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司机眼中的滴滴、Uber

1 评论 6800 浏览 13 收藏 7 分钟

一直以来都有个习惯, 喜欢跟接触到的人聊他们的工作, 不限行业,不限年龄。

近年来中国打车行业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 各位司机师傅自然逃不出我的“魔爪”,介于本人使用最多的是滴滴打车和Uber, 那今天就来聊聊我和司机师傅们眼中的滴滴和Uber。

看着滴滴打车的APP标志,我其实挺想把图中TAXI换成滴滴两个字,虽然滴滴是靠出租车业务发展,但不断扩展的服务模式(顺风车、快车、出租车、专车、代驾),滴滴头像时候考虑改版了。

我常问司机们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几点:

  1. 使用打车软件前后的感受
  2. 如果有另外的打车产品横空出世,是否会安装。

问题一涉及到产品重要的用户体验(司机们是打车软件的重要用户,使用的司机数量直接影响到乘客的体验)。 滴滴司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单,滴滴的出现使得司机们再也不用在固定地点排长队候客,也无需担忧坐等2小时候后接到起步价就够了的乘客。专车司机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高额的补贴吸引了不少私家车主加入, 是有车一族想要赚取外快的良性选择,据说还带动了汽车销售量的上升。但强制派单这点,没有考虑司机的体验。

问题二,司机们总是告诉我,他们一开始是因为各种补贴政策选择加入,当补贴政策消失的时候,就会看接单量。这是一个循环:使用产品的司机多,乘客方便,又促进司机订单多(反之同样适用)。如果在各大软件取消补贴的时候,出来一款高富帅软件,司机们还是很容易被吸引走,用户的粘度还是太低。

我眼中的滴滴和Uber:

计价方式:

滴滴会根据乘客打车起点和终点有个价格估算,出租车上也会打表, 这样对不熟路的乘客是个很贴心的设计, 再也不用担心被司机搭载着绕远路。

Uber超出最短乘车距离免起步价,采用以时间和里程分开计价,在供需不平衡的时候采用加价模式。个人觉得这样的模式有利有弊,非高峰期乘客乘车费用减少,利于吸引用户;而高峰期涨价,可能引起乘客反感。这得与失之间就看Uber的产品定位了,如果是想通过价格来调整资源的供需平衡,那Uber做到了。

支付方式:

滴滴提供了微信支付,司机们告诉我扫二维码、微信红包、现金,甚至是羊城通都可以支付车费,总有一款适合出行的你。

Uber使用支付宝和信用卡付费模方式,虽然Uber提供了的免密付款功能,但相对而言对用户的要求高了很多, 用户必须懂移动在线支付,这样使得滴滴在用户层方面优于Uber。毕竟移动支付虽然快速发展,普及程度和安全性方面还有待加强。

乘车体验:

从优惠来讲,滴滴确实没有Uber来的土豪。滴滴打车劵每次只能使用一张,而且有效期短,经常会过期作废,优惠劵的金额也不大。而Uber让提供优惠码和使用优惠码的双方都获得高额奖励,营销手段让人惊叹。

就产品而言,我更喜欢使用滴滴打车。滴滴加入微信这个大平台,微信5亿+用户瞬间成为滴滴打车的潜在客户,用户不需要单独安装APP, 节省了内存空间。Uber的安装也相对麻烦,网上各大论坛不缺对安装Uber的吐槽。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可能不装Uber, 也可能不装支付宝。 而基于朋友圈的持续升温,微信用户的粘度越高,微信用户越多,扩大了滴滴打车的优势。

当然实际用车时,没有规则中的那么理想。比如滴滴打车,软件上显示接单司机的距离和时间是直线距离,多次打车的时候显示离我只有1公里、车子1分钟内可到达,实际路程可能相隔5公里,10分钟后才到达。 比如Uber专车,强制派单下, 司机依旧能找到借口让客户取消订单。

政策:

目前我国是不允许私车营运的,交通部门对“黑车”的态度一向是严惩不贷。此前广州、成都Uber司机因被认定非法营运被罚新闻在朋友圈传得沸沸扬扬,引起众多专车司机的担忧。日前,有消息称滴滴快的打车,有望成为上海第一款合法的打车服务,而滴滴打车中出租车本来就是合法营运的车辆。 那专车的出路在哪里?是否像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样,最后输给一纸政策?据悉Uber专车一直在寻求合法化的方案,国家也暂时未明确出台相关政策,但现在看来,想要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共同经营,还有一段路要走。

总结:

中国人多,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打车行业是块巨大的馅饼,各类打车软件的火拼力度只增不减。 谁能在这场厮杀中收获,在政策出台前,一切皆有可能。 作为乘客一族,我在乎的更多的是乘车方便,至于是谁来提供,一点都不重要。

 

本文由 @XJane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虽然感觉滴滴在不用下载软件,微信合作等方面确实有优势。但事实上,我还是用优步,仅仅因为操作简单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