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频频爆雷背后,网贷行业依然警钟长鸣

1 评论 2827 浏览 10 收藏 14 分钟

接二连三的平台暴雷事件,不免令众多投资者担忧,网贷行业也因此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至于网贷要走向理性化发展目标,或将是一场警钟长鸣的持久之战。

网贷领域近期又出新状况,先是交易量达800亿元的理财平台唐小僧爆雷(“爆雷”指P2P平台因逾期兑付问题或经营不善而停业)。再是受唐小僧影响的同类平台联璧金融,不久之后,也遭到用户挤兑,后因多种因素影响,联璧金融也没能摆脱爆雷的命运。

至此,被称为民间四大高返利平台的唐小僧、联璧金融、钱宝网、雅堂金融基本全部停业。

在此之前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6月份以来网贷行业出现问题的平台是5月份的近2倍之多。

接二连三的平台暴雷事件,不免令众多投资者担忧,网贷行业也因此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令人惊讶的是,随着P2P网贷平台整改备案期限的临近,一些不合规的中小平台正在加速“阵亡”趋势,网贷行业的发展理应趋向理性化,如今这一局面的出现确实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但其实从网贷市场所反馈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抑或是整个网贷行业,三者距离理性化的发展目标其实还为时尚早。

理性化论断频频出现,实际却远未到来

2013年,网贷行业倒闭潮来袭,到了下半年的10、11月份,出现问题的平台突然增多,集中倒闭现象也较为突出,直至年底才逐渐平息。彼时,出现倒闭潮可视为行业初期发展的正常优胜劣汰现象。

到了2014年前期,行业内每月依旧有平台陆陆续续倒闭,年底“跑路”平台数量突然再度迎来爆发。当时,在利率整体下行,诈骗与自融等行业乱象仍存的情况下,投资人逐渐趋于理性。

然而平台“跑路”现象并未就此停止,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6年,网贷出现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一直在提升。从2013年的93家,到2014年的394家,到2015年达到1700家,2016年甚至累计高达3345家。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问题平台仍旧高达2058家。

2016年P2P网贷行业迎来了监管元年,也迎来了大调整、大洗牌时代。此时关于网贷趋于理性的声音再次响起,也让人产生了网贷行业野蛮时代即将结束的错觉。直至2017年,关于网贷行业迈入理性发展时期的论断再次出现……

而实际上早在2013年网贷行业倒闭潮过后,就有人做出了网贷行业正在从非理性化向理性转变的论断。而行业趋于理性这一论断,放在今天似乎同样适用,但参照四大高返平台集体停业这一现象来看,网贷行业距离理性化发展似乎总是差了一截。

“花式获客”下,用户风险意识仍有待提升

今年5月中旬,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全球数字财富报告2018》显示:参与互联网理财的用户,虽说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相比传统理财平台的用户要更高一些,但在具备相关的风险意识和搭建投资结构的能力上,还是略有欠缺。

拿唐小僧等高返平台为例,从以下两种不同的获客方式,或许更能直观体现用户在风险意识能力上的缺失。

首先,如上线不到一年成交量就破百亿的唐小僧,在获取用户手段上有自己独特的“高明”之处。先是声称自己拥有所谓的央企背景,同时在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植入广告。

如唐小僧曾经推出的“100元3天返50,1.3万元37天返500”等高返利活动,层层包装和广告轰炸,为唐小僧赢得了裂变式的传播效应,也取得了截至去年8月份注册用户超1000万的“傲人”成绩。

一般来说,当下人们的警惕性正在不断提升,为取得用户信任,平台所下的功夫要比以前更多,何况是唐小僧这种目标客户为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但唐小僧所获取的巨大用户规模,似乎也可以说明用户在面对高额的利益诱惑时,对风险的警惕性或许会相应降低。

其次,与唐小僧类似的是,另一高返平台联璧金融采用“0元购”路由器,满月后返现399元为卖点,吸引用户在其平台上投资。撇开这一操作本身的合理性不谈,从受唐小僧影响的联璧金融出现集中兑付现象来看,在同类平台出现危机之时,用户才意识到其中巨大的安全隐患,可见用户对投资的风险评估依旧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此看来,两家平台获取用户的方式虽然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使得用户“愿者上钩”的,还是高返佣这一巨大的诱惑力。

总而言之,虽说互联网理财用户对风险的容忍度相对较高,但从两大平台来看,用户还是缺乏相关的风险评判意识。在唐小僧及联璧金融巨大的高返佣利益面前,想必抱着投机心态入局的用户不会少。

由此也可以引发另一思考,网贷用户的警惕意识居然需要依靠平台的垮台来唤醒,这对网贷行业来说或许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趋向,同时也是网贷行业非理性发展的一个缩影。

两种思考和一种信号

民间四大高返平台集体停业,是否会成为网贷行业真正走向理性化发展的终极标志?

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肯定的是存在问题的网贷平台仍旧没被肃清,现存的平台不一定都合规,现存的合规平台后期不一定合规,后期出现的平台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合规。

但从四大高返平台集体暴雷事件中,我们可以产生两种思考:

  • 一方面从平台角度来看,在行业获客成本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为降低获客成本而滋生的一批铤而走险的平台,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也提醒着网贷行业内的玩家们,这种长期利用高额返利方式维持平台运转的不健康的发展渠道,繁荣来得快去得也快。
  • 另一方面从网贷用户角度来说,需要注意的是,投资风险与所获得的回报一般情况下相辅相成,收益越高也就意味着所要承担的风险越高。高额返利所带来的“益处”不仅短暂易逝,同时也隐藏着不可估量的风险。

但用户在复杂的风险评估系统面前终归是盲目的,许多人群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并不足以撑起自身的投资需求。对此,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提出的几句“口诀”或许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很危险,至于超过10%以上的,就得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同时从整个网贷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民间四大高返平台集体阵亡也为行业释放了一个信号,随着民间四大高返平台狂揽资金时代的落幕,高返利的网贷行业“亚健康”状态似乎也迎来了阶段性的终结。而不论各家平台的暴雷现象出于何种原因,均离不开整改二字。

尤其是使得行业内人心惶惶的整改备案期限将至之时,那些大额标的,超高利息等违规产品纷纷被下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转折点。但由前面所提的用户在巨额返利面前所表现的非理性一面可知,多家网贷平台集体停业以及违规产品的下架,并不能视为网贷行业已经走向理性发展的标志,反而只属于漫长的理性发展过渡期。

网贷行业距离真正的理性化发展之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网贷领域前景大好,但行业发展依旧警钟长鸣

可以确认的是,达到真正的理性化之前,网贷行业的前方还有许多地雷。

  • 原因之一,网贷行业乱象依旧,尤其是P2P所涉及的问题较为繁冗复杂,市场调节能力有限;
  • 原因之二,迄今为止网贷领域出现问题的平台数量依旧在上升,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时间内,网贷平台“跑路”的戏码依旧会继续上演,主动清盘退出的企业还会出现。

一路向前,国内网贷行业已经走过了10年以上的发展路程,也经历了多个发展侧重期:从纯信用的起步期,到高速扩张期,再到自融乱象凸出的风险高发期,进而迈向如今的合规整改紧迫期。每个阶段下来,也能看出网贷行业正在向理性发展目标迈进。

但整改备案等外部因素并不会遏制网贷平台的发展,相反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网贷理财在整个互联网理财用户中的位置权重并不低,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由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的《互联网理财指数报告》预计:

2018年底,互联网理财规模将达5.36万亿,到2020年或达15.5万亿。

此外网贷之家发布的行业年报显示:

2017年全年网贷成交量相比2016年增长35.9%,到2018年全年,网贷成交量有望突破3万亿,占据互联网理财规模的60%,份额将占据整个互联网理财领域的半壁江山。

由此看来,网贷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当前存在问题平台那么多,在一些中小平台自身难保的前提下,未来巨大的成交量由谁创造?

答案显而易见,诺大的成交量缔造者,将是那些处于行业内的头部平台。与消费金融等许多行业一致,同样处于冰火两重天的P2P网贷,两极分化的市场格局也较为明显,一边是深受市场青睐的头部平台纷纷谋求上市,另一边却是为寻求合规伤透脑筋的中小平台。

综合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网贷行业的发展依旧难以到达人们所说的理性高度。而所谓的网贷理性化发展的表现,应该是以平台合规为首要条件,其次在遇到风险之时,平台与用户表现临危不惧,互相给予信心。

至于网贷要走向理性化发展目标,或将是一场警钟长鸣的持久之战。

#专栏作家#

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国内首创以禅宗与道学相结合参悟互联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结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文化以及创新精神。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专栏作家

刘旷,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海南三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购团邦资讯创始人、知名自媒体。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