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量的名义:明星片酬天价,互联网封杀成瘾

1 评论 2097 浏览 10 收藏 10 分钟

以流量的名义,明星片酬比房价还高,互联网之间的互相封杀越来越急。

小崔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因为一场私人对战,著名主持人揭开了娱乐圈整个行业偷税漏税的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连股市都跟着感冒。恐怕这是冯小刚刘震云和崔永元这些当事人都未曾料到的结局。

或许我们只看到这与电影《手机2》有关,却忽视了真正的手机因素。这么说,有三层意思:

  • 第一,事起电影《手机2》给小崔造成了伤害,愤而扒了娱乐圈的粪,折腾出如此大动静;
  • 第二,小崔这两天在接受采访时都说,没想到影响这么大。为什么会这么大?就跟真正的手机有关了,再精确一点讲即手机背后的吃瓜群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下,明星动辄日进斗金,一件龙袍50万,4天6000万片酬,都在强烈刺激着“贫者”本就脆弱的神经,好不容易有人振臂一呼了,每部手机背后的手指都快速跳动起来。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为这种舆论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搁15年前,你就是两抽屉合同,也很难掀起这么大风浪。
  • 第三,可能很少有人把近期同样喧闹的互联网领域的“头腾”大战和娱乐圈这点事儿联系起来,但随着小崔在采访中爆出越来越多的娱乐圈潜规则,这两件事背后的逻辑也越来越像,简直就是异曲同工。这一点,才是社长这篇文章最想谈的。

总之一句话:以流量的名义,明星片酬比房价还高,互联网之间的互相封杀越来越急。

都是流量惹的祸

这两天,多家媒体对小崔进行了采访。在阴阳合同之外,小崔也“聊”出更多关于娱乐圈的潜规则。

其中,小崔提到娱乐圈的“买收视率”,何其相似,在互联网圈叫“刷量”。但看似一个简单的潜规则,背后却隐藏着推升片酬飙涨的逻辑。电视台负责买剧的人,以购买播出为筹码,要求片方必须请哪些明星,没这个明星就不行,当明星成为指定用品时,漫天要价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小崔说这个钱会分给“金手指”一部分,因为人家是名副其实的“点人成金”。

但是小崔的重点在于指定的明星也带不来自然收视率,所以片方不得不“造假”,而造假的成本越来越高,中间只是不小心暴露了“金手指”们的潜规则。但我们更关注,“金手指”们为什么非要指定明星?难道只是为了事后分成?如果是这样,也太低估他们了。毕竟,一些面子工作还是要做的,电视台毕竟不是他们家开的。

金手指们也是有KPI考核的,不能瞎指,谁有名气,谁有收视号召力,谁才有可能被“指”,而分成赚钱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所以,我们看到了即使不会演戏,也能同时出演五六部戏,抠图都行。当然,小崔也不忘吐槽一下这部分明星中的代表——小鲜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流量成了万恶之源。因为有流量,电视台才能招商赚钱,因此金手指们也就有了流量考核,所以金手指们喜欢指那些人气明星(最起码表面看有人气);进而明星就能坐地起价,天价片酬横空出世;如果没带来收视率,收视造假越来越猖狂;如此,明星又显得人气很高,又可能被金手指点到名,再坐地起价……从而形成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也就是小崔说的,脏成了一个圈。

所谓阴阳合同,反而是这个循环中一个副产品。明星获得高收入,但是又不想纳税,按照我们的税率,这部分不是个小钱,三分之一要上交国库,所以通过种种手段来避税。

在这样一种产业生态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各得其所,唯有税收和那些广告商们吃了点亏。

我们回过头来看最近的“头腾大战”,背后何尝不是一场流量引发的战争乱象呢。而这种屏蔽来屏蔽去的事情,并非从今天开始的。

无论头条如何解释,微信限制抖音、头条在朋友圈和群内传播是此次大战的主要原因。按道理来说,既然腾讯明确指出头条和抖音是触发了阈值才遭限制的,那头条系产品另寻出路不就可以了。

但是这谈何容易,地球人都知道,微信和QQ是国内最大的流量池了,直接从腾讯引流显然是最省事的。腾讯一旦下了逐客令,对于头条来说是致命的。纵观头条系的所有产品,盈利模式只有一个——贩卖流量,向广告商收钱。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逻辑:今日头条的盈利模式即流量,流量是头条的生命线;微信、QQ拥有超大规模流量池;所以,头条希望从微信和QQ进行一些导流,成本低效果好;但是腾讯不愿意了,各种规则之下,限制了头条系产品;头条更不愿意了,既然不能黑微信后台,总可以在PR方面“报复”一下吧,所以我们看到张一鸣和马化腾在朋友圈斗嘴,今日头条全网推送新华网那篇文章,随后还各自发起对对方的诉讼。

你看,所有的喧闹背后还是流量。

小崔的“药方”与互联网的“无解”

对于娱乐圈的怪象,小崔在接受采访时也给了几条建议。比如,要把电影、电视剧制作的各个系统打通,因为电视剧购买、电影发行、院线上映等等会影响剧组和内容制作。他还拿法国举例,任何电影必须放满两周,没人看也要放。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打破“唯流量”导向,从供给侧和流通侧保证多元化,而削弱对流量的考量。但是社长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最起码在当下,互联网思维依然大行其道,流量驱动是商业第一动力。

但是,对于娱乐圈,这毕竟算是小崔打击之后给出的一剂“药方”。而互联网,截至目前,也没看到有谁能提出一个解决互相封杀问题的方案,反而愈演愈烈。

要说这种互相封杀最早引起舆论关注,当属2010年时的3Q大战,腾讯与360为争夺用户的电脑桌面,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之后就是淘宝屏蔽微信,忽然用户发现在朋友圈和微信中打不开淘宝链接了。当然之后很长时间,都说是微信封杀了淘宝。但是从当时的各自规模来看,作为强势方的淘宝屏蔽微信,某种意义上是不想将淘宝的流量导给微信。毕竟在2013年,淘宝已经成长了10年,而微信刚刚崛起两三年。

同时,当如日中天的微博感受到微信威胁时,也禁止了用户在微博中发布带有微信二维码的内容,要知道,当时新浪微博是微信最主要的流量来源之一。

再往后,就是微博封杀头条,关闭了接口,头条再也没办法从微博随意抓取内容。

再就是最近的“头腾大战”,甚至裹挟进了央媒体。而就在这场战役进行时,很多人忽略了,在618前夕,在微信中好像无法使用淘宝口令了。

这到底是不是流量之争,其实看看这几场著名战役的主角便知,基本都有腾讯的影子,谁让你拥有微信、QQ两大超级流量入口呢。因此,很多企业呼吁正当竞争,希望反垄断,但是恐怕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尤其是流量红利时代一去不复返,这种声音也是和小崔一样,只能是呼吁一下。

就这样,以流量的名义,明星片酬还会一路高歌,头腾大战也不会是最后一场流量争夺战。

 

作者:Mr.FLY

来源:微信公众号“字头社(ID:zitou23)”

本文由 @Mr.FLY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家痛恨的并非天价片酬,而是粗制滥造能力与价值严重不符,痛恨这背后的猫腻!希望这次小c能够彻底血洗娱乐圈,净化一下这肮脏的土壤,不要误导了下一代!现在的小孩眼里只有钱,长大的梦想是当明星,简直是国之不幸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