错误、误入“歧途”或是养成一些“陋习”。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那么做互联网产品时需要避免哪些错误、“歧途” 或陋习呢?针对此问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QQ群13群(385351373)的童鞋们闪耀着群体的智慧,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请看本文总结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觉得文章有价值请在文末点击中间的笑脸并留下你的评论支持下哟,让我们共同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做大做强。

一、在做互联网产品过程中你曾经犯过哪些错误?

1. 产品定位

(1)产品的定位往往决定着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作为新人,总是想着如何去覆盖足够多的用户,却忘记了最初的”基点”。产品定位的模糊导致的结果是功能复杂,逻辑混乱,用户认知负担大,看似大而全,实则很难吸引用户。

(2)产品后期的定位变化不对,包括轻易改变产品定位和没有根据产品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做出改变。

2. 文档工作

(1)产品文档缺少细节,有时候就是一个点没有写到,引发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模块,导致产品和设计上不同步,作为一个产品好像不完整了。

(2)修改需求太随意,没有邮件或者文档记录和确认,导致相关负责人容易忘记,作为PM自己也可能忘记当初的想法,结果导致问题的发生。

(3)产品新人容易受没有文档记录的伤,做过的事情、方案等需要文档备份, 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为了方便后续的工作,二是有效应对外在问题。

3. 规划设计

(1)过度考虑用户体验,功能过于fashion,结果却是正常的用户并不会去使用,或者你的产品并非超级APP,版本迭代变化过大,过度挑战用户使用习惯,很多用户可能就接受不了。

(2)发现竞品的某个或某些产品设计不错,然后照抄,省时省力。

(3)产品设计考虑不周,后期发现问题,影响负责相关工作的同事,问题严重的情况影响产品的时间排期,导致产品延期交付或者上线

(4)逻辑思路不够清晰,功能规划不够细致,边界考虑不足,比如多种用户状态、多种操作状态、多种网络环境等等。

(5)现实中经常存在所谓的“老板产品”,产品人唯老板说法是图,不假思索,按老板的想法照做。还有一种情况是老板那产品要的急,产品人因为时间比较紧张,调研过于粗糙,市场分析不够,竞品分析不足等,有时甚至是强迫用户给出自己想好的答案,容易导致失败的产品。

(6)PM不懂技术,总是认为什么都很简单,导致脑洞大开,空幻想,自以为是。

4. 需求管理

(1)很多PM会把自己的需求当做是用户的需求,闭门造车,脱离用户去思考问题。

(2)对需求的优先级,重要程度不会把握。产品新人第一关是看大量的反馈,用户反馈很多问题或建议,不能很好的判断其中的优先级。

(3)对需求贪多,舍不得砍需求。用户反馈可能很多,觉得给用户的越多用户越喜欢你,最后把自己累死了,也把用户累死了,因为你给的压根不是他们需要的。

(4)盲目服从用户需求,而不挖掘需求的本质,不能真正认清需求背后的真正动机,影响产品的设计。例如用户说我想吃面包,然后你就给他面包,但事实上用户饿了,他的动机是要填饱肚子,当你给他牛排,他可能更高兴,因为你的产品超出了用户的期望。

(5)在没有足够调研和用研的情况下,假设用户会如何如何,也就是模拟或假想用户使用场景,最终导致需求偏离或错误。

5.时间管理

(1)产品新人在时间管理上有时候会安排的比较混乱,乱了节奏,时间管理出错。例如知道自己有若干件事要去做,但是需要沟通的问题很多,经常因为没有确认时间节点和细节,结果导致项目或产品延误。

(2)虽然明确自己的任务,但是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做事拖拉,当然也会导致项目或者产品延误。

sikao2

6. 自我认知

(1)产品新人刚入行心态不端正,急于求成,基本的产品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以为自己能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是往往做不好,适得其反。

(2)以为自己所接触的工作就是产品经理的全部。新人接手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是在老大的带领下,做的都是确定要做或者确定该怎么做的需求,新人要做的是方案和执行。

(3)对产品经理的职责认知不够清晰。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风格,这个团队可能是一个风格,大家都很积极主动,灰色地带也少,可能换到另一个团队,灰色地带大家都不积极去主动承担,这时候就需要产品人去把控,必要的情况下自己也要站出来,花时间和精力去负责。

7. 工具使用

过度依赖工具,产生工具依赖症,工具是手段,是为了提高效率,是为目的服务,避免造成适得其反的情况。

8. 沟通问题

(1)产品人员缺少和开发、设计等的充分有效沟通,只把文档交付出去,但是不能服人。

(2) 一个项目几个人发话,这个说这样改,那个说不改,缺乏领导热,谁也说服不了谁,沟通会出现障碍。

(3)和老板沟通不到位,没有理解老板的意图和目的,最终实现结果出现偏差。

(4)沟通上,太容易信任别人,没有主见,不能说服别人,导致最后被人忽悠,被交互、设计、开发牵着鼻子走,还可能项目延期。此外,针对某些工作开发说不能实现就不做了,设计说不好看就换风格了,产品人应该做出正确的判断,说不定开发可能是偷懒不愿意做呢?

9. 思维思想

(1)考虑细节永远只有正面思考,经常基于用户已经接受我们的想法的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2)把自己可以理解的就认为是用户是理解的、可以接受的,不具备同理心。

(3)在有限的资源(时间、团队资源等)情况下,思想上过度追求完美,不考虑现实情况,不切实际。

二、如何去改正那些错误或者是不正确的想法和习惯呢?

上面我们总结了大家提出的做产品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可能养成的陋习,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避免和改正这些不正确的地方,针对其中若干典型的问题,讨论总结如下:

1. 个人事务以及团队项目和产品上的时间管理问题,我们该怎么应对?

(1)多事件、多任务的情况下,确定事件的优先级,每个事件多少时间内完成,确定时间节点。

(2)工作习惯上,日历管理、管理时间、记事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3)项目推进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一是还要分优先级,根据高能效管理规范分为:重要又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不重要又不紧急。注意优先级评估,时间管理上,就是将工作安排流程活动时间灵活些,熟练应对突发事件很重要,要不然计划会被打乱。二是在计划中预留时间以应对突发事件,不慌不乱,稳中取胜,这就像出门做公交一样,预留时间,确保不出差错。

(4)项目的时间管理问题,注意学习积累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

(5)当然,方法很多,但是空谈,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执行力。

2. 互联网产品的歧途中,有人过度依赖工具,怎么破?

工具最终是为目的服务,不能陷在工具上,依赖工具前提是你的逻辑足够清晰。

(1)过度依赖工具的情况的确存在:画原型会上瘾,扣细节会着魔,某些时候可以抛弃工具用纸和笔。有时使用使用工具画原型会太抠一些所谓的用户体验,太在意交互细节等,工具是用来提高效率,不能适得其反。

(2)产品新人容易陷入希望自己Axure做的多好,交互多详细,但是这些有时候是设计、交互的工作,而且他们可能更专业。这些是根据团队情况决定的;当我们需要详细高保真的原型时,那我们就去利用工具。

(3)依赖工具前提是你的逻辑足够清晰,反思自己的思路对不对,最好结果导向,再使用工具,工具是用来实现目的的。工具赋予我们的是实现产品轮廓,能够快速让别人理解你的设计理念,我们一定要谨记自己的目标,不要在路径中迷失。

3. 部分产品人视野不够开阔,想法不充分,怎么办?

(1)线上最新的媒体资讯、业界动态,与业内人士交流,比如Q群讨论。注意获取的最终目标是要用的工作中,信息强迫症类型的人单纯停留在信息获取上,相对过于肤浅了。

(2)线下与产品大牛的沟通交流学习,当然也可以阅读学习,产品大牛会看写哲学、心理方法的书籍,丰富自己的认知,有句话说做产品要把握人性。

(3) 开阔视野的方法很多,比如腾讯的“10/100/1000”理论,即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

(4)产品其实是个技术活,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反思,运用。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5)线上获取信息,线下看书和参加活动等等,其实都是方法,但是重要是探索后的总结、学习和提升!

总之:多看,多听,多想,多总结,多实践

en

4. PM不懂技术,总是认为什么都很简单导致脑洞大开,怎么办?

(1)多跟技术交流,了解最新技术点,不懂技术但是要知道。在需要的情况下,PM要能懂点技术,不懂技术的就要想办法和技术事先沟通好,实在不行问问自己周围的好友,不能脱离技术脑洞大开。

(2)术业有专攻,能在产品中发挥自己最大价值是最重要的,不要舍本逐末。专业人做专业事,基本了解实现思路就行,或者寻找类似可实现案例,遇到问题时好描述,把编程大致的思路弄懂,知道哪些功能能实现,哪些功能不能实现。

(3)产品需要了解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有些需求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把握好需求的优先级和技术的工期,把握产品进度。平时多跟技术沟通,提需求的时候可以先跟技术聊一聊,一定要经过技术评审。注意不要被技术忽悠,技术最了解情况,但是他可能忽悠你。

(4)产品新人更需要学习规范的团队方法,运用合理的流程,推动产品落地,最主要的是让团队的方向在一个维度上,把利益也好,理想也好达成一致 。开发要有自主的主动性,如果让产品和开发之间去“斗”,多少会影响团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5. 很多PM都把自己的需求当做是用户的需求,闭门造车,脱离用户去思考问题,这个又该如何去避免?

(1)这个属于入门的时候的一些误区,产品新人往往把自己当做典型用户,不会换位思考导致犯错误。注意换位思考,听取用户反馈,多和用户交流,听取用户的心声。

(2)注意与用户交流,了解需求背后的东西,所有需求背后都会有动机或是人性,虽然被说的比较烂了,但是有一定道理的,了解了动机或是人性,就能从更抽象的层面理解用户,能够代表更多的用户。事实是探究用户正真想要的和底层需求,这就说到前面的需求管理上来了。

(3)产品经理不能想当然,可以拿数据作支撑,切勿臆想。数据分析很重要,你的产品要么是提供服务,要么是解决问题,那么更好的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了,通过用户的反馈加上数据的分析,得到一些比如说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或者用户长久不用的功能,单纯的闭门造车和全听用户的都不行。

(4)PM自己一定要是“用户”,有了前面的基础,也就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用户了。客观来说,很多人使用自己的产品都不够,自己用的足够多,能够把自己的需求满足好,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指出,这里的用,不是指体验,而是真实场景和需求下的使用。

sikao

6. 有时候PM追求大而全,总想把什么都做,结果产品臃肿,没有特色,用户压根不会用?

(1)国内很多公司的通病,老板追求大而全,以为能覆盖足够多的用户,产品就会受欢迎,这是领导层因素很难避免,如果你作为产品人,哪天可以决策了,切记避免犯这类错误就好。

(2)产品前期:先做核心功能,时刻牢记产品定位,追求小而美。产品发展起来后,后期用户量大了,可以拓展功能。

(3)如果是老板产品的话,其实不是PM的错,是公司决策层希望大小通吃,PM才会这么干的。这种情况比较无奈,但是也要注意需求优先级,先做基本核心功能,后期适时而变。

(4)做产品的过程中,加法容易做,减法更难。所谓“Less is more”,在需要做出取舍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实在无法判断的时候快速试错、评估、迭代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做产品的时候的一个方法。

7. 产品新人权威不够,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怎么破?

(1)新人难免会有这样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如果你不懂交互、技术,如果他们有更好而且实用的方案当然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

(2)PM往往是产品的主导者,其他同事的对产品理解可能并不是正确的,你需要去说服别人。

(3)你要别人听你的,关靠讲道理没用的,得和别人建立起信任关系,信任关 系需要一些事件来证明,比如你做的东西数据提升很大,比如你的口碑很好,比如你在公司和其他产品相比确实一看就是更厉害,比如你对人家尊重,比如你们私下关系培养不错,这些都需要产品人去锻炼提高。

(4)产品要树立权威,让别人按你的想法做,那就拿实际成绩证明自己,久而久之你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三、既然大家都会犯错误,那么我们怎么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呢?

前面我们讨论了产品人可能犯的错误,或者自身存在的陋习,我们也针对若干典型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法。我们往往都能很快地看到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那么有什么办法吗?

(1)大错要预防,小错可以改正成长,常思辨,多总结,要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

(2)态度要端正,有错误承认,正视自己的错误。

(3)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犯的错误,每日三省吾身,要善于及时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以上都是理论,道理大家都懂,请切记:实践和执行!

 

感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13群参加讨论的童鞋们,排名没有先后,他们是:小白-PM-深圳,包子-dz-新马泰,笑天涯-PP-上海,小师妹-PM-杭州,鱼精-浇花-北京,lulu-助理-北京,yiqing-pm-SZ,乐乐-打杂-上海,小k-PM-北京,karl-产品-北京,老曹-PM-上海,云梦泽-PM-BJ,小情绪-杭州,淡然-待业-苏州,永康-北京-产品,村长-打杂-深圳,freaky-PM-深圳,Tony-woshipm-深圳,女流氓-新人-XM,学子-运营-武汉,飞飞-学生-西安,林维艰-产品-SH,学子-运营-武汉,小唐僧-菜鸟-jm,John-pd-杭州,zuoyun-运营-甚至,酱油-music-上海,Jerry-产品-上海,独狼-开发-上海,Hedy-PM-上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团队@笑天涯 根据群讨论整理总结而得,转载请注明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本文链接,并注明作者:笑天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好长啊~

    来自天津 回复
  2. 第一堂课,学习了,总有一天这里会留下我们的帖子,并且是火帖。[给力]

    来自河南 回复
  3. [可怜] 诶,哪里都有

    来自广东 回复
  4. 这么快就整理出来了,好多问题在我的公司都有

    来自陕西 回复
  5. 大家智慧的结晶才是最干的干货

    来自广东 回复
  6. 呵呵,这活动不错,以后继续参加。

    来自上海 回复
  7. 帅气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1262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营销案例解析。
专题
17163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游戏化指的是游戏的理念与设计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上,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游戏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专题
133330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产品经理,除了会写竞品分析,还要会写产品分析。
专题
1542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画像是指根据用户的基本属性、用户偏好、生活习惯、用户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用户模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和应用用户画像。
专题
45079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可用又易用,产品逻辑和情感化体验两手抓,用户才会爱上你的产品。
专题
1329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新基建”的号角,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化转型成了成了大多数企业的迫切需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服务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