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阿里未来发展的几个短板
2014年来,阿里帝国的触角进一步延展,其收购布局从传统线下连锁、到娱乐金融、从技术大数据布局到体育、从地图与社交媒体、金融等诸多方面,因此有人说,阿里正在买下整个世界,阿里也还将不断扩展自己帝国边界的外延,通过不断投资、收购与兼并的方式将阿里电商生态系统的摊子无限铺开,阿里上市之后,目前市值已超过2500亿美金。在外界看来,阿里已经是一个巨无霸的电商帝国,这个帝国难以颠覆与撼动,但事实上,我们看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电子商务的蛋糕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业态与模式有无限可能,甚至,庞大如阿里,也难以避免自身的蛋糕被蚕食。阿里风光背后,在笔者看来,未来阿里的隐患,在于自身无法回避的固有短板。 淘宝天猫平台品牌不对等,中小卖家离场的隐患 阿里的盈利模式是来自于向卖家或商户收取佣金或推广费。商户可以在阿里上免费开始商铺,为吸引流量与用户,阿里可以为商户导入流量、提供直通车等广告展示与入口、技术支持与推广等增值服务,阿里面向商户收取提成与租金。本质上,阿里做的是线上商业地产。从另一个层面来看,阿里不卖商品,仅仅向商户提供平台,商户需要支付费用,这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模式,但这种模式玩得转,在于阿里平台的吸附力。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阿里把握准中国经济发展的时机,适时地把业务重心向更赚钱更能代表未来趋势性的业态模式转移,比如从B2B到淘宝再到天猫。这样一来,前者都会面临边缘化。淘宝向天猫输血,肥了天猫,但伤害的是淘宝C店中小卖家。更会造成淘宝天猫两大阿里的核心平台的品牌与资源的不对等。从长远来,这并非一种健康的生态模式。淘宝C店中小卖家曾奠定了阿里的根基,之后为天猫输血,把这个“甜点”打造成了新核心。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数据指出,淘宝8成商户不赚钱,每天数千商户关张,而阿里集团公关部也对这一说法进行了否定,但目前淘宝已逐渐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淘宝中小卖家与天猫大卖家与阿里本身三方关系因利益也会导致阿里体系内产业链的一种利益格局的失衡。如果淘宝C店卖家的这种失落感加深,难以保证大量中小卖家不因为利益而转移到其他电商平台,这是阿里的隐性危机。 社交电商是短板,更是心病 目前来看,虽然腾讯做移动社交电商暂时并不构成对阿里的威胁,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却更加需要一款类似于微信社交类超级APP。因为若拥有社交入口直接对接海量用户,这与阿里的电商平台可以达成有效对接,产生巨大的优势整合效应,因此,马云一直都对移动社交耿耿于怀,从去年推出来往兵败之后,今年又低调推出了钉钉,不久前甚至在支付宝中加入了聊天功能。可以看出,移动社交已成为马云的一块心病。 因为无论如何,拥有海量活跃用户的微信始终是一大变量与隐患,微信的存在让阿里的未来就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比如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直注重用户体验的微信居然会在朋友圈卖起了信息流广告,当然,这并不被业界看好。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微信的方向、战略、入口与盈利模式、产品规划随时都在调整,今天可以在朋友圈卖信息流广告,明天也可能在朋友圈商家广告置入购物入口。而微信入口的存在也有可能接纳未来淘宝中小商家的平台转移。可以看到,无论是微店还是百度直达号,都是移动端垂直领域的一种基于商家入驻与拦截用户消费的新路径的尝试,移动电商正在成为趋势的今天,缺乏移动端超级入口的阿里显得被动与稳定,而外界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会随时挑动阿里的神经,这些都是阿里的威胁因素。 移动支付的危机始终存在 2014年,阿里双十一销量创下新高,上市后阿里市值突破2000亿美金,一时风光无限,但这能掩盖阿里本身的危机吗?阿里的移动支付的危机与隐患被消除了吗?这个话题自然又要回到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的热潮,马云当时称微信红包是“珍珠港偷袭”。整个阿里高层都在为微信红包心跳。虽然用来阻击微信而推出的来往已落寞的可以忽略,但马云显然是更加淡定了,认为微信是一手好牌,但是打烂了。 但事实上,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看,马云的淡定不代表移动端的威胁已经消除,微信红包依然存在,并且正在逐步培育用户习惯,而微信支付也在缓步推进,但目前来看,这些小危机显然不可能冲击到阿里的支付核心——支付宝。但我们也看到,基于移动支付渗透的需要,阿里的移动端重点产品淘点点自2013年出炉后,2014年也在大力推广,但目前该产品市场认可与用户积累方面并不如预期。阿里在今年的风光背后,不是阿里的2014年在移动端呈现了颠覆式的产品创新或者移动端产品矩阵呈现了大跃进,而是阿里上市的一种自身平台大体量的势能释放以及双十一巨大销售额带来的品牌彰显,这是阿里多年累积早已经具备的优势,这给阿里带来了光环与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阿里原有的危机就已经消除了,对于已存在移动端危机不去补漏,反而淡定了,这会造成一种过度自负的企业性格,很难说不会对于未来更大的危机丧失敏感度。 移动端垂直电商崛起的隐患 在微信之外,阿里的另一大隐患在于,移动端垂直领域的个性化电商平台的崛起。阿里的电子商务帝国不同于百度的搜索帝国与腾讯社交帝国。因为电子商务的蛋糕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盘子实在太大,细分垂直领域太多。各种细分垂直领域的电子商务模式都可以从中吃掉一点,京东可以分食3C数码产品,唯品会可以吃掉名品特卖闪购领域的蛋糕,聚美优品可以吃掉垂直女性化妆品领域,甚至小米电商模式也会逐渐吃掉一部分电商用户资源。另外,在其他传统产业的细分领域都可能会涌现出类似于万达电商等各种新兴的电商模式,当然,有人会说,阿里是全品类电商平台模式,做的是生态系统,与京东、唯品会、万达电商等其他电商平台不存在直接对等的竞争关系,但问题的关键是,各种电商模式都可以分流用户资源与存留时间点,用户去其他平台购物消费,也就相对减少了阿里对于用户资源与时间的占用。而随着未来人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场景的多样化而有可能产生新的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 移动端未来不确定性的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变化与商业模式的变化。因为阿里在移动端的电商布局显然也不如阿里PC端难以撼动,目前来看,手机支付宝、手机天猫和手机淘宝的用户粘度虽然很大,但并不能长期占用用户在移动端的时间点与长期存留,移动端阿里的产品更多是PC端资源的转移,阿里在PC端的盈利模式,包括交易费、直通车和钻展,都平移到了移动端,因此阿里的移动端收入依然是来自“地产+广告”这种高利润率的交易费和广告费。 可以知道,阿里在第三季度的GMV虽然已经超过30%,但却不敌亚马逊与ebay的增长速度,后两者移动端独立访问均已经超过了50%。另一方面也在于,阿里移动端的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相对于PC端也并没有足够的创新,也不能助力PC的商家在移动端有更好的想象空间与弯道超车的机会,因此支撑不了未来阿里的大战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还是依赖平台的影响力盈利,而不是倚仗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能力,马云认为移动才是未来,但未来移动端的用户习惯、人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场景、购物习惯都在变,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也需要适时变化契合未来用户需求。阿里的布局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整合起这些资源形成聚合力,也在考验着阿里的智慧。这样来看的话,阿里的城墙并非密不透风,而是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人一旦成功,自负会随之而来,当然,成功如马云,在外界看来,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于移动端的风向会如何变化,但显然,阿里在目前移动端所呈现出来的,更多是PC端的用户、流量与资源的导入,而移动端的入口是分散的,阿里的未来,很难说,这些固有短板会不会是阿里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未来众多对手又会不会看准阿里短板出击,卡住阿里的脖子?若马云能以一种谦卑之心来审视阿里自身的软肋,积极更有效的布局防范,会更有利于阿里的未来。 本文来源:创事记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