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路口,社交产品应该勿忘初心
我常常在思索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一个很显著的问题是:尽管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拥有非常发达的通信网络,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交通讯工具,但是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反而有种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冷漠的感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科技没有让物理层面的距离概念得到弱化么?难道科技没有让沟通变得更容易吗?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难以马上作答的问题,首先让我们从“人类之间为什么要进行交流沟通行为”这个小问题来入手。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类这个种群内部存在着比其它种群更为紧密更加文明的“连接关系”。这种连接关系不是指“个体脱离群体之后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概念,而是指“个体根本不会想到要去脱离群体而去独自生活”的概念。因为前者在大多数的动物种群中也普遍存在,而后者却只有人类所独有:拥有低等智慧的动物种群,只能考虑到眼前的“竞争压力”十分巨大,虽然脱离群体有难以生存的危险,但是如果不脱离群体就意味着马上步入死亡(同类相残),所以动物个体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选择脱离群体;拥有高等智慧的人类群体,一方面由于文明进步人类之间已经很少发生同类相残的事件,另一方面即使个体在群体中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但是在人类个体的潜意识里还是有“脱离种群而独立生活的危险性远远高于在种群之内苟活”的基本生活常识,所以一般情况下人类个体都不会选择主动脱离群体。 在解释完“让人之所以为人的连接关系”之后,真正的问题是:人类种群和个体之间是通过什么办法来实现“紧密而文明的连接关系”的呢?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交流沟通行为。人类之间首先通过交流沟通来传递思想化解分歧,人类种群因此获得了“紧密而文明的连接关系”,从而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发展到“基本实现公平与自由”的现代时期,群体概念经历了从“族群”到“国家”再到“全球一体化”的演进过程,种群或个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也一直都是朝着越来越紧密的方向来发展。理论上讲,人与人之间在宏观方面的“连接关系”越是紧密,那么在现实中人与人的“实际关系”也应该越是亲密才对。 但是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具体就是在开篇当中讲到的那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人们不再有交流沟通的需求了吗?还是交流沟通的难度变得更大了呢?当下的时代还远远没有达到生产力高度发达供应远远大过需求的程度,人们还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合作努力生产才能保证整个种群的基本物资需求。而科技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加高效的通讯网络和更加便捷的通讯工具,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行为过程显然没有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困难——至少在“普通的沟通交流需求”层面来讲是这样的. 人们的交流沟通需求也有“普通或特殊”的区别吗?我认为是有的,就像人们的阅读需求也有浅层和深层之分:有的人喜欢看那些“没有营养”的宫廷戏或者在起点网上看那些乱七八糟的玄幻小说,这部分用户只注重作品的故事性而对其它方面没有过多要求;另一部分人则对这些电视剧和小说嗤之以鼻,专门喜欢看一些像“心灵捕手”这样看似平淡其实很有内涵的电影或者小说,这部分用户最享受在看电影时内心深处那种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的过程;或者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这种现象应该是最为普遍的。与阅读需求类似,人们对于交流沟通的需求也可以按照深浅程度大致划分为:浅层交流需求和深层交流需求。 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与与家人同事朋友的普通交流看作是一种“浅层交流需求”,而当你遇到涉及到人生重大转折或者重大心理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往往又难以实现的“深层交流需求”。深层交流需求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这种需求的强烈程度,更在于这种需求在通常情况下很难得到满足。 换个角度来看,人们通常可以在“环境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与他人进行“相对浅显”的交流沟通行为,但是只有当人们对所处的环境非常信任的时候,他们才愿意进行“深度交流”行为。这种“足够信任”的交流环境通常也非常难以遇到,大多都是靠真实世界中的亲密人际关系来创造,例如闺蜜或者知己。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 为什么在我们拥有诸多社交通讯工具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反而会变得越疏远越来越冷漠?现在我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些社交工具只能满足人们的浅层交流需求,并且在社交工具和浅层交流越来越泛滥的前提下,人们的深层交流需求却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在以“快速而杂乱”为主要特征的网络世界和真实的社会生活当中,有谁会在意一个角落里的人儿的私密心声呢?若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深层交流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话,必定会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他与别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冷淡。所以说实际上并不是科技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而是越来越泛滥只能满足用户“浅层交流需求”的社交产品让人与人之间的“深层交流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之后,人们才会因此变得更加冷漠更加疏远!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有点耸人听闻,或者至少是缺少论据。那么再让我们从另外两个行业市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个是国内的盗版市场,不管是在软件还是在影视行业,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盗版现象。你可以把这种乱象归咎于“市场需求”——国内用户大部分收入较低,在消费不起正版产品的前提下,对盗版产品肯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问题是“这种需求应该被满足吗”? 你消费不起就不要消费好了,你在消费盗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种行为会让版权方蒙受损失,因此有可能失去研发更多新产品的能力呢?在一个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市场大环境中,企业如何获得自主研发创新生产的动力?而对于那些提供盗版产品的“不法厂商”来说,表面上你是在满足某类用户群体的消费需求,但实际上你是在践踏版权方的合法权益,并且这种行为会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推动力。 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的“国产片市场”,整天各种“装疯卖傻哗众取宠傲娇拜金”。有的人说了,观众就对这种片子买账啊,你有什么办法?我倒是没什么办法让全国观众的审美一下子提高到“中上等水平”,但是我知道有种东西叫做社会责任感或者叫做职业精神:你拍不出《阿凡达》《星际迷航》那样史诗级的科幻巨作也就算了,你就不能拍点类似《蝴蝶》《心灵捕手》《少年菀得》这样有深度有内涵的剧情片吗?你偏要迎合观众们的低劣审美情趣吗?在你的眼里是不是只有票房啊?你的内心深处还有没有一点点的认同电影人是同教师一样具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作用的崇高职业? 所以说有的时候企业不能把行业发展不利的全部责任都推给市场(OR用户)需求,虽然你暂时还不具备改变市场乱状的能力,但你至少可以对某些不合理不健康的需求“Say no ”!咳咳,有点跑题了额。最后再让我们回到文章的标题中来,当人类社会正处于“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路口”的发展阶段,社交产品们正在怎么做,以及它们应该怎么做? 微博开创了个人媒体新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世界的见解。表面看起来它拥有“终于释放了人们的表达欲望”的巨大价值,但是你们忘记曾经的“博客网站”是怎样在开启了“人人都可以写文章做媒体”的新媒体浪潮之后,如何被时代所抛弃的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让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事情本身并不具备十分巨大的价值,在西方某些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这早已是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只是在这个比一切社会制度都先进一万倍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终于能够“自由发声”的一时狂欢造就了博客和微博的阶段性成功。然后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一项基本公民权利的时候,当一种比微博更符合时代特征更简单易用的软件工具出现的时候,微博必然会步博客的后尘,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当中的一道标记,仅此而已。 至于微信,也不过是符合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阶段的所有产品当中的佼佼者,它的成功主要依靠两大因素,即“市场先机”和“背后有腾讯这个互联网巨头做支撑”。微信的确让交流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了,但是在满足人们的深层交流需求方面,它几乎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微信在未来的价值是“有限度”的,它也并非无法打败。目前来说,不管是在国际或者国内的社交通讯市场上,微信这款产品都还不具备无法撼动的绝对优势地位。 如果说微信是主打“熟人社交”的市场领域,那么陌陌从其主打“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的功能层面来讲,是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成功范例。但是陌陌这款产品的弱点在于:因为一开始有利用移动用户当中对“约pao”需求较大这种“下等推广策略”的嫌疑,导致它现在已经很难摆脱掉这个让它在一开始取得竞争优势的“负面影响”帽子,它现在说要搞“正经社交”,但只要它不能对自身进行全方位的“手术”,剔除那些“心怀不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非目标用户群体,那么它的未来发展就依然前途未卜。 反过来看Facebook为什么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因为它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了“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可能性(实际上在我们这个时代,还很难实现与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人建立起最简单的连接关系,更别说是建立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相媲美的亲密关系了),尽管它在“满足人们的深层交流需求”方面的作用也乏善可陈,但是仅仅前面那个作用,已经可以让它屹立在时代的顶端不动摇了。 所以不管是微博或微信还是陌陌,都不应该忘了“社交产品”正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关系而被开发出来的,切不可被市场上的乱象所迷惑,也不能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这样才能最终避免它们与自己的“初心”渐行渐远。 本文转载自雷锋网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