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豆包ola friend耳机引发的智能硬件思考

1 评论 1331 浏览 2 收藏 16 分钟

前段时间豆包ola friend耳机上市,到处都是宣传的内容。作者好奇买了尝试,结果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毕竟智能硬件这东西,可不是这么容易做的。

最近因为看到社交媒体上有很多ola friend的软文测评,于是买了一个想要试下到底有没有网友介绍的那么好用。

一、耳机初体验

首先造型上,ola friend一共分了两类造型,一个是比较常见于耳机产品的椭圆形,一个是ola friend这次比较特色的小钱包造型。颜色都是四种黑色、银色、白色和紫色。耳机机身本身都是一样的,是比较偏运动款的挂耳造型,而不是常见的tws耳机的入耳式造型。

这块主要考虑的应该是这款产品定位是长时间佩戴,而且需要一直后台运行一个唤醒算法会有点耗电,所以续航比较重要。此外佩戴舒适性也比较重要,所以主创团队应该就选择了一个全天候全场景的一个硅胶质感的挂耳式耳机。这种耳机优势就是佩戴舒适、待机长(官方宣称是8+20小时,8小时是耳机本身,20小时应该是算上充电舱的时间)。劣势也比较明显,因为密闭性不好,所以基本没有降噪的属性。

图1、充电舱造型(鹅卵石目前无货)

我自己是选择了紫色小钱包的造型,外观还是比较亮眼的,但是外盒的材质是选择了一种植绒的材质,我刚开始以为是素皮,但是拿到手发现是植绒,感觉有一点点廉价,毕竟这个产品定价1199,在整个tws耳机品类里面不算是便宜。植绒的外壳材质呢,不会显指纹,而且不会磨花,但是劣势就是用时间久了可能会非常显脏,不会像是素皮的话,脏了还可以擦一擦。

耳机的佩戴方式跟一般挂耳式的耳机差不多,都需要带到耳朵上后,再做一些调整,才能确保完全的佩戴好,不像是一般入耳式的耳机那么便捷。但是优势就是一般运动,不太会掉,但是剧烈运动也有掉的风险。

图2.耳机佩戴样图(主打一个个人智能陪伴)

打开豆包app,右上角有一个加号,点进去之后有一个ola friend的入口,点进入后按照指示一步一步的就可以开始配对了,整个过程还是比较方便的。配对完成后,有一些基础的操作,长按唤醒或者是用唤醒词豆包豆包进行唤醒。唤醒后的提示音有一点点问题,耳机是会滴的一声,刚开始可能会分不清楚这个滴的提示音是收到指令在处理,还是被唤醒了正在等待接受指令。相反,之前智能音箱的处理方式,“你好,我在”这种方式会更加明确一些。

我试了下官方推荐的几个场景,包括唤醒听音乐,唤醒后问一些知识“文史哲相关”,练英语,问问周围有什么好玩的,以及情感沟通。整个的使用场景跟之前的智能音箱并没有太多分别,只不过整个回答的结果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LLM),听起来不像是之前智能音箱通过分类规则制定的那么生硬。

二、为什么我称之为一款失败的产品

整体体验下来,个人感觉这款产品还是比较失败的。因为这款耳机并没有带来超出豆包app之外的更多差异化的体验,无非多了一个唤醒功能,但是这并不能支撑1199的溢价。如果回归耳机硬件本身来讲,做工中规中矩、音质调教也比较一般,可能去华强北花299就能买到比这款耳机音质好很多的产品,还支持ANC的主动降噪。

如果从BOM(物料)成本来看,这款耳机最多不超过500元,可能绝大多数成本还来自于小钱包这种差异化外观模具单独开模的钱。剩下一些成本就是营销的费用还有研发成本的摊销,个人感觉研发成本摊销可能不是一笔小费用,毕竟养一个团队要花不少的钱。整体来看这个定价豆包一定是有利润的。只不过,这个定价很难支持豆包卖很多耳机,估计卖个几万台已经是最大值了,整体看下来的收入应该非常有限。如果照这个节奏搞下去,大胆的预测这个ola friend可能撑不过2025年。

图3.降噪主要支持防风噪和ENC(没有ANC是重点)

你在一个行业打工足够久,就会开始总结一些规律,虽然互联网没有记忆,但是人还是会有回忆。比如如今的ola friend就特别像是当年的百箱大战,以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为首的,小爱同学、小度小度、京东讯飞,每个大厂都纷纷补贴上亿元,为了争夺这个未来智能家庭的入口,那个时代应该是ASR(自动语音识别)、NLP(自然语言理解)、TTS(文本转语音)相关从业者最好的时代,一时间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空调、洗衣机。。。,每一个都不甘示弱,争相来当入口,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太理解一个洗衣机有啥好语音交互的,我作为那个年代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家里直到目前还留有一些时代的眼泪。

图4.笔者主导做的三款智能音箱【人生作品】

前两天收拾旧家,还发现了一个rokid的panda智能音箱,但是已经没办法用了,整个唤醒已经坏掉了,索性只能扔掉。当年做产品的时候,觉得这东西就是改变时代改变命运的东西啊,就是妥妥的刚需,如同当年福特发明T型车一样,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换成了智能的,没事儿就要跟这些智能家电们对话,测试一些典型的用户场景。

但是后面不做这块了,这些东西就放在我们家的角落里吃灰,偶尔瞻仰一下悼念我逝去的青春。现在唯一一个我还在稳定贡献DAU的场景就是我家里的小爱音箱和小米台灯,晚上睡觉会让他关灯,但是真的不是很好用,有的时候叫好几声都不关灯,我只能摸出手机直接打开APP点击关灯(不出被子关灯是AI人最后的尊严)。

虽然在大模型时代,所有的产品都值得用AI再做一遍;但是大部分投机分子还是在里面浑水摸鱼,把原来的东西用AI的流量包装重做一遍,顺带割一下资本的韭菜,失败了最多被网友骂一下,但也实现了阶级跃迁。

最近遇到很多类似的炒冷饭的人或事,不得不感慨一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经济有周期,其实产业或者是产品也是有周期的,不过这一期明显资本们没有那么热衷了,大家不会像是5年前投智能音箱的时候,疯狂砸钱,赔本赚吆喝,现在资本们更多的是持着一种观望审视的态度,我先投点小钱,给你一片试验田,你试试,试成了就继续做,试不成,就当博资本一笑,毕竟不会all-in,基本盘还在那里。

三、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做硬件一直很难成功

想来字节尝试做硬件已经好多年了,我印象中的就有收购了pico开始做VR眼镜(90亿元),开拓教培板块搞得大力台灯和写字板,以及现如今收购的oladance(3-5亿元)做的智能耳机。每一次收购都是声势浩大,但最终都是草草收场。感觉资本慢慢也对这块开始没了兴趣,毕竟从投资的金额也能看出来,都是越来越保守。

其实从另一个宇宙大厂腾讯的智能硬件多舛命运也能看出一些影子,当年也是投资过腾讯听听智能音箱、腾讯叮当智能屏,腾讯创维电视盒子、腾讯英特尔的裸眼3D游戏掌机sunday dragon 3D one。其实每一个产品也有他的逻辑,比如腾讯作为游戏大厂,当然要搞游戏机了,作为音乐IP大厂要搞下音箱、作为视频IP大厂顺带搞一下电视盒子也不过分吧。但是最终做出来的产品总归有点一言难尽。大家可能就会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互联网大厂做智能硬件必不会成功是一种宿命吗?

但远在大洋彼岸的小扎扎克伯格就算是逆天改命的典范了。想当年,我还在东莞惠州工厂里游荡参观时,就见到了Facebook的各种没上市的原型机。那时,他们也跟着智能音箱全球大浪潮一起搞带屏幕的智能音箱,就找深圳东莞惠州最优秀的声学大厂们帮忙代工,品质有保障,搭载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做好产品体验,再利用亚马逊,自有网站的流量(ins、Facebook)做渠道,虽说销量一般,但是Facebook也在做硬件产品这个科技形象算是立起来了。

图5当年在广东工厂里见到的就是这个,质感非常好

紧接着小扎力排众议,开始要搞元宇宙VR,在所有人看衰,公司股价一路暴跌,最后把市场上的其他玩家都做死了,自己的Meta Quest硬是做成了。做到了市场的头部,产品现在做到了第三代。苹果作为一个智能硬件领域的大佬,居然在VR/XR领域也没有做过小扎。其实从技术路线也能看出来,小扎如果开始做一个领域,就一定会把这个领域的核心技术簇做透,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和护城河,比如VR里面的各种3D算法,Meta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这些从每年领域顶会的paper数量也可以看出来。

比如现在开始搞大模型了,小扎就很明智的选择跟眼镜领域的头部rayban合作,把自己的技术搭载进去,llama系列的大语言模型本身就需要类似文本问答的落地场景,再加上多模态问答,只需要在眼镜上多家一组摄像头搞定,小扎说:这我熟这跟当年搞带屏智能音箱没什么区别。都是摄像头+麦克风,之前是音箱,现在是更加个人化的眼镜。

图6 Rayban和meta的联名眼镜 大模型硬件领域头部产品

其实小扎的逻辑总结来看也比较简单,掌握一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做透并做到最好,找到世界上最好的硬件代工厂,双方一起设计出产品,最后利用自己的渠道或者合作伙伴的渠道以及自己的流量加持把他卖出去。卖的多了就做自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加固。

核心算法技术+硬件代工+优质渠道+自有流量=成功的智能硬件

前不久深圳的一家充电宝闪极公司也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号称是要做国产平替的rayban-meta眼镜,发布会上介绍了自家产品如何全方面碾压Meta-rayban的,找了很多网红帮忙写测评发软文营销,我也兴致勃勃的在官网上进行了预定,毕竟定价999人民币可是比rayban-meta的299美金便宜了不少。结果我下完定金,短信回复我发货排期已经排到了2025年的12月份。

图7 闪极AI拍拍镜=loho+云天励飞+闪极+Sony,只要999

我心想好吧,可能又是黄粱一梦了。不知是国内的商业环境太差(劣币驱逐良币)还是现在的创业者道德水平都一般,反正现如今真正踏实做好产品的是不多了,但是先在互联网上搞定流量密码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这也是为什么类似李一舟能成为中国AI教父如此魔幻现实的事情会不断地上演。

专栏作家

大仙河,公众号:大仙河知识学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7年AI产品相关经验,专注AI产品化(元宇宙、数字人、全息通信等)领域,致力于构建人工智能学术和工业界的桥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可能没有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与作者心中预期不合吧

    来自中国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