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流向:“硬应用”与“软应用”大PK

2 评论 2211 浏览 11 收藏 10 分钟

硬应用与软应用的核心差别在于硬应用在支持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而这种交互方式不以分类为基础,是以记忆和感知为基础。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应用形态与手机不同,不管是机器人,汽车还是宇宙飞船人们只要找到硬件设备那就可以完成所有事情,而不需要再区分微信、头条、淘宝。

一、软应用与硬应用的核心差别

软应用是按领域人为切分的边界,比如QQ音乐和喜马拉雅本质上并无差别,但因为运营的主体不同,所以会切分成两个不同的应用。类似的场景很多比如新闻类、视频类等。这种分类和体验没关系,和商业竞争也没关系,实际上是技术的限制导致的。

从体验的角度看,这种人为分割其实是不便利的,所以微信这种超级应用总是尝试让自己可以做的更多。从商业竞争的角度看,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的分化是合理的,但QQ音乐、腾讯视频这类分割就不合理。所以说软应用的边界本质上是技术限制导致的。

所有软应用都可以看成是一种人消费利用信息的方式,而在过去所有的这类消费是以分类为基础的。

Windows的菜单、目录,网页的导航页、索引,手机上的App实际上都是分类,不分类人类的认知系统就没法和浩瀚的数字信息相对接。因此,也可以将软应用看成是当前技术水平下,反复打磨后得出的最佳的信息消费和利用方式。

智能音箱是最典型的硬应用(未来机器人等都是),这种硬应用具有相当的通用性,但本质上是垂直于某种场景的。

比如电视、故事机、车载的系统等,这些硬应用都针对某个场景做出特殊优化比如针对屏幕或者音效,但又具有特别的通用性比如都可以具备一般性问答的功能。这与软应用主要依托于某款通用型的设备,比如手机、电脑或Pad有非常大的不同。

软应用先天上和硬应用是对立的,所有交互习惯和硬应用完全不兼容,所以直接把软应用的分类方法套用到硬应用上面就会特别别扭。

硬应用与软应用最大的不同还不在于是否针对专门领域(音乐、新闻等)进行优化,核心的差异在于所有可见的硬应用都在支持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而这种交互方式不以分类为基础,而是以记忆和感知为基础。

感知部分很好理解,硬应用会把周围的环境作为输入的一个部分,所以体现出更多的智能,但以记忆为基础则需要做些更多的说明。

在软应用里,所有的信息都围绕着分类和提示展开,我们所有看到的东西要么是分类要么是提示(想象头条这样的应用的界面),这两者构成消费信息的关键。只有很少的时候才依赖搜索,利用搜索跳转到不相关的另外的信息上下文上面,但搜索过后就又是分类和提示。

搜索本身是以记忆为基础的,一个人只会搜索他知道的东西,提示才是消费未知信息的关键。在软应用上这几点已经融合在一起了,但搜索处在比较次要的地位上。

但在硬应用上,分类被取消了,依赖于语音的交互方式里所有信息都是全开放的,记忆变为第一关键的因素(所有语音类交互本质上都是搜索),而提示则会在有屏无屏设备上分化。从这个角度看最终的交互效率会是硬应用崛起的关键,而硬应用上的交互效率事实上与智能程度相关。

二、硬应用会崛起的核心驱动力

理论上讲故事机这样的产品是不太应该存在的,因为所有故事机能做的事都可以在Pad上用一款应用来替代。但它就在那里,持续很多年,并且和机器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还有增加的趋势。这类硬应用之所以存在与成本、ID等因素有关。

随着感知周围环境越来越关键,想用一款设备覆盖所有场景会越来越难。手机、电脑、Pad本质上还都是一种计算设备,遵循冯诺依曼的架构,这种基本架构做计算或者支撑软应用是没问题的。

但如果感知越来越关键,那在成本上就会面临挑战,它是不太可能把做Echo用的麦克风阵列、做AR眼镜需要的镜片乃至计算芯片都集成到一款设备里面的。那样会无限推高通用产品的成本。这样一来监测环境需要单独的设备,远场语音交互需要单独的设备(想下Echo Show),移动需求会催生新的设备等。

ID上的分化也会导致通用设备面临挑战,比如手机的屏幕不可能做的无限大,大了就没法移动。手机、Pad的喇叭也不可能选功率大的。对于眼镜类产品更是因为佩戴方式的原因导致其ID只能单独设计。

从这个角度看:多种传感器 + 特殊优化的ID + 新型的交互系统会是硬应用的标配。

三、硬应用的后续影响

在过去硬应用其实是很多的,比如电视、路由器、摄像头等,但过去的硬应用基本不具备通用性,干什么的就是干什么的。但随着后端新型交互系统的出现这种清晰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随着智能音箱数量和体验的提升,人们消费音频内容的场所就会转移,这会同时影响对应品类的软应用。比如智能音箱使用频次越多,喜马拉雅、QQ音乐APP的使用频次就会降下来。

同理如果智能电视和盒子的使用频次越多,对应的软应用使用频次也一样会下降。所以硬应用崛起的过程就是用户时间再分配的过程。

抽象来看这种时间迁移的速度最终取决于整体交互效率和体验上的超越。当前的语音交互只在特定记忆范围内是有优势的(比如你知道自己想听什么歌,那语音交互一定比触屏快),但整体交互效率和体验还不如触屏。

假如有一天我们经过了这个拐点,那硬应用就真的会PK掉软应用。而这种超越现在来看需要的并不是技术突破,而是设计上的突破。

超过这个拐点后,当一个人再住到酒店里的时候,就不再是躺床上掏出手机,而是通过人脸和声纹启动大屏,然后更便利的消费各种信息。

硬应用在性价比上总是可以超过通用设备的,比如电视的大屏或者故事机的便宜。如果有一个通用型的信息消费系统可以拓宽每个硬应用使用范围,这个边界扩的越大,软应用的价值就越小。

一种极端的情形是最典型的通用设备——手机可能因此而重构,真的以新交互方式为核心的手机会与眼下以触屏为核心的不同。而如果这种手机体验更好,但价格可以更便宜那手机产商就一定会愿意做出这种尝试。

小结

智能硬件之前热过一次,但并没有真的在落地上引起太大轰动,所以很快落寞了,核心原因在于那时的智能基本等价于联网,而联网并不真的创造太多价值。但这世界似乎有种普遍的预感,所以像IoT这样的词一直没有死去,可这词实际上不对的,Internet Of Things是撑不起硬应用的,Intelligence Of Things应该可以。

#专栏作家#

琢磨事,微信公众号:琢磨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声智科技副总裁。著有《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完美软件开发:方法与逻辑》、《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等书。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有深度,有观点,好文。
    软应用更多因分类内容分发而生,而硬应用为场景而生(谁说场景是硬应用的疆界呢?只是现在只能一个个场景来攻克,以实现可用性…),如果有一天硬应用真的体验上来(虽然这一天不会很快来到,语料等等基础工作,在国内这么唯利是图的商业氛围下,委实不看好),软应用可有可无,脸就是手机,谁还带手机出门…那时候,不是手机靠wifi,而是周围都是硬应用,等你的脸去刷,等你的声纹去开。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