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这一混乱的风口过去,只留下了满地的垃圾

17 评论 9704 浏览 21 收藏 22 分钟

北京的小区大门,标配是一块写着“共享单车禁止入内”的牌子,这是共享单车留给这座城市的遗产。

近日,ofo再次传出被滴滴收购的消息,共享单车这个从诞生之初就充满争议的风口,可能很快就迎来结局。尽管ofo多次辟谣、否认,但行业趋冷、资金紧张(ofo是唯一一家未免押的共享单车),ofo的结局不是戴威个人意志所左右的。

ofo若被收购,共享单车创业公司最终独立运营数将为0,创造自风口这个词诞生以来创始团队全部out的记录。

如果给共享单车这个风口一个墓志铭,那就是:最垃圾的风口。

一、混乱始于资本疯狂

在厦门同安区的一个停放场,被严重扭曲、肢解的单车,堆积着数万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坟场还有不下20个。2017年的冬天,一场雪把共享单车都埋了,脏兮兮的车子没人愿意骑,刺骨的寒风,还不如走路暖和。

骑行率不断降低,大批的单车被堆积在街边,灰尘越积越厚,越厚越没人骑,原本崭新的自行车,最后都变成了一堆堆的城市垃圾。

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失败了,那就当做公益。可惜了,这些共享单车最终却成了公害。就像广场上的聚会,人群散去后满地的口香糖。

一辆几百,几千的自行车,平常老百姓都不舍得花这么多钱买,可是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被糟蹋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即使是资本烧钱,可浪费这事儿跟谁的钱又有什么关系。

2016年的寒冬,资本曾经有那么一小段的冷静时刻。泡沫的破裂,寒冬的冷,让所有人都在反思,痛定思痛,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在呼吁:盈利、商业效率,回归价值。不知道是不是说给别人听的,共享单车大潮起来后,市场又热闹起来。有站台的,有鼓吹的,有打赌裸骑的。很快,摩拜和ofo把中国顶级的投资机构扫了一遍。

据公开数据显示:仅摩拜和ofo两家,融资金额合计就超过4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250多亿元。按照500元的平均造价,摩拜和ofo融资的钱能够投放5000万辆单车,这相当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座城市所有人口每人一辆单车。

摩拜和ofo的融资速度,堪称是中国创投史上的奇迹。

(这些共享单车,恐怕现在很多人看着logo名字也想不起来名字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创业者们紧跟着也躁动起来,大批的创业者进入了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什么门槛,买了车投放出去,就算共享单车创业了。

朱啸虎曾经估算:

每辆车每天被骑十次,ofo三个月就能回本,和电视上的加盟广告一样,真是一个性感的行业。

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创业大潮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单车。橙色的摩拜、黄色的ofo、绿色的酷骑…有70后、80后、90后,真是一个老少咸宜的创业风口。共享单车创业公司们,迅速的成立起来,颜色快不够用了,名字也越来越难起了。

共享单车发展的太快了,市场上对于是否能够盈利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少,摩拜和ofo只顾疯狂的铺车抢市场,有用户就有一切,典型的资本故事。

事实上,情况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巫盛华创办的3Vbike在运营了4个月后,投放的1000辆车只找回十几辆。盈利模型和预期严重不符,丢损率高到惊人,车身广告盈利更是无从谈起。

2017年6月,悟空单车打响了倒闭潮的第一枪。在这个由摩拜和ofo主导的市场,跟风进场的玩家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撑,成了最先倒下的炮灰。

在四五线城市,过低的使用率和骑行费用收入,让玩加盟的、集资诈骗的,故事都讲不下去了。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共享单车迎来了倒闭潮,摩拜以27亿美元卖身美团,据称除少数早期进入的机构,资本的回报仅10%,略高于理财。

二、单车押金,中国网民薅羊毛史上第二大耻辱

到2017年6月,摩拜和ofo的日订单量就分别超过了2000万,损毁率至少在20%。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也开始倒闭,伴随着的是,用户押金被严重挪用,倒闭时企业押金都退不出来。

免费骑行、红包奖励,当摩拜和ofo使出这些招数时,已经被轮番教育过的中国互联网网民早已觉得稀疏平常。风口之下,一定是要从猪身上狠狠的薅一把羊毛。

当酷骑倒闭的时候,据CEO高唯伟称其用户在在6月份的时候已经激增到1400万。押金退不出来,可能成为中国互联网民薅羊毛史上第二大耻辱。数千用户跑到通州的酷骑总部退押金,小蓝单车倒闭后用户的押金被滴滴强行换成骑行券,最终也没见到现钱。

7月11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全国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小鸣单车的有效债权申报人数是118738人,债权总金额高达5540多万元,公司账户上仅接管到35万余元,无力支付押金退款。

酷骑、小蓝、小鸣……一连串的倒闭,数百万用户的押金被套,真是酸爽的风口新体验。

押金退还问题成了社会讨论的一个热点,其实,除了押金,共享单车风口的这一年,一直是舆论的焦点。

据不完全统计:共享单车这个行业,给舆论带来了7次大讨论。单车大范围被毁、单车坟场、车垫扎针、上私锁、拥堵地铁站、私毁二维码、骑车受伤索赔……每一次舆论的背后,都让人感叹人性的丑陋。

有人骂国民素质不行,有人咒单车企业赶紧倒闭,有人呼吁政府加强整治,有人骂把车停在马路中间的人怎么这么缺德。

共享单车简直就是一面人性的照妖镜

比绝望更残忍的,莫过于给人希望后再一巴掌拍下去。

王庆坨一夜成名,好年景又来了,招人、涨薪、加生产线,这个“自行车之乡”错以为迎来了行业发展的第二春。王庆坨镇的自行车生产商老板们拿着甲方十几万以至几十万的大额订单乐得合不拢嘴,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一个大嘴巴。

市场变血海,政策收紧,订单大幅下降。订单还没发货,企业就已经跑路了,尾款收不回来,亏损成了普遍的事儿。如今的王庆坨镇人“谈车色变”,共享单车冲进了王庆坨镇人的生活,搅乱了一切后,又快速的离开。成也单车,败也单车。

共享单车的订单如一剂春药,让自行车产业这个迟暮的老人,又重新焕发生机,然而,春药终究是春药,药效一过,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风口改变了太多的世道,一位修自行车的老师傅感慨,修了大半辈子车,从没想过会去大公司上班,好几个公司聘请他,六险一金加年终奖。

不知道如今,这位师傅过的还好不好。

大多身处其中的人,只是这场大潮中的一叶扁舟,命运从来不属于自己。随着共享单车趋冷,生活轨迹将再次改变。

留给所有人的记忆,只有那一段时期内的混乱,以及人性所暴露出的自私、贪婪。回想起这场共享单车风潮,区区几十亿美金,就让这个国家的道路陷入混乱,让这个国家的人民道德集体沦陷,难道不是另一种悲哀。

三、最垃圾的风口

如果乱世都出不了英雄,那这个乱世就太窝囊了。

如果风口都吹不出来一个独立的行业巨头,那这个风口就太垃圾了。

哈罗单车卖身永安行、摩拜单车卖身美团,小蓝单车倒闭后被滴滴收购,酷骑单车、1号单车、小鸣单车,全部倒闭…烧了这么多钱,这个行业一个独立的公司都没有走出来。

回首2010年来的这几次风口:

智能手机的风口:国产智能手机混战,小米、魅族、锤子、OV等国产手机正是在这段时期崛起。除了走出OV、小米这些大企业外,相对廉价的国产智能手机,也加速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进程。雷军二次创业,小米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一极。

社交之战:微博大战曾一度让腾讯感到危机,新浪凭借微博站稳社交第二的交椅,微博市值超过新浪网。微信暗度陈仓,为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陌生人社交领域的陌陌,也成功上市。

O2O爆发:中国互联网史上不可不提的大泡沫,O2O泡沫的破灭导致了2016年底的资本寒冬,但同时也是互联网开始关注线下的开始。滴滴和美团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和今日头条形成中国互联网TMD格局。而同时,滴滴和美团体系内的专职快车司机,外卖小哥,也面向大众创造出了新的工种,还在更加深入的改变着这个社会。

直播爆发:千播大战结束,映客、虎牙、斗鱼等大批直播企业上市,但后续盈利受质疑,直播造就了大批网红,成为如今文娱领域的主流力量之一。

内容创业:造就了大批的自媒体,以及今日头条这样的超级独角兽。

这些年的风口,有的走出了小米、滴滴、美团这样的(准)上市企业,有的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推动了中国商业的进程,有的起码丰富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或曾经让中国网民吃上了1块钱的饭,坐上1快钱的出租车。

但是共享单车,真的没给这个社会留下一点念想。没有技术的进步,没有社会的公益,对资本来说没获得好的回报,对创业者来说都没有一家独立的企业,对用户来说免费骑了几天自行车,押金还被套,真贵。

钱花了,事儿没办成,还惹了一身骚,糟心。

判断一个风口或者商业模式是否成立时,可以从两方面去衡量:

  1. 有没有提高社会生产总效率;
  2. 有没有违背人性。

峰瑞资本李丰在反思O2O时提到,效率是商业模式的唯一衡量标准;红衣教主周鸿祎说过,商业的本质就是人性的释放,好产品要满足人类七宗罪。

很遗憾,对于共享单车,效率和人性,这两个都不满足 。

效率

共享单车其实是一个低效率的出行解决方案。

即使抛开人车匹配浪费的时间不算,共享单车的效率依然很低。由于共享单车在开放的环境中,没有达到自发流转,摩拜和ofo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抵抗潮汐效应,逆向流转单车使用,来保证单车的供应。

单车的运维成本有多高?

据南方周末报道:在共享单车之前,杭州市作为在全国各地公共自行车推行比较成功的城市,每辆自行车的运维成本约为1000元,而每辆新车的成本仅为740元。主城区的56300辆自行车,每年的维修保养率都在100万次以上,平均每辆车维修保养在20次以上。

这还是有桩单车。无桩的共享单车,运维成本、车辆寻找成本比有桩单车只会更高。

共享单车的丢损率有多高?

摩拜和ofo官方说法是10%,厦门的运维人员说至少20%,真实数据可能要远比这个要高,卡拉单车19天投放677辆车只找回来157辆,丢失率76.5%;3Vbike运营4个月1000辆车近乎全部丢失;摩拜1代和ofo的第一代投放的百万辆单车,才1年过去,还能见到几辆?丢损率不言而喻。

从住所到地铁站的通勤,用户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出发,本就是一个极度分散的出行模型。在共享单车经营规范实行后,地铁站有停车引导、车辆摆放、单车搬运调度等多人同时维护。早高峰车辆无法从逆向流动,车辆的供应,全靠运维人员的人肉搬运。

也就是说,用户的每一次骑行,背后都是共享单车公司调度搬运、回收维修等工作人员的付出。用户支付的1元骑行费用,可能cover不了单车运维、丢损、折旧的费用。相当于一个人享受骑行,很多人在背后服务,如果把这些人付出的时间和劳动成本折算成骑行时间,共享单车从整体来看,就是一种低效率的出行。(甚至,调度共享单车的货车,把用户直接拉到地铁站可能效率反而更高点)

如果想要维持这种服务,就必须提高客单价。可惜,共享单车用户对价格及其敏感,甚至想要的就是免费骑行。

另外,长尾场景下,用户的用车效率也非常低。车辆位置的精准性低以及碰到不可用单车概率高,浪费大量的时间最后可能也找不到车。共享单车本就是解决出行一公里,如果用户每天通勤都要在找车上面耗费大量时间,很快就会心力憔悴。

成也无桩,败也无桩。

共享单车旨在创造的便利性,却极大的牺牲了效率。本应该由用户承担的时间成本,最终转移到企业身上,摩拜和ofo甚至靠发放红包激励用户维持单车的流转。真是做了一件蠢事,掩饰的后果就是做出更愚蠢的行为。

这种商业模型类似O2O时期的上门服务,上门服务的美甲、理发、按摩,或者外卖。上门服务人员由于路程耽误,需要客户用高客单或额外费用来弥补。上门本身就是增值的服务,如果这部分的付费意愿不强烈,降低的社会效率无从弥补,商业模式就不成立。单车的共享,同样是这个道理。

人性

最蠢的行为就是拿闺蜜去测试男友,共享单车拿钱测出了人性的丑陋。

共享单车解决的,是人性里的懒,但对抗的却是人性的自私、贪婪、嗔怒、嫉妒。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就低估了人性的“恶”。

不是没有担心过,当ofo准备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戴威也曾经心里充满了担忧。但是,摩拜已经大举从上海杀向了北京,再不走出校园,可能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伴随着扩张,共享单车遭到大规模的私藏、破坏。侵占单车、私毁车牌,甚至有人将ofo的车牌和密码做成Excel公开使用来逃避支付骑行费用。3000块钱造价的摩拜,尽管质量远好于ofo,也抵不住恶意的破坏。

奢望公众依靠自律和道德遵守单车的骑行准则,自觉停放在规定区域,爱护单车,这是大同社会里的景象。作为一个商业行为,如果需要依赖公众的道德水平来维持,完全不考虑人性的复杂,那这个商业模式就是幼稚的。

每个走在路上的行人可能都过着安安分分的生活,但是如果你掉了100块钱钞票,也不要寄希望于回去还能找到。这就是人性,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再好的人也可能一秒钟就站到了道德的对立面,如果不能认清社会现实,商业模式就走不远。

共享单车公开投放后,遭受到灾难性的毁坏,也可以使说是必然的结果。

这里有个插曲,共享单车企业出海,本是一个资本市场的故事。近期,ofo被传已经撤出韩国、美国、西班牙、澳洲等海外市场。出海一年多,共享单车在海外市场过的并不好,我们从报道中看到很多单车并没有在“高素质”的外国受到善待,而是被挂到树上、扔到河里。

共享单车出海这一步战略举措还是值得感激的,至少证明了:共享单车倒闭,和国人素质,没关系!

最后

风口对于创业者来说,其实只是一个窗口期。颠覆性的环境,给每个创业者创造了商业裂隙,可以突破钱和旧势力的封锁。但在风口中并不代表打赢了对手就是赢家。

小米其实早就不再是单纯的智能手机公司,滴滴也不再只是出租车呼叫应用,美团更不是最初的团购网站。现在回看这些从风口走出来的企业,在风口中“蒙眼狂奔”后,一定要尽早想清楚风停了之后该怎么活,如何转型。

要想在风口之后继续存活,商业价值和盈利就更加的重要。摩拜和ofo两个年轻的创始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风口过去了该怎么办?

摩拜和ofo一直被期待着尽早合并,进入共享单车的下半场,然而双方一心想的就是“打死你,我就赢了”。行业的穷途末路全完不放在眼中,摩拜和ofo的出行版图扩张根本没有机会去实行。

收入上不去,成本下不来,一个烧钱机器,最终只能委身于巨头,沦为支付的工具或支撑版图的脚架。

这是一场混乱的风口,匆匆来匆匆去,留下的只有满地的垃圾。

愿铭记历史,这种风口不要再来一次。

 

作者:房丽强,公众号:猎云网(ID:ilieyun)

来源:公众号:猎云网(ID:ilieyun)

本文由 @猎云网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作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对,人性不是关键,主要是共享单车本就是个伪共享模式。真正的共享有四个要素:闲置、能够盈利、拥有者也是使用者、有社交属性。而共享单车这四点一个都没有,真是自己作死。

    回复
  2. 过多地把人性的锅甩给共享单车这点不敢苟同,我认为共享单车本身是一个进步,只不过管制和居民素质没有跟上去而已。

    回复
  3. 我觉得并不全是人性的“恶”造成的,共享单车实际上是不符合现在快节奏商业利益需求的(实际上就像文中所述并没有提高社会效率),它不是慈善机构的产物而是要赚钱的,赚钱就要有资本要不断融资积累原始资本,就是最初的押金。但是共享单车由于存在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和恶性竞争导致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远远大于所得的收益(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某些巨头的混战),当出现一点问题时就会连锁的带动一系列问题,最后资金短缺时就连融资的钱都还不起了,只能给巨头企业沦为品牌价值。

    来自北京 回复
  4. 赞同一点,如果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要依靠于公众的道德水平和自律水平的高低,那么这个模式本身就带有畸形的。不管我们认同不认同现实社会只中人性的“恶”,都是存在的,只是它爆发的时间和程度大小而已,或许它的表现形式仅仅只是因为“我上班要迟到了,所以我把单车停在公共车道是合情的,虽然不合理,但是可以理解。”在人性的挣扎中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如果没有了某种违约或者惩罚机制的束缚,那么大多数人通常都是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的,此事就无关善与恶,或许只是利益与成本的衡量而已。

    来自福建 回复
  5. 确实十分的价格敏感,骑行的一块钱,真的包不住运营成本。如果价格改为两块钱,不知道评论区认为方便的用户还能留下多少。

    来自广东 回复
  6. 有些过于片面~

    来自北京 回复
  7. 老百姓的钱转成了共享单车的时间价值,而它就在我们的眼前白白被浪费了,而我们无能为力。

    来自浙江 回复
  8. 都是欲望惹的祸

    来自浙江 回复
  9. 批评过过了,结果论。

    回复
  10. 言过其实,共享单车没有那么不堪。

    来自浙江 回复
  11. 值得深思

    来自江苏 回复
  12. 居然不能点反对

    来自上海 回复
  13. 真的是一台人性的测绘仪,一面人性的照妖镜啊

    来自浙江 回复
  14. 竟然不能举报 😈

    来自浙江 回复
  15. 我就经常骑共享单车。可惜上班比较晚,经常没有车。

    回复
  16. 我觉得评论太过了,作者你骑车吗?我反正天天骑车挺方便的

    回复
  17. 赞同,我在深圳,ofo的损坏率不要太高,随处可见车轮歪七扭八、锈迹斑斑的小黄车,一眼看去几十辆、上百辆尽皆如此。而且每天上班的时候都能看到有师傅在一辆辆地搬运停放不合理的单车。
    感觉,共享单车可以普及,但应该有的放矢,比如在一些大型景区、高校内,针对有相关需求的人来投放,只是为了一昧的占领市场,却也落得了未必是好看的结局。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