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属于 HTML 5 的春天才悄然到来

1 评论 4447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对于很多人来说,很有可能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玩过「围住神经猫」,也很有可能看到过各种制作精细而且互动性很强的贺卡或者是邀请函。支撑这些背后的,都利用到了一项技术——HTML 5。然而,从 HTML 5 初诞生到技术标准最终确定却历时长达 8 年。那么,在这 8 年中,HTML 5 为整个行业都带来了什么,标准最终确定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变革呢?

因 Web 2.0 而生

HTML 5 最初的草案可以追溯到 10 年前 Web 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也就是 WHATWG 的成立。

在那个时期,正是所谓 Web 2.0 概念火热的时间。世界范围内的网速变的更快,人们也不想仅仅从网络中获取内容是,而是更多参与到创作与分享中。内容上,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文字和很少的图片,更多视频和动画内容开始更多的出现在互联网上。网页也过去的静态变的动态了起来。让网页看上去动起来,很多时候都需要依赖 Flash 或者是基于 .Net 架构的 SilverLight。

HTML 5 诞生时最初的意义在于减少浏览器对于外挂程序来实现高级的效果。比如在过去,网站所有的视频或者动画可能都需要借助 Flash 进行播放。HTML 5 支持音频、视频在网页中的直接添加也能处理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内容。

也就是说 HTML 5 为浏览器内的 Web 内容变的更加动态,更加符合后 Web 2.0 的潮流。

虽然 2008 年 HTML 5 的第一份草案就已经出炉,但是 HTML 5 真正火起来则源自 10 年乔布斯的一篇文章,指出 Flash 不再必须,HTML 5 在功能上,已经可以取代 Flash。随着以 iPhone 为代表的触摸移动设备的兴起,在移动端,网页中的交互实际与经常在 PC 上浏览使用 Flash 的方式并不相同。这时,iPhone 也放弃了对 Flash 的支持,开始拥抱 HTML 5。

快速发展中的迷茫

由于智能移动设备一方面出货量开始大增,一方面开始纷纷支持 HTML 5 技术,所以,从 2010 年开始,使用 HTML 5 技术进行 Web 的开发也越来越多。

在 2010 年,Youtube 就推出了基于 HTML 5 的播放器,2011 年,包括 Twitter 在内的世界排名前 100 的网站中,有 34% 的网站都使用了 HTML 5 技术。竞争对手 Adobe 也在同年宣布停止开发针对移动设备的 Flash 播放器。一切看上去 HTML 5 正在所向披靡,在移动平台击溃了 Flash,甚至有很多公司开始有了使用 Web App 代替 Native App 的做法,比如说 Facebook。

f9764454d6220e9fc4bd02cdd36e750b

可以说,Facebook 是个十分注重创新而且热衷新技术的公司,比如当初的 Facebook home 以及刚刚推出的 Rooms。当时,Facebook 将宝压在了 HTML 5 身上,而在当时放弃了 Native App 的发展。然而,历经 2 年,Facebook 最终还是放弃了 HTML 5,最后扎克伯格也承认完全押注 HTML5 是 Facebook 移动战略的「最大战略性失误」。

在这背后,实际隐藏着 HTML 5 背后的一些问题,WHATWG 与 W3C 对于这一技术标准的争论持续了很久,WHATWG 更希望 HTML 5 可以快速迭代,W3C 希望 HTML 5 成为一个长期的标准,甚至一度分道扬镳。所以 HTML 5 的最终标准没有被确定,与硬件调用相关的 API 也不完全。而且 HTML 5 在性能上也很难达到原生本地应用的水准,最终导致了 Facebook 放弃了 HTML 5 转向了本地应用的开发,目前 Facebook 中移动端的用户数量占比已经超过了六成。

春天再来

eb9571a93008180cd0f2aa5389906a49

两天前 HTML 5.0 的标准最终确定对于开发者是个好事,会减少开发者处理兼容性上的工作。而且未来 HTML 5.1 以及 HTML 5.2 的标准也会在未来几年确定。更多的新功能支持会让 Web 开发者可以基于 HTML 5 做更多的事情,更符合网页内容多元化以及移动化的现实要求。

基于 HTML 5 开发的游戏或者应用,可以快速的在各种社交平台进行传播,而并不用用户再去相关的渠道下载。更易于传播也能快速的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

属于 HTML 5 的春天,其实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极客公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