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产品分析:简书的用户增长的表象与规律

0 评论 13823 浏览 23 收藏 9 分钟

文章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试图剖析出简书的用户增长的表象与规律,最后给予我的愚见,供大家交流学习。

技术与艺术的碰撞,总会留给人们许多美好的东西。简书正是这样的产品,当CEO 简叔爱上markdown 编写文字的时候,发现世界上还没有一款支持Markdown 语言的笔记本产品,于是这款产品就孕育而生了。Markdown 文本能让写作者更专注于文字,而排版就都交给Markdown 语言本身,就像用手在纸上写字一般流畅,这是我对简书的评价,所以也是为什么我称它为技术与艺术的产物的原因。

简书的用户数据收集

引用Luck所提到的评价数倒推模型

“ 一般,评价数占下载人数的三千分之一,剔除刷评价数据,一般下载量=评价数*2000。对于评价基数少的数据,乘系数还要小些。倒退出累积下载量后,月活跃用户也可推出,一般应用的月活在5%-10%;这里需要特殊说明的是,APP store 的评价相对真实,但安卓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基本偏虚,需要除以3 以后才能得到相对真实的数据,有些刷单严重的需要除以10。”

根据以上原则和数据,将简书当前版本及各历史版本的评价数逐一列出,我们就可以倒推出简书的用户量级。

app annie评级

(来自于app annie的简书评分及数据)

综上,我们根据 App annie 上找到的关于简书历史版本评价数的整理数据,可得下表(部分截图):

评价数原始数据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上表中的数据转化为以时间为横轴,下载量为纵轴的图线,如下图:

简书用户增长曲线

从App annie 的简书历史排名图线中(下图),也能间接地反应其累计下载体量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到简书在 2015年1月 iOS 排名及下载量开始渐渐进入大众视野,而时间到 2016 年年中时,该产品有个明显的增幅。我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使用简书这个产品,可以说简书 iOS 正走到了它的成长期。

app annie排行

Android 端:

再看 Android 端的累计下载情况(数据来源于酷传),下图为2014.9.30~2016.11.30 简书Android 版总体下载量趋势图:

酷传

可以看出,简书 Android 端的成长期要比iOS 进入得早些,也是因为 Android 的总体体量要比 iOS 大,而 Android的设备类型多,终端性能也参差不齐,因此 Android 端需要从产品端做好适配和优化,做好用户的留存工作。

用户增长的策略与手段

要实现产品的用户增长,首先需要了解用户,知道核心用户在哪里。像是简书这类产品的核心用户大多都是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这些用户是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帮助产品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

就我的经验判断,这批核心用户的特征是具备很强的写作能力,而对于写作这个场景来说,PC 浏览器端是最佳选择。我们通过 SimilarWeb 浏览器插件,可以找到 PC 浏览器端近六个月的访问量(这里无法得到UV),应该说在 PC 端看文章的用户相对较少,大部分用户都用于 PC 端写作或者上传自己本地已经写好的内容。

简书similarWEB

通过一定的手段,找出这批在PC 浏览端写作的创作型用户,并分析他们的特征做好画像,再分别联系上这些用户,以一定的资源,如将他的好文章推荐到首页的位置等,做一些资源互换的工作。将这批用户拉到简书这个平台上,同时做好激励工作,利用这批意见领袖的传播力去影响其他更多的普通用户,可能是现阶段简书比较好的用户增长的方法。

百度指数人群画像

另外,从百度指数的人群画像来看(上图),以男性用户居多,占到了总人群的92%。我看到这个比例的时候是比较吃惊的,可能是意见领袖多为男性,但是从这点上说明简书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怎么将更多女性意见领袖或是女性写手招募过来是未来简书的一大重点工作,特别是鼓励年轻女性参与到写作总来,将更多的宣传及合作渠道转向女性社区。

对于普通用户的拉新工作,我觉得更需要结合实时的事件(魔兽情怀大电影上线、双11剁手等)和针对节日(国庆等节假日、周末等)的活动运营,可以以线下的形式组织故事会,线上做一些吸引人的 H5 来进行传播。同时,在线上仍然需要SEO 的推广,有针对性地精准投放。

简书未来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关于简书的未来,我想说说关于三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万年不变的法则:提高留存率。留住当前的用户,尤其是核心用户将是未来的重点工作,因为留住一个用户要比寻找一个新的用户成本低很多。

第二,针对融资,简书势必要在渠道投放上大做文章,同时引入大量新用户,而这批新用户产出的内容是否会影响老用户,特别是核心用户的阅读是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引入类似“千人千面”的机制,因此,简书在文章的个性化推荐的算法上需要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但是这么做的会带来很强的不确定性,推荐算法做得好,既可以留住核心用户,同时吸引新用户进入;做得不好,可能会加重运营负担;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毁。

第三,产品的自身定位,简书的气质一直让我很疑惑。它并不像知乎那样强调精英文化和学术氛围;也没有豆瓣的文青气质和归属感;更多的是扮演好用的写作工具,页面体验好,视觉舒适,倒是很像一款轻博客产品。但仅仅是款工具没有产品的灵魂,没有让人有很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简书未来的又一大问题吧。

评价

 

作者:Mr.Tank,微信号:xiejuncg,微信公众号:产品拇指踩坑记,某家居电商O2O产品汪一枚,欢迎指导交流。

本文由 @Mr.Tan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