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屌丝者得天下,互联网从业者的心声
这是一个在过去的10多年中逐渐强化乃至根深蒂固的哲学:我们喜欢“白痴”的用户,他们最好什么都不懂,然后我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模拟他们的使用习惯,做他们喜欢的产品,告诉他们,只有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可靠的、符合他们需求的、完全为他们的考虑的、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然后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付钱。高智商用户?那怎么行!他们挑剔、喜欢琢磨、经常质疑我们、不肯为自己不够满意的产品付钱、总觉得我们是不是抄袭了(管你什么事啊)、是不是有隐私漏洞、喜欢投诉,还总拿我们的产品和国外的同行相比较——他们无聊不无聊啊!不知道中国互联网是全世界最特殊最有特色的东西吗?这样的用户多难伺候,我们绝不做他们需要的产品,让他们跟Google、Facebook、Dropbox和Evernote那儿折腾去吧!
这种思路的驱使下,中国互联网诞生了易于上手且功能无所不包的腾讯QQ,以及正在不断“QQ化”的精神继子微信;诞生了以“安全之名”迅速用一系列产品攻占市场的奇虎360和金山家族;诞生了大规模数十万人同时在线的互动社区YY语音;诞生了包容一切的百度;诞生了可以下载一切的迅雷和暴风影音……当然,与此同时,也诞生了让电脑运行越来越慢的各种默认安装的插件;诞生了互不兼容、让用户在桌面右下角二选一的3Q大战;诞生了互相指责对方在用户电脑上“开后门”的网络口水战;诞生了以“盗版无罪”为理论依据的大规模越狱;诞生了“抄袭吧反正用户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的产品价值观……
换个角度看,当Facebook抄袭了Snapchat推出了Poke功能后,下载量迅速登顶但马上被用户抛弃,绝大多数人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给予一星评分,以此表达对抄袭的鄙视。当Path不断爆出将用户手机通讯录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的做法时,它的下载量迅速暴跌,创始人Dave Morin出来公开道歉……这些正常的美国用户在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心目中是属于那些非常难伺候、尽量不去招惹的用户。原因是他们有判断力和基本的智商。
试想在中国,如果大多数用户变得有判断力和有智商的话,会发生些什么——他们会在360每天提示“你的电脑存在安全漏洞”的时候问一句,我做了什么今天突然出现了这么多漏洞?为什么要让我“一键修复”而不是告诉我具体出现了哪些问题?他们会在腾讯QQ客户端、百度新闻首页和Hao123首页突出位置同时爆出“360癌性基因”新闻的时候多问一句:“你们几家又不是大夫,凭什么说人家病了人家就病了?” 他们会在腾讯和360的“二选一”战争打到你桌面右下角的时候直接提起对这两家公司的诉讼;他们会问一下那么多“免费”下载的应用是不是有版权的危险,而自己作为下载者会不会被追责;他们会仔细地阅读每项安装协议和仔细地审查安装一款软件时被默认勾选的安装项,取消其中的一些默认,并对这种默认的做法表达愤怒……
所以,这下你知道是谁不愿意让这些用户变得聪明起来了吧。我从来不认为中国三四线城市那些所谓的“屌丝”和“小白”用户在智商和对世界的理解能力上比美国中部农场和小镇上的白人阿姨有任何差别,只是他们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从来没有被赋予知道、选择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权利。他们从来都是被告知:你的电脑和手机是不安全的,×××是让你变得不安全的最大的敌人,×××泄露你的隐私,只有我是方便的、安全的、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的……然后,你选择(站队)吧。
这也是我为什么几乎从来没发现,中国的哪款互联网产品宣称自己是一款“聪明的产品”,是为聪明人服务的。“a smarter way to”是美国互联网产品最常见的公关或营销口号——尽管它的用户未必完全都那么聪明。但比起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希望自己的用户越来越小白、越来越无知、越来越屌丝,更容易被口水战说服、被安全恐吓控制、被“无所不能”的产品营销mind fuck来说, 你会看到那些真正尊重用户、用心去做的产品,无一不是让用户变得更聪明的,或者,至少给用户起码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只适用那些“聪明人”的产品。我自己倒不敢说自己是个聪明人,但当我用Evernote管理知识和记忆,用Plancast和Any.do管理日程安排,用Google Docs和其它人共享工作文档的时候,我觉得时间被高效利用,信息和知识在快速流动,重要的是我知道他们每一款产品对我意味着什么,而我在上面贡献了哪些数据,哪些数据是可能被服务商获得的,这让我变得聪明。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