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改变,张小龙的情怀

62 评论 46196 浏览 104 收藏 11 分钟

微信7.0版本更新,用高级套路回怼今日头条?

今天,微信iOS7.0.0正式上线,与此同时,微信之父张小龙引用王阳明的名言,发了这样一条耐人寻味的朋友圈。

微信的改变,张小龙的情怀

而打开微信,那个熟悉的孤独背影没有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张小龙说的那朵,乍看之下有点像中老年表情包的花。

那么,时隔四年终于7字打头的微信,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

微信的改变,张小龙的情怀

显然,看一看和时刻视频,是这个版本最大的改变。而这两个功能,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张小龙在2018年员工大会上说:

互联网的两个时代:人工套路互联网和机器套路互联网。而纵观市场上的套路,其实都是比较低级的:视频上做一些美化,用滤镜去套路用户;通过算法根据兴趣标签来进行信息推荐,算是一种机器套路。

不难看出,张小龙点名的两种套路是有所针对的,在他眼中,张一鸣的抖音和头条都是低级套路的追随者。

而这一次,张小龙给出了他的高级套路。

时刻视频:记录眼前的世界

时刻视频是7.0版本的微信中一个全新的功能:

点击“我的”页面右上角icon,或下拉进入时刻视频页面,可以拍摄或上传一段视频,每个视频保留24小时;

在聊天页、朋友圈双击头像,或在群聊内和他人主页均可浏览他人视频,若为好友关系,则可对视频进行冒泡或评论操作;

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微信竟然内置了一个Snapchat。

在过去的几年里,无数人唱衰微信,Snapchat的崛起更是给了人们一个相信熟人社交还有机会的理由。于是,从去年的Friday、Spot,到今年的Echo、POP,社交创业者们依然前赴后继地想要找到一个属于中国的Snapchat。

现在,我们找到了,在微信里。

有人说,这是微信内容生态的一次升级,是微信拥抱视频领域的一个证明。而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张小龙和张一鸣产品哲学的又一次碰撞:微信和抖音的碰撞。

从视频的编辑来看,微信选择了和Snapchat类似的文字、表情贴纸,但抛弃了抖音的滤镜、美颜。

这大概是出于张小龙的克制。他曾经评价抖音:“所谓记录美好生活,但其实生活哪里时刻美好。”所以,时刻视频的slogan是“记录眼前的世界”。在张小龙眼里,视频应该多一些真实,少一些套路。

而从分发方式来看,基于熟人的时刻视频自然不会选择抖音的算法分发,但却也没有选择出现在朋友圈的时间轴里。它出现在了聊天页和朋友圈的头像里。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细细品一品,似乎能隐约体会到张小龙的产品哲学。一个没有滤镜、没有美颜、每个人随拍随发的真实世界,他希望用户沉淀的并不是内容,而是关系。毕竟,只有会点开你主页,会与你聊天的人,才会关心你眼前的世界。

所以抖音将10%的视频,给90%的人看,而微信选择将每一个人的视频,给关心他的人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群聊中也可以查看群成员的时刻视频。或许微信的初衷是提高群的活跃度,或是增加群成员的互动方式,但这个入口恐怕很有可能被广告和垃圾信息填充(色情、灰产),就像链接和小游戏一样。

说回功能,时刻视频对于大半个身位坐在娱乐领域的抖音来说,大概无法造成太大伤害,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微信到底是内嵌了一套类Snapchat的功能,国内那些Snapchat的模仿者该何去何从呢?

最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熟人社交的最后一点希望,也许就此破灭了。

看一看:关系链分发

打开新版的看一看,你会发现它变成了两个tab:

  1. 好看:默认打开的tab,收录了朋友觉得好看的文章(新版微信“点赞”改成了“好看”),可以像朋友圈一样进行点赞或评论,甚至能收到通知;
  2. 精选:收录了原来的信息流内容。

微信的改变,张小龙的情怀

作为微信体系内的信息流产品,看一看经常被拿来与今日头条对比,毕竟今日头条挑战微信的野望,可以算得上是司马昭之心了。

但是,张一鸣赖以生存的算法体系,在张小龙的微信里几不可寻,朋友圈和公众号五六年来一直坚守着时间轴的排序,大概只有广告是微信唯一用得到算法的地方。

于是所有人都想知道,在算法崛起的内容领域,微信能不能拦住今日头条这头猛兽。

在我看来,这无非是张小龙想不想做罢了。论用户数据,今日头条恐怕远不能和微信相提并论,如果要做算法分发,看一看的用户画像和对用户偏好的分析将比头条精准的多,甚至连冷启动都不需要。

然而,在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张小龙公开表示:看一看不应该做成另一个今日头条。

不拥抱冰冷的机器算法,是张小龙执着。

偏执的张小龙,有着与机器智能截然相反的人文情怀,他从来不屑于靠图表和数据来窥视用户。他靠的是直觉和感性,在产品哲学上如此,在内容分发上亦是如此。

那么看一看到底要怎么做呢?经过一年的开发和迭代,微信给出了它的答案:关系链分发,一种基于人性的,温暖的“算法”。

也许明眼人已经发现,看一看的逻辑和朋友圈分享文章变得有些相似。但我觉得还是有两点不同的。

第一,“好看”比“分享”更轻。在越来越克制的朋友圈里,我们的分享变得非常刻意和谨慎,不能频次太高,也不能格调太low。而给文章点赞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就要小很多。当然,新版本的看一看会不会让点赞也变得克制,还有待观察。

第二,让内容去到它该去的地方。把你觉得好看的文章收录到一个类似Google Reader的地方,一个专门用来阅读的地方,而不再是和朋友圈的图文日常杂糅在一块。这就提高了阅读效率,并且延长了微信的使用时间。

显然,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微信希望让优质的内容被更多的人看到,毕竟不能眼睁睁看着订阅号的阅读量不断下降。因此,看一看的改版对于高质量的公众号来说是一次重大利好。

而从分发的角度来说,张小龙则希望用更亲密的方式传播内容。比起没有温度的机器算法,这位孤独的产品人最终还是选择通过关系链分发内容,让用户看到更多内容的同时,产生更多的互动。

当然,尽管这些套路在张小龙眼里,有低级高级之分。但这其中孰优孰劣,尚未见分晓。我只能说:

张一鸣的算法可能更理解需求,但也许,张小龙的直觉才更贴近人性。

最后一点感想

记得前阵子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YY:

许多年后,在内容领域被头条系全面打败的张小龙终于回忆起多年前张一鸣对自己过的一句话:“面壁人张小龙,我是你的破壁人”

从今日头条到抖音,算法一直是张一鸣的核心法门,但对此张小龙从来都是不屑的。而如今头条要做社交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仿佛与微信之间必有一战,两位产品人之间的对决成了业内翘首以盼的好戏。

而微信7.0.0的更新,似乎也代表了张小龙的某种回应,短视频、内容分发,都是微信不会松口的蛋糕。至于算法,大概永远属于微信之父眼中的低级套路,而关系链,才是直达人心的制胜法门。

说不定,张小龙不是面壁人,是执剑人。

 

作者:Hiro,微信公众号:宏观互联网,社交创业者,欢迎大家与我讨论互联网和社交。

本文由 @Hir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作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瞧瞧人家这彩虹屁拍的~战队多么地鲜明~

    来自浙江 回复
  2. 机型6s,升级7.0后感觉图标和文字有点糊,有一样感觉的吗?

    来自浙江 回复
  3. 不知道这个版本有什么可吹的,丑的一比。

    来自广东 回复
    1. 来自江苏 回复
  4. 个人觉得这次改版不是很好,产品不是应该简约至上嘛?为什么点击相册更多了一步, 我是好不喜欢这版,想退回上一版。想哭~~~·~~~

    来自浙江 回复
  5. 可能是之前的UI看的时间久了,新版本的还需要适应。。但是时刻视频的功能还是要赞一下的~

    来自辽宁 回复
  6. 恕我直言,说了一大堆!效果不咋地

    来自上海 回复
  7. 个人是不太喜欢头条的个性化推荐的,抖音还可以 ,因为头条主要就是看新闻,看新鲜的事,而个性化推荐搞得总是推荐一类新闻

    来自北京 回复
    1. 同感!这种推荐更多的吸引初期用户,时间久了会让老用户心生厌恶

      来自北京 回复
  8. 什么直觉、任性、面壁,让我想起来小学语文课上老师对鲁迅文章的解读。

    来自福建 回复
  9. 这就是60后和80后的区别,龙叔更在乎关系链,鸣哥更看重需求。
    直觉上,鸣哥赢了。

    来自北京 回复
    1. 实际上关系链更持久,能够稳定、准确的把控用户,保持用户对我的忠实度

      来自北京 回复
    2. 感觉把你评论中的“关系链”换成“需求”更合适些

      来自北京 回复
    3. 不尽然,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需求”是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覆盖层面比较浅,而“关系链”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覆盖层面则要宽深许多

      来自北京 回复
  10. 安卓版还未出来,静等发布后覆盖全面用户再评论吧。

    来自四川 回复
  11. “张一鸣的算法可能更理解需求,但也许,张小龙的直觉才更贴近人性”
    我认为的是张一鸣更通人性,张小龙的克制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了解了太多,但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呢,或者又有多少人希望想象他一样呢?

    来自福建 回复
  12. 中国都要开始禁售苹果了,为什么每次新功能更新,都是苹果领头呢………………

    来自北京 回复
    1. 真的想不通呀 ,都快一个星期了,安卓还不更新

      来自四川 回复
    2. 引用楼上解释:IOS的机型种类较少,开发发版会快捷很多;安卓手机市场鱼龙混杂,适配太花时间

      细想,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来自北京 回复
    3. IOS的机型种类较少,开发发版会快捷很多;安卓手机市场鱼龙混杂,适配太花时间

      来自北京 回复
    4. 到位

      来自北京 回复
  13. 个人觉得这次改版可能效果不是很好。

    回复
    1. 同感

      来自北京 回复
    2. 同感

      来自广东 回复
    3. 同感,UI不喜欢呀

      来自四川 回复
    4. 每一次IPHONE视觉大改的时候也吐槽一堆,每次还不都是真香
      这是人性,改变会引起人的恐慌,解决不了的,

      来自北京 回复
  14. 人家玩就是低级,他玩就是高级,无非就是在腾讯的流量红利下的一款产品而已,在Kik之前怎么没有微信呢?

    回复
  15. 时刻的定位是给【关怀你的人】有【思念之地】。这就是很久前QQ空间的私密相册,但这次换了一个角度,想看的人全都能看,不想看的人不被打扰。这种不打扰的情感,是一种偏孤独的情感,欢迎打扰的情感才是快乐的。而这种非炫耀式的情感,是不愿意拍出来分享的,前后矛盾。 另看抖音,感觉近1年也没有什么新花招,胜负这一轮无法分出来,得看后续的改版吧。

    来自四川 回复
  16. 最后一段的比喻很有意思 😉

    来自上海 回复
  17. 平淡如水

    来自江苏 回复
  18. 😳 角度读到

    来自江苏 回复
  19. 他希望用户沉淀的并不是内容,而是关系。

    来自北京 回复
    1. 来自北京 回复
  20. 这次改版也叫做“克制”么?

    来自北京 回复
    1. 个人理解,克制。

      来自北京 回复
  21. 为啥加的这功能没我一个喜欢的?就ui界面好点,其他视频啥的,从来不用

    来自湖北 回复
  22. 这次改版效果不好说的,毕竟还没有开始,看结果吧

    来自北京 回复
  23. 把新闻和短视频连进来,可以看做是增加用户活跃度顺便打压一下头条类产品;
    设计风格QQ化可以看做是吸引年轻用户群;
    改版也是没办法,毕竟竞争对手追的太紧,游戏又被打压,只能把之前不屑的东西往页面上怼了。

    来自上海 回复
  24. 什么情怀不情怀,只不过是改了个风格而已

    来自上海 回复
  25. 最后看到作者的YY,突然间看到了一个江湖。

    来自江苏 回复
  26. 喜欢有温度的产品人。

    来自广东 回复
  27. “延长了微信的使用时间”,不知道这是不是这次改版的主要目的?产品的最终意义是用户越来越离不开产品吗?

    回复
    1. 个人觉得有一丝丝视频社交味道🌚

      回复
    2. 我觉得社交方式已经从文字-图片-视频类的。虽然还没完全到视频前期的产品规划还是要迎合,摆出拥抱的姿势

      来自江苏 回复
  28. 人文情怀。

    回复
  29. 个人反倒觉得这次改版并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因为不论是对于熟人还是陌生人,所有人想要对外展示的都是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

    来自山东 回复
  30. 微信的每次改动都很冷淡 不能说恰到好处 但 不至于大刀阔斧 也算是一种调性

    相较于QQ的越来越臃肿 这次的大改版让人觉得 微信突然年轻了许多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