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下「新媒体」这个行业
会做破碎的梦,或许是因为你睡着了。
最近一篇文章《关于新媒体,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的结尾是这样说的:
时代的机遇和变化让新媒体人接收信息的速度比其他行业更快更多,而这种快和多恰恰给新媒体人带来了一种幻觉。
一方面,觉得自己是站在大浪里最前端的人,海上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时候,浪里的水花偶尔溅起拂过脸庞,感叹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当大风大浪来临,船只剧烈摇摆的时候,他们也许是第一批会被海浪吞噬而来不及做任何反应的那一群人。
关于“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有很多种,也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我不打算提出什么说法、也无意为某种说法背书;广义来说,只要是网络媒体、没有纸本的媒体、或是自己认为形态(包括表现方式、商业模式、传播载具)是新的,自称新媒体大概都没有太大问题。
但如果照上面这篇引文的“访问”(天晓得是真的访来的还是听说的)范围来看,基本上所谓“做新媒体”不论挂的是总监还是小编,反正就是到处搜刮内容、或是以高点击率(相对于传道解惑或是报导新闻)为主要目标来写作,最后多半还是通过广告之类以“计量”为主的方式来赚钱。
问题出在计量上
很多问题就出在“计量”上。为了在既定的读者、每位读者既定的上网阅读时间中抢到比较大的份量,吸引前十秒钟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只要点进来、广告显示成功,十秒钟之后人是留下、还是跳走、读了多少,就不重要了)。
以计量(也就是点击率)来计算营收绩效,有两个好处:
- 比较具体:相对于虚无缥渺、见仁见智、而且成绩目前还无法量化的“文章品质高低”,计量简单明了、有显示(理论上)有效果;
- 容易着力:相对于用高品质文章来慢慢建立读者群,耸动标题或是三俗内容,立即见效,而且成本要低得多。
也就是说,简单、易懂、吸引短期注意力、好吸收、不太需要用脑的内容,会是市场上用来赚钱的主流,但这样也会有一些缺点:
- 在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和阅读时间内,挤压了高品质内容的生存时间;
- 因为这类内容相对容易生产、容易复制、容易偷取,在“大家都得赚钱”的前提下被大量生产、复制、偷取,造成垃圾信息重复泛滥;
- 不同来源的这类内容之间因为同质性高(讽刺的是,很多时候还是从同一来源偷取的重复内容),所以也彼此挤压竞争,造成引文中所描述的小编/总监实际上不知所云的悲惨生活。
对计量问题的反抗
要应对(很难说“消灭”)上述的问题,有“消极”和“积极”两类作法。所谓消极作法,主要用意在于减少无谓的大量复制,一来减少内容泛滥,二来即使要用烂内容赚钱,也只保障原创者可以赚到。理论上方法如:
- 以严刑峻法吓阻盗用内容(最好是可以);
- 以区块链之类的技术,来协助著作权所有者追踪原创内容的流向、以及被使用的方式(但这离实际应用也还有一段距离);
- 放弃遏阻复制的方式,以C授权之类的方式反向操作,推动内容转载、甚至鼓励使用,再以因此增加的内容传播设法获利。这一点理论上做得到,但是很难,也有无法追踪“扭曲文章内容、改动作者名称”(如后面所提到的“假文”问题)所造成的负面效果。
比较积极的方法则包括(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理论上”):推动将文章品质转换成量化指标的作法,让高品质文章可以在经过语意分析、内容分析、资料查核(有些这类分析确实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语料库来做)之后,得到相对客观的评分;并且在某种质、量指标交互运算的算法之下,让好文章得到合理的评价和报酬。
这一点已经有人在做,例如美国的写作平台Medium,就不采用其他地方常见的“打赏”方式,而是由作者自行设定文章是否收费;读者在缴交每月5美元会费之后,由Medium根据点击、互动量、以及包括品质在内的一些指标(但计算方式没有对外公开),来决定如何将收集来的会费分配给各篇付费阅读文章。
由于即使是不缴费的读者,也可以每月试读三篇文章,所以Medium也还不算是完全封闭的付费墙。
此外,记者出身的法国专栏作家Frederic Filloux,就在学界推动各种“量化文章品质”的技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行(例如下面这篇引文所述,从网页结构的技术面入手),但碰到不同语言的语意分析,又会是一大障碍。
当然,在这种模式之下,“量”和“扩散能力”还是有着松散的正向关系:而且因为内容的目的在于经营品牌,所以“质”方面也必须跟上,甚至(表面上)必须令人有“这个人的文章就是因为品质好,才那么受欢迎”的印象。
然而,这种印象多半是商业操作的结果(这里说“操作”并没有贬意;我们创造的、或是消费的很多好东西,都是商业操作的成果)。
知识消费市场的商业操作
举例来说,这些都是精心规划的商业操作:
- 帮你读书,号称让你在短时间内吸收精华;
- 让你有觉得很快就知识充满、法喜充满的印象(这里不说“假象);
- 让你觉得掏点小钱买书或听讲,有针对知识焦虑、时事焦虑的疗愈效果;
- 在某些知识传播受限的地方,为你的思考和困惑打开一个暂时的逃避缺口(或许就是一般口头常说的“脑洞大开”),让你觉得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一份足够剂量的自体多巴胺,实在是很值得。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时间上不需连续、从主要架构中拆解出来的片段知识或开解,并且精准打中人们对时间不足、知识不足、自由不足的焦虑,然后从中获利。
简言之,就是“将破碎化的知识放在商业架构,而非学术架构之中卖钱”;这也是说书人(商业架构)和学校(学术架构)之间的差别。
再次强调,我不认为商业操作有什么不好、也不需要去比较说书人和学校之间的优劣;一来因为两者本质一开始就不同,而且一个是做学问、一个是求满足,只要童叟无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没什么好挑剔的。
唯一的差异是,因为两者的学习本质不同,你或许有机会通过学校教育、甚至自学而成为某方面的学者;但通过碎片知识则比较难,变成“知识虚胖”的机会可能比较大。
但如果你的目的并不是成为学者,而是随时可以掉两句实用书袋的知识消费者,那就不用计较这一点了。
碎片知识的市场
所谓碎片知识的问题,并不在于是以碎片形态呈现,而是“去脉络化”的问题。有些知识即使“碎片内容正确”,但是在去脉络化之后,会变得不完整、容易错误解读、或是被创造者有心扭曲,这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所谓脉络(Context),用最简单的白话来说就是“上下文”,这对于某些知识是很重要的;但因为碎片化的本质,就是将知识抽离脉络,所以很难去适当容纳或说明它,也因为如此,相对容易从这里出现出现问题。
举两个对照的例子:
- “人类有206块骨头”是相对不需要脉络的知识(所谓“相对”,是因为后面还有些知识,例如“人出生时其实有大约270块骨头⋯⋯”,但基本上即使去掉前提例外等等,这个叙述还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 “五百强的CEO都看这本书”的叙述(这种说法很常出现在所谓管理鸡汤文章标题上):有证据证明他们都至少摸到过这本书吗?“看”的定义是什么?他们都是自己去买的,或者其实是出版社寄给他们每人一本,于是就可以自称他们都看过了?
也因为如此,如果你已经自己建立(或是通过某些体系“被建立”)了一个知识架构、或是用来过滤信息的逻辑体系(例如看到“财星500大⋯⋯”时就会提出质疑),因而清楚自己追求的方法和目标,就可能对于来自他人转述的去脉络碎片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知识内容和脉络的关系
前面提到学校和说书人的不同,还有一点就是许多context还是得通过“教授”和“学习”的过程来完成,不是那么容易靠自己来建构。
当然,还是有高人能从无到有,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学习作为“骨架”的context需要思考、推论、辩证,跟学习作为“肉”的知识(多半只要吸收理解就好)方法是不一样的。
举例来说,学习、创造、运用主观的“历史观”,跟听见、理解、记得客观的“史实”,就是相关但不同的两件事。
注:关于“史观”和“史实”,实践上来说都有很多不客观、捏造、隐藏、为胜利者服务的地方,但这里就先忽略了。
有架构的学习,是可以叠合、内化、融会的;去脉络化的学习则比较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漂浮在说书人的口水上),即使没有走错路,站在学习的解度也容易事倍功半。
只能说,这年头一肚子碎片、但是盖起楼来整个歪掉的“专家”很多啊。
但重点是,并不是说碎片化学习不好,而是要看“碎”的是形态还是内容。如果已经有架构,内容破碎并没有关系。
我自己有很多知识是看漫画(例如捏寿司的手法)、或是看洗发水瓶子上的英文字学来的(例如“protein”),如果是用这些破碎知识往架构上添肉,或是仍然保留着有脉络的学习(读整本书、上课、或是讨论),但借由碎片来补足,那就还是有帮助的。
说到罗辑思维
从一开始那篇引文谈“新媒体梦碎”,牵扯到破碎知识,其实自己也有点意外;主要是因为文中提到了先前被大量转述的《罗振宇的骗局》一文,原来是被炮制出来的假文。
我要说的是,因为种种缘故,我对罗振宇贩卖的知识和商品一向兴趣不大;但我并不会说他的体系是个骗局。因为:
- 前面说过,只要诚实交易,商业操作并没有错;
- 即使无法带来长期的个人成长,至少你在接受到知识或商品时已经获得满足,他卖给你的是这个,你也很清楚;
- 没有好的骨架去容纳你买来的这些肉,是你自己的问题。
也因为如此,当有人写文章说是“罗振宇的骗局”,我第一时间就没信,也因此幸好没有中招。所以说,有自己的思考架构是很重要的;优点是就跟买鱼买肉一样,会有一些基本的过滤和鉴别能力。
但这也是有缺点的:在形成自己特有的判断和挑选习惯之后,难免也会因为自己的成见和挑三捡四,错过一些可能很不坏的好鱼好肉。
题外话:这一点在挑漫画看时特别明显。
结语
因为从新媒体谈到计量带来的问题,再谈到一些可能通过品质量化来解决的方式,再扯到破碎知识的市场;这是有脉络的,但我没有特别安排,只是顺着自然延伸出来的思考路径来走。
这篇应该没有提供什么知识,但或许对于思考上述这类问题有一点帮助。
如果您现在已经是知识经济体系之下的活跃消费者(付钱才算),那么无论您接收的是来自谁的信息、有什么样的满足、甚至因而达到了什么成就,都请受我一拜。
因为,无论有没有架构、碎片知识有什么好坏,这些都是站在第三者立场的风凉话;要得到知识上的心理层面满足是很难的,如果有人能够提供、您也通过付费成为这个经济体系(没人付的话算什么经济)良好正向循环的一部分,大家心里得到某种疗愈,这样就够了。
至于“新媒体”,原本就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对于某些人来讲,它就跟送快递一样是一份工,对某些人则是达成自我使命的一条捷径;对某些人来说,则是快速弄一笔钱来烧烧的幌子。这些跟许多原本的产业并没有什么不同,有希望、有失望、有骗局、有梦碎。
有时候,也许是发现得太晚,或是太早睡着了。
作者:孙志超,小米科技投资部,MIUI生态负责人,微信公众号:weixinsunzhichao
本文由 @孙志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个人这确实是知识付费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与学校体系化的教育知识所带给人群的益处相比,其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但知识付费自2016到现在,发展不过2年,想要这个行业现在能够达到能与学校体系相竞争的水平,确实有点要求过高。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行业所对应的用户需求确实非常大,但行业的成熟、完善,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长时间的坚持(ง •̀_•́)ง
核心竞争力就是工作之后的人群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完整地接受学校式的体系教育,故碎片化知识才如此流行,说白了是因为时间的碎片化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
你这么一说,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一瓶不摇半瓶摇的“专家”,但是讲真的,要形成自己系统化的知识不是那么容易的。学校里学的固然系统,但老师也有自己的片面观点,书里的东西要真的消化,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不是短期内能达到的。对于一个想“野蛮生长”的人来说,看碎片化的文章等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经常是觉得自己看了很多文章,但真要做起事来还是感觉知识不够用,真的是“知识虚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