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UX方法行不通?
“可用性工程”影响中国的UX从业者少说也有10年了吧,虽然不断有新的概念被提出,旧的方法论被修缮,但“以用户为中心”的本质没有改变,经典UX设计方法的使用依然频繁。抱着这些方法摸爬滚打数年,体会到教科书里的理想设计场景在现实工作中,并不完全存在,执行方法的结果,也有时并不理想。
问题一:选错方法。
不是方法不好,是我们没选对。为什么没选对?因为我们没有设计思维,也不了解方法。设计思维又是什么?和方法是什么关系?设计思维是我们做设计的思路,要设计一个事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最什么,一二三,心里有数。常见的比如先分析研究,了解商业目标、用户是谁、用户需求、使用场景等,再需求转化功能,把功能设计成概念,从框架到细节,其中伴随中间成果(原型)的测试验证,最后输出设计,传达给下游单位,跟进验收。设计思维往往具象成设计计划,用于实际设计活动。而方法,就是设计活动的组成部分,一切方法为设计思维所调用,指向设计目标。
每个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有自己的适用上下文。有了设计思维,熟悉设计方法,才能懂得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才大致对了第一步。比如可用性测试,有人说这是在原型出来后,做迭代测试用的,前置条件得有成型的产品或原型。其实不然,在设计之前可以使用吗?当然可以,可以给竞品做场可用性测试呀,测一测它们的问题在哪里,作为启发啊。反之,一知半解为方法而方法,就可能带来恶果。比如我们要做用户研究,就得先来场焦点小组,再来个问卷调查,再来场访谈,好像不做全套就显得研究不够充分。再比如说到视觉设计,就得来一个情绪板,尽管情绪板的目的是什么也不需要过多在意,就算心里已经很有数方向已经很清楚,也要把情绪板放进计划,最后我们的目标是形成美丽动人的情绪板而不是获得设计方向。于是,方法的执行华丽了设计过程,结果却看起来牵强附会,好像不使用方法也差不多。不懂方法,又可能会过于天真地拟定设计计划,导致突发情况预料不足、资源紧缺、时间不够,过程失去控制而草草收场。
问题二:执行偏差。
方法是选对了,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执行过程变形,反而输出了误导未来的结果,迷信方法继而迷失方向,比如咱树立一个人物角色吧,这是用户体验设计的潮流标配,但没经历建模、验证,这个角色貌似仅能代表你而不是目标用户。我们做过一个失败的情绪板活动,关键字之一是动感酷炫,目标用户是二三线城市的社会基层年轻人,根据前期对他们喜好的分析,收集了这类素材。
结果,几个设计师出来几套概念,全都是多彩的扁平设计,情绪板变成了抑制设计师创意的罪魁祸首。真是不做好过做。情绪板的初衷是一种对设计方向的把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一种抑制收敛,但作为设计师应该在这种大前提下,去尽情发散才是。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对设计情绪板的不熟悉上(偏偏沟通又欠缺),在提取视觉元素的时候出事了。其实情绪板不止是抓配色,也可以抓质感、抓光影,谁说一定要赶潮流做扁平?情绪板也不是抓图片的全部颜色,从图片提取视觉元素组成情绪板的时候,是应该心里惦记着关键词的,这里关键词是动感酷炫,只抓一种颜色一样可以动感酷炫。
总结一下,那就是我们要在养成设计思维的前提下,熟悉方法。如果发现方法行不通,你可以怀疑方法,但不是无理由抵制它,更重要的是怀疑自己、复盘执行过程,总结经验。熟悉方法,才有资格抛弃方法,因为你已经能灵活使用、倒转使用甚至改造它。为什么我们要先找素材再做设计?反过来不行吗?体验设计是过程设计,一环扣一环,先分析再动手,但设计是自由的,只要我熟悉只要我思维习惯是这样,偏偏反过来做又如何。我就是喜欢先动手画图,然后找素材佐证,注意,只要你有整体概念,目标没丢,逆向推导也是可行的。设计稿我做出来了,套在素材上看是不是一致?素材来自哪里?来自关键字,关键字来自哪里?来自用户。只要能反推到用户那一层而不出错,就ok啊。当然你如果抱着一颗忽悠的心态,只想找东西让你的设计稿更“完美”,我是鄙视的,因为你推导不到原始目标,除非运气好。再举一个例子,信息架构设计。IA的教科书教导我们,先做整体功能内容组织,把信息装到不同界面里,再做导航把界面串起来,然后做单独界面的框架(布局)设计,贴上标签,最后可能做上搜索。但有些设计师的思维习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就做不了IA设计?像本人思维比较跳,是习惯几个系统同步进行的,也有些人一上来习惯先画单个界面框架的,不管怎么样,只要你心里面清楚知道组织、导航、框架、标签都做到位了,只要最终出来的架构能达到IA设计的两大目的,易寻及可理解,就完全OK,注意,“只要你清楚”来自于你对方法熟透了。
本文系作者@Danis 投稿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严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