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属性分析
网易云音乐做为音乐领域的后来居上者,它的定位是“移动的音乐社区”。并以歌单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强化用户的社交属性。
《2014-2015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各大手机音乐客户端品牌用户使用频率分布方面,网易云音乐占据第一。21.8%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网易云音乐。那么对于现在的音乐产品市场来说,为什么网易云音乐能独占鳌头?
除去被世人广为称赞的强大的歌单推荐功能,还有清晰简洁的UI设计,更为重要的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交平台。
拿Andriod的客户端做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主界面上的设计有三个平行一级的TAB。
第一个TAB是网易自己做的推荐
下面有热门推荐,新歌推荐,主播电台推荐,歌曲排行榜,以及个性化推荐。刨掉个性化推荐,我们姑且可以把这一TAB看作是网易为了迎合用户的大致审美所提供的通识音乐。这里讨论云音乐的社交属性,暂不做细致分析。
第二个TAB是音乐板块
在网易界面上以一个音符的形式呈现出来,点击其中的一首音乐,进入到音乐界面:首先提供了用户对单曲、歌单、专辑、电台等的评论和分享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基于音乐的社交平台,表达感想和观点。喜欢的音乐可以动态分享到社区、私信给朋友、微信、QQ分享和复制链接。不仅能分享到网易云音乐平台形成闭环,还能扩展到其他主流IM应用。很好满足了用户的分享需求。同时网易的相似推荐功能可以针对歌曲进行单曲推荐以及歌单推荐,并且还能提供同喜欢这首歌的用户,拓展了单一用户在云音乐上的的社交。
第三个TAB图标是人,也就是社交板块
下面又分为了3个二级TAB:动态、附近、好友。
动态:
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看他人动态以及自己发动态,只不过朋友圈鼓励配图片,而云音乐则鼓励配上音乐。我们刚说的他人的动态,除了自己已经加为好友的人外,还会有云音乐根据你听歌喜好做的个性化推荐(谁叫网易的个性化这么任性呢),如此做法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这个板块有更多的内容让用户去消费,但又不想让这部分内容显得与用户的关联性不高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但是我们来具体分析如此做法的有效性。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用户发动态的场景。笔者想了一圈,觉得除了在无聊或者休闲时听到一首好歌才会有可能在云音乐中发一条动态外,其他更多的场景,比如在工作、走路、公交上,其实都是没有太多的功夫和时间来发的。换句话说,发状态是一个缺乏足够场景支撑的鸡肋功能。同时,对于这样一个封闭性的圈子,用户关系大多不在上面,用户确实是不太会频繁的发状态的,毕竟对于没有好处又有成本的事情,谁会干呢?
附近:
这个LBS功能让我想起了微信的摇一摇功能。微信是社交工具,人们上微信通信功能作为第一位,而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它能给用户提供最好的音乐体验。云音乐提供了周边用户所正在听的歌曲。但是我们考虑下用户是否有这个需求?我的看法是无,因为听歌是一个个性化非常明显的行为,我要知道人家正在听什么歌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听的歌又不是我的菜,还费心思、费流量。
好友:
这是一个好友列表通讯录,点击好友进入相应用户空间。这写好友一般来源于与账户本身有关联的社交软件。一般来说,用户社交关系的建立是整个社交得以维持下去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微信当时就是由于通讯录关系的导入导致了其用户规模一次爆发性的增长,如何降低用户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成本会是比较重要且要考虑到的点。所有我觉得在这一TAB上可以再做一些文章,(虽然不知道可不可行)比如像微信一样,不仅加入社交账号的关联,还拉入手机号通信录的联系人进入这一个社交平台上来。这样一来提高了用户黏度,也满足了用户在音乐分享上的需求。
目前针对此向网易云音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服务延伸:
周边产品销售。与音乐相关的产品:耳机、音响等就是很贴近的周边产品设备,可以做到更加差异化和特色。目前网易有在做,就是启动页几秒的显示时间,采用的是图片广告的形式,但是不能点击进行跳转,该方式的转化率会比较低,但是一个切入点,可以为图片添加链接进行跳转;通过用户习惯的培养,后期可形成自有的小铺子和支付体系,成为收入的来源之一。
社交改进:
目前基于音乐基础的形成的社交关系还不明显,可以通过用户喜欢的歌,收藏的歌单、歌手、DJ节目等形成一个匹配系统,在“朋友”页面根据陪陪程度给用户推荐朋友;歌单的收藏者页面,可以查看用户之间的匹配度;基于LBS定位的朋友,可以显示匹配度并进行推荐,以此促进社交。
建立歌曲评论标准:
通过歌曲评论标准,显示歌曲、歌单的评论偏向于好或坏、爱或恨,用户可以通过这样相对客观的标准为自己选择喜欢的歌。
本文由 @王紫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