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拆解Notion:PLG模式,估值百亿,团队不到200人

RAY
4 评论 15905 浏览 64 收藏 46 分钟

Notion 这款产品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其增长背后,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产品本身的功能布局和增长策略。本篇文章里,作者便针对 Notion 这款产品做了拆解分析,并给出了他的个人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2021年底,一家产品正式上线仅6年、团队规模200人不到的 SaaS 工具公司,凭借其出色的产品力、上千万的全球用户数融资2.5亿美金,达到投后估值103亿美金,它就是 Notion。

那么,Notion 究竟是什么产品?为什么其增长能如此迅猛?其增长趋势是否又能得到长期保持?本篇文章将围绕这3个问题,对 Notion 的产品及增长策略进行详细地分析,并在最终给出其增长是否可持续的答案。

一、定位

1. 用户定位

1)个人

Notion 官网首页,在面向个人使用的场景上,介绍了6大主要使用场景:记笔记、一站式记录平台、任务管理、写文章、目标管理与建立个人网站,回忆一下在 Notion 诞生之前,你做以上6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在多少个工具间来回切换?印象笔记、语雀、滴答清单、Word、备忘录……

所以,Notion 强大的 all-in-one 就体现在此处。

因此,基于 Notion 的应用场景,在C端市场上,其潜在用户是除没有能力进行文字记录的儿童之外的所有人类个体,但是,因为思考成本的存在,不是人人都有动力去进行各种文字记录与任务管理。所以,使用 Notion 的人,一定有提高生活效率、实现自我成长的动力,并且能上手使用、有时间进行思考记录。

因此,按照这个条件,无非就2类人群:

  1. 大学生群体;
  2. 从事新兴行业(互联网、自媒体等)的知识工作者。

2)企业

然而,C端只是 Notion PLG 策略上的中间环节,B端业务才是策略的最终目的。

目前来看,Notion 的主要客户大多是小B企业,包括单独的小B企业和大企业内的小团队小部门。

面向企业市场的 Notion,属于工具类 SaaS,定位是内容协作一体化平台,在强大的无代码能力支撑下,可提供企业知识库、项目管理、文档协作、自动化流程等除IM通讯与专业垂直服务外的多种服务。

与个人工具类似,作为企业工具的 Notion,提供的价值仍然是all in one——让企业在办公中减少软件的切换,用尽可能少的软件完成更高效的协作,实现内容的快速流动,提高企业协同效率。

因为存在个人与企业两类用户,所以 Notion 可以支持的场景也可以分为2大类:个人内容管理与企业协同。因为B端才是 Notion 的主要市场,所以下文仅从企业协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论述。

2. 企业协同市场分析

1)市场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上疫情的催化,使办公移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协同办公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从2019年起,协同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约10%,在2024年达到481亿美元;且国内市场发展将更为迅速,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3%。(数据来源:Gartner)

市场天花板高的支撑下,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金额自然也是迅速增长。2020后的这2年,能看到国外以 Notion、Figma、Canva 为代表的协同平台被资本持续看好,估值早已突破百亿美金;而国内对协同办公的投资也从2020年的82亿暴涨到2021年的243亿(数据来源:it桔子),且其中也有以蓝湖为代表的百亿独角兽公司诞生。

但协同办公其实是个大行业,里面又有无数的细分赛道, Notion 所在的无代码工具市场,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内人员进行文档协作、项目管理、知识库管理等问题,此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 传统软件时代:利用电脑自带文件管理器+ Office 三件套+通用IM软件(类似QQ),就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
  2. 文档共享时代: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催生了以企业网盘为代表的中心化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提高了企业内容复用与沉淀的能力,但内容的编辑与沟通还是在其余第三方平台进行;
  3. 内容协同时代:随着企业数字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内容管理逐渐由单一的存储发展至协同,所以,出现了 Notion 等无代码协同平台,提供内容存储、协作、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2)Notion 的优劣势

虽然目前的无代码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 但是若以用户需求来划分市场,市场竞争其实十分非常激烈的。比如,对于 Notion 等无代码平台提供的每个功能及场景,其实都能找到成熟的替代品:

  • 在文档、表格的协作场景上,可使用Office、WPS文档等产品同样也能满足需求;
  • 在销售、人力资源等管理场景,也可购买CRM、HRM等专业领域系统解决相应问题;
  • 在项目管理场景,Jira、Trello等工具产品也能够提供同样的价值;
  • ……

那么,对于 Notion 这样的无代码平台来说,竞争优势究竟在哪里呢?

无代码提供的高度灵活性,形成 all-in-one 的协作平台,就是 Notion 最大的优势。

具体体现在2点:多场景的支持与业务数据的互通。

多场景的支持,是指通过使用 Notion,不仅能满足最通用的文档协同场景,而且能够搭建出如 CRM、HRM、项目看板等工具满足更多的垂直场景。

多场景的支持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其实并没有吸引力,不仅因为他们规模庞大且组织复杂,需要更复杂专业的软件才适用,而且他们也不在乎多买几个软件的成本;

但是对于小微信企业来说,多场景的支持,是非常大的一个吸引力。

虽然规模小,但是企业的运营也需要完整的组织架构,所以也会有诸如销售管理、人力管理、项目管理等需求,然而其场景复杂度却远远不如中大型企业。所以,若采购如 Salesforce 、Oracle 等复杂专业软件,他们的需求反而是处于被“过度满足”的状态。因此,Notion 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既能满足业务场景,还能节省信息化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业务数据的互通,则是体现在,通过 Notion 搭建出的诸如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工具,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任意引用,而不用再像以往单独购买软件时,还需要单独做接口,实现内部数据的互通,而这个过程带来的开发成本和实施成本都不小。但是,如果你使用了 Notion,这些成本都将降低为0。

虽然对于 Notion 自身来说,服务小B客户,交付部署时间快、成本低,服务标准化程度高,盈利也更加容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优劣也是劣势,配置自由度高、应用场景广带来的劣势便是:

  • 在某些复杂深入的业务场景下,Notion 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
  • 交付咨询能力差,每个小企业的需求也是有个性化的部分,要使产品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深入挖掘。

所以,Notion 若在小B市场达到了一定饱和度,需要向中大型客户进行客户群体扩散时,一定会从这2点进行发力,建设更多销售、CSM团队,构建产品在咨询交付方面的能力,使产品的价值在客户使用过程中持续增加。

3. 定位的变化

从网上手动扒下了 Notion 的发展路线图,可以看出,虽然 all in one 协作平台的大方向没有变化,但是在这几年的过程中,其定位在不同阶段显然是有不同的侧重点。

Notion 产品路线图

作为一款效率工具软件,首先要提供的用户价值一定是效率与稳定,围绕核心场景进行打磨,不断提高产品的用户价值与性能稳定,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上手并使用起来,这就是2016~2017年的 Notion:只针对软件行业的用户,围绕协作文档的场景进行不断打磨。

到了2018年,Notion 在协作文档的场景已经做得足够全面。于是,它发布了2.0版本,上线了 database 的模块,从此有了进行结构化数据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更多场景的复盘,此时的 Notion,定位则从协作文档变成了协作平台。

因为有了数据库功能的支持,它不仅能够覆盖文档协作场景,还能满足诸如项目管理、CRM管理等用到结构化数据的场景,而且为了降低用户成本,此时的 Notion 上线了官网模板库,提供各种在 Notion 上已经搭建完毕的工具给用户使用。

除此之外,Notion 还接入大量第三方工具,对用户的使用场景不断进行扩充,逐渐生长为真正的 all in one 协作平台。

在 Notion 近6年的发展路线图中,我们能看到很重要的一点:template(模板)是 Notion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经历了从个人模板→团队模板→建立模板网站的依次迭代。为什么模板对于 Notion 来说如此重要,因为它是 Notion 增长中极为重要的要素之一。(2.2 节有详细说明)

4. 服务于定位的 PLG 增长

Notion 是全球范围内极为成功的 PLG 增长案例,也是靠着 PLG 的增长策略,Notion 才得以实现在6年时间内用户数破千万且估值百亿的成就。

先定义一下什么是 PLG。首先,PLG 不是没有销售;其次,PLG 也不是C端所谓的”先靠免费占领市场然后再收费割韭菜“。在我看来,PLG 应该是:通过提供产品的免费使用,并进行终端用户生态的运营,凭借良好的产品力,实现从下而上由终端用户驱动企业采购的B端产品增长策略。

Notion 增长模型(简略版)

上图是我梳理的简略版 Notion 增长模型,结合 PLG 的定义,大部分 Notion 用户的使用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1. 在 Youtube、Twitter 等社交平台看到 Notion,于是进行了注册;
  2. 在产品引导与模板的教育下,发现产品的价值所在,开始着手使用产品;
  3. 在使用过程中,确认了产品的价值,并发现了更多好用的模板;
  4. 越用越顺手,成为活跃用户,并加入了社群;
  5. 尝试将 Notion 引入工作团队进行使用,开始订阅团队版或咨询企业版;
  6. 成为长期留存用户,并开始主动分享使用 Notion 的方法与模板;
  7. 于是,朋友看到了你的分享,并落地官网进行了注册……

就这样,循环往复,Notion 的 PLG 增长飞轮就完成了搭建。

关于 Notion PLG 模型的成功,我认为主要的核心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定位。它的定位就决定了它非常适合 PLG 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能满足的不仅是终端个人的需求,同时也是团队/企业的需求

对于个人来说,Notion 满足了个人场景下的项目管理,同样也能满足团队间的项目管理。这样带来的好处是,用户在个人使用的旅程中,因为个人场景管理与工作管理的内容重合度较高,所以很容易代入团队角色来理解产品价值,完成从“生活人”到“工作人”的过渡,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尝试团队版。

2)终端使用者能够对团队/企业的购买决策产生较大影响

由个人使用转化到团队使用,条件不仅仅是产品有价值,还涉及到决策购买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大多数的 PLG 产品都诞生于互联网行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该行业中的小团队有较大的采购权,所以即使是基层人员,也能对小团队的购买决策产生较大影响。

2)庞大的用户社群与丰富的模板生态,且产品本身便于裂变传播

因为要面向大量的终端用户,所以自然而然就要进行C端式运营:打造用户生态。而在这个运营过程中,最大的武器就是 Notion 模板。

模板易制作且易传播。好用的模板裂变更多的用户,而更多的用户也就意味着更多好用的模板,二者相互促进,形成对 Notion 用户生态系统的增强回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效应。据统计,2022年7月份,Notion 官网1亿+的月访问量中,至少90%是未经任何付费渠道直接落地官网。(数据来源:similarweb)

二、资源与能力

依靠 Notion 自身强大的产品力,Notion 团队在增长运营上的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用户生态,并且逐渐开放 API,持续接入第三方生态,使 Notion 的用户价值持续增长,并且促进了增长路径上的获客、咨询与传播分享。

1. 庞大且忠诚的用户生态

Notion 拥有庞大的社群组织,根据目前官网提供的信息,社群已经覆盖30+个国家与地区,成员数预估在十万人以上,且大部分是由非官方成员组织运营,其用户生态大致分为3个群体(数量依次增多):

  1. Notion 顾问:依靠 Notion 实现创收的标杆用户;
  2. Notion 大使:免费且优质的运营团队;
  3. 大部分普通用户:数量巨大的 UGC 内容生产团体。

整个用户生态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顾问与大使作为上层用户,是直接 Notion 的重点运营对象,通过培养一小批这样的标杆用户,来带动其余上百万用户的互动,形成用户自治社群,为全网生成成千上万的 UGC 内容,从而实现对市场的拉新获客与教育引导。

Notion 用户生态

1)官方认证的 Notion 顾问

在 Notion 官网里,有一个叫 Notion Certified 的模块,它提供了3种不同级别的官方认证,用户可通过申请参加 Notion 发起的认证考试,只要通过相应级别的考试,就能获得该等级的认证。而获得认证的用户,可以享受以下好处:

① Notion 官网的流量曝光与独家官方资源库分享

对于一些需要用到 Notion 来发展业务的创业者(比如Youtube博主)来说,Notion 提供的这2方面扶持,一是能增加认证者的曝光,为他们自己的业务引入更多潜在用户;二是通过独家资源库的提供,认证者能够将 Notion 运用得更加深入专业,促进他们自身的业务发展。

② 给正在使用 Notion 的用户提供有偿或无偿的咨询服务

对于获得认证的用户,可通过 Notion 客户成功或销售团队的介绍,或自行发展 Notion 咨询服务,给更多使用 Notion 的团队/企业提供专业的有偿咨询,让使用 Notion 的企业/团队在结合实际业务的条件下最大化地发挥出产品的价值。

Notion 顾问案例

对于 Notion 来说,通过设立这样的认证资格考试,选出顾问用户,有2大好处:

① Notion 顾问成为公司外的交付咨询团队

Notion 通过将一部分交付、咨询工作转移至顾问群体,不仅减少了公司在销售、客户成功方面的成本,同时为顾问用户创造了收入,形成一个双赢的生态;而且这种生态远远好于自己招募员工,因为随着业务的扩大,公司内人员数量的增加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管理成本,边际收益会越来越低。

但对于顾问用户这种方式来说,并不存在边际效应降低的问题,顾问越多,反而越能降低 Notion 的成本。

② KOL 群体对用户生态建设的标杆作用

顾问不仅是没有成本的交付咨询,更是用户生态里的 KOL。有了顾问,有了他们对于 Notion 的分享,并且越来越多的顾问开始利用 Notion 实现创收,这样才会让免费用户有更大的动力转化为 KOL,从而保持整个用户生态的稳定性。

2)Notion 大使

相比于有认证考试的 Notion 顾问,Notion 大使是用户生态里更容易获得的认证(不过 Notion 大使每月仅有20个名额,有官方大型活动时甚至会暂停招募)。

通常来说,成为大使之后,你需要做2件事:

  1. 作为 Notion 的官方代表参与 Notion 在各区域的社群建设,帮助更多人使用 Notion;
  2. 积极参与 Notion 的运营建设,直播、博客、模板、使用教程甚至利用 API 生产工具等等,帮助 Notion 更广泛地传播。

所以,当你开始使用 Notion,加入 Notion 社群,在 Youtube 上观看教程,参加 Notion 的网络直播,在线下参加 Notion 活动都能,发现其中的发起者或主讲人都属于此类人群。

而对于用户来说,成为 Notion 大使,你能获得免费团队版使用权、向团队和高级用户学会更多使用方法、享受功能内测资格以及收到各种周边;而对于 Notion 来说,则是有了更多免费且优质的运营人员,他们不仅热爱产品,还能帮助 Notion 建立优质的内容与社群生态,完成 Notion 在市场中的教育引导。

Notion 大使介绍页面

3)其他大部分普通用户

除了顾问和大使认证外,剩下的就是普通用户。虽然这群人没有官方认证,但是他们整体所做的贡献,可能丝毫不亚于前面2个群体。因为当你真正熟练一款产品并用出价值,真正爱上一款产品后,你是有很大的主动性去分享产品的。

所以,Notion 顾问和大使的存在,也更像一个杠杆,通过对他们进行持续运营与引导,撬动其余上百万活跃用户的主动分享,因为普通用户基数庞大, Notion 的 UGC 内容才能迅速在全球形成传播。

当 UGC 内容遍布全网后,最明显的作用无非就是2个:

  1. 传播裂变,为 Notion 拉新获客;
  2. 教育引导,为老用户提供更多的使用方法,使产品持续产生更多的用户价值。

所以,相比于传统的B端增长策略,打造C端用户生态的策略会有以下好处:

在拉新获客方面,用户旅程大大减少,不再经过培育、引导、挖掘需求等环节,而是通过简单的模板实现快速传播,价值发现的时间非常短暂。

在上手交付方面,不再使用成本较高的线下交付咨询模式,而是提供给用户线上丰富的UGC内容进行自我教育,再补充轻量化的线上咨询,就能使得公司在交付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

在持续使用阶段,通常B端营销不会提供用户之间的交流,而是通过更多公司提供的标杆案例等学习使用;但是因为C端用户生态的存在,Notion 建立了大量诸如线上社群、线下组织等流量池,方便用户之间进行持续交流,对用户问题的解决与产品的教育引导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且几乎没有付出任何成本。

国内外平台上随处可见的 Notion 用户分享

2. 模板、插件与 API 生态

1)丰富的模板生态

Notion 模板库

Notion 不仅在产品内有供用户直接引用的模板,而且官网上也有18个类别、总数达300+的模板库,每个新用户几乎都能在这找到自己能立即上手的模板,而且所有涉及到用户案例的场景,都能看到各种模板的存在。

因为,一个有使用价值的 Notion 就是等于多个成熟模板的集合,用户日常只需要在模板内填充业务内容即可,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专注于如何搭建工具。

在产品体验中,对于初次上手的用户而言,模板是最好的选择。

完全空白的 Notion 并不能解决用户的需求,得先搭建出各种工具,用户直接在工具里进行内容填充,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有了模板后,用户价值的探索路径缩短,减去了需要熟悉功能、自己动手搭建的负担,让用户能够迅速使用起来,并在持续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熟悉产品各个功能,从而创建出属于自己的模板。

而在运营环节中,模板承载了传统 B2B 公司市场策略中【用户案例】的作用,且这个案例易读性非常高。只需一个链接,无须阅读大量文字,阅读者能立即发现模板的使用价值,让用户以极小的成本能够不断拓展产品的使用场景,逐渐提高对产品的依赖程度。

所以,正是因为模板在产品策略与市场策略中的重要性:既能促进用户活跃,也能促进用户留存,Notion 才会将模板视作一个单独的模块,不断迭代更新。

2)插件与 API 生态

Notion 官方插件与 API

Notion 不仅有官方的插件——Web Clipper,能够实现直接将浏览器内容一键导入 Notion,也有开放的 API,支持开发者自行开发 Notion 生态工具。

插件的推出拓宽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实现了从浏览器到 Notion 的一键内容导入,更便于用户扩充账号的内容丰富度,从而加大对产品的投资,提高用户的迁移成本,使用户留存率得以提高,续约率自然也会上升。

API 在2022年3月份正式推出,可以看作是对 Notion 用户建立的又一个留存策略。

首先,会使用 API 结合其他软件进行开发的人,之前一定就是 Notion 的活跃用户,当他使用 Notion API 开发出更高效工作流产生的价值,是能够扩散到其余剩下的 Notion 用户,只要这些用户有相应的需求场景,那么结合 API 生产的高效工具就能够被这些用户所用。

因此,当越来越多的 API 工具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 Notion 用户就会有更多丰富的场景去使用 Notion,使产品的价值越来越大,从而形成飞轮实现更长期的留存与续费。

3. 第三方 Saas 生态

可与 Notion 实现自动化流程的第三方软件

随着办公场景下的 Saas 工具越来越多,要想打造一个 all in one 的协作平台,自身又不想进行各种超出能力范围的开发,那就需要与不同的 Saas 工具进行整合。

目前,Notion 已经支持 30 多款专业Saas 工具的嵌入使用(相比之下,国内飞书文档支持13款,腾讯文档与石墨仅支持9款),并支持与 Github、Slack等进行数据共享,打通数据的软件不仅支持在 Notion 内进行页面浏览,更支持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的操作,比如在 Notion 内直接对 Github 进行数据增删改后,你的同事在 Github 上 就能直接看到你的修改操作。

丰富的第三方生态,是Notion all in one 战略的策略之一,通过打通核心用户群体中的专业软件,让第三方软件直接在产品内进行呈现,减少了在文档协同中不停切换网页/软件的操作,实现 Notion 文档中对第三方链接的所见即所得,让团队更加聚焦于当前文档,提高协作效率。

4. 提供极大自由度的 Paas 能力

Notion 极高的配置自由度,在我看来,就是 Paas 能力极高的表现。

产品由无数个 page 组成,翻译过来应该叫页面,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档,因为 page 里面能装的不仅仅是各种文字和图片内容,还能呈现视频、可视化链接、数据库等多种内容形式,并且在页面排版上,也类似于网页排版,能够由用户随心所欲进行排列组合、添加颜色,完成自己心仪的页面设计。

而 page,其实是由无数个 block(块)组成。块则是 Notion 中承载各种不同形式内容的载体,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类似网页上的某一个区域,但是这个区域不需要你自己去写代码进行内容填充,而是提供给你很多自带的内容选项:各种排版形式的文字、图片、视频、可视化链接、数据库等等。

其实,page+block 的形式已经让 Notion 成为了一款好用的笔记软件(比如你已经能够在上面制作出类似网页一样精美的笔记),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交流,其表现形式则是数据之间的传输与管理,于是,在 block 里面,最重要的形式—— database(数据库)诞生了。

不过虽然功能是数据库,但是 Notion 以更贴合用户实际场景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看板视图、日历视图、清单视图等等,并且提供简单易操作的聚合函数功能,如果这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Notion 也有函数功能提供给高级用户,这里就会涉及到低代码的环节,不过与正式编程语言相比,那也只是伪代码的形式,拥有更高的易读性与操作性。

所以,极高的自由度,结合 page-block-database 的结构其实是3层含义:

  1. 数据流通的自由度:page 之间能够实现相互引用,实现跨页面级别的数据流通;
  2. 排版与内容形式的自由度:block 不但提供多种文字、图片、视频、可视化链接等内容形式,还支持页面排列上的自由组合与外观设计;
  3. 数据计算及展示的自由度:database 作为 block 的重要成员,不仅提供入门级别的聚合计算功能与编辑代码的函数功能,而且能够将数据转化为易用性更高的可视化操作,并提供属性字段的筛选、排序等操作,让用户设计出最适合自己查看的数据视图。

三、场景

1. 极致的初次引导

作为 PLG 模式的产品,新用户的上手过程十分重要。因为既然开放了免费体验的入口,如果用户免费体验后没有发现产品的价值所在,形成了产品难用的固然印象,那么要想在之后重新挽回该用户将是十分困难的。

新用户的初次引导一般以激活为目的,通常注册后操作过某个功能活动做,我们就称为激活成功。

在激活过程中,一是要让用户知道如何操作,二是能让用户get到产品价值(也就是常说的aha moment),大多数产品都是先通过操作引导,再让用户找到产品价值所在;但 Notion 不一样,通过把模板前置展示,用户看到价值所在,能够赢得更多的耐心与足够的动机,再获得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操作引导,帮助用户上手。

所以,Notion 提供了一个易懂且能快速上手的引导过程,主要体现在2方面:

一是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准备不同的模板,让用户快速get到产品价值。

通过注册后的信息填写,Notion 会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个人/团队)、职业(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大学生…)等信息,生成不同类型的模板,比如团队使用的用户会得到 Team Task 的模板,而个人使用的用户只会得到 Personal task 的模板,如果按照不同的填写信息均有不同的模板呈现,那么 Notion 的新用户引导模板至少在20套以上。

二是结合用户所处的设备环境,形成操作描述更准确的引导文档,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比如下图中的电脑端引导文档,会教育用户如何通过按键、鼠标等进行产品操作;而右图中的移动端引导文档,则是按照移动端交互的方式进行优化。

Notion 新用户上手引导

2. 协作核心场景的满足

若把企业进行战略到战术的纵向拆分,其实就是三个层级。从上至下分别是目标——项目——任务,比如,今年公司需要在哪些领域制定哪些目标,通过目标的指导,需要完成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具体拆分到每天、每周的任务待办情况应该是如何的。

所以,涉及到的内容协作场景其实也可以分为3方面:

  1. 目标级别的协作:团队的目标管理,例如通过 OKR 进行目标层层拆解,这类协作对应了3个流程:制定目标方案——开会讨论——确认定稿;涉及到的场景分别是:文档协作、会议记录与文档归档;
  2. 项目级别的协作:这里对应了每个人应该根据目标制定哪些项目,涉及到的流程则是:立项方案——开会讨论——执行项目——多项目管理——文档归档;相比于目标级别的协作,这里涉及到的场景增加了看板管理、知识库管理2个场景;
  3. 任务级别的协作:这里涉及到的更多是个人工作管理的场景,如即时通讯、日程管理、待办处理等等。

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根据实际业务进行横向拆解,因为岗位自身的特质,需要在业务中用到专业性的协作软件。以B端 Saas 为例,根据用户旅程进行业务拆解:

  • 业务部门:对应用户旅程中的触达、培育、交付与咨询,不仅需要用到基础的文档协作,还需要CRM系统进行客户的专业化管理;
  • 产研部门:对应用户旅程中的产品使用环节,需要用到的专业性软件:设计软件、管理代码的git工具、用户数据平台等等。

然后,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拆解,我们可以将B端 Saas 公司的场景需求与 Notion 做一个匹配。

  • Notion 能直接满足的:文档协作、会议记录、企业知识库、项目管理;
  • Notion 不能直接满足的:即时通讯、CRM管理、软件设计、代码管理。

可以看到,在 Notion 能直接满足的场景中,现阶段的 Notion 功能已经非常完善,比如企业知识库的建立,核心要点是结构化的文档存储、并能快速查找,对应的功能便是云存储、文档引用与全局搜索。

而在 Notion 不能直接满足的场景中,其策略是通过与第三方打通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比如,现在 Notion 已经支持与Slack、Github进行数据操作的同步,而接下来我们很可能看到Notion与其他更多平台的数据打通(比如CRM)。

所以,对于协同场景的满足,我们能看到 Notion 的产品策略是以all in one为核心,先满足协作中频次高、复杂度低的通用场景,再后续以第三方接入的方式满足更多频次更低、专业度更高的协作场景。

四、交互与视觉

PLG 的发展模式,要面对大量的C端用户,所以 Notion 必须要有体验良好的交互与视觉。

体验良好的交互,减少用户使用中的阻碍与疑惑,使整个产品体验更为顺畅,从而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减少在面向C端用户过程中的运营咨询,便于团队将咨询交付的精力集中B端用户的服务上,从而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而 Notion 在这交互方面确实提供了良好的体验,比如:Notion 对每种内容的 hover 解释,不但有文字内容,还有动图搭配辅助说明,能达到更好的引导目的;提供操作日志功能,能让用户对操作进行撤回实现版本回滚;针对大部分文档中操作,都支持快捷键或高阶方式的使用,为初级和高级用户分别提供不同的操作方式,实现用户体验的提升……

而从移动端的表现,我们也能看出Notion的交互功力,把 Notion 手机端与飞书文档手机端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对于涉及到复杂交互的数据库与第三方软件内嵌场景,飞书文档移动端直接不支持这2个功能,而 Notion 移动端支持程度做到了与电脑端一致,对于数据库间的引用,字段的设置等等,交互体验都很流畅。

而在视觉层面上,Notion 始终保持统一的 noritake 风格,且体现在与用户的每一个触点,包括线下广告牌,从而使品牌更具辨识度,促进产品的传播与裂变。

五、PLG 终将成为 Notion 的过去式

先说结论,我认为,Notion 在有了大量C端用户的基础后,将越来越侧重于B端业务的增长,未来会逐渐脱离 PLG 的增长策略,从而转向 SLG、MLG 等更传统的B端策略。原因即是对于目前的 Notion 来说,搭建模板的高成本将成为后续用户群体扩散的阻碍。

用户对于 Notion 模板的使用分为几个阶段:初识模板→在模板上进行应用→初步搭建模板→逐渐优化模板至成熟,结合我自己使用 Notion 的心路历程,每个阶段我的感受是:

初次看到模板很惊艳-开始逐渐记录模板→尝试自己搭模板→上手很难,逐渐减小使用频率,使用场景逐渐收敛为写文章→加入社群,了解到一些 Notion 相关的方法论,并开始尝试搭建→获得用户价值的大幅提升,使用频率由每周几次提高到每日至少1小时。

再加上对身边一些 Notion 个人用户进行了调研,发现大多数人的使用旅程也和我类似,很多人只是简单地当作文档笔记软件,就算使用数据库功能也不会涉及数据库之间的引用。事实上,他们的需求在很多类似的软件上也能得到满足,只是恰巧使用了 Notion,当然了,这些人也都是未付费用户。

所以,要想搭出适合自己的模板,对于用户的智力与毅力,其实都是不小的挑战,正因为这个操作成本的存在,就会为 Notion 带来以下问题:

1)个人用户难以发现核心价值

在 PLG 策略上,大量的个人用户其实是基础,但是因为搭建模板成本的存在,这些用户大部分可能都是处于入门级的使用状态,Notion 的核心价值并没有被这群人感受到,但因为目前市场不够成熟,竞品较少,所以未造成用户的大量流失。

但这部分用户的流失概率会随着越来越多竞品的出现逐渐增大,一旦免费用户大量流失,整个PLG的增长结构就变得不稳定,从而影响B端业务,商业成果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所以,在有了大量C端用户基础后,Notion 没有必再要把B端业务全部押注在 PLG 上,而是可以尝试与 SLG、MLG 结合的方式,实现更好的业务增长。

2)跨行业拓展用户的挑战

现在的 Notion 主要服务于互联网人群,但其长远目标是做下一代 Office,那么跨行业进行用户的扩散就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PLG 模式的成立基础是在大量的个人用户,而对这些用户的要求是要能接受新事物并且富有创造力与影响力,而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人群正好就符合这个要求;但是,其他行业的人群不一定就有这个特性。

就比如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上述这些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他们对效率工具、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认知也极为不清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Notion 如果要进行增长,PLG 必然会被放弃。

因此,虽然从0-1,甚至1-100的过程中,PLG 模式为 Notion 带来了很大的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但是在后续的发展中,若 Notion 想成为下一代的 Office 办公软件,那么必然要面对从小团队到中大型企业、从互联网行业到其他传统行业的群体扩散。

而这个过程,可能只有放弃 PLG 模式,采用传统的B端营销策略或发展出其他的增长模式才是 Notion 唯一的选择。

本文由 @RA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习惯notion

    来自广东 回复
    1. 那我们这学起来:htttp://life-guide.notion.site

      来自广东 回复
  2. 有一说一,自从用了notion后,再也不用其他软件写笔记了哈哈,真心贼好用

    来自广东 回复
    1. 是哇是哇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