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OFTER、NICE及足记三个社交平台的竞品分析报告

12 评论 56753 浏览 264 收藏 24 分钟

这是作者在16年9月份的时候体验的三个同类型产品的分析报告,由于中间忙碌的关系,导致现在才放上来作分享,中间可能有些平台已经进行过版本的更新与迭代,不过没有关系,分享的主要目的是为更多的同行提供一种思路、手法及竞品分析的几个维度,仅供大家借鉴参考而已,不过份去追究版本当前的改变。

行业概况

市场背景

图片社交APP是以图片为主要的信息承载方式,以移动社交为基因,在图片社交中传播生活态度。

目前行业已获得一定用户规模和市场价值,经历了市场的考验与淘汰,行业的细分领域趋势已逐渐呈现。

个性化、情怀化、潮流化均是为了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多样化多维度的社交需求,让图片变得有故事,让社交变得有意义。

体验环境

设备型号:iPhone 6

体验时间:2016.9.10

  • lofter版本号:5.3.1
  • nice版本号:4.2.0
  • 足记版本号:4.0.0

战略层差异

从产品定位、需求分析、市场占有率、商业模式三个细分点对比。

产品定位

需求分析

根据360指数统计,LOFTER主流用户年龄在30-39岁,男女比例为5:5,nice主流用户年龄在20-29岁,男女比例为6:4,足记主流用户年龄在20-29岁,男女比例为5:5

从这个数据得出,虽然三个平台的用户性别都趋于平均的状态,但就年龄分布来说,nice与足记的主流用户年龄在20-29岁,LOFTER则年龄稍微偏大一些,在30-39岁,平台对用户画像的精准定位会让其在同类竞品上有略微不同之处。

20-29该年龄段的用户喜欢分享、晒各种美照、多彩新奇的生活方式及态度,他们对日常生活有着惊人的热情,凭借兴趣爱好寻找志同道合的圈子,这类人群是图片社交领域的主力军。从心理需求角度来说,平台满足的是用户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他们获得了社会认可与尊重。而30-39岁的年龄段用户,他们则趋于成熟化,生活层次略高于前者,很多是一些有社会地位或高层领导,他们追求的是高品质生活社区。

结合三个产品人群属性和实际的产品体验,我们可以了解内容都比较偏生活化与兴趣化,平台除了内容的的优制创造和筛选,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添加用户参与感,提升产品的粘性。

市场占有率

商业模式分析

范围层差异

根据kano模型,着重分析了期望型和兴奋型功能。

产品功能

以上罗列的是LOFTER、nice、足记完整的功能。

LOFTER的特色功能是基于从平台本身的定位有关——生活美学者,圈住了用户追求生活品质、提升图片的美感,它的核心功能都放在了图片上(虽然也是可以发布短视频及文字,但相对来说弱化了这部分功能)抓住了用户的刚需,包括摄影课堂,也是为了实现LOFTER生活美学发现者与践行者(当然,摄影课堂这部分是网易的另一个APP大影家嵌入而来),以图片社交模式为切入点,展示自身对品质生活美学的重视。而它的另一部分功能,乐乎印品与福利市集则是商业模式,产生收益的来源。

nice则是属于强社交平台,它章显的是个性、是互动、是年轻用户之间的深度交流,包括它的标签、品牌贴纸,无不一是为了挖掘用户的个性化而存在。平台不只是图片、还有视频与直播的内容产物,直播是抓住了曝光度与关注度,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平台推向强媒体属性的流量平台。

足记的图片社交模式,传图的模式分为普能图片和大片模式,让图片以电影的模式展现,使每张图片变得有故事,让用户产生惊喜感、兴奋感,另外在发现模块里有以影片为背景的旅行拍照景点,可以给爱电影,爱旅行的用户一个旅行参照路径,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平台的用户,本身定位的就是全球性,不仅城市交友,还能结交海外的拥有共同爱好的用户,使平台更国际化。

“首页”导航

共同点:以上是分别是LFOTER、nice、和足记的首页,底部导航都是采用的舵式导航模式,内容上也都是分为五个一级标签导航,标签内容看上去也比较相似,根据标签栏名称,用户基本看得出属于哪种类型的APP,基本出于好用性、频繁切换性考虑。

差异点:

1、LOFTER导航模式是舵式一级导航+分段式二级导航组合而成,其中LOFTER二级导航分关注与订阅,将关注的好友与订阅的频道分段式展示,好处在于便于用户浏览。内容定焦在”关注”上,页面结构包括”添加好友”“广告图”“推荐感兴趣用户”“好友更新列表流”,为增加界面友好度,LOFTER新用户登陆进来的时候,有默认的官方帐号推荐一些照片信息,让界面内容丰富。(LOFTER登录进去的第一个界面应该是“发现”,而并非首页,这部份会在分析“发现”的时候,重点提到。)在LOFTER里面,关注的用户与订阅的频道,同样的重要。

2、nice导航模式是舵式一级导航,结构内容比较简单,由顶部的一个好友推荐关注与好友更新列表流组成,nice更强调的是人的互动,但将关注好友的图片、视频、直播三种内容形态都混在一起展示,难免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

3、足记导航模式是舵式一级导航+分段式二级导航+滚动式三级导航组合而成,二级导航分为广场与关注,内容定焦在“广场”上,页面结构丰富,有”搜索””广告图”“热门标签推荐”“精选视频”“热门影集”“热门足记”“全部好友更新(三级导航属于其下)”等模块的聚合,吸引用户停留。作者认为不好之处在于全部好友的更新太过于靠下,用户一般翻完前面的推荐、视频、影集就很难往下浏览,建议这块可以优化一下,藏得太靠后,不利于无目浏览的新增用户!

“发现”对比

共同点:都有搜索功能,并且为了易操作,使用快捷,都是固定放在标题栏位置;

差异点:

1、LOFTER进入app首屏显示的内容是发现模块(基于产品本身定位,LOFTER将用户引导到“发现”,基于业务目标就是在打造有品质的生活社区,让用户兴趣圈子不用受局限,能更高频的使用到频道功能,而在“发现”的页面结构里最重要的就是频道版块(当然也会关注到商家投放的广告,有用户流量才会有收益),基于用户需求LOFTER又将”关注”、”订阅”放在”首页”,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这样用户既忽略不了”发现”的频道,又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圈子好友状态)首屏主要展示的是是间占最大位置的频道,滚动的样式让人很有点击的欲望,再就是广告,再往下就是标签的推荐,结构区分很明显。

2、nice将直播、视频、照片等所有用户的内容都放在了“发现”里面,并按类别归置好,短视频模块以广告图的形式放置在顶部,直播模块放置在照片流的第一个位置,给出入口明显、易点击!当然,nice的重点依然是照片,以列表流的形式直观展示的。点击“直播”里面还包含了一个分段式导航,“热门”“最新”“附近”,焦点在“热门”,用户基数大、增粉迅速、自带强媒体属性。作者前面有PO出nice的下载量,可以看出前阶段用户数和主播数逐渐趋于饱和,特别是主播数增量很少,此时平台需要强化的是用户的留存率。

3、足记的“发现”重要级功能是大片列表流,点进去除了电影本身的介绍,还附带拍摄的景点,能引导用户规划旅游路径,解决用户的痛点,当然,这部分功能也是属于足记的优势,它的这种模式能快速的有别于其它同类产品,清晰的延伸出了自己的定位,并很有新意的抓住了用户的眼球,兴奋型功能!当然,标题栏的地址切换也是不可少的,能切换到海外的景点!包括顶部的收藏、搜索功能等!

题外话:目前足记仅靠拉融资来产生收益,未来,期待足记能找到自己稳定的收益方式~~~~

“发布”对比

共同点:

  1. 发布的按钮都在同一个位置触发;
  2. 发布内容的形态都是的点击按钮后进行切换操作;
  3. 发布的流程都是一样的,点击发布按钮—编辑图片/视频—发布。

差异点:

1、LOFTER的内容形态有三种,一种是纯文字,一种是视频 ,还有主打的是图片,发布的完整流程是:选择图片—编辑图片(贴纸、标签、滤镜都在同一个步骤上操作完毕)—填写相关的资料—发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为了更好的展现图片社交,LOFTER将图片的发布当作核心功能,而文字与短视频则需要长按发布按钮才能找得出来,作者分析认为,平台遵守着高品质生活圈子,在内容形态上设定以图片为主,就是为了与频道、摄影学堂相互呼应,让平台的逼格与定位保持在一根主线上。

2、nice的内容形态分为三种,图片、短视频、直播,(以图片/视频为例)它的完整发布流程是—编辑图片/视频(贴纸、标签、滤镜、编辑、多图展示)—发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编辑照片时,必须要先打上标签,才能进到发布界面。因nice是主打社交,所以它会比较多样化,涵盖了市面上主流的内容形态,以人为主体,充分考虑人在社交场景中的需求,它的标签与贴纸是核心功能,是展现用户个性化的功能,标签自带动效,很符合人群定位的个性化(炫)。另外,三个平台中,nice是唯一一个可以多图展示的!

题外话:作者在前面商业模式中有提到,nice目前无收益来源,那么平台是否可以考虑日后在贴纸与标签这块找到自己增加收益的一席之地呢?

3、足记的内容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图片,一种则是短视频,图片又分为大片模式和普通模式,大片模式是足记一直比较推崇的,但它所表现的形式并不太明显,让用户意识不到大片模式与普通模式有何不同,个人认为这部分可以优化的更好!标签的流程也有些不同,LOFTER的标签可以在发布界面补上,nice的标签必须在编辑界面添加,足记的标签则是在发布界面添加,相比而言,LOFTER会更人性化一些,流程前后都可以衔接上,不会影响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受!发布完了以后,会自动跳出一个分享的界面,不像LOFTER与nice是直接被引导在微信朋友圈的。

“消息”对比

共同点:都具备私聊窗口

差异点:

1、LOFTER平台将所有的消息提示都汇总在这个”消息”入口,以分段式导航的形式做类别区分,“动态”“消息”“聊天”,“动态”显示是的所有关注的好友TA关注或喜欢了某个人,某篇文章的动态。“消息”为定焦界面,显示的是跟自己相关的一些信息系统通知,新增粉丝、评论、喜欢等等。“聊天”展示就是与用户私聊的列表页。LOFTER将同类型功能都归纳在消息里,使整个产品的功能结构很清晰,贴合了用户的心里模型。

2、nice平台将标签名定义为“聊天”,核心功能自然也是聊天,所以在nice“聊天”里,只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搜索的二级功能,一个是好友私聊消息列表,因nice强调的是强社交,个人认为平台考虑的是以人为主,让用户沉浸式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不会被其它消息推送分散流量,跟微信的“微信”界面类似。

3、足记“消息”的功能与LOFTER、nice有些区别,LOFTER、nice都只是进行单人聊天,而足记是支持多人聊天的,还支持发起私聊、扫一扫等功能!当然,足记也是将评论、点赞、系统通知、推送设置等放在“消息”里的,这个做法跟LOFTER相似,但个人认为没有LOFTER做分类做得好,可以像它一样做成一个分段式导航,使用起来的时候会更合理呢。

产品结构

不同的战略目标,使得三个图片社交交类产品有了不同的产品设计和逻辑。总体来说,三个产品的对各自的产品定位非常明了,而且也有各自的特色功能,精准的目标体验用户。

三个产品的结构比较相似,都是由“首页”“发现”“发布”“消息/聊天”“我的”组成,LOFTER想打造的是轻博客,偏摄影类社交,它的频道会根据用户个人的喜好而推送我们所关注的兴趣社区,比较人性化也体现了用户之间的差异化的图片社交,所以,LOFTER即使有文字与短视频的功能,但依然被产品团队隐藏的比较,由此可以看出,平台虽然丰富了内容形态,但并不强推。

nice强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偏个性类社交,它的内容形态则非常平均,都有明显的展现,而且切换自如。

足记则是电影旅行类社交,它的受众人群广,有足够吸引用户眼球的亮点,它有实用形的旅行路线指引,是个有内涵的平台;

产品需要用心去体验,才能找到其中的差异点,包括同类型用户,在使用不同平台时,心里感也是不一样的,功能点的话,相对来说,nice会显得简洁许多,纯社交,没有其它的附加功能;

交互视觉

“首页”对比

LOFTER视觉上整体的色调是小清新的高亮绿+主色调的重绿色,浅灰色打底,色调上与市面上其它APP的选取不一样,这样的搭配营造出了一种文艺范儿的感觉,并未在动效上做特殊处理,呈现方式较简洁,无炫酷的效果,只有“发现”的频道有一个左右滑动切换的交互动效!页面的结构区分别显,分级清晰,由于平台追求的是品质,所以在视觉上主要依托照片呈现出文艺青年的高品质、生活美学!

nice的色彩搭配就跟它平台的定位一样,个性、潮;颜色采用的是深灰色、高亮黄及灰色辅助,视觉上活泼、跳跃,很适合所定位的时尚年轻人口味,结构上比较简单,功能点也很清晰,基本用过两次,对大致功能的所在位置都会有印象,而且有一个比较炫酷的动效标签,直接贴在图片上,明显,闪动,高度贴合了用户的喜好;

足记的色彩采用的是主色调黑色+高亮色蓝色,视觉体验上更偏向于稳重、成熟。统一采用方块的交互方式,展现更多的信息,而在“发现”展示的卡片式滚动交互方式,视觉感很好,主体的醒目,滑动切换流畅。但是在设计特色上而言,没有LOFTER与nice有识别性强。

总结分析

前面作者从产品定位、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商业模式、产品功能、设计模式、产品结构、交互视觉等方面都对比了三个平台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其实,无论图片社交是以强社交模式呈现,还是以轻博客为主,都是围绕“交流、交友”进行,内容资源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附加价值,也只是满足少众用户的特殊需求,平台对功能承载的越多,越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用户需要的是一个精而专业的平台,而不是要一个大杂汇。我们希望平台活跃,用户基数大,这样,我们获得的内容就会越多。

对于LOFTER来说,它是一个有逼格的平台,与其说它是社交平台,我反而觉得社区的定义会更合适,它所建立的社区频道,是同品质人的生活圈子,一切从品质、从美学出发;从品质延伸到人,再延伸到精神层面;它人群定义精准而清晰。同时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可以赚取广告费用,也可以依据福利集市与乐乎印品赚取收益,还能通过平台导流到旗下网易印像拍、大影家等app,它的存在并非单一性的,是可以成为其它应用相互导流的入口,资源共享。这块儿比nice与足记要略强,nice与足记的用户基数大,属千万级别的应用,但没有很好的将自己的流量变现,实现自己的收益。

综上所述,图片社交网站在依托内容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特色与多元化、有更有趣的路可以探索,最终将流量的变现才能为平台带来更大的收益。

 

本文由 @虞小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足迹和另外两者已经不是一个量级啦

    来自上海 回复
    1. 是的,各自都有所调整

      回复
  2. 我使用的是百度指数,分析得出Lofter男女比81%:19%,请问作者如何获得权威的数据?

    来自江苏 回复
    1. 百度指数我也用过,但那会儿看数据感觉不太准,就换了360的一个数据统计的,你可以百度一下,具体名称我不太记得了!

      来自广东 回复
  3. nice是有盈利的啊 发现页的图片瀑布流里有很多大牌广告,还有直播打赏分成,这么明显。。。

    来自北京 回复
  4. 问一下,文中的用户信息的数据是从哪里获取的。。

    回复
  5. 棒!

    回复
  6. 能问一下你下载量的数据是怎么查的吗,数据是否可信?

    回复
    1. 下载数据安卓的可以查的到,你到各个应用市场搜一下就能搜到!

      来自广东 回复
  7. 各个app产品定位你是怎么知道,还是说是你自己总结的?

    回复
    1. 会自己分析一些,然后百度会有相关app的一些上线时间及对产品的阐述!

      来自广东 回复
  8. 这样的分析,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