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问每周精选】第十期:逻辑思维作为产品经理最核心的素质,应如何培养锻炼?

天天问
5 评论 22435 浏览 124 收藏 21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分析能力是必不可缺的,这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核心素质,没有之一。

版本更新功能要怎么做取舍?画流程图的时候老是忘记功能点,逻辑比较混乱?产品的流程应该要怎么梳理分析?作为产品经理的你,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抛开现象抓本质,其实这些问题围绕着一个点:逻辑。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分析能力是必不可缺的,这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核心素质,没有之一。

虽说每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一,但是还是能通过后天的训练来逐步提高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多了也就自然有了;问题见多了,解决方法自然也就信手拈来了。

本期天天问收集了各位产品小伙伴在工作中遇到的逻辑分析相关问题,大家一起开个脑洞,做做这些题,说不定下次就会遇见同类的问题了呢,有备无患喔~

怎么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呢?-@小娜娜

精选回复@司马盆栽: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是想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话,以下几个建议:

1. 看书

多看一些逻辑思维方面的书籍。想要锻炼这个能力,先要弄清楚好吧?一些经典的和必读的看看就好了,做好笔记。

2. 游戏

现在各种应用市场有很多思维训练类的app可以下载,没事的时候、碎片化时间可以锻炼一下。

3. 实践

最重要的一点,学到的东西要应用在生活中,把逻辑思维形成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平时考虑问题的时候从逻辑的较多多分析多思考一下,久而久之这个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学而时习之,只有学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空话。

精选回复@怦然心动

1、思维习惯是慢慢练出来的,没有快速提高逻辑思维这种方法,如果有请顺便告诉我谢谢

2、逻辑能力方面,想提高哪方面的逻辑(比如产品、运营),就去找哪方面的书和文章看,然后按照你的理解给文章分段,就像小学老师教我们的那样。然后用一两句话总结出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没错,就像小学老师教的那样。做得多了,脑子里自然就形成脉络,需要用的时候,骨骼已有,只需填充血肉。语言组织能力也一样,按照以上方法,多看名人演讲或优秀文章。

想要做到有货,必须多积累。一些你觉得好的句子,把它记下来,没事的时候翻翻看看,记在脑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从嘴边溜出来了,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也要多练,给自己设定一个场景,比如假想自己是部门经理要开总结大会,总结这半年来每个岗位的工作和绩效评估的内容,并且现场Q&A。根据这个场景去判断自己需要说哪些内容,可能会被问到什么问题并提前作答,我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问题详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oq50s.html

功能点列好了,但是画业务流程图的时候无法下手,怎么破?-@gaoxiang:

精选回复@鱼精:

先从最主要的来 核心流程先画出来,核心流程涉及的 二级或者次要流程 可以先用模块替代,画完主要流程之后,再去按优先级画 ,每个流程只描述一个完整流程,涉及到其他流程的先用整体模块替代

举个例子:

之前做过P2P的APP,他的核心流程是投资,其他主要流程是注册→ 登录→充值→绑卡→提现。那先从投资开始画 ,从点击投资开始,判断是否登陆,“是”就进入下一步,“否”就走登录流程,登陆流程可以直接用一个模块替代 ;然后 进入输入金额之类的下一步,遇到其他流程的分叉比如充值、绑卡等,都可以以大模块替代,等把主要流程化完了 ,再去完善登录、充值等流程,可以拆开画 ,看着比较容易。

精选回复@liltushy:

功能点想不全,该下手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看题主你的产品逻辑和业务应该还不太熟悉。首先,你得对业务熟透了,这是基础;其次,在考虑逻辑流程时,先不要慌,有细节遗漏点及时补救,累计经验,慢慢地,你思考深度,广度提高到一定阶段,就会大大降低流程上的遗漏。不知道该怎么下手,那就必须多看看同类功能的产品,主流的几个弄清楚他们的逻辑,和为什么是这种流程的原因,分析过,再去自己理一遍,会画起来比较的流畅。

一般来讲整个功能的逻辑流程是:

  1. 梳理清楚整个产品的功能和流程;
  2. 画的时候注意闭环,每个功能从哪儿进哪儿出,中间的正向和逆向过程都要考虑进去,还要考虑特殊情况的发生(例如无网络情况下哪些数据可以呈现);
  3. 设计单个功能时,把这个功能所涉及的数据跟产品其他功能和数据有关联的地方都记录下来;
  4. 在画交互线框图的时候要一边画一边在脑子里过流程,顺带修补下遗漏的地方。

问题详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1vtij.html

如何全面的分析注册和登录两个界面的所有逻辑?-@方筱

精选回复@栗子:

对于注册和登录的逻辑设计具体还是要看业务逻辑,抛开产品来谈功能就是耍流氓。不清楚你是做什么app的,但是有个思路可以提供给你参考下,在做之前先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想通了逻辑也就清晰了。

  • 是否真的需要做注册登录?为什么?
  • 需要接入第三方登录吗?如果需要,是否需要用户补全信息?为什么
  • 第三方登录与注册的区别在哪?
  • 注册的验证模式是通过短信还是邮箱?
  • 用户进行注册需要填哪些信息?这些字段是否都是必要的?必要的每个字段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 整个注册的流程如何实现?页面间切换是按钮还是返回?
  • 如何定义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和自动登录?
  • 忘记密码的找回路径是?

精选回复@sunny:

任何功能都是与业务逻辑相关的。对于电商来说,一般的电商网站注册账号只需要用手机或者邮箱当做账号再输入一次密码即可;而交友网站注册账号需要年龄、爱好、自我介绍等个人信息。

如果仅考虑注册这一功能,比如是手机注册还是邮箱注册,密码复杂度,验证方式等等的细节方面的考虑。那以下这些细节问题你可以参考一下,以app为例:

  • 是否需要在打开app的时候就需要登录?
  • 还是在需要填写收货信息或发表评论时才需要登录?
  • 登录的时候最方便的是用QQ、微信、微博进行联合登录,但是联合登陆后一定一定不要让用户再输入手机号账号等注册性质信息
  • 如果一定要用户重新注册,或者是为了验证有效身份的话,建议用手机号,此处体现的是信息推送的时效性;
  • 密码输入时请让用户输入一次,然后使用明文;
  • 密码等安全性的考虑,建议后置,即给用户最轻松设置过程,如,可以让用户设置6位数字的登录密码,如何保障用户账户的安全?通过登录次数、地点、操作去设置规则吧,不要在注册的时候难为用户;
  • 注册完/登录完一定要直接切回需要登录的流程节点中

问题详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tdr1d.html

该如何深挖用户需求后的动机和原因?- @牛辉

精选回复 @壹百度:

手机qq里面的附近的人,想必大家都玩过。如果有一个用户给手机qq的产品经理提了一个需求,说希望能在附近的人里面提供一个付费服务,只要付了费就能够在附近的人中进行置顶出现。

你觉得这个需求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来尝试简单分析一下,用户希望能够置顶出现在附近的人列表里面,那么他当然是希望有人来找他聊天,以增加存在感。而我们知道,qq用户玩附近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看对方头像的颜值去决定要不要和这个人进行聊天或者互动,而一个人如果长得比较丑,头像比较难看,那么即使你把他的头像置顶到列表的最上方,依然不会收到多少互动信息。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即使给了他这么一个置顶的功能,他依然没有解决自己需要被关注、需要社交增加存在感的本质需求。换个角度来想,兴许给他一款美颜相机,让他也可以轻松地拍出好看的头像,是不是能够更加容易地解决他的问题。

相信很多产品经理也都看过“客户要买的不是钻头,是洞”和“福特造车”这两个故事,其实这些互联网上流传已久的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也无非是这么一个道理——作为产品经理,应该透过表面需求去发现用户真实目的或者欲望。
所以,需求的本质其实是动机。产品经理需要通过用户的回复、行为、反馈、抱怨等现象,去深刻把握用户的本质需求,就像用户要的其实不是一匹更快的马,而是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总结互联网的两种需求:

  • 一种是使我们生活更方便;
  • 另一种是解决我们的无聊。

精选回复@周星星

这个问题很难说有什么标准,推荐一个角色剧情法。以前学的表演专业,在分析用户需求的时候喜欢代入角**感,并构建角色剧情。

在分析每一种用户时,选择一个特例,明确他每一项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出生城市、父母工作、身高、体重等等),构建人生过往,根据过往刻画性格爱好,勾勒角色细节(口头禅、小动作、喜欢的衣服、热爱的品牌等等。

根据产品所需来定),考虑使用产品的任何场景,以及一切可能打断的情节,如果是社交产品还需要刻画他的社交角色以及相互关系。如果没有很好的换位思考角色代入的能力,那么在用户调研时根据其中一个标准用户深入了解即可。当你讲用户代入成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时,需求以及产品功细节也就迎刃而解。

问题详情: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d5h6e.html

从需求到功能,产品经理应如何判断和分析?@大容儿

精选回复@海清:

在产品尚处于一个未成形的idea的初期,我们通常会进行用户调研,列尽可能多需求,同时也会收集到很多需求。然后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怎么确认这些需求是否有价值?要确认首先就得分清楚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以及什么样的用户需求才能转化为产品需求。

1.用户需求与产品需求

用户需求顾名思义是用户从自身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有这一方面的需要或者有这一需求但是还自己未发现。

用户需求比较主观以及个人色彩,从他们角度看来都是正确的,但用户更多是从自身情况考虑,他们对产品定位、设计的依据等情况不了解,所以他们提出的意见也许并不是该功能的最好实现方式,也就不足以直接作为产品规划的直接依据。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很多用户都提出的需求就是一个共性,这个时候产品人员就要重视这个需求,将其记录下来。

产品需求是提炼分析用户真实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活动,一个机制;也可以是一个功能,一项服务。

总结而言,需求分析就是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挖掘用户内心真正的目标,并转为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用户需求能转化为产品需求?个人认为,要满足人性。一款好的产品,一定是迎合人性的。

张小龙也表示把握人性是一款产品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知道用户内心最需要什么,才能真正做出让用户喜欢的产品,当然有些东西会突破道德底线,甚至可能会触犯法律,总之既要满足人内心的欲望,又要让产品生存下去,所以打擦边球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度的控制。只有把用户产生需求的原因搞清楚,才有可能做出一款真正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人性这个课题太大,基础的可以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进行分析,在这里不详述。

2、用户痛点

上面所说的要研究人性,追根到底就是为了了解用户的欲望来源,这些欲望在不同的环境中,因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行为之下,会产生各种各样动机,想要达到某种目标;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能达成(或者达成的效率低、效果差)。此时产品要解决的,正是这种用户痛点,解决了用户的难题。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考典例“用户想要一匹马还是一辆车”,这个例子就很完美的展现了什么是了解用户深层次的欲望从而满足其这一目标,而不是单单用户提出什么就做什么。

那么具体该怎么实施,怎么挖掘用户的痛点?

如果只是看需求和产品本身,是很难看出产品设计背后逻辑,如果放到场景里去,放到人和产品的交互里去,可以更好地看出产品设计的奥妙在哪里。

我们也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因素来进行场景分析:

  • 基于什么环境:地铁/办公室/室内/公共场合/走路/夜晚/户外……深入情景周围的细节中去
  • 基于什么用户:具备什么特征,比如身份、收入、区域…..
  • 基于什么行为:行为或操作流程,比如购物流程、操作习惯、行为认知…….

场景分析也就是需要考虑具体什么环境(时间、地点、情境)什么类型用户的什么动机,想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如实地记录下来,如果偏差或缺乏信息,之后的分析就会有所偏差。

可以辅以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各种用户调研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补充。
基于这些分析出场景中对用户动机和完成目标真正起作用的因素,而后转换为产品语言描述产品需求。

3、如何确认用户需求是否能转化为产品需求?

正如上文所说,用户需求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之外,还有可能是伪需求,所以要进行需求的筛选。确认需求是否有价值的时候,注意以下这几点:

  1. 这个需求需要多少开发资源或运营能力,投入产出的比值是否正常?
  2. 这个需求对用户是否刚需?
  3. 这个需求的目标用户群体规模有多大?
  4. 这个需求的使用频率是以日/周/月为周期?

问题链接:http://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gefdr.html

相关阅读: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九期:产品运营必经困局:如何解决用户流失的问题?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八期:如何在创业公司做好产品经理?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七期:作为一名运营老司机,有哪些套路是新人不知道的?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六期: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用户需求?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五期: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如何炼成的?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四期:产品和运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运营该怎么做呢?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三期:是庸碌还是忙碌?产品工作中需避免的几个误区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二期:产品经理面试会遇到哪些问题?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一期:产品经理的实力体现在哪里?

 

精选问题每周有,欢迎食用~配合回复味道更佳(∩_∩)

本栏目由天天问小编@Cecila编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狼人杀的逻辑只适用于狼人杀,并不适用于工作。个人认为狼人杀是个套路游戏,每个角色有他应有的套路和方式,稍微不按套路出牌,就会被人生推出去。穿别人衣服的时候只要按套路演说就可以了。这样说来,套路其实是固定死的模式。然后逻辑思维却是多变的。狼人杀只是娱乐。

    来自浙江 回复
  2. 多玩狼人杀,这个游戏超级能锻炼逻辑推演能力

    来自浙江 回复
    1. 同道中人

      来自广东 回复
  3. 学而时习之,这个“习”是温习的意思,不是实践,这都能引用错。

    来自北京 回复
    1. 😥 抓到了回复者的一个Bug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436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职场中,跨部门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软技能,不管是要完成日常项目,还是接手新的业务,都需要有良好的跨部门沟通能力。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跨部门沟通。
专题
1898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客户服务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主线中是一项持续的互动行为。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做好客户服务设计和体验的思路。
专题
19380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合同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公司对合同的录入登记、审批、履约管理、监控执行、查询、统计等功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合同管理的设计指南。
专题
16836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图标是用户页面不可缺少的元素,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图标设计指南。
专题
1966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何通过广告模式来进行商业化流量变现?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广告变现的思路。
专题
1655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