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拼团们的未来,能进一步发展吗?
继社区创业的风潮刮起后,一大波跟风者蜂拥而入,当前,社区创业项目又正在向社区拼团转型,未来,能够进一步发展吗?
继风投(“疯投”)的社区O2O火遍一时之后,大部分社区O2O创业者都败下阵来,存活的平台越来越少。而如今风口又发生转变,由“社区创业项目”变成了“社区拼团”。
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考拉精选获新高巧、银河系创投2000万人民币;松鼠拼拼获IDG领投超1亿元人民币;谊品生鲜获今日资本投资的2.4亿人民币等,各种各样的社区团购公司相继获得融资,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社区拼团项目正浮出水面,引来不少投资机构。
能让在寒意融资的环境下有疯狂投资行为的社区拼团,未来是否能进一步发展,或者只是个过眼云烟?
一、社区拼团为何看起来很美
社区拼团能引来众多投资机构,必然拥有自身华丽外套,获客成本低、用户信任度高等都是其优势,外表装饰得美丽才能引起投资者关注。
首先,流量红利、获客成本低,拼团社区的模式大都是低成本建立,利用熟人关系链降低获客成本,以团长为中心,利用其社交能力建立一种与用户之间长期合作的稳定关系,这正是熟人关系链上最重要的一点即信任度。
较之其他电商公司,没有熟人关系链,自己花钱打广告、拉用户,成本自然很高。社区拼团就可以直接利用熟人之间的“信任”,免去打广告费,降低获客成本,并且还会产生可持续性的消费。资本家正是看中这一流量红利,才会“疯投”社区拼团。
其次,配送成本低,用落地配替代快递物流。相较于其他电商公司的快递,都是采取一对一方式,与社区拼团高集中度的落地配来比较,显得分散不集中,成本上自然也就比社区拼团高。
围绕社区进行配送,将商品直接统一分发给团长一人,只需一次的配送,正是因为这落地配集中度高的性质,使得配送成本比普通物流低。
最后,围绕熟人关系运营,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社区拼团挑选有身份地位或者交际能力广泛的作为团长,利用团长建立的熟络关系网去获客,并维持与用户的长期合作,这是其最大优势。
对比淘宝,商品质量、售后和假货问题都是用户的担心点,商家无法取得用户信任,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最终的成交量。中国本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更容易办事,有信任度。社区拼团的优势便是用户可以信任团长,售后上有一定保障,较之其他电商平台有优势。
表面看社区拼团的貌似不存在问题,从而才能引发各类投资者的“疯投”。但是深入社区拼本质,亦是如此么,还是值得深究。
二、拉人头模式的社区拼团本身不成立
当然社区拼团有如上所述的普通社群模式,但同时存在一些拉人返点的模式如每日一淘。
其实社区拼团的规模很受限,只靠表面规模赢取利润,数据并不可观,用户数局限在小区内,长此以往便会陷入一种无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正因如此,许多社区拼团开始裂变,逐渐开始了类似每日一淘的拉人头模式。
拉人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利润,所以现在入会时所交费用便成了社区拼团APP的主要收入来源,该模式逐渐形成微商的升级版——这与微信的S2b2C分销模式极其相似,只不过场景变成了社区,以社区为中心建立社交圈,从而进行分销、拼团玩法。
拉人的的问题暴露无遗,该模式不可持续。究其本质,尽管没有发生裂变,社区拼团本身也存有些许问题,未来仍隐患重重。
三、社区拼团本身存在的问题
社区拼团若按照常规模式生存下去,自身存在问题会逐渐暴露、扩大,复杂的管理、长期的低利润等问题,都会压得社区拼团喘不上气。
其一,对团长的培养成本高,首先从选团长开始,宝妈、kol或者有广泛社交能力的人都被视作目标对象。其次对他们进行培养,灌输有关如何获客、发公告、仓储、配送等一系列的知识。最后通过他们的能力和关系网去挖掘用户,以此来获取利润。
但培养团长对于一个平台来说,代价很高。除了很高之外还存有风险,培养成功的团长极可能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团长可能会跳团,造成流失客户的局面;二是团长可能自立门户,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其二,规模有限,很快触及天花板。社区拼团,顾名思义是在小区形成的商业模式,场景局限于小区,一定程度上无法扩展至其他场景,这便会造成小区规模化触及天花板的局面,以致最终社区拼团消失殆尽,玩法逐渐减弱。
目前社区拼团各家模式大同小异,这一程度上也就说明规模受限问题,触及天花板是迟早的事,各自都局限于小区场景里无法寻求新突破。
其三,规模容易模仿,门槛低,如今社区拼团项目种类就很多,恰好证明了本身的门槛低,社区拼团玩法模式较简单,不具有核心吸引力,如此引来众多模式复制,也是情理之中。
本身规模门槛低,容易被模仿,再加上拥有流量的巨头也染指,阿里推出“盒社群”、拼多多投资上海虫妈邻里团等等。巨头拥有的巨大能量,完全可以瞬间碾压小型社区拼团项目。
其四,拼团玩法拼低价不可持续,社区拼团的身份其实类似中介,掌握了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卖出低价商品。但是这些低价商品在淘宝等其他平台都是透明的,所以社区拼团的“低价”对用户来说,优势便会弱化。
同时还存有另一问题,团长自身拥有能力并且还掌握商品内部信息,极有可能将独家资源公开到另外的线上渠道,用户在网上看到同样价格的商品可能就会忽略社区拼团,由此低价玩法更得不到重视。
#专栏作家#
首席发言者,微信公众号: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工具产品和人工智能领域,擅长AXURE,兴趣爱好看书,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学习
这种玩法还是可以持续的
就完啦?
那作者是否有不一样的见解?
分销的层数刚好卡在传销的门槛之外,倒是不会涉及传销。最近刚打算去面松鼠的,作者考虑的熟人模式是否成立和我想到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