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蜗牛阅读,到底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13 评论 27515 浏览 104 收藏 25 分钟

随着互联网内容发展,“知识付费”兴起,人们意识逐渐发生着转变,越来越愿意为他人的知识产出付费,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东西,实现自我需求的满足。从得到的诞生,知乎live的出现再到分答、微博问答等的发展,网易也不甘落后,以“时间付费”进入了知识付费的领域,推出了蜗牛阅读。这到底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市场分析

2016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迎来了“内容付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涌现在市场上。从2015年在知识付费领域首度出现的《得到》,截止目前,总用户数已超过558万人,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45万人,专栏累计销售144万份。到2016年出现的《分答》,上线仅42天,就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100万付费用户,再到知乎平台推出的《知乎Live》模块,都呈现着快速发展的趋势。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用户对知识付费并不排斥,反而通过付费获取自己所需信息,能够得到自身需求的满足,主动付费也是用户对知识提供者的尊重和认可。

知识付费的目标用户分析:

从百度指数对“分答”和“得到”两个主要的内容收费应用的搜索,可以看出,对内容收费接受度较高的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较发达地区,以互联网发展较为集中的北京、广东尤为突出。由此可以看出,“内容付费”的目标用户也集中在这些地区。

根据百度指数对“分答”和“得到”两次的人群画像可以看出,对知识付费的关注较高以及主要用户群体集中在20到50岁之间,其中以30代为主,男性占比较大。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对新兴的“知识付费”接受程度高的用户集中在互联网发展较为集中的北上广杭等地区,其中年龄分布在20-50岁之间,以中高层白领、大学生为主。

用户定位

  • 休闲型阅读用户:利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无明确的阅读目标。
  • 目的型阅读用户:有明确的阅读目标,集中型阅读。

两类型用户在纸质书籍上无特殊喜好,有移动阅读的喜好。在阅读成本上花费较低。

需求分析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感兴趣、多样化的书籍,并做笔记、标注。

与阅读同本书的用户展开讨论。

参考资深阅读者推荐书单选择书籍进行阅读。

产品定位

Slogan:每天免费阅读一小时

以阅读时长为计量单位,迎合用户碎片化的阅读行为,培养用户阅读习惯,打造阅读社区。

功能设计

用户需求与产品定位影响着产品的功能范围。

从整体上来看,蜗牛阅读功能结构围绕阅读展开,包含书籍查找、书籍收藏、阅读、书籍讨论。以“书桌”、“分类”、“领读”作为总导航栏,包含了用户阅读需求的基本功能。同时,围绕产品定位以“阅读计时”为计量单位,收费标准以及用户碎片化的阅读行为,推出“计时”的基本功能,突出产品的核心定位。

整体功能规划,简单、清晰、明了,打造产品的核心功能,传达出产品的基本定位。

核心功能

1、分类

提供几大分类,供用户选择;提供搜索,供有阅读目标的用户搜索;提供领读人推荐书单,供用户参考。

2、阅读

在阅读的基本功能上,加入了目录、书签、笔记、评论以及阅读模式等辅助功能,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阅读需求。

蜗牛阅读在核心功能根据阅读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规划设计。

在阅读前,为用户选择图书提供分类、搜索、以及领读人推荐三种方式,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书籍选择方式,对于漫无目的的休闲类阅读者,可以通过查看喜好的分类和领读人动态来选择书籍,对于明确阅读目标的阅读者来说,可通过搜索查找得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

在阅读时,将用户在进行纸质阅读时的需求搬到移动端,添加了目录、书签、笔记以及在阅读模式等辅助功能,既改良了传统阅读模式,给用户带来了方便,又使得用户延续了传统阅读的习惯。

但对于阅读中划线这一设计笔者有些疑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会对自己感觉有用、重要的内容进行划线标注,但是一旦退出阅读,用户并无法直接看到自己曾经标注过的内容,只能通过再次打开书籍翻页查找,才能重新查看到自己标注过的内容,一是查找不便,如果让用户对每部分划线部分都建立书签,用户可能觉得更加不便,二是没有起到用户划线的作用。

3、建议

可以将划线内容统一计入到我的笔记的默认笔记部分,或者将用户划线页面自动设置为书签页,使得用户查看起来方便快捷。但是如果采用后者,可能还需考虑到书签过多、冗余如何让用户查看起来更加简洁,不会使得用户面对一大堆书签不知道自己需要查看的内容在何处以及如何在查看完书签页之后返回到当前页面的问题。

在阅读后,用户可以通过发表对书籍的评论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为对同一本书感兴趣的用户打造交流的平台。

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围绕阅读的三个阶段来设计功能,给用户完整的阅读体验。

产品特色

1、“阅读时长”收费

对阅读时长收费,开放所有书籍,既能够督促用户每日有一定的阅读量,又能够为用户提供自由选择、自由更换书籍的机会,给用户一定的自由度和阅读的随意性、广泛性。

2、领读人

由有一定权威性、阅读量高、有见解的用户作为领读人,为普通用户推荐书单,用户可根据自己与领读人的阅读喜好的匹配程度,选择领读人推荐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允许普通用户申请成为领读人,为产品培养很多意见领袖,从而通过口碑传播提高产品认知度,同时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粘性。

信息架构

信息设计

1、计时器

在计时器一栏中,蜗牛阅读将剩余时间、阅读进度以及今日笔记划分在同一栏下,且归属于计时器中。用户在点开时间后,需要查看的时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购买时长。在阅读进度中,提示用户完成阅读预计的时间,可以帮助用户购买适当的时间,从而以较实惠的价格完成阅读。而今日笔记归属于这一栏下,笔者可以猜到设计该模块是想表达在计时器下,将这段时间用户的操作统一规划到同一模块。但这一设计并没有必要,用户点开计时器,是对阅读时长有一定的把控和操作,并没有查看笔记的需求和意愿,更何况,用户在想要查看笔记时,在我的笔记中即可按时间查看到最新笔记。

2、书单

书单作为用户的收藏页,属于常用功能,是应用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蜗牛阅读却将书单隐藏在更多栏中,与历史记录放在同一页面,用户习惯性操作是,如果在页面上无法直接看到“书单”,会认为我的内容会统一归放在“我的”下,然而在“我的”页面下并没有用户收藏的书单,用户查看书单还需要寻找书单放在什么位置且再打开书单才能看到,不仅需要用户思考、查找、还需要用户进行多步操作,这一系列动作都会使用户感到不便。而且在首页较为明显的位置标注“更多”,过于泛泛,会使用户产生“更多到底指什么?”的疑问。除此之外,页面在“更多”页,将“最近打开”放置在页面目录栏下第一模块,一般来说,页面信息设计应该秉承就近分类原则,将同一类、同一逻辑的内容放置在较为集中的模块下,而这里,“新建书单”与“我的书单”却被“最近打开”一栏隔开,会导致信息结构不流畅、不连贯。

3、建议

将历史记录整合在“我的”功能下,“更多”直接更改为“我的书单”,给用户直接的提示和展现,无需进行查找和思考。这样会使得功能模块更加系统、符合逻辑。

交互流程

在选择阅读书籍到书籍页面再到立即阅读,整个流程简单、流畅。且根据用户不同需求与不同操作,给出了不同的进入书籍页面的入口,并在书籍详情页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推荐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进入到推荐页查看推荐详情并再次回到书籍页面。在整个的交互流程上,体验良好。

交互设计

1、书桌

将实体书桌抽象化作为应用首页,让用户一进入页面就看到自己选择要看的书,简单快捷,营造出一种“书在书桌”上的感觉,给用户一种实感体验。同时,利用书签的形式显示用户的阅读进度,给用户继续阅读的动力和提示。这些设计,都是将实体化的内容放置在移动端,营造出一种传统阅读的氛围和体验。

2、计时

在首页和阅读界面,都为用户提示阅读时间,将最基本的信息提供给用户,让用户对自己的阅读时长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以便分配阅读时间,掌握阅读进度,同时也提醒用户能够及时购买时长,以防中断阅读。

在用户进入笔记与评论状态时,并不计入时长,对用户阅读时长有明确的计时,不会试图在阅读的相关功能上克扣用户时长,给用户的免费阅读造成不好的体验,同时也能过促进用户积极的参与阅读讨论。

3、全部在读

书籍下方,显示在读人数,点击后显示全部在读,展示的内容为在读人的阅读进程。我认为这一栏完全没有必要,毕竟陌生人与用户的关系不大,对他人的阅读情况并不感兴趣,即便他人阅读进度超过用户,用户心理上并不会有很大的波动,并起不到激励用户的作用。

4、建议

将页面节减为我关注的人、领读人也在读等提示,或者只提示在读人数而无需展示阅读进程细节,让读者了解书籍的热度。

5、书籍详情

在书籍详情页,为用户提供书籍的基本介绍、目录以及相关领读人的推荐语和读者的评论。用户可以通过详情页,大致了解书籍内容并借鉴他人评论来决定是否进行阅读,既能够给用户一定阅读参考,又能够帮助用户判断书籍内容是否吸引自己。

6、笔记

在用户打开笔记时,用户会习惯于点击屏幕,即可进入编辑模式,而蜗牛阅读需要点击左下方的“铅笔”样式才能够开始编辑。除此之外,在笔记的目录界面,用户无法直接对笔记进行删除,只能点击进入笔记再删除操作。这两个交互设计,都是用户在以往的使用过程中养成的操作习惯,如果不考虑用户的操作习惯,会给用户造成不好的体验,从而降低用户使用该功能的几率,甚至降低用户粘性,导致失去用户。

7、建议

遵循用户的使用习惯,支持用户点击屏幕即可进入编辑状态,在纵览笔记界面,添加滑动即可删除的操作,可以省去多余的操作,使用户操作更加简便,符合以往的使用习惯。

 商业模式

目前,产品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盈利模式也仅以阅读时长为主,但是当前用户大多阅读时长不会超过免费的一小时,在购买上还有所迟疑、急迫感略弱,目前应用的盈利模式可能有些薄弱。

目前的收费模式,以7天、14天、30天一级365天为收费模块,就目前来说,用户集中在20-50岁之间,大多数用户的时间还是较为碎片化,基本不能保证每天都能够阅读,因此365天的设置较为不合理,可以将前三级,再细小化,以低额高频的方式促进用户进行消费。

竞品分析

从整个知识付费领域来看,目前,以得到、知乎live、微博问答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着付费内容,但他们都以零散性的内容呈现给用户,以某一话题、问题吸引用户的注意,以浏览性阅读为主,而蜗牛阅读以书为阅读目标,将碎片化时间与深度阅读结合起来,使得时间和阅读内容化零为整。

从书籍阅读付费领域来看,以微信读书为主要竞品,两者以不同的收费方式提供书籍阅读,微信读书以单本书来进行收费,而蜗牛阅读从用户的阅读行为上下手,考虑到用户每日阅读时间较为零散,而开创了新的付费方式,不以传统的按书收费,以新型的“阅读时长”作为收费对象,在限定时间内,用户可以自由阅读全部书籍。

两者相比,蜗牛阅读以独特创新的内容收费的方式,激起了用户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与普通试读吸引用户不同,以每日阅读一小时的形式吸引用户进入阅读,对于无心付费的用户,依旧可以保持每日一定的阅读量,但在微信阅读中,普通试读后用户必须进行付费才能继续阅读,相比两者的用户体验,蜗牛阅读会略胜一筹。同时,蜗牛阅读区别于一次性为书籍付费,以小额、低价、多次对阅读时长进行收费,避免购买多余的时长,给用户造成浪费的感觉。从用户体验上来看,用户会对一次性付费遗忘,对完成一整本书的阅读失去耐心,从而轻易放弃阅读,导致造成资金浪费,在下一次购买中更加谨慎;而对小额低频的阅读时长付费,能够以“小目标”督促用户完成阅读,同时,在用户无法完成阅读时,造成的损失不那么严重,在下次进行付费时,顾虑并不会太多,对之后的付费影响并不大。

除此之外,考虑到两种用户:一种是休闲型阅读,无聊时翻翻书籍随便看看类型,这类型用户对时长和内容要求都不高,属于典型的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人群,这类用户并没有购买书籍的需求,属于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不看的用户类型,阅读内容也大概为小说等休闲书籍,显然蜗牛阅读更适合这类用户;另一种是目的型阅读,有针对性的想要查看某本书籍,对内容上有要求,对于这类型用户,会集中一段时间进行阅读,阅读内容集中在职业、技能类书籍,对于这样的用户,对购买的时间的利用率更高,就花销来说,在微信阅读和蜗牛阅读上,蜗牛阅读的性价比会更高,但是对于此类型用户,用户在购买了书籍和时间后,在阅读完之后,微信阅读中书籍可以留存下来以便用户日后再次翻看,而时间却被消耗、流逝,在应用中只能留存下记录,用户需要再叠加时间来查看已经阅读过的内容。这是两者的购买对象不同而造成的现象。

如果我是PM

1、最新上线

在用户发现更多图书,进入分类页面时,添加最新上线模块,让用户快速了解到新上架的图书有哪些,从而查看到最新图书。

2、领读人推荐

在领读人的推荐简介中,有显示该领读人推荐书籍数,而进入领读人的详情页,推荐书籍仅以动态显示,并且形式有所不同,例如下图第一条动态与第二条动态形式不同,用户无法直观看到推荐人在推荐的书籍,需要进一步阅读动态才能获取有用信息。建议可以添加一栏,仅列出推荐书籍,将动态与书籍列表分开来,让用户直截了当的看到该领读人都推荐些什么类型的书籍,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无需多次滑动查看动态,筛选信息。

3、个性化推荐

知识付费的根本在于,用户需要以较高的效率获得所需信息。在目前大数据横行的时代,利用用户的点击历史、关注历史以及阅读历史,为用户更好的推荐可能想要看的书籍或者想要关注的领读人,更能够使用户提高对产品的认可和好感。

4、优化搜索结果

在用户搜索相关书籍时,目前的搜索结果排序是以文字完全匹配和部分匹配的方式呈现的。但是,用户在查找《轻断食》的书籍时,除了想要看到《轻断食》之外,更想看到的与这本书领域相关的其他书籍,而非简单的对书籍名称进行匹配。比如,在此列表中,用户对饮食的关注显然比对《轻管理》、《轻营销》等书籍的关注度、需求度更高,因此,在排序时,应该以搜索书籍的领域相关程度、匹配程度作为排序的依据,从而增加用户的可看书籍,从而吸引用户不断阅读,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的留存率。

5、阅读社区

我认为,在阅读应用中加入关注人的阅读情况、领读人、书籍动态及评论等信息,都在传达出产品想要打造阅读社区来吸引更多的用户以及增加用户粘性,因此,在之后的产品迭代中,除了关注核心功能阅读之外,还会在社交上有所关注。

总结

总体来说,我认为它是又极具创新意义的应用,并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

以书籍作为阅读内容,以时长作为收费对象,将碎片化阅读不仅局限于新闻、话题的阅读,与深度阅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每天免费阅读一小时吸引用户,满足用户的基本阅读需求,试图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并以较低的价格对时长收费,对用户十分友好。同时,应用的以清晰、简洁为主要风格,给用户干净的视觉体验,更能够集中在阅读上。

目前,蜗牛阅读刚刚上线,还属于产品初步发展阶段,相信在之后的产品迭代过程中,除了核心功能的优化之外,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本文由 @Vivia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可以从产品闭环角度来思考。

    回复
  2. 我觉得,培养阅读习惯,没看出来 😮

    来自上海 回复
  3. 有钱就是任性,换别的公司根本没法实行。

    回复
  4. 我觉得这种模式不太好,倒不如微信读书。本来就是闲散的碎片化时间,一直有个倒计时在那跳,总感觉被催促着,没法把精力集中到阅读上;微信读书是时长换书币,这样的阅读给人一种成就感,同时用阅读时长去和朋友比较,增强了互动。另外阅读这类事,尤其是读比较有内容的这类书,而不是小说那种,读一小时就要开始收费是很影响体验的,如果某个用户周末比较闲,想多读一会,读到一小时被掐断了会很难受。个人角度来看,我更适应微信读书的模式,甚至我在上面已经买了六七本书了。。

    来自江苏 回复
    1. 在想,产生这种喜好不同的原因是不是因为阅读书籍的类型不同。如果是人文类的会不会更倾向于阅读一小时,而社科类或者其他是不是更倾向于购买整本书呢。

      回复
  5. 微信读书可以以阅读时长获取书币,虽然书币获取上限,但是对于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用户已经足够了

    回复
  6. 说真的··拿百度指数做数据来源 非常不靠谱 比如你可以在百度指数上搜索一下吃饭喝水 再看看地域分布

    来自广东 回复
  7. 网易的这种模式挺好,通过时间给阅读者造成压力,让他们觉得阅读时长是很稀缺的,所以会更专注的去阅读,利用好这一小时时间!

    回复
  8. 嗯哦哦

    回复
  9. 划线标注内容,在【我的】里面【我的笔记】就可以查看…

    来自福建 回复
    1. 谢谢提醒~~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