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斯巴达难改国内手机浏览器格局

0 评论 12897 浏览 2 收藏 11 分钟

静如死水的浏览器市场最近迎来新的搅局者:微软ProjectSpartan(斯巴达)。它将在PC端和移动端同步亮相,在移动端,它响应W3C标准,全面支持HTML5技术。

微软欲搭乘H5技术的春风强势入华,能给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带来变数吗?近来,多家媒体对Spartan的争相报道,似乎给了大众一个错觉,让人误以为国内浏览器厂商尚未看到浏览器走向更广阔的前景,其实不然。以百度、腾讯、UC手机浏览器为代表的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对于H5生态早已布局,无论从市场份额、H5技术还是产品运营的角度来看,微软的Spartan都很难打破“BAT三分天下”的局面。

BAT瓜分80%以上市场份额,Spartan入局太晚

目前国内手机浏览器的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手机浏览器虽然玩家众多,竞争激烈,但从市场份额上来看,以百度、腾讯、UC手机浏览器为代表的“BAT”三家瓜分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据2014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第3季度,QQ浏览器、UC浏览器和百度浏览器分别以39.6%、31.5%和21.5%的比例占据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活跃用户覆盖率前三名。其中,百度手机浏览器Q3表现尤为亮眼,活跃用户覆盖率比上季度上升2.48%,并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活跃用户覆盖率持续增长

虽然PC端通过WINDOWS推送,Spartan在PC市场会占据比较可观的份额,但在移动端,WINDOW PHONE手机版市场份额之小便决定了Spartan难以通过捆绑模式打入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第一梯队,且BAT第三方手机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和用户活跃度较为稳定,Spartan很难撼动现有BAT三分天下的稳定格局。

BAT抢先布局H5应用生态,Spartan丧失先机

从微软公布的消息看出,Spartan浏览器试图通过H5技术变革,在移动端掀起手机浏览器H5生态入口之战。然而,BAT三家的手机浏览器早已在H5技术实现效率、安全等领域全面布局,抢占未来H5生态的重要入口,“入侵者”Spartan利用H5技术破局成功的可能性让人怀疑。

1)提速 省流的用户刚需,Spartan外来的和尚难念经

当手机浏览器的流量损耗较大时,会为平台系统带来严重的能耗负担。作为H5生态入口的手机浏览器,需要为H5应用提供LBS、语音交互等基础接口,并做好类似百度搜索、直达号、网页微博等H5应用的获取和解析,因此必须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同时,对于用户体验来说,H5应用运转时的”省流、节时”也是一种刚需。

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在“降低能耗”方面表现较为出色。比如,百度手机浏览器发布了全球首款四核极速浏览器,原有的T5内核升级为四核智能引擎,可在不同使用场景下,有效协调资源,最大限度利用硬件能力,全面提升速度,保证兼容性,打造”极速”体验。QQ浏览器则是通过运用云加速技术为用户节省更多流量,UC手机浏览器也利用数据压缩技术为用户节约上网资费。

总体上来说,升级手机浏览器的内核引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未来H5生态入口的“能耗”问题,在已经开发出百度“四核”手机浏览器、腾讯“X5”浏览器的本土化手机浏览器面前,Spartan恐怕很难超越。从用户体验来看,微软原有的主要目标用户(国外用户)对于网速、流量的需求性并不如国内用户强,因此入华之后Spartan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国内用户的需求。

2)分发 安全瘸腿,不敌百度、腾讯的“最强助攻”

移动互联网服务与用户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电商、O2O、教育、医疗等领域涉及到用户隐私、资金安全等方面也越来越多。手机浏览器未来必定整合大量H5应用,构建H5生态平台,但由于H5应用没有类似AppStore这样的分发审核机制,因此手机浏览器要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负责把关H5应用,在安全、隐私等基础能力上做到万无一失。

未来H5应用商店与原生App应用商店的打通或许是一个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分发领域实力强劲的百度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将成为百度和腾讯围剿H5生态的“最强助手”,很难给Spartan留下机会。

BAT进入深运营阶段,Spartan本土化难

目前,由于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基础架构相似,因此产品运营能力的高低成为新的追逐点,BAT领衔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进入”深运营”阶段。以百度、UC、QQ为代表的国内第三方手机浏览器显然更了解中国用户需求,Spartan的本土化运营之路“其修远兮”。

1)聚合信息和服务,轻应用模式已成熟

在本地化的手机浏览器上第三方插件的需求并不强,因为用户安装和使用成本过高,不少PC浏览器的插件到了手机都成为独立App,因此,浏览器运营的首要任务则是整合用户需要的内容和服务,避免用户花费太多时间去启用和切换独立APP。

百度在移动端轻应用 直达号的模式已经构建出了信息聚合和服务聚合的雏形。百度手机浏览器整合大量第三方优质内容及版权内容,一方面实现了资讯、视频、小说等多种不同内容的全面聚合,一方面也联动手机百度,支持直达号O2O整合服务,信息服务转型趋势明显。

UC手机浏览器被阿里收购也开始为用户提供信息向服务的转变,但从目前来看,UC在引入了“神马搜索”后,似乎更多的扮演”为淘宝导流”的角色。

腾讯虽然也将资讯和服务作为战略要冲,整合了视频、小说等内容,但在聚合服务领域,与微信的尴尬内耗关系让QQ手机浏览器显得较为被动。

尽管BAT三家都开始对手机浏览器的内容和服务加以整合,但区别在于哪种信息更加贴合用户的需求,哪种服务为用户带去更为便利的操作体验。目前来看,除百度外,其他两家手机浏览器都尚未引入“添加轻应用”的功能,在未来平台化的运营方面,已经延展出“直达号”O2O模式的百度手机浏览器机会更大。

2)建立资讯互动体系,本地化数据收集是难点

浏览器作为一个轻量级H5应用的操作系统,未来将实现更多基础性功能,比如,在同一H5应用中,用户可以直接对浏览器中聚合的内容和服务进行评论和互动,而在不同的H5应用间,用户也可依赖浏览器自带的账号体系,授权一键登录,实现跨应用的平台互动。

目前看来,百度手机浏览器主打”右屏资讯互动”功能,头条大事、娱乐八卦、舌战擂台等版块提供大量新鲜有趣的资讯,用户可以参与话题,并在线进行评论互动,对于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粘度来说,很有帮助。

QQ手机浏览器针对90后用户推出了首页定制资讯卡片功能、弹幕功能,贴合年轻人群的视频互动潮流,使用户可以在移动端享受吐槽乐趣。UC手机浏览器则主打多屏互动策略,实现PC端、移动端,甚至TV端打通资讯互动体系。

笔者认为,未来资讯将以更为流动性的方式在手机浏览器的某一H5应用内部或不同H5应用间流转,建立账号式的资讯互动体系将为BAT三家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带来更多便利。从这点上来说,大数据信息起家的百度手机浏览器潜力最大。在聚合信息和服务、建立用户互动化资讯体系方面,百度的直达号模式、大数据能力将为H5生态入口的形成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即便微软Spartan的成功率较低,但它在移动端勇于推陈出新,打破了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表面的平静,但Spartan想要在激烈的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立足,还需要在产品运营、技术和市场份额的本地化方面,下更多功夫。

 

作者:罗超

来源:艾瑞网

原文地址:http://column.iresearch.cn/u/luochao/700019.s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