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如何给朋友送礼?-“我们对”组感悟分享

写在前面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WoshiPM深圳站的线下活动,产品经理的工作需要协调好团队的分工,作为一个临时的组建的团队,一切从熟悉自己的伙伴开始。我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工作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和熟悉彼此。我是从遥远的厦门到深圳参加活动的,在我的组员中也有不少是特地赶过来的,找寻我们之间的共同点,成了我们一开始的乐趣。随着沟通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团队名字和我们的口号也渐渐浮出水面–“我们对”,我们队,我们对,就是我们对…一个相当自信的团队组建完成。
活动开始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通过抽签领到了活动的题目:如何给朋友送礼?Hackathon的思维是鼓励团队通过合作,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去尽可能的收集产品的需求,快速的梳理出产品的设计方向。由于时间有限,一个默契的眼神,我们便开始了各自的思维发散。首先是问题的拆解,由于每个人对于问题的思考点不同,我们思考了整个问题可能涉及到的所有方面,深层次的挖掘问题的原因。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问题集中在What?Why?Who?Where?When?How?展开。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整个过程的起点,问题拆解的透不透侧,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思维发散和产品核心需求的定义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们写下自己对于问题拆解的答案,彼此传递自己的想法。很快写满各种创意和想法的小纸条贴满了整个稿纸,五颜六色的代表着不同人的Ideal。看着满满的字条,我们开始陷入沉思。接下来需要对我们写的创意进行分类,在这之间我们达成一致意见,每个人一句话表达下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通过讨论我们认为,需要明确的是消费者和用户的区别。送礼的人是消费者,也就是我们的直接客户;收礼的人才是真正的使用者,同样也应是我们的间接客户。如何让消费者轻松的送礼,让使用者开心的收礼,就是我们的产品所有实现的。归类分析完需求的痛点,我们也就得出了产品的定位应该是服务类的APP。
随着讨论的深入,我们的方案设计也在慢慢的展开。其实针对这个主题设计的产品,存在很多痛点。分类完成后,对于如何定位需求的优先级,我们的讨论一直非常激烈。针对不同的需求,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草图,最终在全体组员的努力下,我们达成一致意见。产品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痛点就是:如何才能知道你所要送礼的对象的喜好。我们给出的方案是在App中增加跨平台的愿望清单。另外一个需要满足的需求就是送不起想要的礼物时如何是好?因此在我们的App中设置了众筹的功能,在交友的同时,只要你的礼物够有创意,你的故事够精彩,相信你的朋友和陌生人一定会愿意为你点赞。
在最后的路演环节开始前我们一直很忐忑,一个不够成熟的产品一定会收到别人挑剔的眼光。不过也许是因为这个需求比较贴近生活,我们的一个创意有幸得到了在场小伙伴的共鸣和支持。一本《从0到1》,也告诉我们创新从来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整个下午的活动,现场的始终充满激情,就像我们队开场说的那样,本可以靠脸吃饭的我们却偏偏要学会靠手吃饭,产品经理的成长之路充满挑战,小伙伴们加油~~
活动建议
1.问题拆解后,是不是应该有个讨论的环节?确定问题的拆解是否到位,方向是否有偏差?否则后续的头脑风暴很困难(不知道是不是Hackthon的方式不提倡前期的交流,以免思维同化?我之前在台湾做的ID创新,会将问题的拆解先集中,然后再进行头脑风暴)
2.头脑风暴的时候使用的纸张建议用更小的便签纸,没人写两个想法?为什么不分开写在不同的纸上,问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写在一张纸上给后面的方案分类造成了麻烦。
本文由woshiPM训练营“我们对”组成员原创整理,并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游某编辑,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本活动系列总结:
#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邻居很忙—“七杀”教你识遍邻里乡亲
#woshiPM训练营#深圳站:停车难?我要停!-“葫芦兄弟”硅谷归来强势登陆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