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下婚恋APP:应围绕“婚姻”做闭环
春节假期过半,对于众多单身人士来说,这个节日恐怕伴随着长辈们的询问和催促。由于性别比例、人口流动、工作压力、观念改变等主客观条件,找到“另一半”的难题似乎永远不得解决。不过今年春节,婚恋社交App迎来火热开局,这也许能帮助部分单身人士牵手成功。
其实互联网婚恋的主要玩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察觉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机会。1980年至1991年是中国生育高峰期,根据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今年起的未来十年将是85后、90后的婚恋高峰期。而这一代人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过程以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是婚恋社交APP迎来爆发的动因。
经过调整与沉淀,各家数据开始表明移动端的流量渐渐高于PC端。以百合网为例,其2014年移动端的营收已经占到线上服务营收的40%以上。而世纪佳缘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移动端登陆次数占比70%。世纪佳缘CEO吴琳光表示,“预计2015年婚恋交友网站将会持续发力移动端。”
那么,这股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为婚恋App带来了哪些新机会呢?
抓住低龄用户
不管你登录的是哪家的客户端,你都被90后包围了。世纪佳缘负责无线事业部的副总裁司旸介绍:“事实上,移动互联网使用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比PC低。世纪佳缘在PC端的主流用户群年龄在30岁上下,但在移动端,20岁以下的用户就占到了约50%。”
相比于30岁左右的用户,20岁年龄段的用户更“从容”。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App上,目的也相对丰富。为此许多婚恋App都延长了整个服务流程,从以前单一的“速配”,发展到整个恋爱过程。
更倾向于交友而非结婚
而用户低龄化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用户对于交友、解决情感问题等需求日益增加。
与PC端的社交相比,移动互联网背景下,App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随时在线、与个人身份密切绑定、能精准定位用户的地理位置。也正是由于这三个特点,社交功能对于婚恋App的作用逐渐显现。
据调查,用户对于各大婚恋App内容中最满意的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围绕着“社交”主题。对世纪佳缘的App最满意的是“心情发布”,“自助沟通”和“查看距离”;对百合网App最满意的是“星座分析”,“邀请朋友”和“性格分析”;对网易花田最满意的则是“发起约会邀请”。
除了几家大公司的App,以交友为核心的新App也悉数登场。通过SNS熟人关系介绍对象的“又又”;能够共享好友资源的“人人红娘”;用户可以发布约会或参与约会的“爱吧”……它们无一不是主打社交。
过去,传统的婚恋网站利用用户信息不对称来赚取信息差价。“交友”的需求促使它们开放用户之间的交流渠道。“交友”的诱惑给婚恋App带来更多的流量,同时,扮演中介角色的平台本身也开始思考开放环境下如何盈利。收取会员费、构建本地交友社区、成为婚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都是为了婚恋App的发展机遇。
婚恋向婚庆延伸
解决了婚恋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婚礼的问题了。据腾讯科技调查,网友最希望婚恋应用具备的功能包括了前文提到的社交功能、个人身份验证标签功能、精准速配功能,以及专业婚庆策划功能。也有公司看准了这个需求开始打造完整的婚恋婚庆服务。“找我网”、“到喜啦”,“婚庆助手”,“婚宴婚庆专家”,“中国婚庆网”等App也是专注于婚庆服务的App。
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生活服务O2O的发展,打通婚恋与婚庆的界限,围绕“婚姻”打造一个生态闭环或许也是婚恋App的新机会。
via:腾讯科技;作者:刘亚澜
交友的周期都很长,如果做一个闭环,当真正结婚的时候是否会想起当初哪款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