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体验报告:猫耳FM,来自二次元的声音

19 评论 29135 浏览 178 收藏 37 分钟

猫耳FM是一个专注于 ACG 相关内容的二次元音频社区,平台主要包含了有声漫画、广播剧、电台等二次元及泛二次元的声音内容。

一、分析目的

M站成立于 2010年,是一个专注于 ACG 相关内容的二次元音频社区。平台收纳了包括有声漫画、广播剧、电台等二次元及泛二次元的声音内容。M站已和腾讯动漫、网易漫画、有妖气、布卡漫画达成合作,将国内市场已成熟的头部 IP 制作成有声漫画,在M站长期播放。

2018年6月,《魔道祖师》广播剧第一季在猫耳FM上线。这部由猫耳FM出品、北斗企鹅制作的付费广播剧,其中有不少角色的CV都是网配出身。目前这部剧获得了5500万点击量,是CV与IP的号召力互相影响的结果。

在广播剧已经发展成规模的日本,好一点的作品也只能卖五六千份左右,能卖到上万份就算是大IP了。而在中国付费广播剧模式刚刚起步,去年在猫耳FM首发,由729声工场制作的广播剧《杀破狼》采取前两期免费,第二集开始收费的追剧模式,算是正式开启了国内付费广播剧的板块。

在关注M站后,会发现它的主要内容都是与二次元或泛二次元相关的,那么在有声读物重新崛起,广播类App云集的今天,它又是凭什么占据一席之地,除了特殊的声音内容,在其他方面相比于其他的FM类App,如喜马拉雅,荔枝,蜻蜓等有没有什么优势,有可以从其他App中借鉴什么来进行对自身的改进呢?

本文将从它的用户需求,产品业务形态,产品表现来主要分析猫耳FM的优劣势和机会。

二、产品基本信息

2.1 产品名称

猫耳FM(此App本身是MissEvan网站的移动版,也被称为M站、妹站,以下都将代称M站)

2.2 产品logo

产品的logo是一只猫咪的剪影,与App的名字恰好契合,下有M站的全称,依照万物皆可娘化的说法,当然也有M娘的形象了,是一个长着猫耳朵的萌妹子。

猫耳在二次元文化中一直拥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也是M站对自己的定位的一种体现——依托于二次元。

2.3 产品slogan

“来自二次元的声音”。

如果说logo只是悄无声息的表明了M站的定位,那么slogan可以说是堂而皇之的把自己的目标揭露给用户了,这种清晰的定位也让M站拥有了一批牢固的核心用户。

2.4 产品定位

对产品的精准定位来自于百度百科词条:“MissEvan是中国大陆一个动画、游戏相关的弹幕音频和图片的网站。”

可以从中提取到几个关键词

(1)动画,游戏,是它的产品内容定位;

(2)弹幕,音频,图片是它的产品形式定位。

由上可知,M站是中国大陆一个与二次元及泛二次元相关的弹幕音图广播App。

2.5 体验环境

本机环境:oppoA57

App版本:5.1.3

三、用户需求

3.1 用户画像

性别占比:女性明显居多

这个原因一是因为喜欢二次元的女性日趋增多,各个著名cv的粉丝也都是女性居多;二是因为M站现阶段引进的内容也都是偏女性向,自《杀破狼》起几部开始付费的广播剧作品也都是DM作品;不过随着2018年,10月26日,著名玄幻小说《星辰变》的广播库在猫耳FM上线,也预示着M站开始涉猎男频,它的目标用户有了新的变化。

年龄占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

现在对二次元热爱的人群基本都是80,90,00生的人群,所以产品用户年轻化也是在预料之中。

区域占比:沿海城市居多

3.2 用户场景和需求

下面利用“用户 – 场景 – 需求”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分类,列出用户需求。

(1)由上方的脑图可知,用户其实主要分为三类,他们的需求分别如下:

  • 产出者:发布作品方便快捷,有稳定的曝光渠道和粉丝来源,可以收获成就感和别人的评价;
  • 收听者:有广泛的资源,有大量的声优群体,有共同的爱好者可以交流,在特殊情况有相对 应特殊功能;
  • 运营团队:拉新,用户转化,用户留存,变现获得利益。

(2)在产品功能方面,对应于用户需求,基本已有功能解决

  • 发布作品:M站发布作品只能在网站上发布,而不能在移动端发布,虽然不具备及时性,但是考虑到作品的特殊性,用电脑在网站上发布更加稳定且方便。
  • 曝光渠道和粉丝来源:M站有固定的核心用户团体,并且现存作品并不多,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会被挖掘出来,只是算法机制并不完善,不能合理推广,这也考虑到用户良莠不齐,而且并非绝对原创。
  • 用户交流:已有弹幕功能,让用户在收听的同时就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还有,评论,分享,点赞,收藏,关注,下载,投食(打赏)功能,让收听者可以与产出者之间建立良好及稳定的关系。
  • 特殊情况:产品的内容分类多样化,且标签鲜明,并且贴切对性别做出了分类,考虑到性别对兴趣的极大影响,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搜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 拉新,用户转化,留存:运营团队会开启各种各样的周边活动,直播等来鼓励用户参与到互动中去,将一部分深度体验用户变成输出用户,使产品有了更多的优秀cv,也会衍生出更多优秀作品,从而吸引普通用户的留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知名cv入驻平台,通过cv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会吸引一些有机会发展成核心用户的使用者,平台由此可以聚集到更多的同好者,也为产出者提供了稳定的粉丝来源,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双赢的局面。
  • 变现:有部分优秀的广播剧开启付费模式,开启了广播剧付费时代,让用户逐渐熟悉和接受付费使用;同时还有语言直播间,粉丝可以打赏主播礼物,平台也可以抽取提成;M站开启了《全职高手》语音包,用户通过付费获得对应角色的语音条,利用IP和知名cv的影响力刺激用户消费。

3.3 小结

目前M站的功能已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且有了固定的变现渠道,但是资源和固定产出者还稍有欠缺,但是考虑到产品针对方向的特殊性,这在未来或许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解决,而且它拥有App和网站两种形式,侧重点相同,但是一些细节稍有不同,也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适应了更多的用户使用方式,也使App内容更加专一和简洁,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四、产品业务形态

4.1 底层逻辑图

(1)产出者在M站发布自己的作品,M站给予他一定的关注和收入,同时他可以从收听者身上收获关注和互动;

(2)收听者可以免费收听作品,与产出者进行互动;同时也可以选择付费模式,为平台充值;

(3)运营团队发现优秀的产出者,或者主动与优秀的配音团队进行沟通签约,使平台始终有良好的资源产出,维持平台的产出平衡;同时举办各种活动(平台内或其他社交平台),邀请更多的新用户,提高老用户活跃度,促使用户为平台充值;

(4)此外,产出者和收听者也可以相互转化。

4.2 产品功能架构图

在这里主要给出App端的功能架构图:

由该功能架构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主要功能:有声剧(有声漫画,广播剧,音乐,听书)
  • 辅助功能:直播间,新闻站,专题,活动,分类筛选
  • 特色小功能:启动音,闹钟,微信男友,全职高手,弹幕

M站区别于其他的FM产品的主要是它的大分类是二次元衍生物,但是在此基础上,它开始衍生出很多功能,比如直播,新闻资讯,各种配音活动,类游戏等,由此也可以粗窥出,该产品是要在这一领域做的专而精,这也和我国今年来二次元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密不可分。

4.3 投稿功能点详析

4.3.1 功能简述

这个功能在App端是没有的,投稿必须在Web端才可以,所以整个投稿流程都参考网页版本。

首先可以看出,投稿按纽在工具栏上方是标红的,这个渠道还是比较明显的。

投稿下方的分类分为声音投稿,图片投稿,,下方的玩转M站则介绍了投稿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将尝试分析以下“声音投稿”和“如何插图”的业务流程图。

4.3.2 基本业务流程

(1)投稿业务流程图:

(2)插图业务流程:

M站作为一个音频分享平台,其特色之一,是可以在音频中插入多张图片,从而创造初格式各样有趣的作品,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插图的业务流程。
一种是上传音频后等待转码成功,可以进行插图编辑。

一种是在主页—>声音,点击已经上传的音频,即使没有转码成功通过审核,也可以进行插图编辑,只是这种路径只限自己观看。

4.3.3 小结

以上是M站的主要产出操作流程图,其步骤简单,方便操作。简洁的工作流程让每一个M站的用户都可以成为输出者,这种特点也为M站创造了一批兴趣工作者,产生了“有声漫画”这一个板块。

五、特色功能点体验分析

5.1 播放有声剧

(1)基本路径

  • 一般在首页会有很多推荐剧集,点进去就可以看;
  • 点击播放icon就会继续播放上次播放的;
  • 我的—>我的订阅,可以播放自己订阅过的;
  • 我的—>已购,可以播放已购买的;
  • 在我听icon中,会分别由,下载,收藏,喜欢,历史,已追剧等分类,可以根据简单的分类更快捷的找到想要播放的剧集;
  • 通过搜索找到要播放的剧集。

(2)功能简述

该功能是M站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其中有声剧又包括各种类型,我们简要分其为有声漫画,广播剧,音乐,听书,其他音频,现在对这些分类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 有声漫画:是由专人为漫画配音,随着播放条的移动,不仅声音在前进,还有图片(漫画)的推进;
  • 广播剧:一般脱胎于小说,由团队对小说内容进行改编配音,还会带有各种特效,由声音呈现一部完整的剧集;
  • 音乐:主要是一些动漫ED ,OP或者二次元类翻唱歌曲;
  • 听书:由一人扮演小说中的各个角色,是传统的听书演绎方式;
  • 其他音频:一些作者上传的各种特色音频,或配有图片;
  • 在播放有声剧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操作(分享,喜欢,下载,收藏,投食,评论,发表弹幕)。

(3)体验流程图

5.2 新闻站

(1)基本路径

  • 发现—>新闻站;
  • 首页—>分类—>新闻。

(2)功能简述

该功能全称是“猫耳FM动漫新闻资讯站”,这是一个关于二次元类的各种内容的新闻网站,其中分类有:

动画,音乐,游戏,声优,小说,漫画,Cosplay,杂志,周边,展会,电影,萌宅,杂谈,DVD/BD,Other

M站的核心用户基本都是二次元的铁杆粉,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时事资讯,也让不处于听状态的用户多了一丝打开该App的机会。

用户在看新闻的同时可以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QQ好友,新浪微博,QQ空间,复制链接)和评论该信息。

(3)小结

该新闻站内容分类全面,用户可以直接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分类,而且由于文化的小众,用户了解相关资讯的渠道过于狭窄,这也无疑是加长用户使用时间的一个渠道,但是,作为资讯平台,最需要的就是快、新、准,据观察,站内资讯更新并不及时,来源渠道也较少,内容也较少,这让这个模块成了M站一个鸡肋的地方,建议可以投放更多的关注,及时更新资讯,邀请一些专业的人员来写文,后期也可以接受投稿。

5.3 启动音

(1)基本路径

  • 我的—>启动音;
  • 首页—>启动音。

(2)功能简述

M站开发了一些小而有趣的特色功能 ,启动音就是其中之一,其余产品在启动的时候一般会是图片或者GIF图,但是猫耳FM在启动时会出现的音频,用户在初进App的时候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内部的广播剧进行了宣传。

该启动音随用户的设置,可以关闭,也可以选择,还可以随机呈现,内容资源主要出自著名广播剧,动漫。

(3)小结

这个小功能是M站在2017年3月一次更新中新加的功能,不得不说,作为一个配音深度爱好者,对这个功能十分喜爱,由于它有随机功能,可以让用户在每一次打开产品的时候有一种期待的心情,利用了用户的好奇心,随着站内资源的增多,启动音的选项也在增加,希望这个小功能也可以持续保持下去,这也是M站区别于其他FM软件的一项特色。

5.4 微信男友

(1)基本路径
发现—>微信男友。

(2)功能简述

这是M站内置的一款文字逻辑游戏,主页面是微信的模式,在聊天的过程中会夹杂语音模式,用户会和几个不同类型的男生聊天进行攻略,模式很像叠纸的一款游戏《恋与制作人》。

(3)小结

在体验这个功能的时候,是抱着比较期待的心情的,但是它的内容现在还比较简单,提供给用户可供选择的答案也比较单一,可以说,它基本只有一条线路可走,但是作为现在的用户,显然并不满足于在既定的已经设置好的情景里游戏,这毕竟是一个音频软件,而不是某款游戏,所以建议对话可以完全改为语音模式,用户可以选择的情景也要增加,尽量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设定开放式的结尾,同时,这个小功能暂时也并未被重视起来,很少有用户在其中体验,但是,它可以作为以后M站盈利的一种方式,微信的通讯录对象也可以添加站内著名广播剧的角色,编写同人线,同时邀请与本身角色相同的cv为此配音,拉近用户与自己二次元偶像的距离,刺激消费。

5.5 全职高手

(1)基本路径
首页—>全职高手。

(2)功能简述

《全职高手》是时下很火的一个大IP,它原身是一部小说,近年有了衍生的电视剧,电影,游戏,动漫,广播剧;在M站里这个功能是一个类似于阴阳师的抽卡类游戏,可以在语音池里抽取语音卡片,卡片等级有:N,R,SR,SSR;也可以直接购买喜欢角色的语音包。

(3)小结

这个项目完全是针对于《全职高手》本身的粉丝和cv粉丝,也是M站的盈利来源之一,但是,它的收费过高,作为一个初启动的模块,它完全没有给用户缓冲,明明白白的来告诉用户,我要收钱,相对于站内大部分免费的资源来说,用户完全没必要买账,M站开发这个模块显然只是在试水,2018年6月《魔道祖师》的广播剧上线,同年动漫也上线,也具有大量的粉丝用户,但是它并没用再次设置《魔道》的语音池,建议如果还是希望借此盈利的话,可以考虑降低语音价格,或者在用户付费前或者付费后给予更大的福利,用切实的既得利益来促使用户消费。

六、竞品分析

针对于M站的两个特点,分别选取了两个竞品:一个是哔哩哔哩弹幕网俗称B站,一个是喜马拉雅FM

选取这两个竞品的原因,一个是与M站的内容方向相似(B站),一个是内容方式类似(喜马拉雅FM)。

本次分析主要从产品定位,目标用户,盈利模式,核心功能(功能的有无,功能的实现差别,用户满足的期望值),运营方式来对比几个产品之间的相同的和不同点,希望可以从中判断出M站是否有需要借鉴的地方。

关于B站和M站,因为他们都是基于亚文化所衍生产品,所以用户会有一部分重合,但是由于B站涉及到的方面较为广泛,所以它的目标用户又相对大一些,在功能方面,值得借鉴的地方比较少,M站目前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即用户基数扩大,付费产品渐渐增多后,开启会员机制,这样也有利于留住用户,增加用户粘性,为平台产生更多盈利可能。

喜马拉雅FM相比于猫耳FM,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全面,音频内容也更加广泛,所以他区分了普通和付费两种层次,显然,付费的内容更加具有吸引性,这也是因为当前电子产品盛行,人们更加希望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内,吸取一些有用的知识,线上知识付费应运而生,但由于猫耳FM并不是以此为基调的,但是可以同类而比,它的用户更加关注的是cv和广播剧原著本身,所以可以邀请一些著名cv做配音技巧分享,或者一些广播剧的采访和幕后。

总而言之,猫耳FM相比于其他两者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它所针对的领域也更加单一,所以可以吸取一些基础功能的构建,来完善用户体验,但是具体的运营方向和盈利模式,还是要自己探索和发现。

七、产品表现

7.1 迭代路线及关键运营点

运营迭代路线数据来自App Annie,它从2016年九月开始追踪到猫耳FM 的信息,所以我们的记录就从九月开始,从中可以得知,每一次的迭代都伴随着修复bug。

初期时会优化一些基础页面,使用户体验更加舒服;

中期开始新增一些小功能点,完善产品的个性化;

后期开始对一些基础页面和交互功能进行优化更新和改版,逐渐发展着自己的风格,在优化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使产品形象更加鲜明。

M站的运营方式初期是完全线上,在产品渐渐成熟,用户逐渐增多后,开始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

初期时,经常会在线上举行配音活动,为配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来为M站输出优质内容,由此也吸引了一些听众;

中期,M站会邀请一些知名cv来参加活动,与平台的用户互动,也吸引一些广播剧爱好者,还和一些知名的游戏动漫合作,扩大粉丝圈;

后期,与文创办合作,举办了一些线下活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提升产品的高度,还在举办了配音训练营,成为配音爱好者向前辈学习的一个中转站,以及渐渐增加了一些收费作品,开始把产品转向盈利方向,显而易见,M站的创始人清晰的意识到在这个知识付费的年代,仅靠爱发电是不行的,只会让产品走向衰败,只有用户和产品之间产生利益关系,才能更好的运转下去。

产品迭代方向:

  • 前期:修复Bug,优化基础页面的显示;
  • 中期:新增个性功能点,树立品牌形象;
  • 后期:更新改版基础功能,提升产品体验,鲜明产品特性;

产品运营路线:

  • 前期:线上配音活动,吸引配音爱好者,同时引流听众;
  • 中期:与知名游戏,动漫,cv合作举办线上活动,扩大受众;
  • 后期:与地区文化处合作举办线下活动,与影响力广的配音工作室合作成立训练营,开启广播剧收费模式。

7.2 数据表现

(关注产品的下载率和运营迭代的关系)

这是猫耳FM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的下载量显示图,可以看出,在2018年6月后下载量明显有了提升,且从此以后每日最低下载量都基本高于前一年半的最高下载量了,我们将从下图详细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这张图是猫耳FM2017年一年间的下载量折线图,几次高峰期都是M站的活动期间。

其中在5月21日左右有一个顶峰,正好是M站全职高手520表白计划,这次M站与当时正火的《全职高手》IP相结合,邀请了国内配音圈的顶级cv们录制了语音包,为活动造势,吸引了不少全职高手的粉丝,成功达到了引流的目的,也由此开始与《全职高手》的持续合作,在产品中加入《全职高手》语音包模块,吸引用户付费获得特定语音包。

在2017年12月底M站更新,支持海外手机注册登陆,接收了一大批海外用户,也开启了海外市场。

这张图是猫耳FM2018年一整年的下载量折线图,与2017年微小的增长不同,它在6月初的时候下载量暴增,而这一天是《魔道祖师》广播剧上线的日期,不仅如此,随后几次增长也都是著名小说改编的广播剧上线的日期,或者是著名cv的专访。

从以上数据表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M站吸引用户主要有两个原因:

(1)本身有大量粉丝的小说改编的广播剧;

(2)著名cv的特定作品。

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M站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与尽可能多的著名cv合作,获得他们的独家声频资源,获得更多的知名小说的广播剧独家播放权,吸引泛二次元的受众,转化为自己的用户。而一些特殊的小功能,则是一部分深度用户才会去挖掘和使用的,只能作为留存用户的设计。

7.3 用户表现

7.3.1 用户反馈

(截取了30条用户反馈)

七麦数据中用户评论是从2018年5月至今,现iOS端有2360个评分,3星以上有2183条,占全部的92.5%;Android端有2757个评分,3星以上有2553条,占全部的92.6%;从百分比上来看,两者评分质量相差无几,接下来我们从内容上做一个对比,主要收集一星差评来对比iOS和Android的差异,同时也观察M站对问题的处理速率。

计划收集的数据类型如下所示:收集维度(序号,用户环境,版本,时间,用户反馈,总结,问题类型)。

数据来源:App Annie(ios),酷传(Android)。

收集时间段:2018年10月25日-2019年1月23日。

用户环境:iOS/Android。

7.3.2 数据归纳

整合数据,对反馈进行分类:

经过上述数据显示,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出现的问题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在评论质量上,ios优于Android系统,在一些应用商店中,出现大量恶意刷一星的情况,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主要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于以下几条:

(1)经常闪退;

(2)特定时间段出现解析错误;

(3)B站卡免流失败;

(4)某次更新后搜索和下载功能出现错误;

这些问题目前都基本解决,出现问题的原因与并发有关,还需提高产品代码的健壮性;

关于产品现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完善屏蔽功能,可以屏蔽关键词,用户,和广播剧;

(2)开发会员功能,取代现有剧集付费制度;

(3)移动端增加第三方登陆方式(B站)。

  • 关于屏蔽,目前M站的用户少,作品也并不庞大,而且很多作品也是靠推荐机制才能获得曝光率,如果可以屏蔽关键词,用户,广播剧,将会大大减少一些作品的曝光渠道,不利于产品运转,所以这个功能待议;但是可以增加弹幕举报功能,以此创建更加干净和谐的社区环境。
  • 会员功能,由于目前站内收费的作品并不是占大多数,所以会员功能上线的时机并不成熟,大多数提出此建议的用户也是由于目前站内广播剧收费普遍较高,相比与在其他产品中收看视频的代价来说过于昂贵,但是广播剧本身也是小众爱好,受众并不广泛,所以在价格上也相对于高一些,部分用户初期并不能接受,但是这也将是M站和广播剧两者可以良性发展所必须面临的质疑,事实上,在二次元其他领域,用户的花费不在少数,所以这是观念的问题,只有用户形成了广播剧付费的观念,那么随之而产生的质疑也将会逐渐消失。自2018年6月以来,M站逐渐上线了几十部著名小说改编的广播剧,都是由国内著名配音工作室制作完成,内容,质量都有保证,同时,原著粉丝和cv粉丝也不在少数,长此以往,用户将自然而然的形成付费观念,就类比于现在的在线视频和音乐网站。
  • 关于第三方登陆功能,M站在2018年12月3号新增了微信登陆功能,可见,它将会逐渐增多登陆方式,B站登陆可能也在不久后,但是鉴于,M站的免流功能是与B站有关的,所以会有一部分用户本身就是B站的资深用户,所以,建议先调查从B站转到M站的粉丝基数,再考虑增加B站登陆功能的计划何时提上议程。

九、总结

下面根据上述的产品信息调研,采用SWTO框架,对产品做一个总结性分析:

  • S(Strength,优势):在21世纪具有庞大的原著和cv粉丝基础,专注于一方面的内容,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拥有持续的配音活动,给一些兴趣爱好者极大的机会;
  • W(Weakness,劣势):内容覆盖范围窄,目标用户覆盖率小,且付费意愿和能力低;
  • O(Opportunity,机会):在时代发展的未来,二次元文化将占据极大的比重,作为一个专著于二次元文化的音频产品,抢占了先机,已经留存了一批广播剧资源和cv资源;产品本身的一些细节经过专注打磨,也可以在作为以后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该文化范围内的知名产品较少,有很大的空缺和机会;
  • T(Threat,威胁):在音频产品界的知名度和内容广度都不如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一大批产品;在二次元产品中知名度和目标用户又小于B站,这几种产品都将是与M站竞争用户时间的极大威胁。

 

本文由@AND_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每天打开猫耳的资深用户说一下吧,喜马拉雅很久以前用过,里面资源是需要很努力的找。网易云以前也有单独分类,不知道为啥后来就少了,最最后有了猫耳,就只每天打开猫耳,如果猫耳有清水版,我会去B站搜未删减版,如果这两个地方都没有,我就去百度共享盘找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 挺好的,可以加我微信:lookforward,有实习机会

    来自北京 回复
  3. 垂衣

    回复
  4. 体验流程图哪里有一个地方写错了 兄弟

    来自四川 回复
  5.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这个软件做的真心差。交互很水也就罢了。页面经常空白打不开。这还是偶尔用一次就多次遇到打不开。

    回复
    1. 阅读历史也是蛋疼得很

      回复
  6. 用户场景需求的分析怎么感觉是用户需求现有解决方案和用户场景需求的混合呀

    回复
  7. 垃圾,打开空白

    回复
    1. 弹出内容后,立刻又变为空白,不测试吗

      回复
  8. 你好,作为小白除了酷传应该从哪里找数据数据分析啊?

    回复
  9. 点进来空白 1,我就纳闷了,为嘛打开每次空白动画?用户着急死了,产品设计还觉得自己设计的美哒哒

    回复
  10. 感觉这些都没啥吸引力

    回复
  11. 点进来就空白了+1

    回复
  12. 点进来就变空白了

    回复
  13. 感觉商业模式讲的多,产品的框架层讲的不多。

    回复
  14. 版本更新之间的活动记录也是App Annie提供的么?

    来自浙江 回复
    1. 不是,是在微博还有产品中自己查找的

      来自陕西 回复
    2. 有心了

      来自浙江 回复
  15. 这篇文章读不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