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微信时代,社交产品从何突围
借助春晚等一系列春节期间的电视节目,微信成功地将许多三线以下城市、农村,以及中老年人等电视用户纳入版图。这些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接触比较少,因为红包或者好奇摇一摇能出什么而决定试用微信。借助电视平台微信低投入高收益低地使用户结构得到了一个升级,自此短时间内很难有新的社交应用能够取代微信。
毕竟,能用什么办法让爷爷和农村大娘用陌陌呢
新的社交应用存在诸多硬伤
现在做社交的团队做陌生人社交的居多。
“用一种很酷的方式认识一些有意思的人”的确是一种很棒的体验,所以新兴的社交应用的目标用户往往都是大城市年轻人。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一方面社交最终还是以熟人为核心的,无论通过怎样的陌生人社交连接,最终都将转化为熟人社交,最后,在现阶段,还是要回到微信,各式的社交产品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微信的渠道作用;
另一方面,更多的互联网用户,他们可能年纪偏大,可能思维固化,甚至只是社交属性弱一些,都不会去使用甚至尝试更多的社交应用。(自己身边这点事儿就够操碎了心…)
这都使得这些社交产品的用户数量很小,做的好的,比如陌陌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也就几千万的月活,做的不好的,还不如建个贴吧……
而实际上还有更多连做都做不起来的…
不同于工具类应用可以小范围逐步推广,社交应用必然要有一个大范围的推广才能迅速吸引大量用户使用(比如微信通过腾讯的平台推送,陌陌通过各种约炮新闻……这都是大范围的推广),否则,用户会因平台人气不足快速流失,这使得很多先天条件不足的产品在人们还不知道的时候就死了
而对于有一定用户的社交产品来说,大多数都兴于约炮,终于广告
我们看到无数的产品初期都靠着内部运营女用户账号+约炮成功消息做起来的。
从最开始聊天室,qq的条件查找,到现在的附近的人,附近的照片,男性的繁殖本能推动了一代又一代陌生社交方式的发展。
打开任意社交软件看一下附近的人性别比就可以发现,实际上各种社交应用女用户数量总体上是远小于男用户的(如果某个产品以女用户为主,那不久之后也一定是男用户多)。
想想有多少姑娘会在社交软件上随便跟人约,再想想几十个约你是会挑条件最好的那个还是随便找个就行……
无法接受约炮环境的女用户,和苦苦不得的大量男用户纷纷开始逃离,很多应用自此就走上了不归路。不过社会化营销提了这么多年,做生意的都知道各种社交应用挂个号在上面,万一来生意了呢。
春节在家的时候(某沿海二线城市),下了几个社交应用看了下,附近的用户里至少百分之六十都是做各种广告号。还有一部分活跃于各个平台的本地“网红”。
这些新奇的社交应用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朋友。
社交应用该做什么
社交主要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认识,也就是建立连接,接着是互动,关系加强的过程。
互动包括传统的IM,和Facebook,论坛等多种形式的个人展示,而这种展示往往也是建立连接的入口。有手机有qq又有微信,这种情况下一般很少会有人再想去做IM产品,展示互动成了现在社交产品的主流形式。
但一旦形成了稳定的连接最后还是会转向微信等,毕竟相比于在一个应用里能跟所有的朋友交流,为了跟某个好友聊天说几句话专门换到另一个应用的成本是极高的。
如果应用中没用足够吸引人的内容或机制,在新鲜期过去后用户慢慢还是会流失回到微信中。
这样看来,似乎对于新的社交产品最理想的关系就是半熟未熟。
应该不少人都体会过同一条状态换着不同的应用发好多遍的痛苦(于是现在出现了好多一键多平台分享工具),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各个应用里好友基本都是重复重叠的,明明可以在一个应用里跟所有好友交流、互动,最终多数人慢慢放弃一些应用,比如人人。
其实社交工具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当所有的好友都在用某一款应用的时候,为了维持正常的交往也就不得不使用,微信qq也都是这样一点点蔓延开来的。
社交的主战场永远在朋友最多的地方,毕竟熟人社交才是生活的主体,所以即便有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多不喜欢微信不会用微信,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去用它。
如果不能让大批量的用户使用,那社交应用都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现在做社交可以做些什么
垂直化,本地化社区论坛
即便用户最终还是会用微信,QQ交流,但社区,论坛的主体在于针对某个主题多个话题并行的讨论,而且到了本地化,尤其到了垂直化的领域,这些观点又不适于在朋友圈等广泛载体上发布/看到。
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YY,这个以游戏和直播为标签的语音工具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这种近似垂直化的属性。
而且无论是从商业目的还是社交本身的需求,社交都会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垂直化,本地化的社区,论坛更容易通过广告,o2o等形式盈利发展。
边缘人群
会想结识陌生人的人大多心里都有一块孤独的存在,他们或者是外来打工者,或许是行动不便者,各式各样但都有很强的社交需求,但实际情况证明,只有同类人才能更好的理解交流
曾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潜入过几个蚁族论坛和qq群,但大多数比较安静,少数活跃的也不适于后来者融入。
这方面应该有一定的市场和想象空间。
社群工具
社群应该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虽然大多数社交应用都有群组功能,但在以人与人点与点为主的社交应用中,群组的存在感还比较若,很多功能无法实现,一个集成的群组工具应该是有较大需求的,而且在企业应用等方面也会有发展。
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交应用
实际上年轻的学生们,对于周围的世界和人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们习惯于同时使用多种社交产品来与学校外面的世界取得关联。充沛的精力和猎奇心让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兴趣。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学生们的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具备一定的变现潜力。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社交,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做成社交,除了产品,社交应用更多的还是要靠运营。
本文为作者 @思南 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