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即产品:从供应链、产品迭代到渠道的发展史

1 评论 3674 浏览 32 收藏 10 分钟

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的门槛被大大降低,这也导致了内容的产品迭代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一、内容的产品迭代

内容的老祖宗是信息,在格雷厄姆·劳顿在《万物起源》里,信息和能量两者构建了整个宇宙。

作为宇宙的一份子,我们人类自然离不开信息。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信息可以简略的概括为我们的感官系统能够感受到的那部分,从最早的视觉、再到听觉,然后发展到嗅觉、味觉和触觉。

针对这五套信息接收系统,我们老祖宗自然就会去针对性的生产信息,从而形成信息的交互。

这个信息,就是内容,它是我们主动去生产的,目的为了信息的交互,而针对的就是五套感官系统

每一种感官系统,都有一套内容体系,而每一套内容体系背后,都直接涉及到我们科技的发展。

最早的自然是视觉系统,也是人类几百万年来,进化的最充分,发展的最完善的,内容的生产体系也是,从最古老的文字和壁画,到后面的书籍、雕塑、绘画等等。

随后就是听觉系统,这不得不说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奇迹——语言。这个方式生产的内容,直接催生了语言、音乐。

至于嗅觉、触觉和味觉,专门针对信息交互而生产的内容产业,几乎停滞,除了嗅觉出现了香水这一体系以外。

当然,这是工业革命之前,工业革命之后,甚至于互联网出现以后,这个内容的产品迭代就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首先视觉系统本身,从文字内容,迭代到了图片,在迭代到视频,从纯粹的视觉系统,加入了听觉系统,甚至于VR的出现,未来还会加入更多的感觉系统。

然后声音系统本身,也从单纯的声音演讲和音乐,逐步优化迭代到了立体声、环绕声等等体验更加真实的内容产品。

这里面最关键的不是产品本身的迭代,而是内容产生生产的门槛被极大的降低了,以前只有极少部分人才能写文、画画和拍摄视频,录歌曲的时代,突然变成了全民狂欢。

就像其他任何一种产品,从实验室走向民用普及化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在从科技和模式的迭代,来看看内容生产方式的演变。

二、内容的生产迭代

内容的形式一直在迭代,自然也意味着生产的方式在迭代。

亦或者说,内容的供应链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着。

比如:汽车,福特开创了流水线,丰田实现了自动化和精益化,再到特斯拉信息化时代的一条龙,生产的效率一直在迭代。

这种迭代的背后,一方面是科技的进步,另一面分是需求的升级。

首先从科技上来说,科技的进步极大降低了内容的生存门槛。

曾经的视觉系统的内容——文字和图画,掌握在少数文人手里,因为这需要极长的学习过程,还有非常庞大的教育成本。

随着印刷术的普及,这个门槛第一次被放开,于是世间的书籍和画开始多了起来。

当然,就算这样,这个增长过程也是缓慢的,慢慢几千年,所存的内容量也是有限。

真正给内容带来指数级增长的,当然是互联网的出现。

特别是新媒体解放了每一个人,微博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内容生产者,微信公众号也是,各大“号”当然也当仁不让,每个人都变成了内容生产者。

另一大突破自然是智能手机的拍照和摄像功能,极大的降低了视频的制作门槛。

未来也许,还会在VR内容的制作方面,慢慢的进行着突破。

科技带来的改变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当然就是因为需求的变化,从而升级的生存模式。

内容的供应链,当然从内容的头部生产商里看变化,从报社时代、到电视媒体、在到门户时代、在到新媒体时代的头部品牌。

报社时代,都是自己养生产者+接受投稿的方式,是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电视媒体也是如此,自己生产+购买剧集。

到了门户时代,传统的三大门户更新一个批发商,到处的收集内容产品进行展示。

而后期的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内容生产者,他们的整体来源依然是自产+购买的方式,但是生产什么这个问题却发生了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生产什么的话语权都在媒体和电视台手里,我们受众都是被动消费的。

到了新媒体时代,我们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释放,对于内容本身的不同需求,形式的不同需求,甚至于内容传播方式的不同需求,都有了表达的空间。

也就是从一个卖方市场,变成了一个买方市场。

这直接导致了,新媒体内容团队和传统纸媒时代的记者们,生存内容的方式变得非常不一样,前者追求深度,后者追求快速。

前者是大餐,后者是快餐。

大餐的生产模式,和快餐的生产模式,自然是有极大的区别的,这里面最大的区别,自然就是效率了。

以前都是慢工出细活的时代,现在都是快枪手的时代,这里面时间因素起了最大的作用,内容里面的时间价值变得不一样了。

三、内容的渠道迭代

内容作为产品,自然要在渠道上去销售,从而被用户所消费。

只是这里的消费,不是用钱,而是用时间和注意力而已。

在互联网之前,内容的消费,特别是文字和图画,依然是需要钱的。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以后,就不值钱了,于是世间和注意力反而变得珍贵了。

这里的渠道,我们主要是从门户时代开始,从门户到博客,在到两微+各种号,大鱼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等。

门户时代,是互联网信息1.0时代,也可以说是大超市时代。

这个渠道就是大超市,里面什么内容都有,这些内容都是门户网站的运营们到处去批发来了,然后分门别类做好货架管理。

这时候用户进入门户,就像逛超市一样,喜欢什么就消费什么。

然后到了博客时代,博客时代就像个人小摊位,每个摊位各有特色,喜欢的用户就会每天过去光顾,就像那些经典早餐摊一样,每天光顾一下。

在到两微+N种号的时代,就是各种品牌+平台的时代了。

微信公众号,就像一个内容的阿里巴巴一样,里面有品牌专卖店,也有品牌旗舰店,还有个人淘宝店。

微博就像一个大集市,亦或者就是一个淘宝平台,里面每一个个人都是内容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而各种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就像是不同定位的内容专营商城,各有各的特色。

渠道从大超市,变成了品牌店,我们内容消费者也从去超市逛一逛,变成了只去专门喜欢的品牌店。

那么未来内容的渠道会怎么样呢?品牌店肯定会存在,但是各大平台肯定也会进化。

就像未来的制造业会变成反向定制一样,以后内容的渠道在大数据的加成下,也会变成反向定制,你想要什么样的内容,最符合你的头部内容,个性化内容就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当然这个内容只关乎内容本身,不关乎内容背后的情感寄托。前者像今日头条的算法,后者像微信公众号里一个个形象的人和其产生的内容。

你喜欢一个人,和你喜欢他的作品,这是两种内容。

相对来说,有时候更喜欢人本身。

 

本文由 @蛋壳花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