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品/用户思维Mark一下:老小区的标配为什么是理发室?
居住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低层住宅,东南西北四个角老旧的小区门把人困在里面,也把生活困成了一个小圈子,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搞定衣食宿。小区门旁一般都配有数间平板房,大致有保安室、小商店、理发室、裁缝室、小菜铺、修鞋铺这几类,细想想,理发室为什么会成为老小区的门房之一呢?拿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发散研究一下。
先理解下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
我理解的互联网用户,指产品所服务的各种人物角色,既包括产品运营方的老板、运营、产品、研发、甚至行政等角色,也包括产品对外服务的渠道客户、产品使用者、外围观望者等角色,而所谓的用户思维,就是从角色角度思考“我想要什么”。
产品,这个词的词义十分广泛,曾经有位从阿里出来的创业者给我的答案是:所有为用户所用的都是产品,这个词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互联网的范畴,但听来十分有道理。老小区里的理发室,是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可以称得上是产品,但它并不互联网。
再说产品思维,是一种提供解决路径的思维,遵循“用户-场景-需求-解决办法”这样的思考方式,从用户思维出发,理清楚了用户想要什么,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在结合场景给出解决方案。
再说回理发室,理发室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理发室,是为街坊邻居提供理发服务,解决街坊邻居形象问题的一个社区门店,同时,它还有社区信息传递、交流,培养社区邻里感情的精神价值。
一、理发室的用户是谁?
互联网项目最喜欢给用户做画像,贴标签,这招在一间理发室里依然通用。
- 理发室的用户:以40-70岁中老年人为主,用户时间充裕,经常在社区大门口附近出没。
- 早期种子用户:理发师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
- 核心用户:经常在大门口闲聊聚会的大妈大爷们。
- 理想的目标用户:社区内的年轻人,消费能力强,客单价高
二、到理发室去的用户有什么需求?
理发是最表象的用户需求,是对自我形象的塑造,满足的需求介于社交需求和尊严需求之间,邋里邋遢的形象会阻碍用户与周遭人社交,也会让人产生轻视。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出发,理发室在如何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和尊严需求上需要多花心思。
三、理发室如何让需求得到满足?
满足社交需求和尊严需求,理发室有三大优势:
- 流量优势:理发室与互联网产品相比,虽然没有吸收14亿大流量的可能性,但有天然的稳定流量,长不大也饿不着。
- 物理位置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假如理发水准没有太大差异,居民会选择离家更近的理发室打理头发,社区里的生意跑不了。
- 熟人社交优势:互联网产品奉社交为留存大法,连支付宝这样的应用都苦心经营社交多年,理发室,做得就是熟人社交圈的买卖,熟人每月一两次剪个头理个发的,还能顺带聊聊天,一来二去,从熟人变朋友,生意源源不断。
- 快速传播优势:理发后的新形象用户是急于向熟人展示的,社区环境就可以快速让消息传播,在小圈子内形成话题。
四、需求的满足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案?
需求的满足要分用户群,青年人多青睐商圈里的美发沙龙,因为理发是生而为人面子工程的一小部分,其外还有穿衣、面部美容、男性剃须、女性脱毛等。
如今商圈里的美容美发综合店已经把面子工程里的几项都一店做全,此类用户的需求得到了几何倍的满足。而另一部分年长些的用户,特别是男性年长用户,生活圈子小,对理发的需求以突显“精气神”为目的,社区理发室完全可以驾驭,因此两相也更合拍。
五、理发室会被取代吗?理发室的P/MF验证
遥忆电影《岁月神偷》里,吴君如任达华扮演的夫妻与很少出镜的大伯一家,一个在巷头做皮鞋,一个在巷尾剪头发。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从头到脚”的营生,本以为稳稳当当,修鞋铺却被廉价时尚的新鞋冲了市场,修鞋生意惨惨淡淡,理发室受的冲击反而较小。扛住了贫穷年代向物质丰裕年代的变迁,如今理发室又面临社区拆迁改造,这一波,能不能扛得住了呢?
P/MF是指产品与市场相匹配的状态。PMF对应着的是产品在探索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达到PMF状态,产品才有可能进入成长期。
如果是一款互联网产品,可以用诸如用户购买的频率越来越高,口口相传的现象正在发生,需要更多客服来满足用户,媒体开始找你等等来验证产品达到了PMF状态。
换成跟互联网不搭边的理发室,验证PMF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 市场验证
近些年来,共享单车、外卖、在线教育等互联网创业风生水起,诸多传统营生也都披上互联网新衣,但是否互联网化不是检验商业价值的标准,市场才是检验一切商业的唯一标准。理发室以及社区周边的各类小商铺是社区环境催生的商业配置,也是居民回归生活琐碎的那一点点原始的清净之地,存在合乎情合乎理。
再者,理发室的市场占有量这个没有大数据,小伙伴们回家的时候瞅一眼小区里的理发室还在不在,答案就已经有了。
2. 自传播验证
可验证的指标如下:第一次来的客人,有老客户介绍来的吗?如果有,说明老客户认可了你,并愿意向身边的人推荐你。
3. 用户流失验证
可验证的指标如下:以前的老熟人有多少不来了?老熟人理发的频次是否在降低?每日的客单量是否在萎缩?
总得来说,所谓的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并不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新新产物,只是把老一套的用户研究、产品研究披上了互联网新衣,老旧平房里的理发室用这套互联网新衣着色分析,也没有什么新鲜之处。
一点点小的畅想: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现存的少有的共享空间,关乎衣食住行的各种产品都有生存空间,但居住条件在升级,社区配套的内容也在升级,老旧、简陋的理发空间已经很难满足居民对“门店”的要求,理发室空间与服务的迭代升级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新挑战。比如:理发室扩展业务范围做多元服务,融合茶艺、花艺等社交服务,从理发这个低频需求逐渐融入此类高频需求,或许能焕发新生机。
本文由 @ 脸大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引申思考,“新房子的标配为什么是卫生间?”
😀
一切从需求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