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健康的产品优势,在哪里?

4 评论 8289 浏览 53 收藏 25 分钟

编辑导语:作为一款在线医疗产品,小荷健康是如何提供用户线上问诊的?和其他医疗健康APP相比,小荷健康在产品功能、商业模式上又有何差异化表现?本文作者便针对小荷健康及其竞品做了分析测评,一起来看看吧!

一、小荷健康市场分析

1. 行业背景分析

图2.1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

2020年我国的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大约408.9亿元,增长率高达50.5%,其中选择互联网健康险的用户比例最高,其次是医药电商,在线问诊。

伴随着5G市场的普及和用户看病习惯的改变,从上图即可看到20年后互联网健康险、医药电商、在线问诊占比逐年升高,今年22年的市场规模已达到700.4亿元,互联网+医疗市场逐年增加。

总结:可以看出2020年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高峰期,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让人们意识到当出现大量病人的时候,医院病人的饱和,小区被封无法出门诊断的情况下,线上医疗咨询是用户最好的选择。且在疫情期间,国家鼓励用户使用,出台了医保服务,让用户更便捷,更放心。

2. 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政策层面

图2.2 20年中国互联网医院政策发展阶段图

如上图所示2020年2月4日开始,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集中发布当地医疗互联网医院的链接,疫情的发生给了互联网+医疗一个很好的前提,在3月2日符合政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后,推进了行业发展。

2)经济层面

图2.3 2014-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情况

互联网+医疗行业以其独特的互联网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营收呈直线上升趋势,居民逐步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

2017年:大健康论坛暨中国健康文化大会举行,传播健康理念,将健康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进行传播,导致17年增幅达到了37.5%。

2018年:电影《 不是药神》影响了用户,让用户开始关注抗癌药到年底丁香医生言语风波导致大健康营收只是小幅度增长。

2019年:电商消费的普及,发展加速、涵盖职场家庭等多样化健康诉求涌现、更广泛的区域需求受满足从而增长崛起以及多元消费群体的涌现都展现出了大健康消费的无限活力。大健康消费品类的发展带动了区域消费群生态全方位进化,并推动品类的丰富程度,导致增幅又开始了起伏。

2020年:因线上大健康的成熟,疫情的到来也让更多没有了解且使用过的用户主动参与进来,这样让线上医疗保持了平稳上升的趋势。

3)社会层面

图2.4 2016-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占比统计

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5%,且近几年这一数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互联网医疗为老年人看诊购药及后续医疗服务等提供极大便利。如:老年人线上专家问诊,诊断出病情后提供处方后,老年人按照医嘱买药,吃的过程中会有医生跟进病情,吃药是否有身体不适等情况,及时和医生沟通解决。

而年轻居民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愈发提升,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高压状态容易引起身心不适,用户会主动通过健康类APP或新闻等途径关注,为保持好的身体,甚至购买保健品等药品,为互联网医疗营造有利条件,整体发展环境呈现积极态势。

4)技术层面

图2.5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技术环境图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2020年,互联网医疗受新冠疫情影响发展继续加快,5G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落地应用也助推行业规模增长。

5G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旧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医疗方面,5G实现医疗终端设备的互联,而人工智能在控制和管理以及诊断智能化等多方面不断升级,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升级。而医疗硬件设备的提升与专业数字化医疗网络的搭建同样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更长远的技术支持。

5G:网络传输快,更优质的医生可以通过该技术给另一方的医院病人进行远程手术指导,也不必为了小病翻山越岭治疗。

人工智能:通过健康数据的采集、分析,到健康解决方案的提供,基于各种生活场景(如饮食、睡眠、入厕、住宿、兴趣爱好和调理等),为家庭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指导,提升用户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

总结:可以看出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市场迎来大规模的政策利好,进入高速发展期。医院的参与度增加,推动市场实现供需双增长,在疫情爆发之前,各类互联网+医疗产业百花齐放,形式有APP、网站、小程序等,在当时还只是发展阶段,用户需求量低。

疫情期间的用户量爆发,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得知的疫情防护以及相关新闻等产品功能,长期灌输变为了用户的必需品。现阶段疫情还在持续甚至会长期潜伏在身边,用户会对医疗产品更加关注,有用户的地方就会有产品竞争,这个市场后期也会随着用户的增长越来越完善。

3. 商业模式

图3.1 中国互联网+医疗细分市场

1)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远程医疗诞生了,通过一个APP把医生和患者联系起来,设置了立刻问诊和专家问诊,在该功能中向用户收取费用。

例如:好大夫在线APP,在线问诊时间为10-22点。通过用户支付返佣,按支付流水的万分之五返佣。

2)购药商城商业模式

互联网+医疗联合线下药店在线上出售药品,线上提供患者药品处方的购买渠道,患者可以直接在含有药品的电商品台内线上美团购买处方药,送货上门。

例如:

  1. 美团是和当地药店合作,保证用户购买药品为正版药品,且提供货上门服务。
  2. 有自营店,通过平台自营盈利。
  3. 入驻店铺,则通过入驻的店铺销售利润。

3)体检报告解读商业模式

平台与医院合作,用户体检完后根据体检内容显示出报告时间,提供电子报告。

提供纸质版报告需收取用户工本费,同时提供体检报告解读功能,但需收取用户解读费用,解读完后提供用户建议。

4)优惠政策商业模式

平台为吸引用户和提高用户粘性,会采取价格 政策,如医美补贴、药房折扣和体检发放优惠券。

5)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商业模式

可穿戴医疗设备多指可佩戴在人体上的电子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人体健康指标以及人体基本的治疗。

例如:小米手环,通过:

  1. 设备销售收取用户费用,引导用户下载手环专用APP。
  2. 在APP中收取个性化的服务类收费。
  3. 设备相关数据对用户进行广告投放,向企业进行收费。

二、用户分析

1. 用户标签

图3.2 五种类型平台分别对应的用户画

图3.3 用户对健康关注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图

1)使用产品用户类别

性别:

  • 女性:女性在月经期间的身体状况会出现不良反应,会更注重对身体的护理,导致女性更偏向使用医疗服务和医药知识型的产品。
  • 男性:男性普遍身体素质比女性更健康,对药的需求不高,男性有健身的习惯也会更为关注健康管理。

2)使用产品用户原因

  • 性别:女性对甜品的摄取量高,且因身体原因比男性更容易胖,导致女性会更关注减肥养生,来保持好的身材,而男性不同,男性对身材的管理更严谨,导致男性更关注健身与食品安全。
  • 年龄:90后均为年轻人,对于美的追求更甚,导致更注重外形的管理,而中老年因为身体的因素,经常缺钙等各种疾病,会更注重饮食保健。

2. 用户行为

图3.4 用户使用频率

图3.5 用户疫情期间使用频率

通过图3.3可以看出67.1%的用户会因为节约时间成本而选择网上预约挂号,51.5%的用户会因为慢性病等一些不明白的身体状况选择病友之间交流,往往病友直接的讨论都是有共通性的,医生不会24小时在身边给用户提供参考意见或诊断,同样情况的病友也会提供给用户更直观的参考价值。

通过图3.4可以看出在疫情期间可见网上咨询服务人员增加,人们为了避免密集地段,如医院、商场等,对线上医疗更信任。

3. 用户群体

中青年、老年人。

4. 用户使用场景

5. 用户痛点

1)中青年

  • 工作时间长,平时了解疾病方式很少,孩子生病了无法判断,想要一个拥有完整疾病库且分类清晰的APP解决问题。
  • 健康问题突显,不知道自己具体是涉及到哪种身体疾病,想要专业的自测方式。

2)老年人

  • 身体机能减退,无法去医院看病,想要更便捷的方式。
  • 城市设备和专家资源不充足,想找更权威的专家诊断。

三、竞品分析

1. 战略层

总结:

医鹿的特点在于核心功能还包括了开药方的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与淘宝账户相关联。医鹿下社区是以各大认证号为主要的分享内容渠道。

京东健康特点在于与有京东名下的京东大药房,打通了医药供应链,还与其他的企业进行合作,以打造更加完整的健康生态体系。通过线上问诊、在线挂号等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的京东大药房的消费医疗服务,再加上京东的物流配送服务,打造了看病+买药的闭环。

小荷更倾向于为用户提供一个医生问诊+医典内容+社区分享的平台。特点在于以通过权威的疾病科普提高用户粘性为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包括了社区分享功能,小荷下的社区以病症分区,能够通过用户之间的相似的病例提供相应的医疗经验。

2. 范围层

总结:如上表所示可看出,医鹿和京东健康的功能重点都为疫苗、挂号体检这种线上预约问诊形式。

小荷健康更偏向于社区性质的线上医疗APP,用户可以免费申请药品,产品的功能优势就是患者案例分析、疾病库和视频,用户在该APP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疾病 。

3. 结构层

1)医鹿

2)京东健康

3)小荷健康

总结:

  • 医鹿是结构最简洁的,在【社区】内通过群聊、关注号分享的内容获取医疗知识。
  • 京东健康由于京东名下京东大药房的优势,推出了京东药急送这一功能。对于有京东大药房的城市,可在1小时内将药送到。
  • 小荷特点在于对患者获取医疗知识的需求特别看重。用户可通过首页内疾病视频和真实经验模块快速了解身体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在线问诊功能分析

1)医鹿

优点:

  1. 极速问诊可根据用户身体情况进行医生推荐;
  2. 医生有问诊选择方式,分为图文会诊和电话会诊,方便用户表达病情;
  3. 医生界面显示接诊数和医生评价,方便用户参考选择合适的医生;
  4. 显示医生病案,用户可根据其他患者情况进行病情判断。

缺点:

  1. 医生回复不及时,病人无法进行长时间等待;
  2. 问诊时流程页面过多,导致用户体验感不好。

总结:界面简洁,且功能齐全,用户可以轻易找到需要的功能入口。没有多余的广告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点击功能,健康类内容咨询入口不明;个人认为应该有个流程性提示,能提醒用户在搜索栏内获取健康咨询。

2)京东健康

优点:

  1. 极速问诊为收集用户病历(身体情况)进行医生推荐;
  2. 医生有丰富的问诊选择方式,分为图文问诊、电话问诊、私人医生和视频问诊,方便用户表达病情;
  3. 医生界面显示显示专业擅长、问诊服务、医生好评率、接诊人数和平均等待时长,评价和文章,方便用户参考选择;
  4. 寻找医生界面细分的很好,患者可以从疾病类型、按服务找医生和按课时找医生。

缺点:

  1. 医生回复不及时,病人无法进行长时间等待;
  2. 发送图片功能缺乏二次确认功能和撤回功能;
  3. 和医生沟通中只能发送图片和文字。

总结:京东可以利用自己线下物流的优势,送药快,而且药房选择多,用户体验好。功能齐全但简洁性较低,该产品为了满足用户方方面面的需求延展出了大量功能,使产品的功能结构变得非常庞大。但有部分功能可能只是小部分用户使用,个人认为应进行功能精简,提高界面的可视性。

目前可以在首页看出京东健康在发展宠物医院,健康保险的业务,进一步拓展垂直领域的市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3)小荷健康

优点:

  1. 按照科室寻找专家可直接进入接待阶段,用户可点击客服助手弹出专家信息查看;
  2. 医生有问诊选择方式,分为图文会诊和电话会诊,方便用户表达病情;
  3. 医生界面显示医生擅长、患者案例、在线问诊服务(好评率、服务人数和响应时长)、服务评价和医生动态,方便用户参考选择合适的医生;
  4. 力推专家,高数量高质量的评分让用户选择更放心。

缺点:

  1. 看诊价格昂贵;
  2. 自动分配医生均为二级医院的普通医生,所以专家需花钱才可问诊。

总结:从APP图标到界面内容的颜色选择上,选择了以清新的绿色为主色调,界面美观,知识性强,而且在健康内容、商城等多方面体现出的权威感很强,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比较放心,未出现流程断层流程。

APP会记录用户的搜索、浏览记录,并按照记录为用户推送内容,这一点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为用户更多了解健康知识内容,但是另一方面,会给用户一种侵犯隐私的感觉。

用户案例分析为APP亮点功能,吸引用户在此模块和病友交流分享,增加了用户粘性。个人认为可以优化下推送方式,用户搜的不全为自身的病症,同时还有些想要预防的疾病等,针对用户长期看或者下单付费的商品再进行个性化推送。

四、总结

SWOT分析

【S】优势

小荷健康背后老板为字节跳动公司,强大的资金收购了百科名医网,用户可通过健康科普快速了解身体状况。

【W】劣势

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只能通过抖音头条的流量传播,无法进一步扩大宣传;缺乏顶级医生资源,名医工作室仅10位首都医科权威专家,首页设计不够美观,功能性不强。

【O】机会

国家政策指明互联网医疗可以首诊,并纳入医保。有利于人们使用互联网医疗就医,互联网+医疗本已进入发展的平淡期,疫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线上医疗可降低时间成本、个性化定制等优势,在大量聚集不便接触的场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T】威胁

现阶段,龙头企业较多(如: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医鹿),这几款软件都是是一款工具型医疗APP,线下线上都有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有足够的权威支撑,会影响到APP的用户量。

总结:小荷健康的特色功能为患者案例何病例库,当APP展现自己的差异化时,会从而吸引更多用户进行使用,增加更多的用户量达到盈利目的。

 

本文由 @冬冬的pm生涯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收购了百科名医网,用户可通过健康科普快速了解身体状况”感觉就是关键的优势所在了,为用户提供大的方便

    来自浙江 回复
  2. 由于很多人不愿意去医院看病,疫情也阻拦了一些出行,线上问诊还不错

    回复
  3. 1.医疗产品核心是医疗资源。
    2.线上线下信息的打通,即线上问诊的数据能同步到线下就诊中

    回复
    1.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