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互联网产品的低频和非标准需求
这篇是对去年《互联网创业作死指南:迎合低频和非标准需求》的再思考;去年的文章写完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一来是篇幅所限,对于解决方案的描述不够具体;二来经过两年,思考多少总有些进化,今天再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去年春天写过一篇《互联网创业作死指南:迎合低频和非标准需求》,直言互联网产品领域,做低频和非标就是找死。
将近两年过来,互联网和科技创业进入低潮期,一些新项目要么进军深科技(人工智能、芯片、图像处理等),要么进军线下的所谓产业互联网。线下的传统行业,存在大量低频和非标的场景,所以这个问题是躲也躲不开的。
去年的文章写完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一来是篇幅所限,对于解决方案的描述不够具体;二来经过两年,思考多少总有些进化,今天再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先说说低频
大家可能知道今年链家发力线上业务,希望通过平台化的产品——贝壳,来链接、赋能(这两年大家好喜欢这个词)线下众多中介,成为房地产行业的美团点评。
房地产就是典型的低频行业,举链家贝壳的这个例子,其实就能说明对抗低频手段的两个关键词:聚合、变频。
聚合的概念就是:某个场景下的线上流量入口本来过于分散,但通过整合众多供应方,使得需求方的流量也可以力出一孔,最终对于单个用户而言是低频需求,但整个平台上作为整体用户,需求频次非常高,也提升了供需双方对接的效率。
而变频,是针对于供需双方差异的另一个维度的解读。
所谓低频,是相对用户需求场景而言。
但对于供应方和从业者,房地产行业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则这个需求在他们这边,是高频场景。
为何互联网下半场大家都在谈产业互联网,正是因为C端的高频场景已然挖掘殆尽,所以大家跑去挖掘B端的高频场景,以及进一步打通B端C端之间的频率差异。
这,就是变频的意义。
二、再看一下非标
上边提到的房地产行业,房子本身就是非标产品。即使同一户型,不同楼层、朝向、装修、维护程度的房子,居住感受大相径庭,更不用说上下左右的邻里行为也会影响房屋这个产品的使用感受。
另一个常见的非标产品是二手车。
二手车素有“一车一价”的特点,因为即使两辆相同年款、配置的车型,由于使用中的差别,最终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不会完全相同。非标产品的极端情况就是艺术品和文玩珠宝,数量稀少甚至是孤品。
所以做非标品的意义何在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标品的例子:
一听330ml的可乐,在大多数零售门店(饭店、咖啡厅、酒吧例外,这种不是零售场景而是服务场景)的价格都是两块五,自动售货机都是三块。想以高于这个价格出售,除非是机场之类特殊、垄断空间,否则都很困难,因为330ml可乐是一个标品。
标品的特点是:品质恒定,价格透明,可批量供应。因此,做标品生意的要义在于走量。而非标品产品的互联网化,最大的意义在于——掌握定价权。
具体地说:由于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可以非常有效率的采集、分析各个市场的交易,因此给非标品定价时也有非常好的效率和准确度优势。通过撮合非标品的生产、展示、流通,使得平台形成对该品类的权威性,进而掌握品类的价格话语权。做到更加极致的情况,就是进一步倒逼供应端,形成所谓的S2B2C。
上一篇文章提到过,人是一种典型的非标产品,这可以解释为何社交产品这么难做。
所以,本文挖个坑留个悬念:关于人的产品如何做?如果承认人是非标品,他是否存在价格,如何得到人这种非标品的定价权?
#专栏作家#
判官,微信公众号:panguansays,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产品经理,知名科技媒体作者,领英产品专家委员会成员。拥有超过14年的产品、管理、创业经验,曾就职于中电赛龙、中邮普泰、播思通讯、快手等多家业内优秀企业,现为北京帅醒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在一类人聚集的领域形成权威,或者在某个层次的人共有的需求上有话语权?
最后提的这个话题真是个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