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天猫双11创造了什么?

6 评论 5269 浏览 19 收藏 13 分钟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马上就要来临了,这个“人造节”似乎蕴含着特别的“商业力量”,在这一天,全民争相“买买买”掏空荷包来庆祝这个购物狂欢节!

当日历上的一个日子被标定成一个节日,再赋予一些繁文缛节,某种魔力就显现了: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人群就是会在某些时点进入某种既定的行为模式,日复一日的劳作之余,人的情感过剩总要化成用某种仪式来排遣。

除夕夜的守岁、圣诞节的弥撒、独立日的烟花,次第展示了古今中外“制造节日”的三种机制:物候、宗教、政治。

和很多人的印象相反,说节日是文化的产物其实是一种以果溯因的谬误,文化是节日的结果,节日则有自己的发生学机制。靠天吃饭的时候祭天,中世纪的时候拜神,民族国家兴起就挥舞国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今可能要在这之后,再加上一条:双11的购物。

一、商业文明“制造”节日的逻辑

过去很多人会对这种商家的“人造节”嗤之以鼻,但这个节日的生命力足以给节日的发生学研究增加一种新的类别:“商业力量”。

商业社会孕育商业的节日,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人类的英雄史,从远古的自然神,向宗教圣徒、商业英雄依次轮转时,商业文明便也开始孕育自己的文化底色。

在双11这个时间点上,“你买了啥”“有什么可以买的推荐一下”几乎取代“吃了吗”“最近怎么样”,而成为见面打招呼的标准开头;上班族即便第二天要早起挤地铁,也会坚持熬夜到凌晨剁手,秒杀抢购;打折、购物、清空购物车是这个节日里谈论的主题……

不知不觉中,这些都成为了人们在双11里不由自主会去遵循的行为模式。这套“节日民俗”当然还在成型的过程中,毕竟只有十年的双11在人类的历史中渺如一粟。像圣诞节的嬗变就经过了多重信仰、政治的博弈,而现代节日的演化也势必会有更多现代元素的驱动,双11的演变正是一个可供观察的现实案例。

也许有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类比,盖因商业文明在全球也不过数百年的发展,在中国更是仅有区区四十年的历史,而传统的企业又与传统的民族国家紧密相连,并不具有单独塑造社会生活的能力,未曾有过达到积淀文化、制造节日的先例。

只有在互联网时代,平台型的“数字经济体”开始涌现,它们与社会、与个人建立起更加广泛的联系,商业文明制造节日才得以可能。

可以看到,感恩节、圣诞季的购物“习俗”看起来热闹,却仍然逃不脱传统节日附属物的窠臼。

化用福特的那句名言,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过两遍圣诞节。而双11的诞生本身就是反传统的:在消费淡季里,不依赖节假日的客流,以购物为主题创造了一个节日。

在2009年前后的时间节点,互联网商业的基础设施铺就,消弭了购物的空间限制,购物成了一种能够随处发生的生活方式之后,商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这种反传统的购物节日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影响力。

双11本质上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节日里消费的需求而设立的,相反,它创造了人们在某一时间段的消费需求,以仪式感让人们日常的过剩情感转化为消费,寄托在这个节日里。

当年逍遥子和他的团队选择在双11这个时点做彼时淘宝商城的促销活动,理由也正是:“11月份干点啥,把成交往上拉一拉。”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双11在最初两年取得5200万、9.36亿销售额奇迹之后,也更进一步普及了消费文化,调动了消费者的群体情绪,将节日的仪式感变得更为稳固,以此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

是天猫双11能在十年间获得超过3000倍销售额增长的深层原因——这一涨幅超过了零售总额、线上消费总额等等各项指标的增长幅度。

二、天猫双11何以可能?

很多人在分析这个购物节的诞生时,往往会把光棍节“脱光”作为其文化的源头,早年淘宝商城做“双11”的宣传时,也会主动往“脱光”上去靠。

但如今看来,与其说是双11承接了光棍节,毋宁说是光棍节的调侃只有与商业力量嫁接,才可能把自身外化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节日。

互联网是擅长制造MEME(网络上的某种被快速传播的元素)的,除了光棍节,还有1024的所谓“程序员节”等等,但真正成型的节日,只有双11。

某种程度上,双11这样一类节日开始兴起,是商业文明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而双11这个节日之所以在十年前这个节点被造出来,很大程度上正源于阿里巴巴自身的转型。

经历5年多淘宝C2C电商的积累,阿里巴巴在2008年上线淘宝商城(如今的天猫),开启了B2C模式的探索。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开始将更多的商业品牌放入自己的平台,与更广泛的商业力量融合,为他们提供做生意、触达消费者的基础设施。

在这一过程中,阿里巴巴获得了对社会生活更深入的影响力,而马云在彼时思考“新商业文明”的命题绝非空中楼阁。

商业文明孕育商业节日似乎是题中应有之意,但社会情绪的调动并非易事。在2009年,中国还远不是一个消费大国,有多少人会买这样一个“人造节”的账并不清楚。

况且最初的那届双11,仅有一句“全场五折”的口号,只有27家品牌加入,甚至还有一家德国品牌中途退出。

从今天回过头去看,实在没有一个“节日”应有的氛围。但当5200万的最终销售额出现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朦胧中意识到这件事做对了。

因为双11机缘巧合正摸准了此后十年经济动能切换的脉搏。

现在市面上的一堆《请回答,XXXX》里,少见2009的身影。但那可能是近十年来最惊心动魄的时间节点,彼时美国次贷崩盘的余波已恶化成金融危机,正蔓延全球。

2009一开年,中国GDP增速跌至新世纪以来最低的6.4%,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到令人触目惊心的“-44.8%”。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成为当年GDP“保八”成功的关键。

此后十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从64.5%的历史峰值降到了去年的33%,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一路上扬,直至今年上半年的78.5%。一降一升,消费的作用上升到了“基础性”的高度。

中国人的消费能量开始蓄积,双11正是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成为能量释放的闸口,这个节日的成型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而在去年去的1682亿销售额、步入第十个年头的天猫双11,之所以还没有像春节那样过得没有“年味”,新的消费浪潮兴起功不可没。

80后、90后这样一群在商业文明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新消费群体,在过双11这样一个商业节日时更加自然。而当全社会消费量的增长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结构变化、质量提升成了消费领域的新变化。

天猫双11创造的更多新需求恰恰顺应了这一趋势,到今年18万个品牌参与双11,几乎涵盖了几乎所有大牌,而更加全球化的商品、更加创意个性的品类,都在赋予双11这个节日更多的生命力。

双11十年,头尾两端勾连起了中国的两轮消费浪潮。

三、双11可能“大如年”吗?

但仅仅十年的节日,远未到定型的阶段。

从节日自身的发展角度,传统节日经历的多次演变,在双11身上势必也会出现,但影响因素则会带有更加浓厚的现代性。

多年前,很多媒体在评价双11这个新生节日的时候,多会提“赋予其更多文化内涵”的建议,这未必说错,可对于一个互联网商业文明孕育的新节日,商业模式、现代技术的延展才是更加重要的面向。

现代社会,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节日,但对传统节日而言,这种改变几乎都停留在春节时守岁变成看春晚、中秋月饼变得更好吃的形式层面。而对于天猫双11来说,技术创新是其节日内涵的一部分。

天猫双11也的确出现了这样的变迁,去年与新零售的结合,调动起了从物流、支付,向线下延伸的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今年则更进一步覆盖了吃喝玩乐等等几乎所有的商业领域。

这种变化将双11从一个比较纯粹的线上购物节日,扩展为全社会的节日,更深度地改变了这个节日的内涵。事实上,也只有当人们在线上线下,无分空间界限、行业边界,都能过上双11的时候,这个节日才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更加本质的影响。

从表面看,本地生活加入双11只是阿里巴巴业务拓展的一部分,但对于双11而言,这种全覆盖至关重要。

之所以春节能占据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地位,在于它对年初那个时间段,人们生活全方位的统治力,从买年货、抢春运票到年夜饭,整个社会几乎就是围绕春节而转的。

双11要想成为这样一个重要节日,也有必要将社会更广泛的部分融入进来。

随着互联网商业文明对线下产业改造的深入,这种融合已经变得可行。今年天猫双11的全覆盖是一个起点,此前,各大品牌的团队早已将双11作为下半年最重要的节日来过,而现在从生鲜领域的盒马鲜生、家装界的居然之家,还有遍布全国的银泰、大润发,这种重要性正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所谓“双11大如年”并不是一句调侃。

可以想见,如果未来商业社会产生了更多类似的商业节日,那双11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作者:李俊,公众号:俊世太保(ID:lijun_taibao)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GMArE9vR0c7nVtnY8gjv8A

本文由 @俊世太保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同感

    回复
  2. 华丽的词藻,然而并没什么内涵,浪费时间,卖弄学问而已,垃圾

    回复
    1. 😉

      来自北京 回复
    2. 这样不好吧

      来自浙江 回复
    3. 你这样子能做好产品吗

      来自上海 回复
    4. 不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还谈做什么产品?你以为每个用户都是好脾气,少年天真了啊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