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二手街》看校园市场

6 评论 39403 浏览 54 收藏 24 分钟

目前商业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校园是一块油水很大的市场。无论是商家还是学生都做了各个方面针对于学生和学校的产品。它们涉及到课程、社交、图书馆、二手市场、外卖、社团、招聘等等各个方面。其中外卖可能是最近非常火的一个方面,也得到了许多巨头的青睐。然而大多数应用仍然在处于一个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本文试着从二手市场这样一个点切入,仅针对《校园二手街》这样一个在二手市场领域相对成熟的学生APP做一个简要的产品分析。其中讨论了他目前的一些优势与不足还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探索,试图通过改善现有功能、引入相关新功能来更好地满足现有需求和尝试满足新的需求。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风险是把软件做的非常大而广、最后成为一个集各种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巨无霸和四不像,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做产品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引用一句业内非常流行的话,做得少就是做的多
一、产品概要

产品定位:为指定大学生提供线上二手商品交易平台。

用户群体:指定大学学生

解决需求:校园闲置物品出售需求,校园生活用品购买需求。

当前领域内发展现状:

校园线上二手交易的需求已经被很多大学生和商业人士发现,可能在一个或几个校园内的流行产品能够找到不少。然而至今没有一个统治性的产品来统领整个校园市场(犹如淘宝于电商,QQ于IM)。商人趋利,为什么没有哪个巨头象投资当今正火的外卖产品(饿了么、美团外卖)一样来投资二手交易平台呢?我觉得需要对这个产品的未来前景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今天分析的这款产品属于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目前已经在多校园内进行推广。

二、产品的现在

2.1 产品优势:

《校园二手街》能够在众多的以学生团队为开发主力的校园应用中脱颖而出,其中还是有很多的优点值得学习的。

注意:以下优点产生的前提是:该软件为学生团队开发、与其他学生团队创作的软件进行对比、于二手市场软件进行对比。
  1.界面友好。

UI就是软件的脸。都说现在是个看脸的社会,那么UI对于软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对于用户来说是最直观的。下面放几张截图:
1234
12345

具体UI描述:

(1).界面以浅蓝、深红为主色调,显得整个设计清新而不失大气。扁平化的设计符合当代的时尚潮流与趋势。
(2).图标设计的自然清晰,用户一看就明白代表什么。
(3).动态效果也很好,支持手势的滑动、下拉刷新、上啦加载。
(4).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图片加载过程、刷新后的上边沿显示都有自己独特的logo显示出来。

2.细节处理

学生做的东西,很多都是只注重过程,把整个产品的开发作为一个学习和熟悉技术的过程,真正做出来的产品很少关注用户的体验,以及一些细节的设计。

甚至对他们来说,能做出一个不直接向用户报错、不崩溃的APP已经算是成功了。类似的校园APP可以拿出一大堆来展示他们用户体验有多差。然而《校园二手街》

注意了很多细节的处理,我想这也是他们能从校园APP脱颖而出的关键。以下列出一些细节上的设计。
123456
1234567

 

具体细节描述:
(1).点击搜索后,会重新再有一个界面,专门显示搜索历史,点击其中一项可以直接进行搜索。(商业APP中这个功能可能很常见,但是对于校园产品来说,做到这样还是不容易的。可以看看几款校园产品就能感觉到)
(2).在输入信息的时候,当一个textview获得焦点后,整个Acitivity会整体平移,让用户仍然可以看到所有的填写项。
(3).设置中有“省流量模式”。该应用会有大量的图片需要从服务器端下载。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没有wifi的情况下“省流量模式”还是很实用的。
(4).可以分享到主流的SNS软件,并且在另一端(SNS端)点击分享链接后会进入到一个与分享商品对应的web页面(并且是针对移动端的web,界面也很好。)
(5).在个人页面设置好自己的联系方式后,在发布商品时不再需要重复输入个人联系方式,APP自动填写。
(6).当商品发布成功后,会显示一个页面提示可以将该商品信息分享到SNS端,很贴心。

3.特色功能:

还有一些功能是一般二手市场APP所没有的,比较好的功能。暂且称为“特色功能”吧。

(1)“发现”板块。在这个板块里有一些校园内的 热点话题 ,他们是用户关注的,同时也是与二手交易相关的。这可以说是一种非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以“热门话题”来组织二手商品的分类。这个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使用粘度。当用户暂且不想买卖二手货时,可以在这儿查看一些相关的话题。相关页面如下图所示:(顺便提一句,这个板块跟阿里出的淘宝二手APP“咸鱼”中的“发现”模块很象。。。)

12345678

(2)外部SNS认证

在这个软件中可以设置外部SNS的认证(人人网、微博)。这个功能在一般软件上可能只是锦上添花,拓展交际圈的作用。但是在这样一个涉及到金钱交易的APP中,认证系统除了普遍的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的可靠性。这一点对于交易类AP。来说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一方面,这个软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或者说缺陷。我会在下文说明。

2.2缺陷不足与解决方案:

一个在线上做交易的APP,我认为二手商品”多“、注册用户”多“,并不能代表它有多成功,它能够不断壮大并且能够让用户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交易的成功率。怎么才能保证交易的成功率呢?对于卖家来说,我发布了一个对于特定用户群来说真正实用实惠的商品,你不仅能够为我展示出来,而且最好能醒目地展示给需要它的买家用户;对于买家来说,我希望看到可靠的卖家用户发布的可靠的商品,并且获得可靠的真实的商品信息,而且最好优先为我展示的恰恰是我需要的,它可能并不是大多数群体最需要的。那么有几点对于这个APP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卖家身份的可靠性。为了保证可靠性,《校园二手街》做了这方面的努力:
(1)与强大稳定的SNS相连接,确保用户的身份是真实的。
(2)在特定的商品信息里,显示卖家的身份:是否是本校?是否经过了认证?

然而这些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与人人、微博等相关联是一个可选项,作为一个卖家用户,即使我不认证,我也同样可以发布商品。其次“是否为本校”的评判标准为用户自己选择的资料。用户即使不是华中科大的学生,然而自己选择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那么出售商品后,在详情页面就会显示卖家为“本校”用户。这个信息其实直接误导了买家用户。

我认为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1)对用户浏览商品不做任何限制,然而“发布商品”这个行为需要做出一定限制。例如必须与SNS相关联做认证。这里面的方案可以有很多。
(2)对于”是否为本校”的判定不应该由用户的手动选择来决定,而是要借助手机的GPS定位,定位显示在本校,才真正是本校。定位显示在指定学校,我们就显示该学校。定位显示不在学校,或者在其他非合作学校,那么就不给他发布商品的权限。

当然以上的方案还是不能完全杜绝外来用户的“入侵”,其中肯定还需要做更细节的思考。

第二.商品信息的可靠性。卖家的信息保证了,商品的信息也要保证,这样用户体验才会好。这个软件在创立前期可能只是在本校进行使用,那么在那个阶段用户相对固定,产生虚假、误导信商品息的概率比较小。然而随着APP的推广,受众范围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可以看到一些明显虚假的信息展示在平台上。我觉得不必要追求一个平台商品多的”假繁荣现象“,只有保证了质量,这个平台才是能够持续发展的,才能够走上一个由”量少质高“到”质量兼顾“的良性循环。

理想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增加”审核“功能,当用户发布商品后,不要立即上架,而要把这个信息推送到后台,安排专门的人员对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再上架。这样起码能保证用户看到的商品信息不那么夸张、离谱。
以上这些也恰恰能体现出来它的平台价值。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展示,谁想发就发,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是让你发你才能发,信息有效才能展示和传播。

第三点是对这个平台的一个更高要求。在能够做到前2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更细致的用户体验。我们应该假想用户都是懒惰的,我们越主动,为用户想的越多,产品才能越做越好。上文提到过,卖家和买家都需要商品信息的精确制导传达。那么在用户是懒惰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考虑充分利用用户首先看到的模块来做文章,在用户不做任何操作的时候尝试吸引用户留在我们的APP上。具体到“二手街”这个应用,就是它的首页推荐模块。

目前的首页推荐模块所展示的商品我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样的算法产生的,初步判断应该是根据商品的点赞数来将目前所有商品中点赞数最多的商品按顺序展示出来。这样的算法可能会找出一些公认的“好”的商品推荐给每个用户。然而它的一个明显缺陷是对用户没有针对性。哪个用户来登陆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推荐。没有做到信息对于用户的精确制导。目前来看有这样几种解决方案:

(1)让用户来选择自己比较关注的分类。在用户初次登陆时展示所有分类,让用户来自己手动选择自己关注的分类,还可以跟“发现”模块相结合,让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用户选择“电子设备”分类,那么在首页推荐栏就选择电子设备中点赞数较多的商品。

(2)根据用户的点击记录来自动生成针对用户历史行为的推荐商品。关于这点可以参考淘宝、亚马逊的推荐算法、还有网易云音乐的每日推荐歌曲。这里可能要用到一些机器学习的算法。

(3)增加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关注。当关注用户发布商品以后,会作为一个动态显示在首页。具体可以参考知乎的首页设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版本中不能查看他人的个人界面。点击别人的头像不会有任何动作,不能查看别人正在出售的商品。然而,我觉得这个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样这也是“关注”功能的前提。而且这个功能在商业上可能还会有更大的价值。下文会提到。

第四.功能可以扩充。

(1)发布求购:针对卖家用户可以发布商品,那么同样对于买家用户来说,应该支持发布求购。当用户在目前的平台上找不到他想要的商品时,”发布求购“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需要的商品描述出来,放到平台上,能够让其他用户看到并且尝试解决他的需求。同样对于一个想要出售手头商品的卖家来说,可以先看求购,如果有人恰好需要该商品,就不需要再发布商品了。

(2)搜索用户:目前的搜索功能仅支持搜索商品,我相信加入”搜索用户“功能后,可以看到指定用户发布的商品,这样的体验会更好,而且更利于商业模式的形成。下文会提到。

三、产品的未来

在说这个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目前APP的盈利模式:

1.向用户提供收费服务

2.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向客户收费(客户多为广告投放商)

3.这2种模式的变种和组合。

目前的APP的确能够满足指定用户的需求,但是自身的平台价值不大.所有的信息都是无偿提供的,平台的作用只是在于线上提供信息,线下没有更多的发展。商业模式不清晰。结合盈利模式我来浅谈一下”二手街“的发展方向以及商业模式。对于这三种模式来说:

1.向用户提供收费服务,收费方式又可细分为:
(1)对于所有服务先收费后提供服务。
(2)主体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

这2种方式对于二手市场到底合不合适?我们可以将用户细分一下来考虑。受众为在校大学生。
作为买家的用户购买的心理就是找到靠谱的、便宜的、没有必要全新的校园生活用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价格便宜,不然直接买个新的算了,为什么还要别人用过的?用户本来是找便宜的,结果东西还没买,作为平台的我们先宰他一笔,这样的软件必然不能活下来。
作为卖家的用户,我觉得有必要再细分一下。

第一类卖家为临时卖家,多为学长学姐。他们已经在校园待了几年,必然有许多曾经的生活必需品留了下来,而且这些东西可能以后就用不到了。比如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不准备考研了,那么曾经的课本就可以卖掉了。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来说,自行车就可以卖掉了。这类卖家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偶尔有些东西,留着不如卖了”我们不妨称这类用户为“临时卖家”。对于临时卖家来说,通过第一种方式直接收费来让他们获得“商品上架权”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他们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能卖最好,没人要就扔了,我干嘛还要先给你钱?”

第二类卖家为在学校里想做生意的学生。在校园里呆久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人天生就是商人,上了大学也总是在这个环境里寻找各种商机。比如有些人抓住学生爱出去玩的心理就来做“学生旅游”的生意、有些人抓住学生对正装的需求就来做“正装销售与租赁”的买卖。这些人可以说就是校园内的创业者。显然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需要一个校园线上平台来展示、出售自己的服务。对于这类长期需要商品上架与推广的用户来说(其实他们可以说是软件校园内的“客户”),第一种直接收费显然也是不太合适的。但是我认为在增值服务方面可以做一些文章。比如我们对他们的初始商品上架展示时间做出限制,把“延长上架时间”作为增值服务对其收费;效仿电商平台,对于同类服务,通过竞价确定展示顺序;在平台上完成的订单抽取提成… …类似的增值服务可以参考目前成熟的电商平台。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仅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商业模式还是存在的。然而此时的平台,已经不仅仅是用于展示单个用户的二手商品信息了。我们的用户也由之前的学生个体扩大到了校内创业团体。平台的扩大意味着信息的增多,信息越多可能针对单个用户来说没用的信息就会越多。比如一个校园里的学霸,使用这个APP的目的就是要淘一些学长的旧书,然而你老是给我推荐什么 外出旅游什么的烦不烦?所以这时候,2.1中所说的用户个性化推荐就显得更重要了。其中的第三条建议就显得更加实用。对于卖家来说,一个创业团队在线上的宣传效果怎么样?”关注人数“就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来。对于买家,获得到的信息是自己关注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实用。

 2.向用户提供免费的服务,向客户收费。这种模式是目前大多数APP的盈利模式。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直接收费的模式对于小团队来说风险太大了。针对《校园二手街》这个应用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谁是我们的客户?在对第一种盈利模式的讨论中,我把”校园内创业团队“作为我们的一个客户。客户意味着盈利,校园内的创业团队毕竟还是太稚嫩,我想真正的大客户还是要在校园外去寻找。

在第一种盈利模式的讨论中其实我对校园内的”卖家“做了更细致的划分。在这里,我尝试对”买家“做一个更细的划分。一个大学生在校园里除了学习以外逃不出”衣食住行“的圈子,穿的、代步的、旅游的我们可以从”二手街“中找到,那么”食“呢?学生离不开吃饭,我们是否可以引入外卖模块来满足用户”食“的需求?当考虑到这里的时候,客户会延伸到校园外,同时同类APP的竞争对手会更多更加强大,例如美团外卖、饿了么。更大的市场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机会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会有更多的问题进来,此文暂且不对此做更多的讨论。只是有一些思路供参考:线上与线下如何更好地结合?相比于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外卖软件,校内软件的优势显然不在线上,如何利用线下?此后我会有专门的外卖产品分析来讨论这些问题。

本文由作者王东东投稿发布,转载请说明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保留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当年在学校,怎么没有这等悟性。

    来自重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