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行业的格局与破局:玩家部分(二)
本文旨在整理当前国内智慧停车行业的现状,并对于主要玩家进行简单分析与评价,最后站在C端用户的角度,思考智慧停车的破局之路。
*注:本文素材采集至2017年6月,很多内容失去了时效性,如有需要,各位看官还需自行更新
主要玩家生存状态分析
1. 版本迭代
下图为主要16年11月至17年5月间,主要玩家版本迭代情况
从上图可知:绝大多数玩家40~50天迭代一个版本,PP停车目前迭代速度行业第一,平均19天迭代一次。但16年11月以来,主要竞争对手ETCP、停简单、蜜蜂停车的迭代均变慢,而其他玩家的情况不一。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
- ETCP等功能已趋近完善,发力市场,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变少;
- 停简单的营运进行了战略级的调整;
- 因为11月,停简单进行了亿级的B轮融资,因此不太可能是遭遇了问题;
- PP停车的迭代意识及研发力量可见一斑,是很大的优势。
2. 融资情况
(1)ETCP
- 2016.10.13 B轮 15.5亿人民币 万达集团;
- 2016.08.01 战略投资 5000万人民币 万达集团;
- 2015.06.08 A轮 5000万美元 易车网、经纬中国、源码资本、SIG海纳亚洲;
- 2014.04.18 Pre-A轮 数千万人民币 经纬中国;
- 2012.12.05 天使轮 数百万人民币 上海融翼资本。
(2)亿车科技(蜜蜂停车)
- 2017-06 A+轮 4000万人民币,盛势资本,泰丰富盛股权投资基金;
- 2016-02A轮 8000万人民币(奋达科技(泓锦文基金) 、腾讯、同创伟业);
- 2015-01天使轮 1000万人民币。
(3)停简单
- 2016.11.02 B轮亿元及以上人民币 (红星美凯龙、峰瑞资本、中民投、复星集团、千方科技);
- 2015.09.22 A轮 2000万美元 峰瑞资本;
- 2015.04.10 天使轮 数百万美元 峰瑞资本。
(4)e代泊
- 2016.06.15 A+轮 数千万人民币 米其林;
- 2015.09.21 A+轮 数千万人民币(赛马资本、国泰君安);
- 2015.03.16 A轮 1600万人民币(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涌铧投资);
- 2014.04.18 天使轮200万人民币投资方未透露。
目前最近的,也是金额最大的几次融资,出现在2016.06~2017.01这段时间,ETCP与万达飞凡进行了现金+资源置换为主的15.5亿的融资,造就了ETCP上百亿的高估值,这也对其他玩家的融资产生了推动作用。
- 停简单收获了峰瑞资本联合复兴集团、千方科技的投资,在停车场、智慧交通领域获得了极大的资源;
- 亿车科技融资比较顺利,获得了腾讯的投资,是目前所有同行中唯一一个获得BAT投资的,但B轮融资比起A轮不升反降,有资本运作的嫌疑;
- e代泊数次融资金额都不够大,而且两次A+,代表经营模式很有可能受到了资本的质疑。其中投资方赛马资本,亦是小猫停车的投资方。
ETCP、复兴集团,近期热衷于收购欧洲顶级停车场运营服务商Q-Park,ETCP机会很大。
功能横向对比(略)
主要玩家分析
1. ETCP
公司名称:北京悦畅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谭龙
成立时间:2012.01
愿景: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停车场运营商,让停车更美好,改变车主用车方式。
当前规模:
- 在中国一二线核心城市设有分(子)公司近20家;
- 投资控股和参股相关企业10余家;
- 集团员工规模数千人;
- 企业市值近百亿元;
- ETCP已开始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多国陆续设立中外合资公司和代表处,业务范围辐射全球;
- 合作车场超过10000家,覆盖车位200余万,安装车道超过1.5万条;
- 日均覆盖独立车主超过150万,月停车交易超过3500万笔。
融资情况:
- 2016.10.13 B轮15.5亿人民币 万达集团;
- 2016.08.01 战略投资 5000万人民币 万达集团;
- 2015.06.08 A轮5000万美元 易车网、经纬中国、源码资本、SIG海纳亚洲;
- 2014.04.18 Pre-A轮数千万人民币 经纬中国;
- 2012.12.05 天使轮 数百万人民币上海融翼资本。
合作资源:
- 万达;
- 易车网;
- 2016年,ETCP从“跑马圈地”的1.0阶段进化到“生态化、场景化、体验化”的生态共建2.0时代;
- 在ETCP众多合作伙伴中,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赫然在列,更有万达集团、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金地集团、美团、飞凡网、龙湖地产、万科物业、物美集团等各行业巨擘深度战略合作;
- 车险平台直通万连,二手车平台人人车等十几家车辆服务商。
运营模式分析:
主要卖点:
- 主打ETCP-城市停车“悦畅通”系统,提供不停车电子收费管理系统,通过给车主发行P卡,P卡可在所有ETCP停车场不停车电子支付停车费,从而实现城市停车“悦畅通”;
- 绑定信用卡或其他支付方式,自动代扣;
- 会员系统及福利;
- 查违章、加油卡充值、二手车估价、购买车险等车主服务。
渠道推广:
- 地面推广;
- 与大型物业深度合作。
产品体验分析:
它出的体验完全不像它的LOGO这么糟糕,是超乎预期的好。无论是哪一个竞争对手,在体验上都不能完全超过ETCP。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体验不好的地方,导航栏以及车辆的状态,还有菜单的排列都是够糟糕的。
天气限行放在最不重要的地方,其实完全没有意义,可见ETCP的商业化比用户体验更重要。ETCP是封闭的产品,只能通过手机验证码登陆,如果没有登陆,那么就不能进入应用内部。
对于ETCP来说,C端用户来自于B端停车场,ETCP不依靠线上运营获取用户。ETCP获取实时车位的能力,让其他玩家望尘莫及。ETCP的密度铺的很到位,至少在深圳来看,它真的是在拿密度,而不是地标。
E米商城是它的积分,也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外包出去的板块。在这里它吸纳了许多商家的产品,在做低成本的用户粘性的维护。
ETCP会员卡是一个爆款功能,相信很多玩家也是想做这一块。但很无奈,如果要做这个,停车场的密度是很重要的。
不过他的算法很有意思,3个月,98=115,那么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绝大多数用户在3个月内只能消费98元,平均每个月33元;115/98=117%,优惠17%。ETCP要用3个月内使用98块实现17%的收支平衡,这个能做到吗?
我认为三个月只能够实现3~5%的收益,那么他其实控制用户消费金额在105元左右。那么ETCP应该是要亏损的,亏损在10~13元之间,这些钱用来维护用户粘性很显然是值得的。
但是ETCP一定是要赚钱,因此就开启其他服务,只要保证转化率,那么ETCP就可以从中赚钱。如果用户使用服务的客单价是100元,那么要平衡收支,转化率需要达到10%。这部分用户很显然已经是高质量用户,转化率较高是很可以理解,但是想要达到10%的转化很显然是很难的。
因此就需要客单价高于100元,这样来说,逻辑就理顺了。
ETCP的会员卡有很多想象空间,以后可以搭载多项车辆会员卡的功能,或许是值得我们去参考的。
搜索停车场的体验也很不错。
- 从某种程度上看,ETCP的的确确是不需要停车指数的;
- 关于停车场,信息十分简单,没有做任何的文章。
最值得说的就是各项停车服务了。
全部都是接入页面体验,功能很是强大的服务商,自己做不好就接入最好的,很明显,如果要做这些服务,etcp的做法是无比正确的。
ETCP在部分服务做了自行设计,保证了体验,这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可能是ETCP做的战略方向上的尝试。ETCP的服务商已经够多,但是缺少了代泊。
这个倒可以理解,ETCP做的是停车场运营,帮助用户在停车场获得更好的服务,而代泊却让用户不经过停车场,代泊的服务却可以由PP停车等更重C端的玩家接入长租车位除外,这是ETCP停车场的月卡续费的功能,依然没有出现线上租位的服务。
这么多的超简单的车主服务,又是这么的低频,换成是任何一个,我都不愿意去下载。但有了停车这个高频的需求,我打开的频率就大大提升了,那么这些服务融合在一起,使用频率也提升了,这是一个说的通的逻辑。
最重要的是:提升产品的使用频次N及使用次数T,那么最重要的是铺停车场S。三者都是正相关,总价值=N*T。
还有一个办法是提高每个用户的使用频次n,单次使用时长t,总价值与S*n*t正相关,那么提升n及t也是正确的逻辑。另外单位时间、单次使用的客单价提升的话,也可以影响整体价值。这可能是机会把多个低频的,体验极佳的产品合在一起,真的就创造了极佳的用户体验,这也应该是我们需要效仿的。尤其是哪些相对价值不高,但是有一点需求的复杂服务。
总结与预测:
- ETCP是一个停车场运营公司,重心在于B端停车场;
- 重密度,在一线城市抢市场力度大;
- 并不依靠线上对于C端用户的推广,除了积分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维护用户的设计;
- 接入大量体验较好的下游第三方服务商,用停车的高频提升这些服务的曝光,进而产生收入。在这里,可以推测ETCP的一个颠覆的逻辑:停车不是需求(或不存在痛点),停车是(其他需求的)解决方案;
- 会员卡的推广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是搭建标准的很好的一步,对停车场密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具备门槛优势;
- ETCP认为长租车位具备很大的市场,而它要做的是帮助车主快速向停车场续费,不排除未来以此为出发点,ETCP会打造停车场的“告示牌”,成为停车场的发声口;
- 本身跟ETC没有什么关系,未来有改名的可能。
2. 亿车科技
公司名称:深圳市前海亿车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CEO余志登
成立时间:2014.11/2015.05蜜蜂停车上线
愿景/solgan:
- 致力于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解决城市停车难;
- 面向全球提供领先的路边临时占道停车管理,与路外停车场收费管理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及车联网增值服务;
- 近期目标是解决用户停车难的痛点,并以此切入车联网领域,远期目标是在停车管理运营的基础上,为中国的亿万车主提供更多的汽车后市场增值服务;
- 蜜蜂停车,够爽够快。
当前规模:
- 拥有技术专利20余项,在智慧停车领域已有5年技术积累,是国内“路内路外停车+充电桩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唯一供应商;
- 总部位于深圳,并在全国各地设有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和分(子)公司。
融资情况:
- 2017-06 A+轮 4000万人民币,盛势资本,泰丰富盛股权投资基金。
- 2016-02A轮 8000万人民币(奋达科技(泓锦文基金)、腾讯、同创伟业、2015-01天使轮1000万人民币)。
合作资源:
运营模式分析:
- 泊云:亿车科技潜心研发,面向城市停车运维管理和车主服务,推出的整体信息化集成解决方案;实现了停车位数据采集、状态监控、停车位查找、用户注册、充值缴费、执法监管等多项创新功能,是ITS智能交通领域和IOT物联网领域的交叉创新典范。
- 蜜蜂停车;
- 骆驼快充。
主要卖点:
- 精准(几乎无误差)实时车位;
- 所有停车场均系使用了蜜蜂停车的;
- 出入场速度够快够爽。
渠道推广:
- 地面推广;
- 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合作,定制智慧停车软件。
壁垒:
- 智能硬件技术强;
- 暂无盈利压力,产品功能单一,体验较好;
- 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
产品体验分析:
蜜蜂停车体验不错,视觉也比PP好,可见是有投入的,并不是像我之前以为的那样。
创新的默认显示停车场列表模式而不是地图模式,很多在地图上看着很远,很绕的,其实距离并不远。
蜜蜂停车只显示自己合作的停车场,而且在深圳停车场比较集中,体验很好;很多车主去找停车场的时候,要么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停车场,要么选择自己目的地的停车场,比如:天安门停车场,无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种,使用列表模式用户都能准确判断。
那么地图模式的好处是什么?选择多?这个并不是什么好处,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
诚然,但不是最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蜜蜂当前的体验也不是最好,如果点击停车场还能看到地图,我想是更好的体验。
因为用户如果不熟悉这个停车场(他的确很有可能不熟悉这个停车场),那么他看完基本信息之后,最想知道的应该是停车场的位置。而使用导航是一个很重的操作,并不是很合适。而蜜蜂的停车场详情显示的也只是多了一个收藏功能,一个路线功能,以及一个收费参考功能。
收藏这个功能不放在外面可以理解,但是路线就是一个接入地理位置以及导航之间的东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实属鸡肋。收费参考的确很有意思,但是对于车主来说,有位停明显比价格重要的多。
因此用户不会因为这个功能就很愿意点进来,因此点击列表中的停车场后应该跳转至地图。这样虽然不符合交互逻辑,但却更符合用户预期。
如果用户熟悉停车场,那么他下一步应该是点击导航,不需要查看详情。
计费单独做bar,更能体现出这个产品的简单,重心围绕着停车;极少数没有做积分的产品,蜜蜂很有可能对缴费转化率很有自信,还说明在现阶段蜜蜂停车并不准备在推广上花钱;停车场详情这里多了认证和收费参考,可以借鉴。
app非常简单,视觉设计也是明快
总结与预测:
- 亿车科技侧重于数据,依靠宜停车这种模式(虽然效果不好),获取大量的数据,切入车联网,后期才会考虑汽车后市场的增值服务,因此初期产品体验极佳;
- 从迭代节奏,产品体验上看,蜜蜂具备一支专业的产品、研发队伍,具备将事情做对的能力;
- 由于蜜蜂停车具备一定的推广能力,且只显示已开通蜜蜂停车的停车场,因此在理论上是具备给停车场引流的能力,会是在拓展市场中一个卖点;
- 亿车科技虽然侧重点在于蜜蜂停车,但其他业务也没有放下,所以专注的程度可能会有不足。
3. 停简单
公司名称:北京停简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柳文超
成立时间:2014.12/app上线时间2015.02
愿景/slogan:
- 停车就是停简单;
- 未来停简单将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这包括:停车场全面的智能化、停车场运营升级、停车场业态升级、停车场资产管理、以及城市的停车管理。
当前规模:
- 在全国已经发展上千家合作车场,覆盖了40余万车位;
- 线上线下平台日处理停车业务峰值超 100 万笔;
- 已累计为 750 万辆不同的城市机动车辆提供超亿次计费和支付服务。
融资情况:
- 2016.11.02 B轮 亿元及以上人民币 (红星美凯龙、峰瑞资本、复星集团、千方科技);
- 2015.09.22 A轮 2000万美元 峰瑞资本;
- 2015.04.10 天使轮 数百万美元 峰瑞资本。
合作资源:
- 锋瑞资本(投资uber);
- 千方集团;
- 乐视共享汽车“零派乐享”。
乐视汽车的对外投资公布出来的有充电桩运营平台电桩,并与停车运营平台“停简单”达成合作;乐异还”是乐视同合作伙伴合作推出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车辆可以平台内在所有停车场里自由穿行,动态控制车位。
例如:当用户从A到B之后,车辆在B点自动上线,然后可能再去C,再去D。该系统能基于车辆潮汐调度的智能算法,根据取还车网点负载情况调节优惠费率,让用户调度车辆实现动态平衡。
- 停简单目前也已经和地产企业、停车产业基金、新能源运营平台、分时租赁企业(乐视零派乐享)达成合作,以实现和消费场景、充电场景、交通工具社会化运营、智慧交通等的打通
- 苏宁物业,战略合作。
运营模式分析:
- 全流程渗透模式;
- 依靠与停车场及大型物业公司公司达成合作,开展实时车位、车位出租等服务。
主要卖点:
- 车牌识别后台管理、道闸;
- 出入场支付不停车通行;
- 主要服务B端;
- 周边车位饱和度;
- 信用额度,另外一个钱包,用来奖励用户和促进使用。
渠道推广:
- 国内主要一线城市的重点区域与多家停车管理公司建立了合作,覆盖大型商业与公共停车场,主要服务B端;
- 与苏宁等大型物业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产品体验分析:停简单的周边车位饱和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实用性就很是未知。
- 地图模式及列表模式体验一般,并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 违章查缴、车位预约、充电服务反复出现,使用频率却很低,怀疑只是没东西放才做的设计;
- 只支持验证码登陆,整个APP就连一级页面都有H5做的,视觉上保守,可见停简单并不擅长C端;
- 缺乏有认知的功能或交互视觉的设计;
- 停简单没有积分,使用了信用额度,官方补贴自动出场,下次需要补交上次费用才能够继续使用信用额度,单笔最大信用额度200元;
- 有效的帮助停简单吸取用户,及收集用户信息;只是垫付,那么极没诚意,误导用户,引发真实用户的愤怒,同时也给停简单造成了一定的财务的隐患。如果说的清楚是做单笔的垫付,那么承担一定的账期风险,也是有价值的。
总结与预测:
- 停简单是一个典型的老二型的公司,无论是市场、产品、合作资源都有一定的能力,但都不够突出,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上,本人并不看好;
- 停简单拿到融资后,产品迭代速度明显停滞,近期又与苏宁物业做了战略合作,猜测停简单未来可能做更多的与物业合作大量推广停车场的战略规划;
- 注重商业逻辑的峰瑞资本连续投资停简单,可见停简单的商业逻辑是具备可行性的,未来停简单的生命力应该是足够长,也可能在同行中较早达到自给自足;
- 获得了千方科技投资,可能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交通数据,也会将自己的数据同步给千方,未来在数据上可能有发力点。
4. 停车百事通
公司名称:深圳市前海硕极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李国伟
成立时间:2013.08
愿景:致力于减轻因停车难造成的交通拥堵、尾气排放、资源浪费等问题,积极为打造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智能交通出一份力,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当前规模:
- 安卓下载量全行业第一(明显刷量嫌疑);
- 据传能够提供实时车位数的停车场数行业第一;
- 2016.01自称已经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成都、重庆、苏州、杭州等近30个二线城市,获得了近8万个停车场的数据信息。
融资情况:2016.07.20 A轮 数千万人民币 松禾资本
主要卖点:
- 地图定位,显示周边停车场的剩余车位;
- 停车费用信息,寻找性价比最好的停车场;
- 停车场出入口定位,停车场导航;
- 路线指示,让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位置。
5. e代泊
公司名称:上海泊友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吕叶(连续创业者,拥有十余年汽车后市场、汽车互联网创业经验,创办了汽车服务连锁品牌“龟博士”,停车场广告平台“泊客传媒”)
融资情况:
- 2016.06.15 A+轮数千万人民币米其林;
- 2015.09.21 A+轮数千万人民币 (赛马资本、国泰君安);
- 2015.03.16 A轮 1600万人民币(平安创新投资基金、涌铧投资);
- 2014.04.18 天使轮 200万人民币投资方未透露。
合作资源:小猫停车
运营模式分析:
- 招募并培训代泊从业者,围绕着机场(临停、急停频繁的场所)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 以代泊为切入点,利用代泊这段时间,进行其他的汽车后服务。
主要卖点:
- 代客泊车及自助停车;
- 自己出品的爱车养护服务。
渠道推广:
- 与机场物业进行合作;
- 地面推广机场周边停车场。
产品体验分析:出乎意料的差劲,体验和服务都很糟糕,而且很明显的额缺乏规划,市场拓展能力非常的弱。
总结与预测:
- 代泊作为最直接的解决用户停车难的解决方案,被资本市场看好。然而,代泊对地面推广以及代泊从业人员的高要求,注定了代泊对地理位置的依赖性很强,在缺少资本推动的情况下,发展缓慢,目前国内市场玩家寥寥,e代泊估值并不高,已经是市场第一;
- e代泊能够支持的停车场很是有限,而且从业者也并非e代泊自己所讲的经过专业训练,app体验也比较糟糕,甚至达不到作为服务商入驻其他app的标准;
- 代泊受到天然的频次低,地域限制,以及各处业务限制的影响,注定推广缓慢,未来一段时间也很难有所突破,所以寻求变现可能是e代泊现在需要做的。
6. 捷停车
产品体验分析:捷停车给我的感觉有这么几个。
- 功能特别多,强大。有许多都是很有意义的功能,只是现在应用的还不够充分;
- 关于订单的状态。给我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他是按照已绑定的车辆的状态来进行展示。这样其实并不存在什么高下之分,只是在设计上简单无脑很多;
- 有些意外的是,虽然这款app整体体验非常糟糕,在一级菜单上的逻辑也出现了一塌糊涂的错误,但是居然也跟PP停车一样想到了表盘设计。
国外先进解决方案
1. Q-Prak
成立时间:1998
当前规模:
- 经营的停车场遍及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英国、芬兰、荷兰、挪威、瑞典、爱尔兰等10个国家;
- 超过6100个停车场、83.5万个泊车位和2500名员工;
- 在其中四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剩下6个国家也都位列TOP 4;
- 每天都有约100万汽车司机使用Q-Park的停车服务。
融资情况:ETCP、复兴集团、和记黄埔争相收购中。
运营模式分析:
- 高端停车服务;
- 房地产;
- 餐饮;
- 休闲娱乐。
主要卖点:
- 停车前服务:比如:用户可在其官网或关联的第三方网站,进行车位预定和信用卡支付。同时可通过其网站或app,获取停车场的实时信息。
- 无票系统:此前,用户进出停车场多通过购买停车卡,但这种方式耗时不便。用户出入Q-Park停车场可直接刷信用卡或者购买其季度车卡,随后停车场会直接通过信用卡进行扣费。
- 自动车牌识别(ANPR)系统:可识别车牌或者是欧洲车辆独有的电子标签,定位车辆位置,引导车辆到最优停车点。
- 和无票系统搭配的,是其QCR后勤系统:考虑到停车场的无人自助情况,QCR的员工24小时在线,为用户提供援助,比如:用户突发身体状况或汽车抛锚等,后勤基本会在15分钟内赶到现场。
- Q-Park还在大学城、火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场所提供零售、休闲娱乐等设备或服务,比如:为商业人士提供擦鞋机,为远途旅客提供应急免费雨伞等。
2. Parkme
愿景:全球最大的实时停车数据商
当前规模:
- 全球领先的实时停车位数据供应商,为包括车载导航、地图商、市政、停车场运营商和终端车主提供服务;
- 全球最大的实时停车数据库,覆盖7大洲的64个国家,超过3200个城市的84000个停车场,覆盖车位超2900万个。
融资情况:已被全球最大的交通数据服务商INRIX收购。
运营模式分析:
- 向包括宝马、特斯拉、三星、谷歌在内的400家企业提供实时交通数据;
- 数据采集:集中数据,合作资源方;
- C端用户。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2周内的车位预测信息;
- B端用户,主要是车载导航和地图商,为TOMTOM、INRIX、微软BING等提供数据服务。
产品体验分析:
- 在parkme身上,总能看到国内玩家的影子,可以认为国内产品受到parkme的影响颇深;
- parkme在美国鲜有对手,停车场密度极高;
临停、预定及包月是parkme的三大核心功能,在首页很清晰的进行了展示。
对于停车场提供的服务,parkme也做的很到位,方便用户去筛选,服务而不是广告。
parme有两个我曾考虑过,但国内玩家均没有开发的两个小功能parking timer和mark my car。
整体风格很清新,简直是对iOS8设计规范的最佳诠释,传递给用户轻松、愉快的感觉。
总结与预测:值得产品、设计持续关注,对于诸多体验上佳的功能及交互,应借鉴。
玩家部分分析总结
- 绝大多数玩家40~50天迭代一个版本,主要玩家没有明显掉队的趋势;
- 2016.06~2017.01这段时间,主要玩家陆续迎来了新一轮的融资,估值集体提升;
- ETCP、亿车、停简单都更加侧重停车场的拓展,而且在一线城市更注重密度的铺设,竞争激烈;
- ETCP的功能、体验均很强大,接入大量体验较好的下游第三方服务商,用停车的高频提升这些服务的曝光,进而产生收入;
- 停简单更加热衷于与大型物业或者资本合作,进行资源的链接,产品、运营能力偏弱;
- e代泊为首的代泊产品,发展受限,体验不佳,如果要接入,需要做诸多考虑;
- Parkme和蜜蜂停车在用户体验方面都是很好的参考对象。
参考资料:
《互联网停车,下一个独角兽公司崛起?》,中信建投证券,2016.02
《“互联网+”城市智慧停车指数研究报告》,艾瑞咨询,2015
《2015年中国停车O2O研究报告》,企鹅智库,2015.06
《2016中国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静态交通所,2017.06
《李嘉诚、复星、泛海和首钢都想把Q-Park收入囊中,智能停车为什么这么热?》,苏一,2017.03
#专栏作家#
朝聆夕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移动应用客户端产品经理,关注移动社交、教育等领域;拒绝空谈的行动派,爱深度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第三篇呢
求第三篇
能不能求第3篇 😥
超爱看,博主,第三篇嘞?
写得挺好的,还在等你的第三篇呢,不会真被车场找了吧+1
一个月了,你的第三篇呢,不会真被车场找了吧
分析的很细,期待第三部
思路挺乱的,大概30%是错的
本文作于2017年5月,是我将几个月内搜寻的资料整理而成,因此更像是随笔,所以展示的更多是大框架
你说思路挺乱的,大概是因为我未经整理的随笔的写作手法
至于有多少现在看来是错的,我不清楚,应该错误的会更多,但你也谦虚点,妄言说30%是错的,就好像自己知道100%对的一样
很多内容过时了,比如融资情况、APP页面,为什么去年5月份收集的,今年六月才发布
因为之前还在业内,不能发。后面发出来面向读者也不是从业人员,内容都懒得更新了
很细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