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精选】如何评估移动产品的交互效率

小编推荐:交互设计为的是让用户更方便,更顺畅的完成某项任务,大多数产品经理都会说这个交互形式对用户友好,用户体验更棒,其实,高效也是值得考虑评估的一种维度,但如何评估还真的一时半会说不清楚,恰好在直呼上看见和胡痴儿的回答,觉得很有意思,转给大家作参考~
问题:如何评估移动产品的交互效率
@胡痴儿的回答 148票
一、影响交互效率的有哪些因素?
在移动时代,不同于以前——笨拙的放在地上不移动的主机和缠着主机不放的网线,移动产品摆脱了束缚却受到一些限制,如物理环境(排队、等车、闲暇休息…碎片化时间)、屏幕尺寸显示空间、操作方式的局限
另外的移动情景还有:
2G网络等不给力的网络…;用户被打扰,如一个来电一个弹窗…;用户操作错误;用户的姿势&视线角度(影响点击操作精准度)
这就是影响交互效率的因素!
考虑到各个特殊状态&特殊点,随着产品迭代补充,比如,鄙人经过某小黑屋时,良好的wifi忽然消失了,然后操作就被中断了!用户正确地完成操作时消耗了多少资源?
那么做到高效,就要让用户
1.操作更少
如:减少子任务,比如知乎的搜索,输入关键词时模态窗和搜索结果实时呈现;没搜问题到就可以点搜索框下的“添加问题”;用户收到高匹配度的内容推荐,如豆瓣、如网易云音乐
2.操作的时间更少
不同的操作步骤由相同的基本操作单元组成:物理操作单元参数–通过测量确定;心理操作单元参数–Jef Raskin曾提出心理操作单元的分解规则
相关链接:麦金托什_百度百科
二、如何评估移动产品的交互效率?
使用——用户模型
最常见模型是–GOMS模型–Goals(目标);Operations(操作);Methods(方法);Selection rules(选择规则)
对重要的任务提供并行完成路径,让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到达同一目标
GOMS的其他分支流派:CMN,CPM,KLM,NGOMSL等等,其中KLM模型简化了GOMS!
KLM模型(Keystroke-level model)
1.分解操作:
胡痴儿按,把人的操作分解到键盘那么细:
物理操作单元:
Keying(击键)
Pointing(指向):鼠标、触笔、手指
Homing(归位)
心理操作单元:
Metal preparation(心理准备):搜索、验证、思考、决定
2.比较产品优劣
→评估人机交互系统可用性
→人机界面操作时间=KPHM的典型时间&放置规则
此模型一般被用于计算机交互(预测计算机任务操作时间的熟练用户模型)、物理按键等,所以在web时代有一定意义,但是是否适合于现在移动时代呢?
移动端的交互我们关注:触摸、移动等操作
例如:键盘中,双手拇指触摸移动屏幕所用操作时间的KLM模型分析
红色:左手;蓝色:双手共用;绿色:右手(屏幕上呈轴对称)
左右利手平均点击时间的统计
附一张统计表
以上~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用户模型的书:The Psychology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鱼精,整理自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本文链接。
一看是胡痴儿,就想起他哪些烂事,默默地鼠标点右
什么事?我好八卦。。。哈哈 我只是在知乎上看见他的回答,感觉还蛮学院派的就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