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是未来?不,这只是一种回归

0 评论 9617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很多人都在探讨匿名会不会是社交的未来,其实它只是社交网络演进趋势中的一种返祖现象。

10 月 24 日,Facebook 发布了一款匿名社交产品 Rooms,和 Facebook 目前熟人社交的氛围不同,Rooms 主打陌生人基于话题的社交,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互联网蛮荒阶段风靡一时的网络聊天室。

在 Rooms 应用中,不同主题房间内的用户可以通过文字交流,或者建立新的卡片延展话题,房主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例如在音乐主题的房间内,点赞的按钮被命名为「jam it」,象形图案大拇指被替换成了吉他。

无独有偶,国内的匿名社交应用无秘(iOS 端名为有秘),则上线了匿名群聊的功能,让这些匿名的通讯录好友,在更大的化妆舞会中进行谁是卧底的游戏。

过去十年,从希望连接世界所有人的 Facebook 到在 140 字中传递信息流的 Twitter,用户已经习惯了在知晓对方性别、职业以及更多身份信息基础上进行的熟人社交,社交变得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以至于很多做社交类应用的创业者下意识里都会把自己的产品与手机通讯录打通,事实上,这个思路确实有效,信通过通讯录导入,迅速蹿升成为国内第一 App,QQ、微博账号登陆,导入手机通讯录也成为了互联网创业的默认功能。

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却日渐厌倦,越来越多碍于面子的微博转发,和朋友圈「点赞狂魔」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反思,当社交网络上的身份与真实的自己越来贴合,这是否就是人们社交需求的全部?

其实,没有现实身份,只有虚拟 ID,基于兴趣等话题的交流需求从互联诞生起就存在,陌生人则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Rooms 界面

社交一定要有用吗?

在熟人社交产品中,关系与兴趣并不能完全重合,基于此,通过贴标签的方式来在社交关系链中发掘共同的兴趣就成为一种标准做法。

可是,标签化的社交网络思维正让社交变得功利。通过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为用户打上不同标签,再让具有相同标签的用户产生交际,通过连接更多的人,寻找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了现有社交产品的惯用逻辑。

今年用户数据持续增长的图片社交应用 nice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用户为产品打上标签,nice 则基于这些标签,将购买了相同产品的用户推荐给你,短短数个月内「晒」出了超过 200 万用户,每天晒出 15 万张照片,成为年轻人的新欢。

今年进入中国的职场社交产品 Linkedin,中国区注册用户超过 600 万。并在微信中接入 LinkedIn 用户个人信息页面,和强调交流的微信不同,LinkedIn 既不做通讯、也不发照片,他们为你的技能和经历打上标签,强调的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帮助用找到工作和维护社交人脉关系。

以上的社交类应用更加有用,也更容易实现商业化,可惜与此同时却让用户失去了许多乐趣。

2012 年 11 月,一款名为 Whisper 的应用上线,这款完全基于手机端的应用基于陌生人之间的匿名社交,人们可以匿名发布秘密,而所有人都可以匿名评论。此时 Facebook 已经成立 8 年,Twitter 也有 6 年,社交已经不是新鲜事,当父母开始在 facebook 上对你唠叨时,年轻用户开始叛逃,Whisper 挑起的刺激的匿名社交,你不必为过激的言论而担忧,这些内容随后就将在网络世界中消失。

人性的回归

无论是 Rooms 还是无秘的群聊,希望用户沉浸在无所顾忌的内容中,而非发出内容的人,这和标签化社交网络的思路南辕北辙。

没有个人信息,看不到其他人的信息流,标签不存在意义,匿名聊天室的内容成为了关注点,没有积分,没有明星,消除了社交网络上的不平等,有让互联网回归了那个荒蛮的时代。

当年风靡一时的网络 聊天室,为缺乏娱乐生活的年轻人提供了解决寂寞的空间,每个人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非诚勿扰》中葛优饰演的秦奋来到教堂前,忏悔了一天,直到教父坚持不住。

在匿名的面具下,人们开始释放最真实的自己,对工作的抱怨、对组织的不满、对性和对金钱的欲望。匿名社交通过和「陌生人」沟通、互动,满足人类偷窥欲望并消磨自己的寂寞,还能享受短暂吐槽带来的快感。

匿名迸发出了肆无忌惮的火花,舞会结束后,是否又回归寂寞,还是急匆匆地奔赴下一场未知的狂欢?Rooms 目前并不支持好友之间的私聊,但在连接成本如此之低的年代,你也早已不在乎其中一个邮箱货电话暴露在公众场合吧。

社交产品挖掘着人与人间的关系:你和谁是朋友,谁又能成为你的朋友?但塑造成这层关系的「兴趣」、「寂寞」等因素却简化成了标签,成为了附属品,吃久了精粮,你的肠胃也许会开始眷恋粗茶淡饭的日子。

 

来源:极客公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