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用户体验报告
笔记类app覆盖范围很广,无论任何年龄段,任何职业,都会有记笔记的需求。备忘,分享,团队协作,文件共享,记录心情,宣泄情绪,学习笔记等等,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社交型软件讲究即时性,即人与人的即时交流、情绪的即时宣泄。而笔记应用的重点,是要有功能性和安全性,既可以满足人们方便的记录信息,又能在与人分享的同时保障隐私。如果一款笔记应用满足了这两点,吸引用户储存进重要的信息,迁移成本就会很大,此时,就牢牢抓住用户了。
那么如何让用户能够安安心心的使用并且信任你呢? 优秀的笔记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小而美
要明确自己的产品为什么而诞生,在这之前一定要做好用户需求调查。现在市面上各种笔记app专注解决单一痛点的细分出很多,当然也是鱼龙混杂,比如:专做信息扫面录入的小Q画笔;备忘录功能的锤子便签;单纯写日记的:吾记、素记、日记本等等。这些多为单机应用(或联网同步功能通常会被人忽略的应用),这些应用会被用户当做短期记载事件,随时都可以删掉,装机自带的较多,备忘录、锤子便签等,他们都可以快捷的分离出便利贴一样的“分身”,用于放在桌面随时提醒。但是这类应用的弊端就是用户转移几乎不耗费成本,只要市面上出现了更漂亮的,用户马上会无情的把现有的卸载,去安装新的,所以这类应用都只能作为一个大公司的附加产品,虽不赚钱,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战略性的卡位作用,并被预置到手机系统里。
二,大且全
大且全的笔记应用典型代表就是印象笔记,几乎囊括了生活中可以用到笔记的各个场景。这类应用还有无限的云端储存服务,支持用户把重要的文本、图片、音乐甚至小视频放到储存服务器永久保存的笔记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加速普及,云端储存成本变得越来越低,各类云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几乎都处于免费开放状态。当然笔记类应用并不需要很大的储存,有道云笔记只能上传文本和图片,印象笔记对于普通用户每月有60MB空间免费开放,这样的大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足够了,甚至可以上传音频视频。当然也可以付费到标准用户,每月1GB的空间,高级用户每月有10GB空间。
市场分析
图1
从图一的百度大数据可以看出,印象笔记在2012年至2013年之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尤其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时可谓佼佼者,但2013年以后一直业绩平平,之后被对手快速赶超。随着有道云笔记的出现,OneNote等跨平台战略的完成,印象笔记正遭遇强大的竞争。与此同时,在追求功能多样化的道路上,也被一部分用户指责变得过于臃肿,即使是通过独立功能拆分的手段,如今的印象笔记也在操作上让人觉得十分繁琐。尽管推出一系列的细化应用,但也无济于事。印象笔记在apple store中总排行过千,效率类免费应用排行40。2015年印象笔记公司大裁员,行业人士纷纷预言其面临即将倒闭的局面,百度搜索指数体现出,搜索“印象笔记倒闭”的数量很多,印象笔记回应,裁员是战略性调整公司布局,但终还是难掩盖其不容乐观的市场前景。
用户画像分析
图2
从图2的“性别”“年龄”分布可以看出,男女性别分布非常不均,男性竟然高达80%,30到39岁人群占半数以上。主要受众地区是北上广。总结:印象笔记主要使用人群为一线城市高学历男性上班族,这类人群的特点是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快,多数无纸办公,团队协作重要。其次是大学生群体,手机重度使用者。
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主要受众的区间,从生活中提炼几处常见场景,并分析印象笔记的解决效果。
编号1、2
印象笔记的UI,UE设计,在安卓和苹果两个操作系统中差别比较大。在安卓端要创建笔记,首先要点右下角的加号,弹出几个选项(如下图3),从上到下分别是拍照、附件、工作群聊、提醒、手写、文字笔记,然后再选择发送的内容,“拍照”“文字笔记”选项即可满足编号1,2的需求。苹果端的首页(图4),与安卓端区别较大,在苹果端首页顶部即放置了5个icon按钮,分别是基于文字、照片、提醒、清单和录音快速创建笔记,icon放在一级选项,优化了操作步骤,这点考虑了用户的即时需求。再往下面,是笔记本和最近三条笔记的标题,有助于用户迅速查找近期记录,方便查阅。苹果端的印象笔记整体视觉设计一目了然,又不冗杂,风格统一扁平化。
由于安卓和苹果的客户端在页面布局有明显不同,所以使用方式也有差别。比如,在出行前我想准备一个“出行清单”,把要需要带的东西都记录下来,在苹果端只需打开软件,再点击“清单”按钮,即可创建。而在安卓端,则需要先创建文本笔记,再按字体选项,再从选项中添加清单按钮,过程非常复杂。如果用户之前使用过苹果端,初次使用安卓端印象笔记,则很可能导致找不到的情况发生。其实一种应用在两个操作系统出现的不一致性是常见的,因为苹果没有返回键,双方内部运算逻辑也不同,所以就像keynote之于PowerPoint,在ios平台上很容易实现的交互操作安卓却要耗费很大力气。但是对于印象笔记中这种大幅度的变动,还是不应该出现的。
建议:在安卓客户端首页的添加按钮下,加入“清单”选项,应用的操作逻辑做到统一。
图3&图4
编号3
我们在使用浏览器时,经常会遇到想保存的网页内容,通常,我们有两个办法:一是选中内容,复制粘贴到记事本中;二是截图保存。但是这两种办法在手机上效果都不理想,因为有些网站的内容不允许复制粘贴,如豆丁网、百度文库这样的付费网站,截图则导致无法使用原文中的链接。如果网页能直接保存在某些笔记应用中,又可以实现超链接的跳转,效果就会很理想了。印象笔记就具有保存网页的功能,它不但可以保存网页,还可以对保存后的网页进一步处理。经在IOS系统上测试,safari,谷歌,火狐,306,UC均可以识别,保存后的网页,网页的格式排布不变,超链接内容依旧可以打开。保存的网页内容可以进行批量整理,多端同步。
当然,苹果端个别应用中的页面,也可以保存在印象笔记中,如知乎日报,在“分享”的选项下,就能找到“印象笔记”这个选项。对保存后的网页内容,还有两种处理方式,1简化格式,2设为纯文本。“简化格式”会清除一些css的块元素,把超链接文本统一成蓝色字体,清除格式,失去了原来的的排版。“纯文本”则只保留文字,清除其他格式内容。这两种处理方式,对简化内存有很大帮助,因为普通用户每月只有60M上传空间,如果保存网页频繁,很容易达到上限。其次,消除格式对网页内容的二次排版也有帮助。
编号4
在印象笔记中,创建群组的方式比较特殊,是通过邮箱发送邀请,被邀请人收到邮箱后同意即加入了群聊,在以后的聊天中也都是通过邮箱交流。如果要分享笔记内容,可以通过添加到微信、备忘录等第三方分享,也可以通过邮件方式发送。因为群组交流借助邮箱才行,模式有些像BBS论坛,无法实时交流,所以团队交流时比较麻烦,这点不如有道云笔记好。
建议:印象笔记增加“群组”功能,在群组中可以添加印象笔记用户,模式类似于微信群,并且有加入身份验证。无需通过邮箱,群组实现内部实时交流,这样的模式会比之前更简洁高效,因为工作群组属于熟人社交,所以有“群聊”的功能会更方便员工交流,有利于增加用户粘性。
编号5
图5
图5为印象笔记图片处理的流程,从拍照,到处理模式,共有5种图片的处理模式,最快两步即可完成,流程优化比较好。印象笔记公司还开发了“扫描宝”app,专门针对图像文件处理的轻应用,使用更加快捷方便。
下面分析一下其中需要改进的点。在拍照的自动模式下,手机对被拍物体识别较慢。当背景不出现杂物(比如桌子上的笔、杯子等),并且手机不抖动的情况下,app从开始识别到拍摄大约需要3s左右,如果手机出现轻微晃动则要5s左右,如此漫长的等待时间,对等待的用户来说很尴尬,因为稳稳地端着手机不能做别的事情,还不如切换成手动来拍。所以建议把这个功能的流程优化成先拍摄,再识别,类似于小米的先拍照,后对焦原理,并优化OCR技术,尽量缩短拍摄需要等待的时间。
对于平板用户,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一只手端着文件,另一只手用平板扫描文件。在这种情况下,自动拍照模式可以应付得来,平板会自动识别并拍照,但手动模式则不行,因为由于平板屏幕较大,一只手很可能够不到拍摄按钮。所以应该进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优化,将“拍摄”按钮与“重力感应”关联,屏幕向哪个方向倾斜,按钮就会向哪个方向移动,这样,一只手就可以轻松操作了。
编号6
印象笔记有下图所示三种用户类型
图4
首先介绍一下印象笔记密保模式。印象笔记的文本加密很安全,它使用 128 位密钥的 AES(高级加密标准)对选中的文本进行加密。在对文本进行加密时,应用会提示用户输入加密口令。在为用户口令加上唯一的盐值,并使用 PBKDF2 算法进行 50000 次 SHA-256 迭代计算后,会得到一个 128 位的 AES 密钥。然后将该密钥同初始向量一起通过 CBC(加密块链接)模式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印象笔记绝对不会收到此密钥或用户的口令,也不会使用任何托管机制来恢复用户已加密的数据。这表示用户一旦忘记口令,就无法恢复数据。
如图4红框标记所示,只有成为标准会员或高级会员才有密保功能。密保功能属于刚需,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信息被泄露出去,但是每月12元的会员费还算比较高的支出,所以普通用户只能抱着侥幸心理使用没有密保的“免费账户”,据凤凰网报道,印象笔记在中国付费用户占比4%,也就是说有千万用户在冒着隐私泄露的风险在实用,当然,没有密保的普通用户也不会把重要的额文件存进印象笔记,这样用户粘性也不会很高,通过换位思考来分析,这么做对印象笔记本身也没有好处。
建议:开放app开启时的“密码锁定”功能给普通账户,可以保留高级的文件加密给付费用户。
以上通过列举几处常见的生活场景,简析用户对印象笔记的功能需求点,并对印象笔记尚不完善的功能提出了改进建议。当然,这些都是我作为使用者的一些看法,具体的执行改进,都是需要经过市场的考核的。现如今市面上优秀的笔记应用层出不穷,用户也抱着“看你不爽分分钟卸载没商量”的态度使用,所以如何处理好功能多样化和专注的平衡,优化好用户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希望印象笔记能抓紧优化操作,大而全固然好,但是也一定要有抓人的亮点,印象笔记作为昔日的独角兽,如今已经失去了光芒,经过这几年的不断迭代,反倒是开发了一些“圈点”“扫描宝”等与印象笔记相似的应用,也有很多胎死腹中的小应用,至今仍没有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希望印象笔记不要一直业绩平平的下去,否则会越来越没落,改革必然会很疼,但是总比温水煮青蛙要好。
最后,印象笔记是否能做到中国区总裁谷懿所说的:”面对质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 @孙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是用“Evernote”和“有道云笔记”关键词比较的,二者搜索量相差不小。事实上用“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对比的话,二者是不相伯仲的。
2011年前就有onenote的搜索量,有道云笔记在2011年12月兴起,印象笔记在2012年4月后来居上。
请问作者大大应用的相关APP数据内容及可视化视图是用哪个网站查的,小白求问!
百度指数
最后忘了说,作者大四产品新人,寻求产品经理助理职位 😀 😀
求个联系方式可好,我加你V信吧,或者你加我:Z1090595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