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小卖部

5 评论 5715 浏览 26 收藏 15 分钟

作为社会最底层、最微型的零售单位,小卖部似乎无孔不入。

核心导读:

  1. 为什么小时候常见的小卖部现在越来越少了?
  2. 小卖部如何渗透到不同场景的商业毛细血管?
  3. 小卖部具备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体现在哪方面?

很多人从不在意,他其实很久没去过,甚至见不到“小卖部”了。

对于大多数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80、90后来说,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小卖部”,几乎承包了儿时的不少美好回忆。然而,曾无限次光顾“小卖部”的80后、90后,也开始难得再去小卖部一次了。

从农村走出来来,并在一线城市定居的小杨,想起她儿时的小卖部,都是一样的感受:“只有回老家才有机会(去小卖部),最多的话一年去2次吧。但也是因为路过,回老家看望人,东西买起来方便,老家快递啥的不方便,我带着小孩,只能临时性买点诸如牛奶、成箱的罐头之类的东西。如果不是回老家,估计10年都不会去。”

当提及“小卖部”话题之时,有着相类似感受的人很多。

“很久吧,我一般去的话就只买水。小卖部其他商品对我没有吸引力!”

“好多年(没去小卖部了),不过很大部分不是都被便利店取代了呀?”

······

事实也证明,曾经作为童年幸福的象征物——小卖部,离长大后的我们渐行渐远。

人总是会对失去过的东西,喜欢进行“饶有深意”的缅怀。

曾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篇关于小卖部有意思的解读,大概意思是说现代连锁品牌便利店,挤走了作者的童年记忆,但作者并不责怪便利店。反而是召集几个好久不见的儿时玩伴,一起再去原来的小卖部。以买下一大堆小卖部零食的方式,给这家即将关门的小卖部开了一场“告别会”。

这样的画面中,他们表示自己并没有哭,但却感觉到很难受。

此外,现在又频频出现“学校(幼儿园)内不得再开小卖部”的官方禁令。对此,一个有时代意义的问题不禁令人思考——小卖部要消失了吗?

同时,我们将小卖部放在商业维度丽,去看看这种社会商品流通最末端,最微型的经营方式,都有哪些商业价值。

一、多重压力下的小卖部

小卖部,这个特殊时代里的产物,并无具体的官方概念定义。很多时候,老百姓是将小卖部和“夫妻老婆店”混用称呼的。

不同的是,“夫妻老婆店”的形态和经营面积可大可小,大到近百坪的社区超市,小到几十坪的杂货铺。

而小卖部,却集中体现出的是“小”的特性。笔者试图给出的标准概念定义是:全社会零售单位中最小的经营个体,在特殊场景里发挥着极强的刚性供给价值。

小卖部的落地位置,移动机动性,以及消费场景的适应性特别强。广泛分布在城乡各处,学校、小区附近或内部居多,公园广场以及各大旅游景点也都有它们的身影。

然而,近期的新闻又让我们意识到,这种渗透能力极强的微型零售小业态,确实越来越少了。

永不消失的小卖部

教育部网站消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近日发布。其中第二十条令人关注: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该《规定》在4月1日开始执行。

曾经管控极其宽松的小卖部,本有着非常大的经营自由度。在不少80/90后的记忆中,他们怀揣着几毛钱,去小卖部买着不知名的辣条不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是,这样的品类经营方式,已经远远过不了现在“学校食品安全”这道高门槛。

而学校场景,也是小卖部高度集中的区域。消息一出,便引来不少网友的议论:对此规定,网友是持正反两方意见。

永不消失的小卖部

永不消失的小卖部

大多消费者并不知道的是,小卖部也有着极大的存在窘境:即便商品价格卖得比普通超市要贵一些,但是依然只有微薄的利润。因为极小的“小卖部”进货量一般不会太大,进而在上游进货渠道与连锁规模的便利店,或者是较大的社区超市相比,存在较差的议价能力,进货成本普遍高于其他零售业态。

此外,当社会零售业态逐渐丰富起来之后,尤其是电商的出现,令购物渠道变得越来越便捷,加上社区店和便利店的覆盖密度也越来越高。在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驱动下,众多因素一集聚,使得有限SKU,同时毛利又较低的小卖部,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甚至可以说,在政策管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前那些传统的小卖部好像正在渐渐“消失”。

二、新时代的小卖部命运

小卖部真的会消失吗?我们在此大声的表示:不会。

因为,小卖部是在所有的零售供给方中,唯一属于经营方式,配合辅助场景需求的微型零售业态。

这话怎么去理解呢?

第一,场景需求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小卖部卖什么商品。这就意味着小卖部是随着场景变化而变化的,表现出来的差异体现在,学校内的小卖部主营商品是零食小吃、文具和玩具等品类,而居民楼内会更加偏重于日用杂货等,旅游景点则更不同了,以纪念品为主。

直到现在,在三、四、五线城市,甚至是县镇村级区域中,小卖部维系的是一个个场景中的裙带关系。相信“去XX家买瓶酱油,去XX家拿包盐”这样的话,有的人肯定是从小时候听到大的。

第二,微型业态令其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小卖部能开进封闭式的学校或者是居民楼内,而便利店只会选在校门口或者是社区外的临街。

这种渗透能力是便利店无法比拟的。

即便是在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当你进入一个小区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在一层的某个窗户口,贴着大大的手写或打印的标识——“商店”“内有烟酒售卖”。这样的区域在北京朝阳区的像素小区、丰台区的南庭新苑都能看到。

第三,诸如商超百货、夫妻老婆店(社区店)等零售业态,它们都是在做一个固定场景(商圈)的固定商品生意,最多做部分季节性商品调整。而小卖部却会随着四季和不同时令的交替变化,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近乎自我推翻一样的不断调整商品结构。

大多数的社区店一年到头都只经营着固定的商品,诸如烟酒、粮油米面、家庭洗护等标品(不否认有少数的也会做出适应季节的变化)。但是像小卖部,除了经营饮品和零食这些标品外,还会适应季节或者是节日做出调整。如学校的小卖部在圣诞节会卖一些贺卡、毕业季卖一些相册。而农村地区的小卖部,在春节期间,甚至会卖烟花、爆竹等。

零售市场是呈现碎片化的,尤其是越往小的业态越碎片化。同时,消费者的需求是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相比其他业态,小卖部更接近消费者,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应急需求。

第四,从经营者角度来看,能够持续小卖部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的剩余时间的价值溢出。比如某个单位门房传达室的大爷,某个小区门口的摊位门面,他们有自己的主业或工作。小卖部,有点兼职的意思。这种“兼职”的成立条件,是基于一个人和一群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交互关系,而小卖部只不过是这种存量的交互关系,所做的价值变现方式之一。

而这投射出来的具象很有趣,即我们会发现小卖部的经营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他们有大把时间做着很不“正规”的零售生意。或者说,他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嘛不挣点钱呢。

三、小卖部的永久价值

犹记得大学时期,每当宿舍大门11点就关门之后,走廊间就会传来叫卖声:“鸡腿儿、煎饼、泡面、花生、瓜子、冰镇的可乐,有需要的吗?”

这时,寝室无囤货的同学就会出来喊住学长,“给我来桶泡面,这煎饼是不是热的啊?”

有生意头脑的学长,就是利用这其中的差价挣得一桶金。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公园广场是大多数人饭后夜间散步、消遣或约会的地方。有过此类经历的人一定知道,厕所旁边挨得最近的肯定就是一个小卖部。而且,纸巾的销量会大于饮料矿泉水的需求量。

为什么会举这两个例子呢?

因为这正体现出小卖部的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瞬间需求。瞬间需求,已经不是“即时需求”概念可以包含的了。只有瞬间这么极端的形容词,才能准确形容小卖部,在近距离交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以秒计算时间的满足特性。

而无限近距离的实现交易及交付,也是小卖部最大的卖点。好像这个世界上,距离你最近的零售方式,就是小卖部。

中国小卖部的商业价值,其实等同于“有人的无人零售”。

无人零售的价值,是借助技术工具,将零售业中最常见的交易和交付两个点,通过智能手机与机器设备之间架起了连接。交付形式和价值体现在,无人零售是‌‌在物理距离上,最能无限近距离满足的。满足到什么程度?类似日本那样,可以前置到你身边。

小卖部,就是通过人工付出,实现了前置到你身边的快速交易。无人零售用技术做的事情,小卖部是用人做出来的。

无人零售技术,在以前小卖部时代,当然没有这种标准化的模式方案。因此,小卖部制霸社区零售的时代,几乎没有大公司敢于说,他们能做这种近距离的交易和交付。

古老的小卖部,新式的无人零售,两者体现出来的价值点非常的类似。

还有,高度标准化的商品,与极度非标准化的商品,相结合的混搭模式,让小卖部的价值更为独特。

诸如饮料、矿泉水、冰淇淋这种连造假意义都不存在的标准化商品,是每个小卖部的必有产品。而像一些手工艺品、本地特色的土特产,甚至是自家织的毛线拖鞋,自己纳的鞋垫这样的非标品,这些几乎是零成本的商品,也是小卖部区别于其他业态的独特商品特色。

零售作为中国存在至今的最古老行业,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就在于所产生的交易频次和促成交易的三大固定条件——从经营者本身、商品本身,还是场景要求本身——这三个刚性且固定的条件当中,只要找出一个条件得以实现,零售的交易和商品的交付,就能实现。

哪怕像小卖部这样,显得很低端很土气。

小卖部这种零售方式,会成为中国商业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永久现象。

 

作者:郭之富,微信公众号:零售老板内参

编辑:万德乾

本文由 @零售老板内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渗透性

    回复
  2. 压死小卖部的一定是成本,政策可以有对策,可成本怎么也绕不过去。

    回复
  3. 小卖部将以新的形式存在,自助售卖机

    回复
    1. 所以小卖部的革新在于送货上门。

      来自北京 回复
  4. “小卖部”三个字更像是在拗一种概念,究竟什么是小卖部?儿时一个窗口贩卖的叫小卖部,那么现如今小区楼下的个体经营小便利店算不算是小卖部?两者只是售卖方式由强制指定售卖变成了更自由的自主选择方式而已。售卖方式的变更与时代发展有关。所以说小卖部会不会消失,我猜作者想表达的是不是个体小型零售会不会消失。

    来自辽宁 回复