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锻炼APP“找炼”:重要功能细化思考(一)

11月8号周五晚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8群的小伙伴们,继续讨论找炼APP。在明确了找炼核心功能、附属功能后,我们对其中的计划、记录、分享功能进行细化思考与讨论。猛击此处获得找炼其他信息。
计划
首先找炼的目标用户群是“懒人”、“对运动没有恒心的人”,给用户制定计划是找炼激发目标用户锻炼的重要手段。
在计划这一功能模块,“不要让用户思考”是关键点,因为很多用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运动,做怎样的运动计划。基于这点,需要设计推荐功能,首先优先使用“傻瓜式”推荐,向用户推送比较有意义的计划;其次,对不满足于“傻瓜式”推荐的用户,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期待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长等个性化参数定制适合他的计划;最后,对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用户,为其提供自主设置运动计划的空间。
在这个基础上,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分享出来,有共同需求的用户可以响应这个计划。响应方式如下:先通过社交数据让他们找到运动氛围,然后通过精确数据找到共同爱好的人,通过小团队模式来留住用户的运动持续行动。
更多地,计划可以是UGC的,让用户来为其他用户丰富APP的内容生态。
综上,我们可以设置“我的计划”、“发现计划”、“定制自己的计划”三个模块,当检测到用户第一次登陆或者“我的计划”内容为空时,页面优先显示“发现计划”,由系统向用户推荐计划,当“我的计划”不为空,优先显示“我的计划”。“定制自己的计划”在这三个模块中以最弱化的方式展示,因为只有少数深度体验者才会使用这个功能。而且,用户可以公开自己的计划用来招募队友,公开的计划也将成为UGC的一部分,添加到“发现计划”里面,丰富APP的“发现计划”。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如下图:
计划部分功能逻辑图(一个循环生态)
记录
运动app除了帮助用户设定计划以外,测定、记录用户运动数据也非常重要。这基于两点用户需求:1、记录自身最近运动状况,用于备忘;2、用于分享、向好友秀出自己,给用户一种完成计划的成就感。
记录当然与测定离不开。理想状态是实现精准测定(比如测定走路步数等运动参数,最后形成一个简洁、信息量交代完整的“报告”页面),这种做法的好处自然就是精确,但手机想要实现运动参数的精准测定还是有很大难度的。退一步来说,让手机检测周围的颠簸情况,来测算运动时间,虽然准确度有所降低,但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记录的另一种方法是用户手动记录,它对自己运动状态的一个记录与备忘。手动的非精准测定的运动数据不能用来分享,如果这些数据可以被分享来炫耀自己,将会造成严重的数据不实,分享功能将丧失其存在的意义。不过,即便这些数据不能用来分享与炫耀,但可以让用户用这些数据与自己过去的运动状况作比较(只是给自己看,相信没人会作假了),在添加记录后可以向用户提示鼓励语句比如“你这周比上周多运动了2小时,有很大的进步”、“再运动2小时,你将创造自己的运动时间记录”等来激励用户。
另外,记录运动数据只是记录的一个子集而已,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来丰富运动记录,比如“晒一晒”我的登山照、“秀一秀”我的山地自行车等。下面列了一个相关的表格来做总结:
好处类型:
A 数据可信、真实,可以分享给好友,秀出自己
B 与自己过去的数据对比,激励自己进步
记录类型 | 好处类型 |
精准量化记录 | A B |
非精准(手动)记录 | B |
多媒体记录 | A |
社交化分享
社交化分享主要有以下两点:
1、发现
发现可以分成“发现计划”与“发现人”,其中“发现计划”已经在“计划”那一节已经再详细提到。“发现人”主要是结交同类人,这个“类”一种是基于位置的,方便线下活动,一种是基于兴趣的,把喜欢相同运动的人集结在一起。
2、分享给好友
分享一方面可以向好友秀出自己,另一方面吸引好友参与运动。
社交化分享的好处是什么?
①与朋友一起,才能维持自己每周运动
②通过运动,结识朋友
③炫耀是一种驱动力
此文章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8群讨论总结,由木柄(@mubing_s)整理,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感谢以下同学参与讨论:
Prince(本次讨论主持人)、刚子、Nairo、Lin、梦殇、洛洛、飞扬、Larry、游某、漓江、有关部门、冬瓜、木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8群3群怎么加入?
应该都关闭了,想加入可能需要找人内推。
怎么加入8群讨论?尝试联系群主没响应
如果有很多人晒出他的计划,那么数据太多时,“发现计划“怎么呈现?
可以首先推送他周围的人有类似运动的计划,如果还不够,可以让用户设置自己的个人信息再次精确推送。这样也引导了用户去设置自己的计划
期待这个APP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