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腾:创业两年,那些不值钱的经验

0 评论 12232 浏览 0 收藏 12 分钟

东东推荐:创业非易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听了太多的成功学,一不小心就被打鸡血。来看看本文作者朴实的创业经验,这才是干货。

尽管几年前创业这档事儿就开始热闹起来,但想必15年会是创业者的爆发年,作为一个写代码的产品经理,我自身搞过两家公司,七八个产品,被收购过,也被我搞烂过。

就在春节前,我犹豫了好久,终于还是把公司关掉了。关掉的原因并不是账上没钱了(事实上不仅有营收,而且由于我没有融过天使和VC,也不存在投资者给我的压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家公司丧失了增长性,这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被永久的定格在了3岁,让人束手无策。在家赋闲了一段时间后,偶尔会有猎头找我去刚融到钱的小公司聊聊,看到他们那创业的激情以及漏洞百出的产品模型,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些经验,但我只负责讲,有没有用,那是你的事儿。

合伙人股权分配难题

创业起初,相当困难的一点是给合伙人多少股份,尽管有着无数前人总结的分配模型,但也只是形式上进步了一些而已,因为不好谈的根本原因在于创始人不想给别人太多股份,但又害怕团队造反,也就是说这压根就不是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而是一个你能不能hold住合伙人的问题。试想下,如果雷总约你一起创业,你敢跟他提超过5%的股份吗?一般人都不敢,因为人家牛逼在那个地方了。

所以解决合伙人难题的根本途径是让团队的成员服你,崇拜你,认为跟你混远远强过自己瞎折腾。有这个做基础,股份比例你爱怎么划都行,没人有意见。你问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办?那我也没招儿,不想放弃项目的话,就妥妥的均分,先渡过创业期,然后随时做好合伙人内斗的准备。

小创业者是跟着风口走,还是去一个没人竞争的市场

我创建的第一个项目布布PC应用商店(www.bubuapp.com)就是一个远离风口的项目。我当初是这么算计的,全国的创业团队都在搞移动互联网,就我去搞PC客户端,完全没有竞争对手啊。

可产品正式上线后,我才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投资人根本不搭理我。因为您创业的这玩意太怪了啊,大家都在搞移动互联网您搞PC是几个意思?各个基金的投资经理都在不停的看手机项目,有几个人能顶住压力把你的项目拿给基金合伙人看?他们不怕被人嘲笑嘛?所以说,对于一个刚创业不久的年轻人,选择一个远离风口的项目无异于自杀,你需要做的其实是顺着这群人的想法,做一个有点儿意思的产品,然后在投资界里挂上一号,即“xxx做了个什么产品,大家来看看呗”,借着这股劲儿,大量的认识圈内的媒体、投资人、行业分析师,你放心,即便你的产品垃圾的不行,只要你在风口,他们都愿意抽出时间来见你,毕竟谁也不愿意错过一匹黑马,而只要达到这个目的,这第一个项目就算是成功了。

如果这个项目万一火了,那你就是下一个instagram,等着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吧,不过你要知道,这种成功跟你的本事没多大关系,别像余文佳那样犯SB。要是火不了,恩,一般来说,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不仅火不了,还根本一毛钱盈利都拿不到,没关系,还记得我刚才说的了吗,你在这次创业历程中认识了圈内各个有影响力的人,这些人在你平时打工的过程中是很难结交的,他们会对你的下一个项目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我的定义里,你的第一个项目已经战略性的成功了。

是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还是同时做几个看哪个能火

这是创业中常见的两种策略,即以质取胜还是以量取胜。创业的大佬们总是讲,要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说起来当然是没错的,但关键问题在于,我怎么知道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会有结果?

常在互联网圈混的人多少都知道几个半死不活的服务,比如抓虾网,为了一个简单的RSS功能折腾了几年,产品倒是极致了,然后呢?还有无觅网,当年顶着亚马逊大数据的光环回国创业,然后呢?然后事实就是,抓虾网创始人徐易容干美丽说火了,无觅网转型八卦应用无秘也活下来了。这还用不着举周鸿祎当年冒傻气干社区搜索,干不动了转安全卫士的例子。我相信如果有机会你问徐易容,说干抓虾后不后悔,我想他唯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早一点儿看透一个无生命力的项目,导致浪费了自己好几年的时间。

所以,到底是做到极致还是多做几个产品,取决于你手里的这张牌到底是张好牌还是烂牌,于是你就问了,那怎么识别是好牌还是烂牌?这里给出我的答案,只要用户量或营业额依靠口碑传播,月连续增长率能达到10%以上,这就是一个值得浪费生命去努力的好项目。

创业初期要不要请牛逼的产品经理

在茫茫创业人海中,有产品感的人,寥寥无几。我想解释下什么是产品感,我们一般会想,会做产品的人一般是公司里的产品经理,其实这是错的。我看过不少产品经理的简历,我发现哪个公司都一样,产品经理的角色并不是产品的创建者,它只不过是产品实现的执行者,换句话说,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公司的产品经理是没有办法决定的,而那个真正重要的事情,才决定了一个产品能不能成功。

拿淘宝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抄易趣,免费用”,对微信来说,是“抄kik,顺便再抄下talkbox”。只有做出了这个级别的决策,才能说具有产品感,至于所谓的写需求文档,画产品原型,推进研发进度,这些都不重要。所以,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创始人能不能做出关键决策,因为一旦做出关键决策,给一个二流的产品经理去执行,差别也是不大的。顺便提一句,有了关键决策的概念后,你会发现招聘牛人的意义不大。这就像打仗一样,能不能赢靠的是将军的战术策略,你不能期盼依靠士兵的勇猛而取胜。

发现产品不行了,怎么转型

还记得我上面提的第一个项目的概念吗,我说你的第一个产品有90%的概率挂掉,那么挂掉就要转型,转型就有继承和派生。为什么说有继承呢?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巨大的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在彼得.蒂尔的《从0到1》这本书中,被称作秘密。

我们还是拿耳熟能详的Instagram来举例,如果你调查过Instagram的背景,你会发现创始人凯文最初做的应用叫Burbn,上线了很长时间也不过几千人在用(瞧,按我的说法,月增长率远不到10%,这个产品是个坏项目,要抓紧转型)。他们后来发现用户根本就不使用Burbn来进行签到,但是附带的照片共享功能却被反复使用,于是琢磨着推出了一款只带照片功能的软件Instagram,结果一炮而红。

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凯文习得了一个关键经验,即“用户疯狂的发布和共享照片”,并且这个秘密在当时没有被其它竞争对手发现!虽然这个产品的火爆依然有着运气成分,但至少在产品创建时,已经不是在瞎猜了。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节操精选,比如拉勾网,他们的需求都是由上一代不算成功的产品衍生出来的。

我管Instagram这种转型,叫市场转型,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种转型,因为它继承了原有市场的经验,还有一种转型叫技术转型,也就是继承了原企业的核心技术但面向全新市场,技术转型的经典案例是百度,从为门户做搜索引擎外包转型为搜索引擎门户站,但这类转型风险太高,一般不推荐。

最后,谈谈创始人的心态

没有任何人,包括创始人自己,能够肯定当前的产品策略是对的,产品切入点是对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探索、试验和验证,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就像趣分期的罗敏一样,如果你看他的创业经历,会发现他其实经历了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这对于强势的创始人而言,是个非常痛苦的事儿,因为你要不停的对团队成员讲,对不起各位,前半年我犯二了,带大家走错了路,我们现在要转型到一条新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只有你能随时抛开业务,抛开自尊心,探寻市场的本质逻辑,才可能在当前这个白热化的市场中取胜。

短短一篇文章很难讲清楚问题,未来我会更详细的介绍关于创始人的权威,产品间的竞争,营销的决策,团队的管理等问题,这些文章将会第一时间发布到我的微博及公众号内。

本文作者:@李一腾;来源:李一腾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