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招聘市场的本质其实是电商,但是拉勾们不会成为“阿里巴巴”
东东导读:本周拉勾启动了他们的“全民跳槽月”活动,周伯通上线“跳槽去哪儿”春季抢人大战。这样的运作方式让我想到了电商,互联网招聘节让我想到了当年的双11购物狂欢节。
春节过后,众仙归位;惊蛰时节,春雷滚滚,万物萌发。又到了互联网工作者们跳槽的时节,挥霍完年终奖、告别抠门的老板,求职者们开始寻找另一片新天地。对于互联网垂直招聘行业的公司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浪。
“招聘节”是双11在线上招聘行业的复刻
因此 3 月也成为了行业里公司上线新功能、做集中推广的热点时间。本周拉勾启动了他们的“全民跳槽月”活动,号称产生“十万个 offer”,在中关村地铁站、地铁 10 号线车厢中都能看见拉勾的广告;周伯通上线“跳槽去哪儿”春季抢人大战,覆盖 O2O、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旅游多个风口专场;哪上班打出了“你的人生从此duang~duang”的口号,推出“人才加速计划”帮求职者跳槽。
这样的运作方式让我想到了电商,互联网招聘节让我想到了当年的双11购物狂欢节,这个阿里运营人员造出的节日帮助阿里巴巴坐稳第一电商的交椅,成功完成了中国网民网购的习惯教育。在双 11 之前,网购对于很多民众来说还是很虚无飘渺的事情。
互联网垂直招聘现在的情况和当年很相似,目前创业者聊到最多的问题,还是“大家普遍习惯通过猎头、朋友找工作,而不是招聘网站。”因此,现成的“节日营销”案例成为了招聘行业的教科书,一方面能完成用户教育,把招聘搬到网上去;一方面能够将互联网垂直招聘的影响力,扩散到行业外。
去年 12 月拉勾就曾推出“互联网招聘周”,当时新增互联网企业 1500 家,新增用户逾 5 万人。周伯通推出“招聘节”,获得了 3000 多家创业公司的响应。
互联网招聘的本质其实就是电商
继续对比电商行业和现在的互联网垂直招聘,会发现他们的玩法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拉勾网 CEO 马德龙的眼中,
招聘的核心逻辑是交易和服务。
他认为“招聘是人与企业的信息筛选,是一个进行选择的过程。”对于平台方需要做的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建立起交易双方的信誉体系,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目前的在线招聘从业者正努力解决传统招聘网站、招聘模式带有的弊端,信息冗杂、缺乏真实性、求职者处于弱势等问题。
在淘宝、亚马逊这些电商兴起之初,解决的就是先前网络交易、传统商业体系中的假货、暴利等问题。淘宝和亚马逊这些电商平台承担了这样几个职能,
信息:要求商家对商品进行真实有效的介绍,杜绝假货和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暴利。
交易:设立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保障机制,保护交易双方。
附加服务:针对消费者的智能搜索,一键购买,物流追踪;对商家的用户画像、关键词营销等方式。
新兴的互联网求职工具也在完善这些职能。
在信息上,目前市面上的招聘类创业公司都在做多元企业信息库,保障网站上公司发布职位、求职者投递简历的真实性。拉勾今年推出了在企业介绍中显示前求职者、前员工点评的机制,设立人工 + 系统机制清除虚假职位等;周伯通的“发现”频道以视频的方式介绍平台上的创业公司,用论坛发帖招聘的机制鼓励 HR 回答关于企业的问题;哪上班则是以“招聘的有效期是一个月”这样的逻辑下架过期职位。
交易过程中,招聘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求职者不知道整个招聘过程的进展,处于被动的地位。拉勾、乐职微猎头上都设立了进度招聘进度提示机制,求职者可以知道自己究竟是在等面试还是被拒。
除了基本的招聘、求职,招聘公司也在做附加服务。拉勾的 3W 咖啡几乎每周都有线下分享,产品有“拉勾 Plus”这样的自荐选项,Jobdeer 为了给程序员做职业规划出了一本《程序员跳槽攻略》、哪上班推出人才加速计划帮助有一定有工作经验,素质优秀的人才;针对企业方,各个公司也都多多少少有大数据筛选、人才推荐等服务。
但互联网招聘市场没有下一家“阿里巴巴”
早期互联网发展和资本进程给了马云先做淘宝、再做天猫的空间。但今天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具备阿里当时的条件。行业内新的模式迅速诞生,迅速被资本催熟。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拉勾、周伯通,还有专做程序员的 100Offer、专做硬件的硬聘网、做后端 SaaS 的金柚等。近期,测聘网获 2000 万 Pre A 融资,做拍卖的 100Offer 获 2000 万 A 轮投资。
把镜头拉远到整个在线招聘行业,情况也是一样。蓝领、兼职招聘市场渐热,一米兼职获和盟创投数百万元天使投资、兼职猫获千万元 A 轮投资、36氪报道过的探鹿之前也获得融资。与互联网平行的垂直领域蠢蠢欲动,从教育培训转做金融垂直招聘的职业梦也向36氪透露,将在 3 月启动最大一场 campaign。
这样看来,行业里其实是没有时间和空间让一家公司成长为“阿里巴巴”,“平台垂直齐飞”的局面和今天的印度电商十分相似,资本推动行业的发展,吃掉既得利益者的份额,把行业影响扩大到更深的范围。同时,整个行业迅速迭代,各种模式验证、迅速催熟。
回到 3 月的话题上,毫无疑问,浪过之后,互联网式的招聘模式会被更多人熟知,影响到金融、地产,甚至是快销等领域的招聘;没有赶上浪潮的公司,可能就需要思考新的出路了。
本文作者:@饭遥;来源:36氪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