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凝聚社会共识

0 评论 2570 浏览 10 收藏 12 分钟

互联网细分领域的形成,使得每个人关注的领域被划分开来,每一个人只关心自己关心的话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又将如何建立共识?

狂人尼采说,“上帝已死”。

当代法国哲学家则是利奥塔从叙事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即在后现代语境中,“宏大叙事”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细小叙事”。

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媒介环境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宏大叙事的崩解让似乎上媒介的“上帝”死掉了,后现代的叙事手法似乎只是崇尚“解构权威”这种模式。

人们的注意力正在不断分散,媒体的凝聚力似乎也在不断降低,我们好像没办法再寻找共识。

实际上,每一个不同的事件中,带着不同的意义系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些不同的见解、看法、意义,在一个公共场域中进行充分碰撞,是可以沉淀出一个多元化共识的。

人们或许不能完全认同他人的视角、价值、看法,但是能在其中寻找到同理心,社会也因此能够形成最大公约数。

开放、流动的社交媒体,恰恰正是这样一个公共场域。

圈层与共识

2018年年底,一家杂志转型新媒体的主编和我说,他想做年度十大新闻盘点,问我有什么建议。

我当时对此一笑了之,说这种操作手法太old school,这是电视台和杂志当年常做的事情。但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人做想要覆盖全社会的十大新闻了。每个人关注的领域都不一样,有人关心科技,有人关心娱乐,有人关心时政,有人关心财经,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所在领域的十大新闻。

他听完之后就此罢手,放弃了这个想法。是的,今天的目光真的太分散了。

日本作家养老孟司在他那本《傻瓜的围墙》中提到过这样一段话:

互联网而变得“缩小的世界”里不经意间筑起了一道“傻瓜的围墙”,人们只跟与自己相同的人来往,而将其他阶层的人拒之门外。

互联网竖立起了一道圈层的围墙,让每一个人只关心自己关心的话题。人与人之间从此都生活在平行宇宙,对他人的世界毫不关心。人们很难再站在全社会的维度去盘点、汇总出全年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你可以看到,从12月到1月的年末两个月里,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会办盛典,但是每一家公司的盛典都是集中在细分领域,比如影视剧、直播等,比如爱奇艺尖叫之夜、今日头条年度盛典、虎牙直播星盛典、YY年度盛典等活动。

但是每一个盛典几乎都和娱乐有关,最直观体现各家实力的就是来了多少明星,粉丝够不够狂热。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办盛典的根本目的还是体现影响力,利用嘉宾阵容为企业实力背书,利用狂热的粉丝聚集人气。

和其他年度盛典相比,微博之夜最大的不同在于闻名于娱乐但不止于娱乐。

1月11日晚的凯迪拉克中心分了两层。

一层是社会各界名人,企业家、明星艺人、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他们在过去的一年是中国舆论场的当事人,是各个领域凝聚起公众注意力的人物。

一层是狂热的粉丝应援团,他们举着上面着“玺”、“源”、“凯”、“华”、“坤”的灯牌。红黄绿蓝的颜色范围代表了每一个艺人的当下热度以及他们的“势力范围”。

社交媒体凝聚社会共识

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社会名流还是普罗大众,在这个夜晚见证了一个个社会热点事件奖项以及影视文娱领域奖项的诞生。

某种意义上看,这些奖项其实也是另一种年度盘点。它盘点了整个2018年那些影响了公共空间的人、事、公司、电影、电视剧,把大众心目中那些“共识”摆在桌面上。

这和围墙、隔阂、圈层的观点似乎格格不入。

宏大与细小

人们真的没办法建立共识了么?人们真的不再关心宏大叙事了么?人们的注意力真的没办法聚拢了么? 人们真的没有办法找到每一年、每一个人都值得关心的“大事”了?

答案是否定的。

乍看起来,利奥塔的有关“宏大叙事将不再存在”的见解似乎十分深刻地揭示出现代和后现代两种不同语境中的知识的差异,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大与小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如果世上没有大,也不会有小。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宏大叙事”不再存在,所有的叙事都表现为“细小叙事”,逻辑结果必然是“细小的叙事”也无法再存在下去。

能不能寻找到公众的共识,能不能讲宏大叙事的故事,和媒介本身的强势与否有关。

  1. 媒介是否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公共性;
  2. 媒介书否吸引了足够多的用户与目光;
  3. 媒介需要有足够强的公众认可度。

过去纸媒、电视台之所以能够办年度十大新闻盘点,是因为纸媒、电视台是最强势的媒体,凝聚了所有的吸引力。在今天微博、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社交网络,具备媒介统治地位。

  • 从内容形式上来看,微博涵盖了图文和视频,用户可以自由的表达。
  • 从内容结构上来看,则是开放运营60个垂直领域,涵盖和公众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
  • 从账号结构上来看,覆盖了各行各业,有政府机构、主流媒体、企业机构,也有专业人士和普通网友,信息可以跨圈层传播和互动。

今天因为媒介环境的变迁,纸媒、电视台都已经把自己的阵地放到了社交媒体上,人们都还在看新闻、读资讯,但已经不是在电视、报纸上看新闻、读资讯,而是在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社交网络上看新闻、读资讯。

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今天俨然已经成为了凝聚公众注意力的最大平台。

人们依旧还在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只是他们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的地方变了。

人们依旧还在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只是做新闻、看新闻的人群变了。

能不能宏大叙事,能不能形成共识,这和媒介、人群本身有很大关系。不同时代有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宏大叙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叙事方式、表达方式。

你去看2018年的微博之夜就会发现,#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大法官开庭#、#扶贫路上#、#IG夺冠#、#台风山竹#等微博年度影响力事件,覆盖扶贫、环保、公共服务、媒体、体育、电竞、社会等领域。

#台风山竹#这种看似只是气象事件的一个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同样有着不一样媒介路径。

其中既有政府机构过社交媒体高效联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辟谣,并对台风知识展开科普,也有垂直大V、普通网友对台风山竹中发生的有趣事件进行狂欢式讨论。它不仅是社交媒体从线上到线下社会治理微循环的又一案例,也是构建亚文化系统的典型事件。

#IG夺冠#这种时间看似只是游戏群体关心的话题。但你在社交媒体上却能看到,它不但是游戏群体狂欢的节日,也是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这些官方媒体寻求自豪情绪,亲近年轻群体,为游戏正名的机会。这种主流情绪之外,还有王思聪吃热狗表情包这种亚文化系统的传播。

直线与系统

主流价值观、亚文化解读在社交媒体的媒介传播系统之中并没有诞生冲突,两者反而弥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年度大事件的完整传播。

过去杂志、电视单方面输出事件、输出观点不同,这些事件、观点其实是相对单薄的,它更像是一条“事件直线”。但在社交媒体上评选出来的事件其实都是政府、机构、媒体、企业、公众共同参与讨论形成的“事件系统”。

“事件系统”和“事件直线”相比,更体现了公众参与和价值多元的社会发展方向。

这体现出微博作为一个综合型社交媒体平台的独特价值。它不仅能给公众提供区别于其他任何平台的服务,也能够凝聚社会圈层,让人物、时间,也是微博经历9年多发展仍能在移动互联网第一阵营保有一席之地的基础。

#专栏作家#

吴俊宇,微信公众号“深几度”。独立撰稿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