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行业报告(一)

4 评论 29057 浏览 147 收藏 55 分钟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共享基础构架的方式,其中的软件、硬件、平台等IT资源将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使用者。而本文是一份详细的云计算行业报告,一起来看看~

第一节:云计算简介

1. 云计算概述

(1)云计算的认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带宽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计算和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计算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人们对于高性能计算能力或海量数据存储空间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网格计算技术迅速发展。

通过互联网将大量的闲置计算资源集成起来,网格计算能够非常有效地处理各类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很好地满足了大量的机构或个人用户对于高性能计算能力的应用需求。

然而,由于网格计算技术更偏重于解决大型的科学计算问题,其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商业计算领域,因此作为网格计算技术在商业应用领域的扩展,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云计算是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 浪潮,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服务能力和计算能力开发大量新技术,例如:Google凭借其文件系统搭建起Google服务器群,为Google提供强大的搜索速度与处理能力。于是,如何有效利用已有技术并结合新技术,为更多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与多种多样的服务,就成为许多拥有巨大服务器资源的企业考虑的问题。

(2)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共享基础构架的方式,其中的软件、硬件、平台等IT资源将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使用者。

云计算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接入虚拟资源池以获取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的模式,只需要投入较少的管理工作和耗费极少的人为干预就能实现资源的快速获取和释放,且具有随时随地、便利且按需使用等特点。

云计算的产生是IT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后产生的“新一代的信息服务模式”。

(3)云计算的特点

1)服务器规模庞大

目前,Google、Amazon、IBM、Microsoft、Yahoo等IT巨头的云计算平台通常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服务器,一般IT企业的私有云项目也拥有几百或者上千台服务器。云计算系统的服务器规模庞大,能够为系统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2)虚拟化

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资源整合成逻辑上统一的资源池, 用户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接入互联网来获取云计算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用户请求的资源来自于逻辑上的云,他们不必关心这些资源所部署的具体位置。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云计算技术的重要特征。

3)高可靠性与高可扩展性

为保持成本优势,大量的廉价设备常常被用来部署云计算系统的服务器节点,导致云计算系统中故障发生频繁,单点失效严重。针对于此,云计算系统通常通过引入各种容错机制,如副本策略、节点同构互换技术等来确保云计算系统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云计算系统的资源动态可扩展,其规模能够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灵活部署调整,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购买任意规模的云计算资源和服务。

4)成本低廉且计费灵活

如前所述,大量的廉价设备常常被用来部署云计算系统的服务器节点,这使得云计算系统的资源价格非常低廉,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此外,通过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将各类IT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统一的部署管理,云计算系统能够实现对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的自动控制和优化管理,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透明的服务,并且可以对云服务进行灵活的计费。

5)通用性

云计算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内容,其服务内容不局限于特定类型的应用;此外,云计算不仅能支持多种类型的应用,其还能够同时运行包括应用计算、数据存储、视频点播等多种类型的应用。

6)以用户为中心

云计算提供了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尽管如此,其非常简单易用,用户仅需在本地终端安装一个云计算客户端,即可从云计算系统获取服务。在此过程中,用户无需改变其原有的工作习惯或工作环境,如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

(4)云计算的分类

1)按照部署方式分类

云计算包括私有云、公有云、社区云、混合云。

私有云(Private Cloud)

私有云是指仅仅在一个企业或组织范围内部所使用的“云”,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等。此类云一般由该企业,或者第三方机构,或者双方共同运营与管理。例如支持SAP服务的云计算和快播私有云就是国内典型的私有云服务。

公共云(Public Cloud)

公共云又称为公有云,即是传统主流意义上所描述的云计算服务。目前大多云计算公司主打的云计算服务就是公共云服务,一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入使用。此类云一般是面向于大众、行业组织、学术机构、政府机构等,一般由第三方机构负责资源调配。

例如: Google APP Engine, IBM Develop Cloud,以及2013年正式落地于中国的微软的 Windows Azure 都属于公共云服务范畴。

社区云(Community Cloud)

社区云是面向于具有共同需求(如隐私、安全和政策等方面)的两个或多个组织内部有的“云”,隶属于公有云概念范畴以内。该类云一般是由参与组织或第三方组织负责运营与管理。

“深圳大学城云计算服务平台”和阿里旗下的phpwind云就是典型的社区云,其中前者更是国内首家社区云计算服务平台,主要服务于深圳大学城园区内的各高校单位以及教师职工等。

混合云(Hybrid Cloud)

顾名思义,混合云就是由上述两种或多种云通过标准或技术联合在一起所组成的混合体,既拥有公共云的功能,又可以满足客户基于安全和控制原因,对私有云的需求。

混合云内部的各种云之间是保持相互独立的,但同样也可以实现各个云之间的数据和应用的相互交换。此类云一般由多个内外部的提供商负责管理云运营,混合云的示例包括运行在荷兰iTricity 的云计算中心。

2)按照服务类型分类

可以将云计算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laaS)、平台即服务(Platfomi as a Service,P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三类。

基础设施即服务(l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主要负责提供虚拟的服务器、存储、带宽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以帮助客户解决计算资源定制的问题。客户可以根据自己购买的权限部署、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而不需花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维护底层的硬件基础设施。

此外,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去更改部分网络组件。目前,Amazon、VMWare,Rackspace 和RedHat都有提供该种类型的云计算服务。

(以房屋为例:Iaas可以理解为自建房,需要建房者自己买建材、请工人、提供设计图纸、自行装修,用户可以完全DIY自己的房子,但需要面对工期长、花费较大、自信维护且建成后不一定符合自己需求的那个问题,中间需具备大量的专业技能。)

平台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环境(或平台),以支持应用从创建到运行整个生命周期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和工具,如虚拟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等,客户可以在该云平台中开发和部署新的应用程序。

但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必须要遵守该平台的规定和限制,如编程语言、编程框架等,Google APP Engine、Force.com、App Fog 都是此类云服务的典型代表。

(以房屋为例:PaaS层可以理解为商品房,开发商提供商品房出售或者出租,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与财务能力购买或者租用自己想要的房子;物业可以提供日常维护,高服务质量。)

软件即服务(SaaS)

SaaS 的概念早已有之,是一种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目前 SaaS 也作为云计算中最为常见的服务之一。软件即服务是将软件服务通过网络(主要是互联网)提供给客户,客户只需通过浏览器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设备接入使用即可。

在SaaS中所提供的软件服务都是由服务提供商或运营商负责维护和管理,客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租用,从而消除了客户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过程。八百客的800APP、Gmail、Salesforce 的CRM等都是SaaS的代表产品。

(以房屋为例:PaaS层可以理解为连锁酒店,用户可依据自己的生活轨迹与需求,随时租赁或者更换任何城市区域的房间,拎包入住,随时住随时走。)

3)按照行业应用分类

所涉及的云计算的类型相对比较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云计算已经逐渐渗入各行各业当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接纳与认同。各种类型的行业云纷纷诞生。其中,制造云、金融云、医疗云、教育云、农业云以及电子商务云等作为首先落地的典型代表,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和成绩。

制造云

制造云是制造业利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其在信息化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依托于云计算技术,制造云实现了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虚拟化、智能化与服务化,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包含制造资源的虚拟资源池,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制造资源等服务,从而智慧地完成期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各类活动。

金融云

金融云是金融机构融合云计算模型及业务体系所诞生的新产物,金融云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海量数据的转移与集中,并提高了金融机构数据处理的能力,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商成本,改善了客户的体验。

医疗云

随着云计算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运用,医疗云随之而诞生。所谓医疗云是指在医疗卫生领域采用云计算、物联网、3G 通信以及多媒体等新技术基础上,结合医疗技术,使用云计算的理念来构建的医疗健康服务云平台。

医疗云将现有系统迁移到基础设施云上,实现了虚拟化和桌面云,并帮助开发了新的基于云计算的SaaS应用,例如:医院管理辅助决策和医院财务的运营管理。

医疗云的诞生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方便了居民就医,减轻了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教育云

教育云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信息化,通过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统一部署与规划,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或老师只需要使用简单的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取学习、资料以及实趁的资源,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减少了院校的成本投入。

农业云

农业云作为智慧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了农业信息化,实现了对大规模农业信息服务的统一存储和部署,并通过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结合,实现了精准农业的监管与控制。随着农业生产中海量数据的产生,农业云将发挥其巨大作用,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电子商务云

电子商务云主要是基于云计算模式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给企业代来了巨大的收益,但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成本也是巨大的,相关服务的费用是相当昂贵的。

电子商务云的搭建可以为中小型企业解决这个问题。电子商务云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办公、软件租用、在线交易、信用评价等服务,帮助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不必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建立电商系统,进行后台的维护,从而可以集中精力更加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发展,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企业效益。

2. 云计算生态链构成

(1)云设备提供商

软、硬件设备供应商是云计算市场的积极参与者以及基础设备提供商。众多的服务器、存储硬件厂商,数据库、安全等软件产品厂商以及网络设备厂商,都希望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为各类企业提供服务,并将其IT环境锁定在自己的设备上。

其主要包括:服务器制造商,储存设备制造商,数据库、安全软件厂商,芯片制造商,嵌入式设备制造商。

(2)云系统构建商

包括云平台开发商,提供云计算平台实现所需的相关技术及软件,开发云计算平台。也称为云系统集成商,将软硬件设施相连接,提供云计算平台建设的解决方案。分为硬件系统集成商和软件系统集成商。

  • 硬件系统集成商是指搭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硬件系统,传统的硬件SI。
  • 软件系统集成商是指负责云计算系统的软件集成业务。

(3)云应用开发商

为云应用服务商开发及提供云计算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分为:通用应用软件开发商和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

  • 通用应用软件开发商:为云计算系统开发通用类应用软件,比如: OA、协作、CRM等。该类应用软件,无明显行业特征,通常可适用于各类行业的用户。
  • 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为云计算系统开发行业类应用软件,比如:银行、医疗、商超、交通等。该类应用软件,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适用于其他行业的用户。

(4)云服务运营商

云服务运营商是云生态系统中真正意义上的面向终端客户实现交付的渠道类型。同时,云服务运营商还可为其他云渠道角色如云服务部署商提供支持, 从而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服务(如混合云服务)。

云服务运营商对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同时,服务运营商需要具备 IDC、ISP等相关资质。目前,工信部已经对IDC和ISP的牌照开放了申请,这为有意在云服务运营商角色上做尝试的企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基本上包括云资源服务提供商(IaaS)、云平台服务提供商(PaaS)及云应用服务提供商(SaaS)。

1)云资源服务提供商(IaaS层)

云资源服务商(IaaS层)是指从设备提供商处获得硬件资源,并通过云计算支撑软件生成资源池,实现资源动态调配,为云平台服务商、云应用服务商和用户提供及时、稳定、安全、顺畅的基础资源服务。

比较常见的有亚马逊的AWS、中国电信与 EMC 合作的“e云”等。这种类型服务的优点是用户只需自己配备低成本的硬件终端设备即可按需租用相应的计算、存储、网络能力,大大降低用户在硬件上的投入。

2)云平台服务提供商(PaaS层)

云平台服务提供商(PaaS层)是指提供灵活的、通用的、可扩展的云计算平台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同时也为云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平台服务。主要包括:八百客 PaaS平台、中服CServer PaaS平台、Sina App Engine(SinaSAE)、Baidu App Engine(BAE)、阿里云云应用开发者平台。

3)云应用服务提供商(Sass层)

云应用服务提供商(SaaS层)是指与云应用开发商合作,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各类应用。这是云计算服务的最上层,也是获利最丰厚、话语权最高的提供商。

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由服务提供商来进行软件的维护和管理、提供软件部署的硬件设施和运行环境,用户不需要再花费巨大的资金在任何一个方面,例如:硬件、软件、以及维护人员上,只需要拥有能接入互联网的终端即可随时随地使用软件。

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这种模式也是支撑企业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最简单直接、投资收益率高的方式。目前Salesforce.com是提供SaaS服务最有名的公司,百度也提供了很多这种类型的软件服务供公众使用。

(5)云服务部署商

云服务部署商以云服务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增值(咨询、培训、定制开发等)服务,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实现盈利。通常包含云整合服务商、云应用培训服务商和云定制开发商三种角色。

  1. 云整合服务商:整合多家云服务运营商的服务,或将客户原有信息化系统与云服务商的服务整合,实现混合云应用,从而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2. 云应用培训商:通过专业培训帮助企业实现由传统信息化系统向云计算系统的平滑过渡。
  3. 云应用定制开发商:以客户业务为核心,在云服务运营商的标准服务基础上,进行定制化开发,使云服务与用户的业务逻辑更契合。

云服务部署商是链接云服务与终端用户中最关键的一环,是现阶段整个云计算生态系统落地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对行业应用有深刻理解的方案商在云服务部署商的角色上有先天的优势。

但现阶段由于云服务运营商的服务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云服务部署商还不是很多,预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云服务部署商出现在市场中。

(6)云服务销售商

云服务转售商以向客户提供标准的云服务订阅为盈利手段,与传统ICT市场中的零售商不同,云计算带来的交付方式的变化给转售商带来了最大的灵活性,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拥有客户资源,即使本身没有任何IT服务能力,也可以成为云服务的转售商。

云服务转售商是门槛最低的一类云渠道角色,但只有伴随着云生态系统的完善后才具有实际的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提供给云服务转售商的生存土壤仍不成熟。

(7)最终用户

云服务的最终归属地,生态链的最终环节。在云生态链中,最终用户和传统 IT生态链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没有自建机房,不存在维护和自建机房。其主要包括:政府用户,企业用户和公众个人用户。

第二节 云计算产业链分析

中国云计算市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生态链正在进一步构建中,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硬件设备供应商、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等众多参与者为用户、企业和政府提供云计算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

从中国云计算市场产业链来看,互联网公司提供基于云的网络平台、在线存储等云端服务在云计算领域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不断推动云计算产业链逐渐成熟和规范。

图1-1:云计算产业链示意图(来源 赵懿)

1. 产业链特点

政府全力推动,产业链发展日趋均衡,产业链价值维度及信息维度对接日渐成熟。

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各级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在信息化浪潮下政府希望布局云计算占据发展先机。因此,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的众多政策优惠和支持,以助力云计算的发展。

政府在云计算产业链的构建和运作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参与企业认识到产业链价值的全局性。在政府推动的作用下,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价值交换与信息反馈日益增多,促进了产业链间价值流和信息流的流通,进一步走向成熟和规范。

资金、技术、信用构建了较高的产业链壁垒,互联网企业成为领军企业。

由于云计算产业呈现出资金、技术、信用密集型的特点,产业外企业很难进入,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因此,云计算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形成了领军企业构建了云计算产业链主体的特点。特别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

扮演多重产业环节,竞合在多个环节内展开。

云计算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技术联系紧密,一家企业往往在产业链中扮演多重角色,布局产业链多个环节以获取更多竞争优势。各主流厂商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展开竞争,面对强劲的竞争环境,企业间的合作也日益增多,不断通过寻求产业内的广泛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最大化发挥优势,以互利共赢的方式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双方的获利。

2. 产业链上游

上游——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与普通的IT设备。

供应商存在着区别,云计算并非很新的技术,因此云计算设备的特点除了一些硬性指标外,更重要的是符合云的思想。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主要可以分为软件基础设施提供商、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三种。其中软件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OS、数据库、虚拟化、信息安全等厂商,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芯片、服务器、储存等厂商,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网络设备和电信运营等。

处于云计算产业链上游的企业通常都是集团大企业。目前,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主要有以下企业:IBM、戴尔、浪潮、惠普主要以提供服务器为主。

戴尔、NetApp主要以提供储存设备为主,思科、华为、Juniper主要以提供网络设备为主。重庆主要以戴尔和华为为主,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也将迎来亚太地区最大的独立电信服务商——新加坡太平洋电信。

3. 产业链中游

中游——云供应商。云供应商主要是提供云服务的供应商,一般以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大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向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以阿里云/腾讯、微软为主,云计算服务对应软件开发有以下三种层次:

图1-2:三个层级软件架构(来源网络)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这类服务称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其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比如:用户有自己的应用系统、软件,但不想购进存储,服务器等硬件的环境,可以把存储、服务器托管在硬件或者基础设施之上。如此,就不用去购买这些基础设施,不用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也不用每三年就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这个成本就可以大大的降低,而且灵活性也增加了。

目前,提供计算服务的企业有亚马逊、Rackspacer、Gogrid、Joyent、Flexiscale、云快线科技等企业,提供储存服务的企业有亚马逊、Rackspace、Google、微软等企业,提供监控服务的企业主要有Cloudkick等企业。

(2)平台即服务(PaaS)

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是把客户采用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用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但客户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配置,就是为客户提供一个应用、开发或者生产的环境。

在现阶段, 提供应用运行平台的企业包括微软、Google、Salesforce.com、 新浪、 SAP 等企业, 提供应用管理平台的企业包括Engine Yard、Trackvia.com等企业,提供应用开发测试部署平台包括 SOASTA、u Test、Cloud Switch等企业。

(3)软件即服务(SaaS)

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运营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各种设备上通过客户端界面访问,如:浏览器。用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等。

比如:CRM,在过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系统就要买服务器,要买存储,一开始就产生很多的购买硬件所产生的资本性支出;随后,随着 CRM 系统用户数量的增加,意味着要买更多的服务器,买更多的存储,还要有更多的人员去加以维护。

目前这方面的企业主要包括Salseforce.com、Net Suite、Google、微软、八百客、Zoho等企业。

4. 产业链下游

下游——云计算延伸产业及增值服务。处于云计算产业链下游的云计算延伸产业及增值服务提供商是最激烈的战场之一,国内外厂商也纷纷由普通的增值服务提供商向云计算增值服务商转型。云计算延伸产业及增值服务商在云计算产业链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他们更加接近最终用户,对行业应用需求了解程度更深,因此是云计算技术成功落地的关键环节。它们主要是配合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更好的为终端用户服务。

处于云计算产业链下游的延伸产业及增值服务商主要包括云计算规划咨询服务商、云计算实施/交付/外包服务商、云计算系统集成服务商、云计算运维服务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云计算终端设备提供商等。云计算延伸产业及增值服务商以自由企业为主,对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要求不受限制。目前处于这一领域的企业主要有VMware、微软、 Citrix、IBM、惠普、戴尔、思科、Intel等企业。

第三节 云计算产业简述

1. 云计算产业特点

(1)云计算产业的经济特征

1)市场潜力大

进入网络时代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加速发展,人类对数据量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IDC2012年发布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Digital Universe)预测,在接下来的8年中人类所产生的数据量将超过40ZB(泽字节),这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会产生5200GB的数据需求。

巨大的数据量需求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云计算的海量存储以及低成本操作位数据需求者提供了最优选择,因此将来云计算产业的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2)高投入

云计算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云计算服务投资高昂,它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尤其集中在硬件基础设施与虚拟化、自动化为代表的网络资源管理技术方面。

一般情况下,云计算中心规模都较为宏大,例如 Google“云”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Amazon、IBM、微软、Yahoo等“云”也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也拥有千百台服务器。

仅服务器的购置就能产业巨额的投入,另外按现代高科技应用和转化规律推算,科研、开发、产业化三个过程的投入比例大约为1:10:100。

这表明:高新技术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程度越高,其资本的投入量越大。

3)高风险

云计算产业具有明显高于传统产业的风险性,其风险由以下四方面构成:技术和生产风险,云计算本身并不是新技术,但其产业链上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存在技术稳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失败风险。

(2)云计算发展特点

1)云服务成为ICT领域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云服务虽然整体产业规模尚小,但是其增长率远高于ICT产业平均水平,已经与移动智能终端一起成为全球ICT产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云计算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快速迭代”的特征,是当前ICT产业技术和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据Black Duck统计:仅到2010年年底,平台型的开源云计算项目就已经达到470多项,其中参与度较高的开源社区版本更新非常快,Open Stack平均每5个月就推出一个新版本,Hadoop则平均每一个月就有一个新版本发布。

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的业务创新也不断提速,2012年亚马逊AWS共推出159项新的服务特性及能力,而仅到2013年 11月份,AWS服务更新就已经达到了243项,同时其服务范围也从最初单纯的资源出租向包括IT资源、网络资源、软件资源、应用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

2)云服务已成为互联网创新企业的重要孵化器

在全球排名前50万的网站中,约有2%采用了公共云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其中80%的网站采用了亚马逊和Rackspace的云服务,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已经形成明显的市场优势。

云服务既可以降低互联网创新企业初创期的IT构建和运营成本,又可以帮助其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而降低运营风险。

美国新出现的互联网公司90%以上使用了云服务。亚马逊、谷歌、微软、Rackspace等云服务的企业用户数均已达到10万量级(微软 Azure用户数超过20万,Rackspace用户数超过10万)。

3)美国领跑全球云服务市场

美国云计算产业体系完整,巨头企业加速向全球扩张,目前在全球TOP100的云计算企业中,美国占84家;亚马逊占全球IaaS市场的40%、微软占全球PaaS市场的64%;Salesforce占全球SaaS市场21%。

欧日等国的发展空间受到美国企业的挤压,在全球TOP100的云计算企业中,欧洲只有9家,日本无一企业上榜。美国政府作为云服务的重要用户,加速了本土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600多家政府机构和2400家教育机构使用了云服务。

4)价格战成为云计算巨头竞争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亚马逊、谷歌和微软三大巨头已经开展了多次云服务的价格战。

亚马逊自2006年推出AWS服务至今,价格已经下调了30多次,7年间价格下降了20多倍。

2012年底,谷歌、亚马逊和微软分别下调其云存储服务价格,2013年4月三家再次降低云服务价格,降价服务类型从简单云存储服务转向虚拟机产品; 2014年3月, Google再次宣布了一系列大幅的降价措施,包括云计算下调32%、云存储下调68%,数据库服务BigQuery更是降价了85%。

亚马逊S3存储服务平均降价51%,EC2计算服务降价38%,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DS平均下降28%,而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服务EMR,按照服务内容的不同下降27%到61%不等。

5)安全担忧促进云保险诞生

云服务的安全问题可能会给用户造成损失,进而引发赔偿问题,因此,云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都希望,能为云服务的潜在风险,进行必要的管理并尽量减少损失。

云保险正是这样一种针对云服务提供的风险管理方式,即对于云服务提供商可能发生的服务失败做出经济赔偿的承诺。云保险可以被云服务提供商作为服务等级协议(SLA)的一部分,也可以由云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伙伴——第三方保险公司单独提供。

2013年5月,世界两个知名组织达成合作关系:国际管理服务提供商行业协会MSPAlliance(MSPA)与经纪公司Lockton Affinity达成了合作关系,将面向全球云服务提供商推出云计算和管理服务保险,2013年6月,美国保险公司Liberty Mutual也开始提供云计算保单。

6)开源项目成为“事实标准”

开源项目成为“事实标准”促进云计算技术发展与扩散除了谷歌、亚马逊、VMware等在云计算技术领域拥有绝对领先实力的公司以外,开源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司进行云计算系统开发的基础。

Open Stack、Hadoop等部分开源项目已经建立起各自的产业生态,成为汇集产业不同环节的事实上的“标准”。核心的开源社区已经成为汇集产业最广泛力量的组织。

以Open Stack为例:截止2014年4月,已经有136个国家的一万五千多名开发人员对其进行贡献,Open Stack基金会的赞助企业也达到346家,这其中既有IBM、Intel、 HP、EMC、Red Hat、VMware等IT领先企业,也有思科、华为、Juniper等传统的网络设备制造商,还有一大批依附于Open Stack平台上的创新企业。

云计算产业界的其它企业也通过开源社区获得了丰富的技术资源,许多企业在开源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独立分支。

2. 云计算产业的市场规模

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2.1 公有云市场规模分析

据研究报告显示:

全球云计算市场从2009年的586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 204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8%。

图1-1 2012-2021年全球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来源IT168)

我国云计算市场空间从2008年的72.7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00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50%,增长率不断提升。

图1-2  2008-2016E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亿元)(数据来源网络)

据IDC的报告中提到在公有云市场,中国与美国相比至少有5年的差距,当中国云服务刚落地的时候,美国已经实现了从企业到公众的成熟应用阶段,公有云应用的市场规模更是天壤之别。

AWS 作为全球无可置疑的云计算领导者,在营收绝对值遥遥领先于其它云计算厂商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增速。201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70%,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2%。

2016财年中报可以看到,AWS营收同比增长61%达到55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165%达到13亿美元,从半年报的数据有理由推测,2016财年AWS依然会保持非常高的增速。

作为云计算的“先行者”,北美地区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5年美国云计算市场占据全球56.5%的市场份额,增速达19.4%。

从服务商来看,亚马逊AWS 2015年收入近79亿美元,增速超过50%,服务规模超过全球IaaS领域第二到第十五名厂商总和的十倍,数据中心布局美国、欧洲、巴西、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服务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Salesforce2015财年营收53.7亿美元,增速32%,服务全球超过10万个企业用户。

欧洲作为云计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英国、德国、法国等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近两年增长放缓,2015年增速仅4.2%。其中西班牙等国家出现负增长,预计2016年增速将达到10%。

2015年日本云计算市场全球占比4.2%,增速7.9%,预测未来几年增速会小幅上升,但仍低于北美国家。预计未来美国与欧洲、日本云计算市场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图1-4 云计算全球市场份额占比(数据来源IT168)

PaaS和SaaS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根据调研机构数据:全球范围内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SaaS 都是云计算市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预计2020年之前企业对IaaS的需求依然强烈,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36.6%,PaaS 平台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8%,SaaS为28%。

图1-5  2008-2020 年各类型公有云增长预测(十亿美元)(数据来源IT168)

目前我国云计算市场只占到全球市场总规模不到5%,这与我国人口规模、商业规模、GDP水平占全球的份额极不匹配,市场提升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图1-6  2008-2020 年各类型公有云增长预测(十亿美元)(数据来源IT168)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等利好政策作用下,近年我国云计算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产业已经走过培育与成长阶段,现已进入成熟发展期,产业格局基本稳定。

企业方面,国内云计算产业各领域主要领先厂商众多,在IT基础设施与系统集成服务,有浪潮信息、华胜天成、浙大 网新和华东电脑等;在IaaS运营维护方面,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百度和世纪互联等;PaaS云平台,有八百客、阿里云、华为和华胜天成等;SaaS云应用软件,有八百客、阿里软件、三五互联、用友软件、焦点科技和东软集团等。

2.2 私有云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云计算市场总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1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71亿元,整体增速31.7%。其中私有云市场规模275.6意愿人民币,年增长率27.1%;2016年增速为25.5%,市场规模达到346亿元人民币。

图1-7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行业报告)

国内私有云市场中硬件市场占主导。2015年私有云市场中硬件市场约为200亿元,占比72.6%,软件市场约41.6亿元,服务市场约33.9亿元。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70%企业采用硬件、软件整体解决方案部署专有云,少数企业单独采购和部署虚拟化软件,硬件厂商仍是私有云市场的主要服务者,其中国内设备厂商已经占据半壁江山。

从用户角度来看,企业选择私有云的首要原因是可控性强,安全性好,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把核心业务系统运行在私有云上,企业管理系统是私有云承载的主要应用。在使用私有云的企业中,70%以上的企业将企业管理系统承载在私有云上,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企业选择将核心业务系统承载在私有云上,未来企业应用将加速向私有云迁移。

图1-8  中国私有云市场构成(数据来源IT168)

BAT砸钱布局做生态,华为拉拢传统企业跑马圈地,巨头们一手抓技术,一手抓资源。但是对于云计算服务市场上的诸如Ucloud、七牛云、青云等等中小型企业来说,不可能有像BAT那样的财力和技术来不断的抢占资源。

因此这些中小型企业就选择差异化战略,不断的专注于某项技术或某一个领域,差异化成了他们立身的根本。比如:七牛一直专注在云存储领域,基于非结构化数据,提供客户一站式的数据服务。青云、UCloud则偏向云计算。其中UCloud更侧重游戏,青云侧重私有云,云巢公司的业务只有云桌面。

2.3 按服务模式划分云计算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IaaS市场是目前我国云计算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2016年达到52.6亿元,未来几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8%,预计2021年将达到122.3亿元。

图1-9  2012-2021年中国IaaS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来源IT168)

目前SaaS的市场份额位居三大模式之首,也受到几乎所有IT巨头的关注。中小企业将成最大消费群,同时基础性应用成为突破口。这是由于越基础的管理需求,越容易接收SaaS应用。

图1-10  2012-2021年全球SaaS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IT168)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和“万众创业”的扶持倡导,新形式的互联网产品和APP极速增加,加上阿里、腾讯为代表的巨头入局带来的技术突破,PaaS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期。

知名咨询机构IDC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PaaS市场将达到1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其整体上升主要与亚太市场的兴起有关,预计亚太市场占比将从14.1%增长到17%。

IDC将爆发式增长归功于人们对PaaS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提升,以及过去几年PaaS厂商对市场的渗透工作。

近年来PaaS愈见垂直化,其覆盖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图1-11  PaaS覆盖领域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PaaS模式云计算创业公司众多,巨头只选择了即时通讯、推送、视频、支付等少数热门领域作为试水,尚未完全切入。

事实上,尽管该领域已经涌进来不少创业公司,但PaaS一直被视为是巨头的游戏,作为中间层,PaaS需要屏蔽底层基础架构的千差万别,又要为上层SaaS应用提供灵活标准的开发接口,这不仅需要巨大的投入,更需要超强的技术实力,门槛之高成为创业公司的发展壮大、维持性能稳定的障碍。

同时,介于此前国内的市场对PaaS的认知度不够,早于巨头进入的创业公司拓展起来也很艰难。

Analysys易观智库去年底发布的《2015年中国PaaS领域开发者服务市场实力矩阵专题研究报告》认为:中国PaaS领域内开发者服务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渗透率不高,一则在于没有大的品牌形成,二则创业产品对市场的影响力有限。

参考文献:

  • IT168的行业报告
  • 赵懿 . 中国云计算行业报告. 国双科技
  • 部分数据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未完待续…

说明: 本文整理目的仅是为学习交流,不涉及商业利益。若文中的数据信息未注明出处或者不准确之处,欢迎随时联系。

 

本文由 @木头与二狗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详细
    辛苦

    回复
  2. 这么多

    回复
  3. 写的很全面,棒棒哒。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