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式创业者未来的生存法则

0 评论 9412 浏览 0 收藏 6 分钟

增哥导读:竞争并没有使更多人收益,反而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也会增加资源消耗,让他人抢占先机。充分的考虑情景模式,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来替代旧有的产品,这样才可以避免无谓的竞争。

人们一直误解了竞争。

在中国当下的科技界,有一种不良趋势,就是拥有资源的巨头依靠固有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强势切入刚刚被证明可行的新兴市场,以近乎暴力掠夺的方式完成产业布局。

例如,阿里春节期间强攻红包市场,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烧钱大战(虽然宣布合并,但并没有让我们感到如释重负,总觉得后面还会有事情发生),当年微博领域各个巨头的烧钱大战,以及后来的电商大战、团购大战等等。

中国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实际上,硅谷也常有类似的事。比如微软早年间通过封杀网景强推IE浏览器,后来又推出Bing挑战谷歌搜索;谷歌强推社交软件,试图叫板Facebook;Facebook也推出图片社交应用,失败了才收购Instagram和snapchat。但是显然,硅谷类似的事情并不多,大家基本相安无事。而中国,类似事件过于频繁,我们几乎可以看到未来的BAT(百度、阿里、腾讯)将会成为三个全业务模式的“混业”集团,利用已有的规模效益裹挟和控制市场。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做是无利于竞争最优化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竞争模式下,即便胜了,也不过是破坏之功,而非创造和建设的成果。

在竞争中,看起来用户确实短暂受益;但长期来看,用户的整体福利会下降。而且一旦竞争结束,用户体验立刻下降(比如微博)。

好的市场,竞争的应该是用户,而非产品本身。用产品直接和其他产品对垒,这样的企业除非特别黑马、特别有竞争力,否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甚至还会损害市场,将之变为废墟。

用不同产品争夺用户,才是取胜的根本。春节期间,我听说新浪微博要做图片社交,我就在困惑:这个想法是基于中国用户的需求,还是因为海外模式成功了?不同的出发点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大家一直忽略了这一点。

泰尔说:要建立行业的市场垄断,是创业企业成功的关键—-哪怕是非常小的垄断。成功的秘诀在于超越竞争,建立新的垄断(前提是以市场化的方式建立垄断)。

苹果用移动设备击败微软英特尔联盟;snapchat挑战Facebook也是用超越竞争的产品,争夺同一场景下的同一批用户。

如此看来,场景从过去的功能性产品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定制,固然已经开始成型,但远远不是竞争的核心能力。

我一直认为要超越竞争。那么具体怎么来做呢?答案是:采用更好的情境模式。

所谓情境模式,就是不仅要考虑到应用所要占据的用户场景(比如吃饭、上厕所),更要考虑到当时的境地、已经隐含的氛围(比如热烈、孤寂、渴望、焦虑、懒惰、无助),以及在使用时要能联系到场景发生时的上下文(context),并与场景完全融合起来,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弹出窗口(打扰)。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和博客相比,微博是不是具有更好的情境模式?是不是更符合人的日常习惯?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手做到?是不是也更符合信息扩散的基本规律?

和短信相比,能语音能发照片能写状态的微信是否更能满足用户与朋友间的即兴沟通?

任何一个场景,都有更好的移动应用,可以更好地处理该场景下的情境模式:更好、更便利、和情境的上下文结合更加紧密,因此使用起来也更加流畅。

对了,再回答大家的最后一个疑问:是的,情境模式的创新永无止境。

①大家才习惯场景,对于情境模式才刚开始了解。随着时间推进,会越来越有理解。

②用户也随着移动趋势越来越了解自己,选择更好的情境模式。

③整个生态系统都在不断进化之中,情境模式也会随之不断调整,机会永在。

什么?你说的没错。乔布斯就是考虑情境模式的。他不是为了占有个场景就满足的,乔布斯要满足用户的每一个情境模式。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也包括即将发售的Apple Watch。

 

作者:赵博思

来源:指尖儿

原文地址:http://www.zhijianer.me/?p=931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