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找房APP-租房模块分析

10 评论 26055 浏览 141 收藏 13 分钟

“贝壳找房”App是链家3月发布的找房APP,其中包括二手房、新房、租房、旅居、海外五个板块,主打租房模块。本文将从结构、功能、页面、运营等角度详细分析贝壳找房APP的租房模块。

在今年的3月份,链家推出了“贝壳找房”App,其中包括二手房、新房、租房、旅居、海外五个板块。

当时并没有进行推广,而是到4月23日,贝壳找房正式发布了链家CEO彭永东的公告——《贝壳找房CEO给伙伴们的一封信》,宣布发布链家的升级版“贝壳找房大平台”。再加上线下线上渠道的宣传,使得贝壳找房快速地被大众熟知。

经过几次的迭代,贝壳找房又增加了“商业办公”这一类型,找房模块已经非常全面。

或许是贝壳找房认识到租房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主打租房模块。

因为相比于二手房和二手房只有一个简单的查询页面,租房则有完整的结构和模块,不亚于一个独立的租房APP——这足以看到贝壳找房对租房模块的重视。

同时由于自己对租房模块比较感兴趣,故在此分析APP里的租房模块。

一、结构分析

可以看到,租房模块分为“租房”、“心愿单”、“租约”、“我的”这四个小模块。

其中“租房”模块中里有“整租”、“合租”、“独栋公寓”等房源类型。

功能分析

贝壳租房有三个主要功能:找房、出租、租呀贷款。

1. 找房

从找房类型、找房方式、查询条件的不断丰富和优化来看,找房的设计是一个不断挖掘用户需求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即“想用户所想”。

2. 出租

贝壳租房不仅仅面向想要租房的用户,还面向有出租房源需求的业主。

业主可在App上发布房源,线下会有客服人员进行核对,等到审核通过,即可上架房源。

大部分情况下,房源/业主信息需要经纪人洗盘、派发传单、驻守小区等,不管是人力成本还是物力成本都很高。

在App中增加发布房源的入口,也是获取业主信息的一个新渠道。

3. 租呀

关于租房贷款,自如以前推出过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海燕计划”。而贝壳找房似乎不满足于此,推出了针对应届毕业生和职场人的租房贷款申请。这两类群体几乎是租房市场的绝大多数用户。

同时,由于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侧重于分期还款,职场人侧重于租到品质好房,而且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最终会成长到后者。而房源公寓化、品牌化、品质化也是长租公寓的发展方向。

设计风格分析

贝壳找房APP最突出的设计风格就是采用了卡片式设计,租房模块也不例外。

当内容和图片都比较多的情况下,卡片式设计就像收纳,能够将杂乱无章的内容、模块分门别类。

再加上租房模块的背景几乎都是白色,icon为黑色线框,只有价格、标签等少数需要突出的字段为红色,整个页面背景干净素雅。

这样一来,页面展示更显清爽,用户不会被杂乱的配色影响注意力,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页面分析

1. 房源搜索页面

作为一个找房类软件,房源搜索是最主要的功能

在搜索房源上,不仅有城市定位、关键字查询,同时还有详细的条件查询。而贝壳租房的条件查询非常全面,从房源的地理位置、物理结构、用户需求、再到查询结果的展示,全方位地满足了一个租客的找房需求。

2. 房源列表页

房源列表页由筛选和列表租成。

通过关键字搜索和条件查询,查找出意向房源。

普通房源列表的展示为左图+右简介,布局紧密。而简介信息为标题、品牌、面积、地址、标签、价格,展示的信息较多。

而独栋公寓则有不同,由于独栋公寓房源普遍不多,价格偏高,需求不如普通租房那么旺盛。所以在独栋公寓列表页,去掉了关键字搜索,只留下条件查询。

在展示上,使用的模块是上图+下简介,布局宽松,能够给用户传达“品质”的感觉。

3. 房源详情页

“真房源”一直是链家主打的卖点。

为了加强用户对房源真实度的相信,房源详情页的信息十分丰富。

仅租房的信息就有:图片、地址、租金、户型、面积、发布时间、入住状况、家具配套、费用、周边配套、周边成交情况等。

这不仅能增强房源的真实性,还能最大程度地帮助用户了解意向房源。

亮点分析

贝壳找房虽然脱胎于链家App,且业务上和链家App非常相似,但贝壳找房也有自己的亮点。

1. VR看房

VR看房是贝壳找房最大的亮点。

和图片、视频相比,VR看房不仅紧追科技热点,激起用户的好奇心,还能让用户在看房时身临其境,近距离、全方位地查看房源。

在看房的同时,还能选择管家讲房服务。

在音频中,管家会详细地讲解房屋情况。用户还能自行选择想要了解的区域。

这样一来,用户通过看文字、看房源、听讲解这几个步骤,就能大致地了解房源情况,线下看房的意愿增强。

2. 品牌多样化

平台化是贝壳找房和链家App最大的一个不同。

在链家App里,只能找到链家自有地房源。

而在贝壳找房里,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公寓品牌的房源,品牌更多,房源更多,选择也就更多。

情感化分析

衣食住行是大多数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事项。

尤其是住,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漂泊,一个人租房住,房子就是自己在这座城市唯一的安顿之所。

那些不能展示在别人面前的抱怨、委屈、劳累、眼泪,只有在这间小房子里才敢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

租房模块最好的情感化设计,莫过于让用户好找房、找好房。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内容让用户感觉到温暖。

例如“租房小贴士”,通过这种暖心的方式给用户提醒定金、签约和月付的注意事项。

还有消息、在线咨询、电话咨询、意见反馈、联系客服等多种联系方式,同时经纪人的消息回复地非常及时,用户不仅能够感受到联系渠道的多样性,还能感受到问题答复的效率之高。

此外,不管是链家还是贝壳,slogan都非常的有温度。

链家租房是“链上一座城,租到一个家”,而贝壳租房是“以家的名义,与爱同行”。

这些slogan都把巧妙地把“房”这个概念转换到“家”。对于那些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而言,那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单间,就是他们暂时的家了。

运营分析

1. 线上运营

相对于链家App的略显严肃,贝壳找房的运营则让这款软件更加活泼。

从世界杯的联合营销到《爱情公寓》的开屏广告,从“品质租房节”到“租房后悔药”,从“租呀”到“租房优惠券”,这些都让贝壳租房的趣味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软件变得更有趣了,也更得年轻人的心了。

2. 线下运营

在线下运营方面,贝壳找房还给我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广告变多了。

先是请了黄轩做代言人,地铁广告铺天盖地。再稍微留意一下,微博热门也经常看到贝壳找房的推广,好不容易打开一下次QQ空间,又发现了贝壳找房的广告视频。

总结

贝壳租房虽然只是贝壳找房里的一个模块,但是从结构、功能、页面、运营来看,它俨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App。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租房客户,可以看出,不管是从页面设计、运营风格、广告投放,都在走向年轻化、品牌化。

#专栏作家#

异彩,微信公众号:一只蜗牛慢慢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从事房产管理系统的产品工作,关注To C产品的交互设计、运营、结构设计和商业模式。在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人的路上努力前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和网络,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额。。作者只是分析了一下贝壳租房现有的一些模式,并没有提出一些对贝壳的发展优化有建设性的意见

    来自北京 回复
    1. 作为APP,我觉得它的功能、运营、交互都已经是非常优秀了。真要有啥建议,那就是希望能真正做到“真房源”和降低“服务费”。但这个似乎和App的分析没啥太大关系 ➡

      来自上海 回复
  2. 全篇文章不错都可以作为竞品分析来用啦。哈哈,那天我写竞品分析我想我会从这里借鉴。
    中介这个问题是无法保障。还是自如这些公寓要更好一些,直接租赁无需频繁沟通。但是需要监督机构对其行为监督

    来自北京 回复
    1. 其实分析的还是比较简单啦。贝壳找房APP里的内容很多的,我自己也是对租房模块比较感兴趣就看了看。从服务和效率来说,长租公寓确实会比较好一些。从找房到维修保洁等事宜,有管家负责。现在各类租房信息鱼龙混杂的,找房的时间成本太高了。对于上班族来说,看好房,约个时间管家领着看房,然后遇到事情,找管家。都算是比较省事的。

      来自上海 回复
  3. 贝壳找房的房源都是关联了链家 租房都要通过中介 不能直接与房主沟通 这样其实和直接去找中介没什么区别了 自己找房不就是为了省去中介费么

    来自广东 回复
    1. 我认为贝壳和链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一个整合了入驻公寓品牌的平台。链家也只是入驻的房源供应方之一,只不过里面的房源应该是来自链家的最多。长租公寓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而且现在想要找到真正的房东实在是太累人了。就算有那种能和房东沟通的平台,大部分你联系的其实还是中介。

      来自上海 回复
    2. 目前国内的租房需求太旺盛了尤其体现在一线城市,大部分的房源供不应求,所以大部分房东没有服务意识,导致房东和承租方在交易中地位是不对等的(个人拙见)

      来自广东 回复
    3. 直接和房主沟通,其是否跳单,平台无法进行有效管控,其平台主要收益点也就无法保障。

      来自天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