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火了,团购鼻祖却“卖身”了

2 评论 7627 浏览 15 收藏 13 分钟

Groupon的市值曾一度高达160亿美元,当年谷歌愿意出60亿美元收购都没卖,目前市值只有约25亿美元。连鼻祖都沦落至此,团购已经是夕阳产业了?

最近,褒贬不一的“团购电商”拼多多小跑去上市了,团购起家的美团也正在奔赴上市的途中,这些“借鉴”了国外团购模式的“独角兽”们,正在试图收割着资本市场的红利。和中国市场热火朝天不同的是,美国那厢,团购似乎是“每况愈下”。

最新消息,团购鼻祖Groupon正在寻求“卖身”。Groupon的高管和代表在过去的一个月,正积极与潜在买家进行接触,并且已经与多家上市公司取得联系。更有媒体放出风声,阿里巴巴和IAC有意收购Groupon,阿里巴巴2016年曾买进3300万股Groupon股票,持股比例接近6%;IAC的CEO乔伊·莱文则是Groupon的董事。

着急把自己出手的Groupon股价已跌至不到5美元,远低于IPO后的高点。要知道,Groupon的市值曾一度高达160亿美元,当年谷歌愿意出60亿美元收购都没卖,目前市值只有约25亿美元。

看来,Groupon“不太行”了。连鼻祖都沦落至此,团购已经是夕阳产业了?

仅次于谷歌的公司

Groupon的前身是一家帮助各种请愿者征集支持者的网站,名为the Point。理想很伟大,现实很骨感,由于用户量太少和无法盈利,2008年10月,网站已处在关闭的边缘。

而the Point的创始人安德鲁•梅森,用今天的话来说,应该叫做“连续创业者”,在分析后台数据时发现,the Point上最热门的活动居然是团购。

梅森认为:

团购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就重新做了一个专业的团购网站,也就是Groupon。

Groupon每天只推一款折扣产品、每人每天限拍一次。2008年,恰逢金融危机,消费者们普遍消费欲望低迷,商家积压大量库存,这种可以刺激消费和解决库存的商业模式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欢迎。

接下来,Groupon的增长速度可谓“一骑绝尘”。从2010年到2011年,Groupon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营收同比增长就分别完成了927%、415%的飞跃。在09年Q3季度时,其营收不到400万美元,而到了11年Q3季度,其营收已逾4亿多美元。

当然,资本也不会“放过”这个明星公司,最“火”的这两年,Groupon从一级市场募集资金超过10亿美元。

  • 2008年11月,团购网站鼻祖Groupon成立。
  • 2009年12月,获得3000万美元投资,资金主要来自Accel Partnes。
  • 2010年4月,获得1.35亿美元投资,投资方为DST和Battery Ventures。
  • 2010年11月,谷歌向Groupon发出收购邀约,报价从15亿一路上涨至60亿美元。
  • 2011年1月,Groupon宣布融资9.5亿美元。
  • 2011年11月4日,Groupon在纳斯达克股票上市挂牌交易。

铆足了劲儿的Groupon,一路冲进了纳斯达克。2011年11月4日上市当天,Groupon股价开盘即报28美元,比20美元的发行价上涨了40%,市值高达176亿美元。交易首日收盘时,其市值已经超过了230亿美元,成为IPO规模仅次于谷歌的互联网公司。

《福布斯》杂志将其评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公司”,《时代》杂志将其选入当年最佳50网站之一,《纽约时报》称其可能是史上最疯狂的互联网公司。

梅森成功了。

有媒体称:从来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发展如此之快,也鲜有公司受到如此之多的非议。Groupon当时在美国,和拼多多今天在中国颇为相似,赞美和批判如两股潮水,冲刷着这样一个创业公司。

  • 看好的观点认为:Groupon做了一件看似简单但是没人做过的事,不但提供给商家和消费者一个互通的平台,而且让消费者在消费前就已经付账了,简直是绝妙。
  • 看衰的观点认为:过快的增长速度为Groupon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庞大的市场和营销费用不断吞噬着营收,使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前途堪忧。

像那些行业巨头升起又坠落的故事一样,这回,又被唱衰者说中了。

挡不住的“坠落”

2010年,就在Groupon最如日中天的时候,谷歌向其发出了收购邀约。有观察人士指出:

Google想收购Groupon的真实原因是,Groupon为消费者和商家建立了一个线下的关联,而这个真实的线下的关联,对Google来说具有长久的价值。

价格从15亿美金一路飙升到60亿美金,最终的结果还是“谈崩”了,收购未果。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始料未及。

2012年6月,Groupon的市值已经低于谷歌的收购要约价。上市一年,Groupon的市值缩水81%,甚至一度低至约5.3亿美元。到了2014年,由于前三季财报异常惨烈,股价再次下滑,市值蒸发四分之三。

事实上,Groupon并不是没有做出改变,来阻止这场“从天堂到地狱”的跌落。

和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一样,美国互联网企业挽回颓势的第一招也是裁员。Groupon内部第一个被“干掉”的就是创始人安德鲁·梅森,这又是创投圈似曾相识的一个“创始人出局”的故事。2013年3月,梅森被fire了,理由是背负着亏损责任。

第二招是转型。Groupon背后的金主莱夫科夫斯基决定亲自披挂上阵,并表示“希望Groupon成为一家帮助零售店清仓的大型折扣卖场。”同时,Groupon的目标则是成为本地化的亚马逊或eBay。

虽然放出了这两个“大招”,但Groupon一味激进的扩张策略,导致人力成本高昂,同时,公司营收的一半又都拿去做了营销。“革命”并没有让Groupon变好,反而持续亏损,盈利无望。

值得一提的是,Groupon还曾经试图进军中国市场,但被国内团购同行一致看衰。

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兴曾经对媒体表示:

团购品牌认知度和线下团队培养需要时间,Groupon没有这些优势,而且不了解中国市场情况,不会对中国的团购格局带来太大的影响。

不仅在中国受阻,Groupon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没能打赢“本地军”。2016年,东南亚电子商务平台Fave收购了Groupon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公司,2017年,又收购了Groupon的新加坡公司。

一路磕磕绊绊走来,直到2017年,Groupon总收入下降5.6%,至28.4亿美元,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8年,Groupon一季度营收6.26亿美元,比2017年同比减少7%,又一次没有达到预期,Groupon正在静静的等待被收购。

痛苦的“进化”

和Groupon的经历相似,中国的团购行业也经历过“千团大战”的厮杀和转型的阵痛。

究其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门槛偏低、服务差强人意,以及盲目跑马圈地带来的资金链紧张,中国的团购网站不可避免的“重蹈覆辙”。而其中转型成功的极少数团购网站,最终存活了下来,有些还脱变成了“独角兽”。

团购模式在中国的转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换个概念——O2O,“委身”于BAT,成为BAT旗下的一个生活场景。“千团大战”之后,占据了中国90%团购份额的美团、大众点评和糯米,走的就是O2O的“套路”。

比较早“华丽转身”的是美团。美团翻转了Groupon“商家第一、消费者第二”的理念,用“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替代,寻求消费者的价值。美团旗下的猫眼电影、美团酒店、美团外卖均作为不同的生活场景O2O平台独立运营。2013年,美团称全年销售收入160亿元,实现了盈利。

第二种转型,是从团购的原始模式里衍生出的“新物种”,从诞生起,就带着“电商+社交”的基因。这类团购网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拼多多。

拼多多的招股书描述其商业模式为“创新的团队购买模式”,把网购转变为动态社交体验。得益于微信生态所产生的裂变,拼多多的买家自发传播团购事件,平台由此获得低成本的用户流量和互动。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拼多多平台上的活跃买家数量达到2.45亿人。而在2018年Q1,这一数量上升至2.95亿人。

“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背后,顺丰速运集团总裁王卫、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都位列其个人投资者名单里,而IDG资本、红杉资本、高榕资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买票进场。

资本对团购的热情不减,有分析人士表示,不可否认,团购本身有足够的市场价值。通过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让消费者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获得产品和服务,商户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平台获取一定的佣金,这样三方都获利的商业模式是可行的。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团购模式在中国还有发展空间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有众多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收入较低、对价格较敏感。

如今,“新零售”正在以排山倒海的架势在中国大地上普及,如果未来出现更多的类似名创优品这样比较优质的“十元店”,团购的优势是否还在?长期用低质的产品获客,以及疯狂烧钱跑马圈地所埋下的隐患,是否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集中爆发出来?

为了避免成为下一个Groupon,中国的团购公司应该提前布局,未雨绸缪。

 

作者:陈姝

来源:http://www.cyzone.cn/a/20180712/336003.html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创业邦,作者@陈姝

题图来自作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不属于一个概念….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