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卡运输:互联网模式如何赋能于港口物流?
本文通过行业分析到产品调研,整理和总结了一种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优化港口运输的思路,提供一种设计集卡运输的产品方法。
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物流的中心节点提供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港口物流活动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一部分,是指以港口仓储服务为主要表现形式,整合了仓储、内陆运输、货运代理、拆装箱、装卸搬运、包装、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的服务。
港口运输分为进口、出口两类,大致的运输流程如下图所示:
港口运输的关键就是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做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最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它具有“安全、迅速、简便、价廉”的特点,有利于减少运输环节,可以通过综合利用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多式联运,实现“门到门”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现代化的先进运输方式,提高效率是集装箱运输的难点之一,如何缩短集装箱货物在港的停留时间是港口运输中降本增效的难题。
本文通过行业分析到产品调研,整理和总结了一种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优化港口运输的思路,提供一种设计集卡运输的产品方法。
行业调研
调研样本
总结
港口运输行业存在的痛点有如下三点:
- 纸质单证的障碍影响效率,需要有运输单证无纸化的帮助;
- 进港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集港预约出现拥堵排队浪费时间的情况;
- 空箱调度不合理,预约提箱仍属于非常传统的线下工作,急需改变。
港口集装箱卡车运输的业务性质是B To B 业务,个体司机无法直接承接货主的运输业务,通常会挂靠在集卡车队、运输公司,车队、运输公司组织司机、管理司机。车队有道路运输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可以给货主开出运输发票,并且承担货物运输中的安全及信誉。
整个集装箱卡车行业资金周转慢,平均回款周期一个月,运输中需要垫付资金的角色有:车队、运输公司、货代。
集卡运输市场相对封闭,信息化程度低,车货匹配平台影响力较小,车队间的货运信息交换依靠车队长点对点沟通,没有形成网络。集装箱运输单一行程空载率较高,返程货调配市场前景广阔,市场暂无较高影响力的运力交易平台,机会和挑战并存。
市场调研
调研目的:了解港口运输行话及背后对应的业务、目前业务的流程(能否代替关键点)和业务的困境(线下还没有做到和不能做到的)。最终通过调研,了解目前业务及产品的机会点,梳理产品功能。
调研样本:
调研结果:目前港口贸易业务确实存在很多非标的环节,需要信息化的解决方案提高效率,规范制度。但是进出口业务涉及角色多,协作流程繁杂,仅用纯线上的系统短期是无法完全解决核心痛点的。需要线下运营及销售手段结合线上系统流程,二者合一才能更好地完善港口贸易的工作流程,保证运输双方利益最大化。
总结
- 货代最关心价格,司机最关心运费什么时候到手,所以平台的核心价值就是提供低价的优质货源,保证资金流顺畅;如果考虑采用现结的模式,垫付资金量和后期收款是考验;
- 车队管理、司机管理是线下管理的难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难点,加入互联网的思维,提高效率,优化体验;
- 货代对工厂的把控很少,工厂的整个环节可切入的点不多,导致我们对装卸货的效率提升,节省司机等待时间这一块存在困难。因此,在产品设计环节我们需要考虑外勤角色,协助系统完成整体业务的流转;
- 竞价模式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大量的运单来调优竞价的运营规则。因此对于平台而言,规模化、标准化是一个重要发展目标。
- 在港运行业,运力基本来自车头,且车头都是有组织的企业而非零散的个人,这类企业基本可以开票,所以【票】并不是一个强抓手。
- 异常处理不容忽略。建议采用线上客服+线下客服的方式,利用工单模式串联二者的工作流程,提高异常处理的效率。
竞品分析
采集已有竞品做分析,从设计领域、主要功能,产品端选择三方面做了汇总,如下表所示:
产品思路
(1)货代的核心痛点是【价格】
- 货代的工作:处理货、船、港口、海关等与运输相关的问题
- 货代的涉猎领域:具体又分拼箱、集装箱、散杂货、空运、快递
- 货代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不健全、服务态度差、企业没有长远目标、违法操作
- 货代一般分为三种:纯货代、车队长升级为货代、堆场调度升级为货代、船公司直接通过门到门的方式,也是一种货代的角色(替代货代的工作)。
To-Do:
抓住货代对价格的敏感度,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可以通过【低价】来吸引货代进入平台。通过各类进项和服务,降低上游货源的运输价格,保证货代的核心利益。降低运价的核心是拥有特殊资源,如集港快、箱源多 、账期有保障(有长期合作的船公司)。
由此可见,我们的平台产品,若在揽货时通过【报价】模式是可以将上游的货源价格控制在我们手上。通过“吃差价”的方式,重新定价后发布至平台。低价的产生方式可以考虑:普货配载、套箱、轻重匹配。
(2)司机的核心痛点是【账期】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司机在运输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都是:“运费什么时候到账?”司机最能接受的方式即:【现结】。司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账期过长,或者是赖账。
To-Do:
利用司机对账期的期望,在产品设计时可以考虑【现结】的规则“挤压”运价。例如货源的结算周期可以多样,如:现结、一周、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如果现结的运费可以适当提供现金抵扣、现金卡券抵消等方式,变相“议价”。同时可以提供【司机白条】弥补账期过长的问题。
(3)车队管理难、车队所获利润低,货代趋于不养自己的车队
车队的现状是:养车管车成本高、运输事故频发、运输利润低。
To-Do:
管理车队的工作应该逐渐演变为被平台管理,因为只有规模化的平台才能通过其他的资金流补给车队管理的消耗,达到平台的资金流转正向化。所以,作为平台化的产品,管理车队应该是一个重要而不紧急的需求。
(4)合理利用集装箱,降低空载率
集装箱运输费用构成大致有四种:
- 整箱/整箱:装港拖箱费+码头操作费+运费+卸港码头操作费+拖箱费。
- 整箱/拼箱:船公司提供的拖箱费+码头操作费+运费+拆箱费。
- 拼箱/拼箱:装箱费+运费+拆箱费。
- 拼箱/整箱:装箱费+运费+码头操作费+船公司提供的拖箱费。
基于标准化流程,通过拼货等模式合理利用空驶阶段的集装箱利用率,是港口运输的趋势。集装箱运输的高收入模式就是,在有效的运输过程中寻求最佳的收入结构。从而提高司机的运输价值,降低空箱的浪费率。
基本思路如图所示:
(5)港口预录及运输异常两大非标工作,最易出现阻塞
在《产品心得 | 构建B2C平台型产品,重在做好「标准化服务」》一文提到过,对于过多非标的长链条产品。指定标准化流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港口运输也同样面临标准化设计的难点。
To-Do:
提箱、换票、订舱等与船公司相联的工作,线下的协调(线下运营人员)必不可少。 纯系统化、线上化短期是无法完全替代这部分的复杂操作。因此,我们在设计平台产品时,可以考虑设计一些线下运营及协调的角色,补充线上系统化所不能完美解决的问题。
目前,运输行业,异常处理(货物的丢失与破损理赔,紧急货物运输、超重货物运输等)是常见的问题。仅靠线上的客服人员是无法解决现场问题的。需要有标准的线上异常跟踪和处理的流程,解放多余的线下劳动力。
#专栏作家#
Mandy权,微信公众号:小Q聊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从需求到产品:0岁产品经理进阶之道》作者,善于C端产品体验,B端产品模式设计。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文章总结的非常好,我们就是从事集装箱物流运输的互联网平台,花费3年时间研发软件,目前软件成型,也有车队,司机在使用,我们最早从货代方面下手,发现这块蛋糕吃起来特别费劲,后来转变方向,从车队作为起点,目前研发主要是车队管理软件,包含车队档案信息,任务下发,财务管理等,有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们,15953256590 李
第一个图,进口和出口为啥箭头方向都是船出来的,不是要相反吗
是的,箭头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