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要去造车?
识别产品机遇,打造产品价值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门必修课。本篇文章将结合新能源汽车,聊聊如何发现和寻找突破性创新。
在汽车圈有一张图,前一段时间刷爆了朋友圈:
我数了数,图上有49个互联网造车品牌,在资本寒冬下,动辄10亿、20亿的融资在汽车圈都不是什么大新闻。
汽车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光造车是100亿起步,既然造车这么费钱,为什么还有各路创业者和投资者蜂拥而入呢?
因为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一个历史性的产品创新机会,今天结合新能源汽车聊聊如何发现和寻找突破性创新。
识别产品机遇
产品机遇的识别应该成为所有产品、服务和信息处理公司的核心动力。
当市场上有产品和新趋势推动下新产品或者重大产品改进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缺口时,产品机遇就会出现。
我们看下图,产品机遇识别三要素SET(社会-经济-技术)。
- 社会(S)社会与文化的趋势和驱动力,旧潮流的复兴;
- 经济(E)现有经济状况、消费重点的转移、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多少;
- 技术(T)先进的和新兴的技术、重新评价现有技术。
成功识别产品机会缺口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它要求不断地对社会趋势、经济动力和先进技术三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SET因素分析
社会(S)
中国是目前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多年的汽车行业发展,中国的汽车行业还是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欧美国家的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想要超越实属难事。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果,也伴随着巨大的环境污染,同时我国对外的石油依赖非常严重,从国家层面鼓励新能源的发展。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如果能大力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方面能够缓解环境污染和对外石油依赖,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实现在汽车行业赶超欧美弯道超车的机遇。
在这个背景之下,2018年4月1日,由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意味着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强制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除了互联网造车,传统燃油车企业也必需加快转型开始新能源造车。
经济(E)
首先是消费者习惯,消费者逐渐青睐新能源汽车,在特斯拉高端车的品牌带领之下,新能源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一定的产品价值,消费者愿意尝试购买新能源汽车。
其次是利益驱动,这部分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包括投资充电基础设施、增加购置津贴、出台免税措施,以及放宽一线城市的车牌管制和限行天数。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在过去5年里增长3倍。
再次是出行方式转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绿色出行和公共出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技术(T)
首先是电池效率,电池效率提高能够降低电动车成本,提高续航里程。
美国、欧洲和中国也在加快建设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电动车销量的增长。
电池价格降低,2010至2016年间,电池组价格从约1,000美元/kWh降至约227美元/kWh,降幅约为80%。
尽管电池价格有所下降,其成本使得电动车价格仍显著高于燃油车。
预计电动车电池组价格将在2020年前降至190美元/kWh,2030年前有望降至100美元/kWh5。
随着电池组价格快速下降,某些电动车型很可能在2020年后与燃油车型价格相当,这时电动车的优势将促进销量增势明显。
其次是里程增加,自2013年以来,多数电动车的预估里程大幅提高。
例如即将2018年1月3日上市的零跑S01续航将要达到460多公里,电池容量达到48kWh,爱弛U5最大续航560公里,主要原因就是电池组容量增加。
再次是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扩大,据最新预测,全球充电站数量(含公共及私人)有望从2016年的200万个增至2020年的1200多万个。
国内的充电桩总数从2011年约8000个提高到了2015年约11万个(50%为公共充电桩)。
创造产品的价值机会
当看到了产品的价值之后就是如何创造这款产品,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除了满足一定的技术和造型要求,我们还要赋予产品新的价值。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的产品改进形态,在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上也应该符合下图中的价值象限,即技术+造型+价值的完美融合。
一个新产品在价值方面主要有7个点的提升机会,分别是 情感、美学、产品形象、人机工程、影响力、核心技术和质量。
每种价值属性都会对总的产品体验有所贡献,并且与有用的、好用的和吸引人的产品价值特性联系在一起。
新能源汽车的价值分析
以下从新产品价值方面的7个点谈谈新能源汽车如何设计,以及相对燃油汽车如何提升产品的价值机会。
情感
所有的价值机会都支持产品提升用户体验的能力,但情感界定了体验的核心内容,情感体验确定了产品的幻想空间。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除了满足人类的出行需求之外,汽车还会变成一个移动的娱乐休闲场所。
在汽车里面人类能够实现和汽车无障碍的语音互动、聊天、甚至购物等活动,汽车将会成为手机之后,另一块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电子设备。
美学
美学找眼于感官的感受,通过使用产品来刺激尽可能多的感觉器官,能够建立一种使用者与产品应用之间的积极的联系。
新能源汽车在视觉形态上应该打造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和识别度,比如官网、线下门店、小程序等对外展示的渠道。
同时服务人员也应该有规范的着装,产品设计应该有更高的美学要求和符合年轻人的设计趋势。
听觉上汽车启停、灯光变更、关门、泊车等,应该保证噪音较小,并且发出有效的警告。
产品形象
产品的形象支持了企业整体的品牌形象,产品形象应该是个性、适时、适地性的。
产品形象如车标,车辆外形要有设计感,汽车的名字应该朗朗上口,简洁易记,并且有识别度,具有和友商区分产品外形,汽车的大小和豪华程度,应该与定位的受众保持一致等。
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指的是人的动态运动以及他们与动态或静态的产品或环境的互动,用户寻求的是好用、舒适的以及能够凭直觉简单操控的新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机工程在开门、启动、语音交互、信息反馈等方面有指导作用。
比如在开门时支持指纹开锁,启动时支持语音启动和人脸识别启动,语音交互能够实现大部分车内操作,中控操作大屏信息展示简洁形象,易于操作等。
影响力
人们更愿意购买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产品,通过赋予产品积极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力,可以找到为产品提升价值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品牌在环境保护上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慈善和员工关怀的活动,侧面对消费者产品生正面和积极的影响。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必须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功能,核心技术要能保证一个产品功能良好、运转正常,能够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性能。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技术往往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壁垒,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包括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和电池管理系统(BMS)。
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着重要影响。
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需要从传统燃油主机厂网罗大部分人才。在生产上,最好找有实力的代工厂进行生产,保证技术的可生产性和稳定性。
质量
质量包括制造的精确度、材料的结合和工艺等,产品在被购买时应该能让人感觉到质量优良,并且能够在长时间内满足用户期望值。
这种价值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故障率,返修率体现,也通过汽车关门发出的声音、内饰的材质、中控大屏的分辨率来体现。
车门做的稍重,关门时有“碰”一下的沉闷感,给消费者的感受汽车质量很好,内饰材质和中控大屏在符合车辆的消费定位情况下,尽量做到优秀,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做精做细。
(全文结束)
#专栏作家#
青蛙王子,微信公众号:guatalk,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也就是中国敢造新能源汽车,因为基建强大不怎么缺电,外国这动不动小冰大风城市就电力瘫痪的,路都走不稳,还想掺和电动汽车(狗头)。
不是因为可以拿到很多的补贴嘛?
补贴2020年就要取消了。
pest 分析 你取了est 也说的通 😐
理论应该都是相同的,我参考的是 如何突破性的创新那本书。有个set法则。
假设电池的损坏年限为15年,那15年后大批量的核心电池损坏,该如何回收与处理。
电池寿命没这么长,电池需要经常换的。卖车,售后,充电站都可以回收。
没有说大家都去造车的原因
set,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巨大机会
人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如何效率越来越高及如何越来越懒。
先说效率如何变高的,前提我先肯定王子说的是智能汽车。总体来说智能汽车效率更高,为什么是智能汽车,不是老能源(汽油)汽车?现在看汽油车的各项功能都不差,但时代决定命运,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汽油车万物互联方面它需要将燃油转化为电在提供给个个万物互联的设备使用供人获取信息提高效率等等,而汽油车用后副作用大污染环境。新能源直接用电,没有能源利用率高与万物互联可以很好的结合。但是目前来讲智能汽车还属于初级阶段即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也会经历三个阶段,初级,中级,高级;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有时空传送啥的就不会用汽车了)。智能汽车是可以取代汽油车的,只是不是现在,到时候肯定人人都要买,这就是需求,就是钱,就可以布局了。于是出现了大家齐造车的情况都想赚钱。
赞,我好像见过你
哈哈,在哪里?
清晰的逻辑似曾相识。
想给你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