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杀手Ello的创始人揭秘

1 评论 5077 浏览 0 收藏 9 分钟

笑天涯说:前几日我发了几篇关于社交新星网站Ello的文章,它胆敢站出来挑战Facebook的霸主地位,想必它的创始人也不是一般的小角色,让我们来看看Ello创始人的故事吧。

时至今日,创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则。比方说年龄不能超过 30 岁,最好是辍学生。公司得开在硅谷或起码是附近。已被已有 10 亿用户的巨头把持的市场最好不要碰。最重要的是永远也不要写什么宣言。

可是 Ello 创始人兼 CEO Paul Budnitz 似乎把上述所有的规则都打破了。他修完了耶鲁大学的学业,他今年已经 47 岁了,他的公司设在远离硅谷的佛蒙特伯灵顿,他要进入的是一个别人想不不敢想的市场—Facebook 把持的社交网络。在 Facebook 的广告收入高歌猛进之时,他旗帜鲜明地写下了反 Facebook 的宣言:简单、美丽、无广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Ello 就从几十个艺术家的网上会所变成了一股强劲的病毒式传播现象,现在已经有超过 1 百万人等待接受邀请加入这个 Facebook 的无广告替代方案的 beta 版,尽管它还没有移动 app,只有 web 版。

媒体对 Ello 的爆炸性增长的态度复杂。有的表示惊异,有的表达讽刺。有人认为这是注定失败但永远也不会放弃建设努力的乌托邦,因为类似的努力此前很多人都尝试过了,但最终都失败了。


不过 Budnitz 对怀疑论已经习以为常,因为大家对自己以前做的所有事情也都是这种态度。他以前做过设计精良的钛合金自行车,被自行车圈的朋友认为是头脑发热。更早以前他还开过一家玩具公司,所有玩具都是他的街头艺术家朋友设计的限量版,销售对象是成人。大家称赞那是一个“伟大的商业计划”,不过听起来挖苦的成分更多。

但是他的玩具公司 Kidrobot 是成功的。其限量版兔子玩偶受到了法瑞尔•威廉姆斯等人的青睐。不过现在他已经赢得了更多科技文人的关注。

艺术家只是表象,骨子里是黑客

他曾经更像是一名程序员而不是艺术家或设计师。作为一名教授和一位社会工作者的儿子,Budnitz 小时候每天晚上都会骑上他的十速自行车到加大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科学馆去折腾那里的计算机。然后他决定去耶鲁学物理。但是在攻读学士学位中途转学美术之后,他又开始买起了丝印衬衫,然后又把复古的衣服引入到中国。他曾以 35000 美元的价格把一条为马戏团踩高跷演员准备的 Levis 牛仔裤卖给了日本的一位收藏者。

Budnitz 说,他的许多生意其实只是为了贴补他那“疯狂的艺术电影”。但是他在骨子里仍然是一位计算机极客。《连线》杂志在 1996 年首次报道他的时候,他为了切割自己 16 毫米的电影《距离太阳 9300 万英里》而把 Adobe 的 Premier DVD 视频编辑软件给黑掉了,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互联网身上不足为奇。

当 Budnitz 首次在 Tumblr 上看到广告时,他知道这张网病得不轻了。他还记得广告突兀地展现在页面上时给他留下的恶心感觉。那是一则 JC Penny 的女性紧身裤广告。互联网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他觉得现在已经到了互联网的网络电视时代,这场游戏变成了广告能放多久才会把观众赶跑。对此感到无比厌烦的 Budnitz 认为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来做事情。

于是去年他跟一些设计师朋友决定建设自己的社交网络。

酒好不怕巷子深

在丹佛的一家咨询公司 Mode Set 的帮助下,他们开发了一款没有广告、只有黑白图片的极简主义风格的服务。然后服务逐渐成为了 Budnitz 和他的近百位艺术家朋友都想用的社交网络。本来这项服务完全是私密的。但是到了年底的时候,这群好友成千上万的其他好友也想上 Ello。

于是为了让服务可以扩展,他们从佛蒙特州的一家 VC 筹集了 43.5 万美元。其目标不是要接管世界,而是为了能不断开发出他和其他人都想用的东西。也就是说,服务会保持与广告绝缘。对于很多人问 Ello 时不时要跟 Facebook 竞争的问题,Budnitz 认为 Facebook 根本就不是社交网络,而是一个广告平台,而 Ello 才是真正的社交网络。(嗯,10 年前的 Facebook 这是这么自认为的)

广告对用户有可能是不利的。开发者的社交网络 GitHub 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 GitHub 上面也没有广告,但是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生财之道—让大公司为托管的代码支付数百万美元。Ello 也必须找到自己的赚钱办法,而且它认为自己的收入也应该来自于用户本身。

一个简单的计划

跟 GitHub、Evernote 等服务类似,Ello 也打算采取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尽管 Ello 目前处于 beta 版,给大多数人提供的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界面,但是用户通过付费将可以使用额外功能。商业化的办法有点像应用商店一样,额外的功能可以 1、2 美元卖出去。用户可以选择和改变 Ello 的界面,每个人的 Ello 都可以不一样。

Budnitz 称极简就是网站的目标。他们秉承的是 Dieter Rams“更少,但更好(less but better)”的设计哲学。Ello 上面没有嵌套菜单。

就目前而言,Ello 还处于初始阶段,问题不少,也许功能也略有不足。搜索做得也还不好。但是这家公司渴望替代 Faebook 的感觉显然已经更加强烈了。去年 8 月,网站刚刚发布的时候只有 90 名用户—全部都是 Budnitz 的朋友。然后私密状态下运营了将近 1 年的时间。不过到了本周一的时候,Ello 最高峰的时候每小时能收到 5 万条入会申请。对此 Budnitz 说,我们的确希望扩张,但是不想扩张得那么快。

其实与其说 Ello 的火是因为它的好,不如说 Facebook 做得太糟。一周前,Facebook 强制实名要求引发了一群以艺名注册的拽步舞者用户的反弹。而 Ello“你不是产品”的宣言,以及对假名的宽容令其受到了互联网用户的热烈欢迎。对此 Budnitz 认为这也许是因为有些人生活在出去可能就会有危险的地方,因此才酝酿出这股巨大的出逃潮。Ello 当然要敞开怀抱欢迎他们。这不是说这个网站能够挑战 Facebook,也不能保证 Ello 成为赚钱机器,但是显然它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许你只要做你想要的,然后其他的就会跟着来?

关于Ello的另外两篇文章:

“不实名、无广告”的社交网站Ello火了,但能活下来吗?

Ello 的反 Facebook 立场

本文转载自:36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